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老高考旧教材)第6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老高考旧教材)第6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老高考旧教材)第6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老高考旧教材)第6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件(老高考旧教材)第6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中华文明的再造与磨砺——民国前期核心要点聚焦热考专项突破目录索引

通览

阶段特征123通览阶段特征总特征从1912年清帝退位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中国主要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这一时期是我国近代化全面展开的时期,中国逐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政治政治民主化取得巨大进步,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结束经济列强加大资本输出,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成为一大潮流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成为进步思想的主流核心要点聚焦考点1政治——从群众基础看革命转型[知识梳理]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独裁(1)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正式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袁世凯逐渐加大专制独裁力度,进而在1915年复辟帝制。(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二、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四、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背景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中共三大确立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②国民党: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③共产国际的指导经过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黄埔军校建立→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新教材新观点晚清至民国初年选官制度的变革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官员的选拔,特别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深化拓展]拓展1

辛亥革命促进社会转型的四大表现

拓展2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三大影响

拓展3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四大作用

拓展4

素养要语(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的“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传播,无不说明中国社会孕育着新的曙光。(2)巴黎和会上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及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凭工人阶级单枪匹马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国民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对点训练]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1.(2023湖北卷,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A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在1915年刊登在《申报》上的声明中,坚决否认自身与日货有任何关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1915年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掀起抵制日货运动,眼镜公司断然否认与日货的关系,说明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1915年正处于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竞争问题,排除D项。2.(2023全国甲卷,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C解析

材料“中共一大”“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这一中心任务的确立,C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A项错误;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于1922年中共二大,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D项错误。3.(2021广东卷,8)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共三大上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国情提出首先要进行推翻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调整革命策略,故选A项;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提出开展武装斗争,排除B项;此时中国共产党主张进行国民革命,而非促进经济发展,排除C项;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D项。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易错点1

五四运动的双重意义1.(2023江苏南通一模)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指出,虽然自1916年以来就有意主张白话文学,但白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1919年以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400种白话报刊。胡适的描述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觉醒B.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新文化运动推动白话文学兴起D.各地报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A解析

根据材料“白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1919年以后”可知胡适认为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白话文的传播,故选A项。易错点拨五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锻炼和造就出一批献身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共产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易错点2

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2.(2023四川凉山二模)中共一大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求各种产业部门都应建立工人学校,还应成立工会,教育工人;指出在反对军阀和官僚的斗争中,要求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的关系。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推动国民革命B.大力扶助民族产业C.尚未认清中国基本国情D.积极扩大职业教育C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敌人的强大以及同其他党派合作的重要性,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不足,故选C项。易错点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提出“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来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入,不断调整政策。考点2经济——从工业兴衰看时局变迁[知识梳理]一、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政府实行有利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特点地域、部门发展不平衡;时间较为短暂影响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二、民族工业的迅速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深化拓展]拓展1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2

素养要语(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走向萧条。(2)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兴办实业的热情,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民国初年并行的两大思潮。拓展3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对点训练]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1.(2021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所以从国际局势的影响角度看,1914—1918年的海关税收额总体下降,战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所以海关税收额大幅提高,故选A项;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继续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B项图片中1918年之后的图示与实际不符,排除;1914—1918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这一时期是海关税收额最低的时候,C、D两项的图片与之不符,排除。2.(2020全国Ⅰ卷,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不统一,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材料中度量衡的不统一体现在各个经济部门中,并非不同地域之间,故B项错误。度量衡不统一与国民经济结构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在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下,商品交流会不方便,但是“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的说法明显夸大了其危害,故D项错误。素养提升

3.(2023全国新课标卷,30)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项目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上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A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辛亥革命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所以表格内容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能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B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逐渐失衡,D项错误。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易错点1

对民族工业的影响1.(2022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915年,《大公报》针对欧洲形势发表评论称:“交通阻绝,航路危险,舶来物品,一时难以运输,洋货之价目,陡然增高”。该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销国货获得了很好的机会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有所增加C.物流不畅使工商业陷入萧条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A解析

根据材料“民间力量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直至北洋政府期间,受政府政策等影响,以荣氏面粉厂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故选A项;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间力量,排除B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不是民间力量,排除C项;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与工业生产无关,排除D项。易错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不但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而且增加了对中国民族工业所生产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从而刺激了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的发展。▶易错点2

民族工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2.(2023山东名校联盟联考)1919年的五四运动,5月份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入其中。“三罢”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结构的变迁B.北洋政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C.外交失败增强了国人的主权意识D.新文化运动起源地的宣传效应A解析

清末民初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商业和工业人口占有很高的比例,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各阶层的抗争意识更为强烈,而北京的工商业规模不大,难以掀起具有全局意义的罢工、罢市斗争,因此“三罢”斗争首先出现在上海,故选A项。易错点拨民族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工人、商人等社会阶层的变化,而且促进各阶层抗争和民主意识的发展。考点3文化——从思想传播看救亡新途[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

背景①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③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评价①积极: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②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的倾向;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时间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②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传播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三、新三民主义

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内容①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意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主要内容: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2.主要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新教材新观点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原因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深化拓展]拓展1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螺旋上升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趋向是以务实变通为理念,以科学思想层次为主目标

从思想演进的历程看,思想“解放”的含义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而变化,前后之间一方面有传承,另一方面又有否定和突破,这就使近代思想解放呈现螺旋上升的特征。在各种派别的改革中,“新”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的主导性话语符号拓展2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次争论

拓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及影响

拓展4

素养要语(1)新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出发点都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其方法分别是建立土地国有制、防止私人资本膨胀操纵国计民生。(2)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则全面否定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3)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对点训练]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1.(2022全国乙卷,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后来“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说明当时人们判断新旧事物的方法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故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选D项;东西方文化论争始于新文化运动前期,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已经否定传统儒学思想,排除B项;“全盘西化的思想”是错误的,但它并没有因为五四运动而彻底消除,排除C项。2.(2022广东卷,8)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D解析

1918年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材料中“小鸟”代表反对传统礼制的新女性,她们进入外面的世界后依然会遭到社会上守旧势力的反对,故D项正确;材料中“小鸟”代表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项;“笼子”指束缚女性的封建伦理道德,排除B项;此时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3.(2021全国甲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C解析

由材料“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选C项;材料中蔡和森的观点重在强调社会革命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原因,排除A项;蔡和森指的是“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不是指所有地方的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排除B项;蔡和森是借俄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社会革命,来类比中国也具有了相似的社会革命发生的条件,而不是说俄国革命道路问题,排除D项。4.(2019全国Ⅲ卷,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批判的是封建伦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陈独秀主张个人权利,反对国家至上,故A项错误;题干中陈独秀立论的基础就是西方民主,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故D项错误。5.(2023全国乙卷,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C解析

材料中“劳力者治人”“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等宣传工人阶级地位和使命的主张,反映出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倡民主和科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而非突出无产阶级的作用,故B项错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兴起,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而1920年时,工农运动并没有蓬勃发展,故D项错误。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易错点1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2023河北高三调研)1919年,梁启超以北洋政府官方代表身份,在英、法、比、意等国游历一年之久,听到了不少关于欧洲文明破产的说法。回国以后,于1920年3月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长文《欧游心影录》,提出西方物质文明破产,东方文化优越的论调。据此推知,其意在(

)A.为变法图强寻求内在依据B.揭示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罪行C.宣扬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D.批判新文化思潮的偏激倾向D解析

根据材料“提出西方物质文明破产,东方文化优越的论调”,可知梁启超在实地考察战后欧洲的基础上,深刻反思了东西方文化,更加看清了西方文明的侵略本质,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对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修正,故选D项;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以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排除B项;梁启超只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中,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并未宣扬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排除C项。易错点拨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的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梁启超在实地考察战后欧洲的基础上,看清了西方文明的侵略本质,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易错点2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增强2.(2023安徽蚌埠二模)五四时期社会各阶层在“劳工神圣”思想影响下,一般注重创建“劳动组织”的意义,但大都不能十分确切地理解“劳动组织”的性质。但亦有例外,如《光明》月报所载的《劳动组织概论》文章,已认识到“劳动组织”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这主要表明(

)A.新文化运动提升了国民素养B.北洋军阀统治激化社会矛盾C.五四运动致力于民族的觉醒D.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增强D解析

“劳工神圣”的思想、创建“劳动组织”代表工人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阶层注重建立“劳动组织”,说明马克思主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素质,但其本质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而不是工人阶级利益,排除A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建立工人组织,维护工人利益,与两大社会矛盾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民族觉醒体现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抗争,建立“劳动组织”,维护工人利益,体现的是阶级斗争,排除C项。易错点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阶层注重建立“劳动组织”,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热考专项突破突破一命题篇专项命题一从新材料新情境角度命题1.史料实证——五四运动与民族精神价值引领在五四运动中,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坚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典例突破1①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②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读史

①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②五四运动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用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推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开辟社会发展新阶段命题角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表现: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的影响。角度拓展(1)五四精神的实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变革时代异域新潮的有机结合。判断(

)(2)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最深厚的精神底蕴,文明和变革是五四运动的内在追求。判断(

)√√2.学术前沿——民国初期的经济立法价值引领民国初期的经济立法开始于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但系统的制订工作则是在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后才开始的。其法规包括工商、矿冶、金融、农林、经济社团、引进外资和侨资等方面。其制订是思想、政治和经济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既上下贯通,又内外相连。典例突破2①1912—1916年是民初经济立法的“黄金时期”,在参照西方法律的同时开始关注本国商民的习惯和现实国情,如《公司条例》《商人通例施行细则》颁布前政府曾专聘通晓商律之士,调查各埠商业习惯,历时三载才出台草案。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张謇等加入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立法。短短几年间经济法规覆盖社会经济的大部分领域,基本建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法制体系。②立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农商部奖章规则》《奖励实业办法》鼓励了创办新企业和开发新产品,《农工银行条例》《证券交易所法》规范了金融秩序,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摘编自王鑫芳《袁世凯时期经济法制建设概述(1912—1916)》读史

①民国初期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民国政府制订了有关工商、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立法,建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法制体系②民国初期的经济立法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后世的经济立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命题角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与影响。特点: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广泛,法律门类多;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资本主义色彩浓重;立法内容更贴近中国经济实际(国情),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影响: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有利于规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对后世政府的经济立法影响深远。角度拓展(1)民国初期,北京政府力图通过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管控、扩大财政税收。判断(

)(2)民国初期,北京政府加强经济立法是资产阶级寻求经济保护和政府巩固统治相结合的结果。判断(

)√√专项命题二从图表专项角度命题1.进口贸易——国际时局影响列强侵华格局的变化价值引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日两国却趁机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由此影响到列强对华进出口贸易及侵华格局的变化。典例突破1下面是1906—1927年英国、美国、日本、俄国(苏俄、苏联)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美国、日本、俄国(苏俄、苏联)、英国B.日本、美国、英国、俄国(苏俄、苏联)C.俄国(苏俄、苏联)、日本、英国、美国D.英国、俄国(苏俄、苏联)、美国、日本B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在1906—1927年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一直较高,且并未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故甲为日本;乙也没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乙为美国;丙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故丙为英国;当时,俄国(苏俄、苏联)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因此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较低,故丁为俄国(苏俄、苏联)。故选B项。角度拓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判断(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