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教案
目录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三国鼎立》
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三个子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讲述了东
汉末年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主要内容为:一种
局面一一三国鼎立局面;两大战役一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东汉末
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局面。少数民族逐鹿中原,战乱给人民
带来深重的灾难。三国鼎立是在打分裂时期实现的局部统一,尽管是
局部统一,却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科学
技术显著进步,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
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有
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能够把课
外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识结合起来。本课教学比较容易创设
历史情境、问题情境,从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但是七年级学
生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
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
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
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
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
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
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
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
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
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
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
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
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
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
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
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
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
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
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
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
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
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
看示意图作答)
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
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课件显示曹操势力发展壮大的录音材料,
让生分析)
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
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
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
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
6.一起归纳: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7.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
少胜多打败袁绍呢?
请看历史剧场:①生先自我介绍②师作旁白,生表演③袁绍和
谋士的对话④曹操和许攸的对话(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
态)
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断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
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现在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
质,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生答略)
8.在刚才的短剧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非常清楚。曹操
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课件
显示)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从上述表演及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
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9.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课件显示《东汉末年
的天下形势图》)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
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0.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
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
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
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
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
故事。(生讲故事)
11.设身处地: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
表演对话(再现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智慧)
(请刘备、诸葛亮上台)
12.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
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
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请看录像《火烧
战船,曹操逃跑》。
13.在影片中,我们看到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14.(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从战
争双方去找原因)
15.有人说,那天晚上恰好刮东风,是天意。你怎么看?(引导
学生分析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
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原因)
16.如果那晚没有刮东风,曹操会失败吗?(在会与不会的激烈
争论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
件尚未成熟。)
17.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
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
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
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8.(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生答后指出:
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
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课件依次显示三国成立情况)首先看魏国成立情况(一起读)。
那么蜀国呢、吴国呢?
19.下面根据三国鼎立知识一起回答:
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20.学以致用,史实辨析:(课件显示)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
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
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
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2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
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
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
理与开发。(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
发展的情况)
(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生答后指出:这证
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
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22.通过三国代表的介绍,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
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
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三、课堂小结,承前启后,留下悬念(屏幕显示)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
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
习。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割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
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
主要围绕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
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旧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
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西晋的统治秩
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
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
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
教师需要指出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也日益频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西晋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基本史实,了解北方
游牧民族内迁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
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
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
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4.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迁徙
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从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
进步。讲清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
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西晋使得我国从分裂归复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
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的突出特点;
2.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
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
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历史提示我们,
应当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西晋的统一,北方各族内迁。
【教学难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特别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
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然后逐渐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
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
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
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
(-)西晋的建立
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简述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并试着分析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
原因;
2.结合课文及《钱神论》材料分析归纳西晋初期的社会风气和社
会状况。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
1.西晋统一的过程:
强调统一过程是分三步完成的:一是魏灭蜀,二是废魏帝建西晋,
三是西晋灭吴。魏为什么首先灭蜀?主要是蜀自诸葛亮死后,与东吴
关系破裂,后主刘禅昏庸,国政混乱,是魏下手的最好时机。这里应
注意向学生强调指出,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
立的西晋;
2.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财力充足,逐渐超
过南方。与此同时一,南方的吴、蜀两国因为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国力
却日趋衰落。另外,从客观上讲,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
民愿望的;
3.西晋初期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状况:
“唯钱是图”,统治阶层昏庸腐朽。强调: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
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二)八王之乱
自主阅读课本P79本目课文,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
①八王之乱与分封的关系;
②八王之乱波及的范围;
③八王之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④西晋统治的结束。
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
(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
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
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
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八王之乱”
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也是西晋
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的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
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自主阅读课本P80—81本目课文,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
向和大体过程);
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西晋末年人
口大迁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一方
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
灾,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
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
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
战争连绵不断。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不得不大举南迁,寻找生存
之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
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却客观上将
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
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
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当堂演练达成目标(题目略)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
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
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
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2.北方人口南迁的相关情况(从原因和影响介绍)。
板书设计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1、司马氏势力的发展
2、魏灭蜀
3、司马炎废魏建晋和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1、大封皇族与封王掌握实权
2、社会上层的腐败
3、八王之乱的过程与影响(西晋衰落;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2、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状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
史实。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
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通过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
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南朝的经济为什
么能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江南地区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
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
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这一
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
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江南地
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表现?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
问题吧!
一、东晋的兴亡
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
从此衰落。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
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
统治就此结束。
1.东晋的建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后其统治的情况如何?
2.东晋的统治:
(1)政治:依靠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
材料研读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
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
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
裨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
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
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
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这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由来。
(2)军事上:多次进行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
终未能收复中原。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朝人祖逖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欢读书,后来发奋攻读,与志
同道合的刘琨在司州(今洛阳一带)担任文官小职,晚上经常盖着一
床被子聊天,谈起国家大事,二人慷慨激昂。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
传来的鸡鸣声惊醒,就把刘银叫醒说:“你听鸡都叫了,我们起来练
功吧!”二人同到院子里舞剑,一直练到天亮。晋元帝时,祖逖在南
方任豫州刺史,北渡长江讨伐匈奴贵族,收复了中原不少失地。
(3)经济上: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
口殷实”的景象。意思是说荆州、扬州社会安定,人民富裕。
3.东晋的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人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
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
什么是南朝?南朝相继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里?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政治:
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个?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后期为什么会处于劣势?
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
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
罕见。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
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这是
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研读
材料一:楚越(江南)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
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贷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
不同:司马迁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交换不发达,
人烟稀少;
《宋书》则认为江南地区富饶,经济发达。
原因:汉代的江南地区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
发。
2.就晋以来,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得到开发?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有哪些?
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
具和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双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表现:农业:荒地开垦、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手工业:缰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
有很大的发展。
商业:南朝时的建康成为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
南移奠定了基础。
4.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哪些启示?
①要引进先进的技术。②要政治清明,保持社会安定。
③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④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
问题,重点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我们要认识到今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
达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环境,因此我们
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反对战争,爱护和平。
【板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2.东晋的统治
3.东晋的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L南朝的更替
2.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的开发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跳水之战的基本史实;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
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
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民族大交融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配乐展示《敕勒歌》歌词以及相关图片,提问:“这是一首北朝
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
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
家的改革吗?”学生在苍凉雄浑的音乐中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上,
由此引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交往中的冲
突一一跳水之战二第二部分为“交流中的融合一一孝文帝改革,第
三部分为“交融中的发展一一北方民族大交融”。
(板书)一、交往中的冲突一一泗水之战
展示前秦和东晋对峙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基础知识:
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二4
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重用汉人王猛
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想统一全国,而东晋也想收
复中原地区。于是在公元383年,南北方之间发生了一场决战一一
“泗水之战”。
指导学生列表归纳关于泗水之战的相关信息:原因,时间,交战
双方,兵力对比,结果,影响等信息,特别分析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前秦失败的原因来看,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
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87页,找出与泗水之战相关
的成语,并连线。
跳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这种局面随着北魏的建立而结束。
(板书)二、交流中的融合一一孝文帝改革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7页,找出北魏建立的时间、民
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1.北魏建立的时间、民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学生回答:建立时间:4世纪后期;民族:鲜卑族;统一黄河
流域时间:439年。
教师讲解:鲜卑族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为鲜卑人
的一支。自东汉末年以来,逐渐南迁。南迁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开始学习农耕并逐步过上定居的生活;386年,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
魏,定都平城,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尽管北魏凭借军事力量统一了黄河流域,然而北魏皇帝面临着严
峻的历史课题:怎样才能坐稳中原?要知道那是自古以来就比自己先
进得多的汉族人生活的地区。为此,北魏的几代皇帝努力探索,成绩
最为卓著的应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教师提问: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指导学生从地理环
境,维护统治和学习汉族文化等方面分析迁都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成果。
公元494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迁往洛阳,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
荣,同时也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3.结合材料,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并穿插相应图片或史实,在此基础上通
过缩句游戏总结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学生归纳并回答: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出示文字材料,学生总结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尝试评价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
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社会
发展。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孝
文帝改革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板书)三、交融中的发展一一北方民族大交融
依次展示北方民族大交融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图片及文字材
料,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8-89页,归纳一下北方地区民族
融合的表现及影响分别是?
1.表现:
(1)经济上:内迁各族人民开始过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
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
服装、用具等。
(2)文化上: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
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3)民族心理上,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2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
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孝文帝实行的一系
列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滚动
播放图片,回看历史上的民族交融,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升华情
感。
【板书设计】
一、交往中的冲突——泗水之战
1、泗水之战
2、溺水之战的特点和影响。
二、交流中的融合一一孝文帝改革
1、北魏建立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三、交融中的发展一一北方民族大交融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教学反思】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待历史事件缺乏历史辩证思维能
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学生好奇
心强,求知欲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媒
体技术创设情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理解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
过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1.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农学、数学、书法、绘画的代表人
物、重要作品。
2.让学生体会科学人文价值,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祖冲之的圆周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教学难点:圆周率抽象的概念、对书法、绘画等艺术的认识。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学习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但对于农学、数学、
书法、绘画等方面认识有限。教师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多种手
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法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景导入法等。
学法:体验性学法、探究性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导入新课】
1.刚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中国历史年代歌,同学们也跟唱了。
请回答,秦朝汉朝之后是什么朝代?(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
对头)魏晋南北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
文化。
2.上节课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
完成的情况。我们进入你追我赶,快速抢答环节:
1、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撰写
的0
2、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
数点后第位数字。他还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东汉以后,—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和—是
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名家。
4、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他的
笔势“飘若浮云,”其代表作是《》。由于在
书法上的杰出成就,他被后人誉为“
5、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k
6、南北朝时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是的山
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o
【新课教学】
一、一代农圣贾思勰:
1.读故事,得结论。
请1-7组同学轮流读故事。故事读完了,我们得出结论一:故事
主人公是(贾思勰)2、结论二:贾思勰如何成功的(为什么能将小
羊养得结结实实的)?很好。成功需要两个条件:学习相关知识和认
真实践。结论三:3、难道因为贾思勰养羊养的好,我们就说他成功
了吗?那他更大的成功是什么?(不是,他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他的主
要著作一一《齐民要术》)
2.请同学们说说看,《齐民要术》什么意思?
再请同学们想想看,平民百姓谋生的方法可能包含哪些方面?
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由于内容十分丰富,被称为中国古代
农业百科全书。贾思勰正是靠着这种务实精神、以民为本写出了齐民
要术,成为一代农圣的。请同学们看着课本90-91页补充,勾画相关
知识点。
3、贾思勰及著作《齐民要术》的影响深远。
他的家乡寿光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国际蔬菜博览会,让
小城寿光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菜篮子。
二、旷世神算祖冲之:
1.读诗猜人。
诗的意境很美,但是这却不是一首诗,而是背圆周率的口诀。谁
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2.请你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温馨提示:注意人物的身份及突出成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
那位同学讲的在课本91页勾画出祖冲之的身份及突出技能的三方面。
3.教师补充
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老师再来补充几点:祖冲之的成就第一
是数学:早在三国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就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后三位。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
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祖冲之在此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后7位。祖冲之是和他儿子一起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当时条件
很差。他们在一间大屋的地上画了一个直径1丈的大圆,用长3寸,
方4寸的小竹棍计算,从内接正6边形开始,12边形,24边形,48
边形,一直算至96边形,计算的结果和刘徽的一样。接着,内接边
数逐渐翻翻,边数边翻一次,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
开方,运算的数字都很大,很复杂。父子俩一个认真地画,一个细心
地算,谁也不敢走神。祖冲之父子一直把边数算到24576边,得出了
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
洲人早一千多年。有些科学家认为应该恢复其本来面目,肯定祖冲之
在圆周率方面研究的贡献,改称“祖率”才对。这一串串数字,对你
有何触动?(坚持不懈、耐心细心)
4.为纪念祖冲之,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1888
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三、千年书圣王羲之:
1.听歌猜人:歌词里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这说的
是哪部书法作品呢?那么这部书法作品又是谁所写呢?王羲之,字
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王羲之小的
时候不善言辞,但勤于书法。他集书法之大成,特别善于写行书、草
书。由于书法造诣很高,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二
2.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是现在真迹已找不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冯承素
临摹的兰亭集序。顺带问一下,真迹哪里去了?(唐太宗在临终前,
要求太子将《兰亭集序》的真本随同下葬,因此今人见到的都是摹本。)
这帖子有什么样的魔力,原迹都找不着了,大家还对他推崇备至?
3.了解兰亭集序的大致情况。
看视频,了解兰亭集序书法之精妙。
4.王羲之像一盏精神之灯,照耀着激励着源源不断的后来者。
5.学生活动:
下面,请我们班的后来者,从课本93页《兰亭集序》图片中挑
选几个你喜欢的字临摹,感受王羲之书法风范。找四位同学上台展示
临摹的字,比较谁的最好?为什么?因为字跟王羲之的字形似。希望
同学们继续努力练字,从形似达到神似。继承王羲之勤练书法的精神,
将书法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四、绘画大师顾恺之:
1.请问同学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三个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让人感觉到幽雅文静,姿态端庄。
画面显示了魏晋女性浓郁的生活气息。女》是顾恺之取之西晋诗人张
华的《女史箴》著作而成。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宫廷妇女的生活,中
间一位风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
梳理发迹。铜镜为圆形,放在一个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
一的梳妆盒。画面右边有一位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
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2.他是谁呢?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博学而有才气。曾任
东晋大司马恒温和荆州刺史殷仲恺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
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像。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
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由于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
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做事又非常认真,有时达到痴迷的成度。因此
有“画绝”“才绝”“痴绝”虎头三绝之称。
3.洛神是根据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名片《洛神赋》创作而来的。
图中洛神和曹植反复出现,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和其他
人物都统一在山水背景之中,类似于今天的连环画。作品为绢本设色
(用国画色将画画在绢上),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管理沟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孩子里程碑的教育模板
- 保险业基础讲解模板
- 述职报告创新实践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点睛提分卷3
- 年终工作总结格式要求
- 二零二五版LNG液化天然气装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后市场担保合作协议合同范本集锦:维修保养服务2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金融公司劳务派遣与风险管理协议3篇
-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设计
- 上海某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案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 精神病医院财务后勤总务管理制度
- 停车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B/T 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河道治理工程监理通知单、回复单范本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一)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PPT】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选择和剪裁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