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_第1页
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_第2页
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_第3页
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_第4页
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八年级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解析)现代文阅读(说明文说明方法):作比较

(共16题)

一、复合题(共16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1)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词“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4)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海天文馆:“三体”结构让建筑成为“天文仪器”

①要说上海最近热门的“打卡”地,上海天文馆一定稳占前三名。除了精致的展品,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精密的“天文仪器”。上海天文馆的设计是以建筑语言来表述天文学概念,运用轨迹、球体、曲线、悬浮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让人漫步其中,处处可以体验到天文现象。

②从上空俯瞰上海天文馆,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而整个建筑群通过弧形轨迹的路径,像星空一样分布在大地上,构筑了建筑与周边场地的呼应。此外,设计团队还巧妙地调整天文馆球体与滴水湖的比例,正好映射了“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漫步在天文馆内,环形而上的步道、“漂浮”在空中的球体,处处打造“悬浮感”,拉近人与宇宙的关系。

③上海天文馆内独具特色的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穹顶三个圆形元素构成的“三体”结构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然而在设计建设中,这些都给结构工程师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④圆洞天窗位于天文馆主入口的上方,圆洞的倾斜角度与太阳的高度角相对应,穿过“圆洞”的日光在下方广场上形成光斑。随着时光流逝,光斑在广场和倒影池中移动,让参观者感受到时间变幻的光影。圆洞天窗配合特殊的地面铺装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日晷,实现了建筑本身成为天文观测装置的设计初衷。

⑤圆洞天窗采用悬挑结构,上方是主展馆的二层展厅。在悬挑距离超过40米、跨度超过60米、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的范围内,下方没有一根柱子或其他支撑结构,大悬挑大约2000吨的主体钢结构支撑都在两侧钢骨剪力墙上。由于跨度过大,悬挑端部结构会带给人们明显的振动感,这有可能对结构安全和观展体验产生不利影响。经过计算,结构工程师安装了10个1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现场调校阻尼器的频率,来“吸走”主结构的振动能量,从而确保展厅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⑥球幕影院之所以能打造成“漂浮”在空中的球体,靠的就是球体侧面6个支撑点来“拉”住混凝土壳体。说起来简单,但6个支撑点的位置以及荷载能力,都是靠计算机严密的分析,以及不断实验论证出来的。

⑦倒穹顶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为了达到穹顶倒置的效果,结构工程师们重新创造了一条地平线!他们设计了3个巨型混凝土柱,布置成倒锥形,然后在锥体顶部和中部设置两道环梁,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倒锥台,然后在顶部设置一个倒置的铝合金网壳,轻轻托起倒穹顶结构。这样,天文爱好者就能在周边没有任何建筑物干扰的环境中观察斗转星移了。

⑧上海天文馆造型奇特,几乎没有一面墙、一个屋顶是平直的,这样一个异形曲面的建筑究竟是如何落地的?设计师们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建筑工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建造出来?这全部得益于一个神秘推手——BIM技术。所谓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在计算机里,通过设计软件,搭建好一个上海天文馆的模型,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统统融入一个模型中,综合解决问题。

⑨BIM技术是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不仅在设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而且在施工中通过动画的形式,把施工流程“手把手”教给建筑工人,保证建筑的精准落地。建筑建成后,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IBMS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耗能管理,可以对公共照明、泛光照明进行控制,进行智能水电表远程监测、能源统计等,达到节省人工成本的目的。

(裘颖琼/文,选自2021年7月13日新民网,有改动)

(1)上海天文馆成为热门“打卡”地,除了展品精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上海天文馆的“三体”结构指的是什么?它们给结构工程师们带来的极大挑战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第⑤段中在介绍圆洞天窗的悬挑结构时,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纵观全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天文馆?请简要概括。

阅读《阿莫西夫短文两篇》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验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有删改)

(1)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

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

D.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2)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

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作诠释)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3)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层次清晰,逻辑严密B.语言准确,思维活跃

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2)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

i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ii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3)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大脑的秘密

①含有特殊营养素的巧克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的面条、助眠的椒盐饼干……这些正在进行试验的调制食品,旨在通过食物影响大脑,改善某些状况。其实,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都受食物的影响,那食物又是通过什么影响人的大脑的呢?

②食物能对大脑造成影响,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至少有三十种。早期,人们并不认为食物会影响神经递质,因为大脑有一层保护屏障——血脑屏障,大多数物质都无法进入大脑,只有少数如酒精一类的化学物质,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③大约十年前,我们才发现大脑制造神经递质的能力取决于在血液中循环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一的营养素后进入血液,当循环至大脑时,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这意味着大脑并非不受食物的影响,而是深受食物的影响。

④安然入睡依靠的是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递质。要产生血清基脑神经元需要色氨酸。那么,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就能促进睡眠吗?并不是。因为在蛋白质中色氨酸含量极低,对它来说,穿过血脑屏障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那如何解决呢?食用碳水化合物。食用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其他氨基酸,这样,更多的色氨酸便可以进入大脑。也就是说,想要安然入睡,吃几块果汁软糖或一把饼干会比喝上一杯牛奶更好。

⑤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少食用蛋白质还可缓解一般性疼痛。坦普尔大学曾对三十个长期颌部疼痛的患者进行过试验:在一个月时间里,规定他们分别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或其他日常食物,结果是,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食物的病人比吃其他日常食物的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⑥卵磷脂的发现,让很多记忆力衰退患者找到了一线生机。1975年,沃尔特曼博士等人证明,吃一种叫胆碱的物质能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阻碍乙酰胆碱的药物似乎损害人的记忆力,而模拟乙酰胆碱的药物明显地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人体与动物体中胆碱的天然源泉——卵磷脂。卵磷脂可使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增加得更多。增加卵磷脂有助于增强记忆カ吗?一名英国科学家进行过一次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在试验期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每天服25克纯卵磷脂,结果表明,他们的记忆力略有好转。一般情况,每天得服用20克纯卵磷脂,才会对加强记忆力有效。

⑦人老之后,有很多脑神经元会死亡,又没有新的代替,就会变得健忘和呆滞。沃尔特曼设想配制一种老年人服用的食品,用它来阻止这种衰老过程,并且尽可能地提升留下的神经元的“工作”效率。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1)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第⑤段两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渗入”改为“进入”行不行,为什么。

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一的营养素后进入血液,当循环至大脑时,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这意味着大脑并非不食物的影响,而是深受食物的影响。

(4)依据课文内容,请你分别给有失眠症,记忆力衰退症的人提条建议。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五小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②刷脸技术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⑦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阅读第③段,写出刷脸支付有哪些特点。

(1)

(2)

(3)

(2)第②段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和说明方法,作用是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B.刷脸支付具有高安全性、高实时性、高准确率的特点。

C.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D.“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4)文章题目是“‘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5)胡奶奶的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她办理刷脸取款业务。她担心别人会拿着她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她消除顾虑。

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回答各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融为一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请选出正确的一项:陶瓷书法真正诞生的标志是

A.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

B.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C.唐代,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

D.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2)第②段“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在文中是指。

(3)第④段,从,,三个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B.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C.第④段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瓷板书画比纸上书画的难度更高。

D.瓷与纸有诸多类似,所以书写者与欣赏者都能得到相同的体验。

阅读《纳米机器人医生不是梦》,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当你感冒时,医生不用给你打针吃药,而是给你在血液里植入一种机器人,种机器人在体内探测感冒病毒的源头,并到达病毒所在处,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这种全新意义的机器人,就是纳米机器人。

②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③纽卡斯尔大学纳米技术中心主任肯·斯诺登教授介绍说:“纳米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在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的规律以及机械运动的特性。”鈉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制造,并在纳米空间控制、操作。

④科学家们殚精竭虑,希望发明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操作精度极高,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这种机器人的特性与众不同,它不用手术刀,不用开刀,不用像一般的机器人那样用一些植入物置换掉病人身体中的一些东西。他们试图开发的这种装置可以寻找、鉴別并消灭细胞和有机体的缺陷。这种装置完成的工作只能由非侵入性外科手术来完成。这些纳米机器人可能是人工结构和生物结构制成的。

⑤人们希望,这种机器人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比如E型大肠菌有一个鞭子型尾巴,跟机械轴承非常相似,这个尾巴使E型大肠菌可以在人体中游动。斯诺登想,可以把细菌里的这种动力提取出来作为纳米机器人的推动力。纳米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也将来自生物系统。

⑥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后,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⑦100年前,外科医生为医治腿病,不得不截掉病人的整条腿。今天,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将来,外科手术的创口只有针尖那么大,手术时,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那时,手术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是今天的医生做梦都想不到的。这就是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理念。

⑧想象一下体积极小的纳米机器人,一茶匙便可装数十亿个。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可成群注入患者体内——例如最为脆弱的心脏和大脑——进行超精确药物“投送”或者扮演外科医生的角色,在体内为患者实施手术。它可以精确杀死癌细胞,疏通血栓,清除动脉内的脂肪沉积,清洁伤口,粉碎结石等。以色列科学家目前研制了一种微型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在人体内“巡逻”,在锁定病灶后自动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⑨纳米机器人在绝对无尘室制造,防止它们感染细菌。这种制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电脑芯片类似。在治疗心脏病时,纳米机器人将穿过一根直径2到3毫米的导管,进入需要治疗的特定部位。这种导管技术也可用于大脑以及其他部位,例如肠道和尿道。进入这些部位的最大难度就是一定要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出于这个原因,纳米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誉为未来对抗癌症的最理想武器。

(1)下列对于纳米机器人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希望发明操作精度极高的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它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

B.纳米机器人将来或许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C.纳米机器人已普遍运用于外科手术,远比传统手术精确和有效。

D.由于体积极其微小,纳米机器人将可以被大量注入患者体内,进入特定部位实施手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以纳米机器人治疗感冒的特殊手法,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B.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只能”与“可能”不能互换位置,否则表意不科学。

C.第⑦段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纳米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D.本文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医生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及其原理,展望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课内阅读

[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而山腰反。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很成功,在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乙]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甲]文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任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甲]文第③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加点词“凡是”有何表述效果?

(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正确填入甲文横线中

A山脚B有霜C无霜D山腰

(5)[甲]文②③④段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

(6)[乙]文《大林寺桃花》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

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①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即使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并不是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称为“稳定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②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很大的金属,像钚、铀、镭等,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以及铀元素全部带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质量小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如碳14、钴60。

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其中α射线和β射线对人体危害不大,而γ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会诱发人体基因突变。

④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钚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半衰期越短,其原子越不稳定。

⑤经过连接的几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会因衰变而减至初始活度的1/2、1/4、1/8,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任何时候的剩余活度。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数量的减少,所发出的辐射也相应地减少。

⑥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线能够破坏活的细胞,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在医疗上,可以用来杀菌消灭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杀灭癌细胞等。放射线也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它可以用来观察固体内部的目标,就像X射线那样用于病灶的检查。在工业上,放射性也有很多应用,例如用β射线来测量纸的厚度,用γ射线照片来检查机器内部结构等。

⑦当然,如果应用不当,核辐射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1)选文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3)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下面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体基因突变是受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衰变时放射出的γ射线影响造成的。

B.原子质量大和原子质量小的金属都可能带有放射性,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大的金属放射性更强。

C.医学上,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

D.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虽然很长,但由于它的活度越来越小,所以它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不大。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验。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验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h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验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i测验过程:

ii说明顺序:

(3)第③段画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

i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

ii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

D.因为笑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微笑就会在脸上绽放。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题目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

(2)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选文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5)请参照本文的写作风格,介绍你熟悉的某一处景点。要求: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合理,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20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不失眠

乔娟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在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2)对植物睡眠的原因达尔文是怎样认为的?

(3)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墨烯,有惊喜

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

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

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④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由石墨烯制作的器件,理论上频率可以达到硅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在天津电源研究所,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最先进电容器的研究。电容器与电池一样,都能用来储存电能。它的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充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几万次。但它存储的电量不如电池多,还无法通过存储足够多的电能在生活里派上大用场。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科研人员正在让电容器的储电能力一步一步向电池靠拢,而同时它拥有的超快充电速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

⑤当然,石墨烯的神奇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不少挑战,真正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余建斌李晓辉吴杰本文有改动)

(1)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2)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②段划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④段从哪些方面对石墨烯的应用作了展望?

解析

一、复合题(共16题)

1.

(1)①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来对付冬寒;②形成“甲胄”——木栓层,保护它们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③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北方的梨树和松树的针叶这两个例子,准确、鲜明地说明了“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这一特点。

(3)具体指代植物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4)D

(4)D项,这篇文章是用逻辑顺序说明的,而不是时间顺序。

2.

(1)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让参观者能处处体验到各种天文现象,拉近人与宇宙的关系。(或:建筑设计的独特——用建筑语言表述天文学概念,让天文爱好者仿佛置身宇宙。)

(2)①“三体”结构指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倒穹顶三个圆形元素。②极大挑战有:悬挑结构、空中“飘浮”、穹顶倒置的安全舒适和稳定支撑。

(3)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悬挑结构的设计难度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4)整体设计、“三体”结构、建造技术。

3.

(1)D

(2)A

(3)D

4.

(1)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中央裂谷。

(2)i“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

ii“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3)①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②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③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4)C

(1)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段“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第6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第7段“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等句作为解析。

(2)i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只不过”本义:“仅仅”;语境义: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

ii“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而“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述作用。“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标志性词语。“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4)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A原文“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注意是“再次确认”,不是“再次发现”。B原文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选项“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顺序错误。D原文是“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注意有“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而选项则没有。

5.

(1)作比较

(2)举例子

(3)打比方、列数字

(4)分类别

6.

(1)列举一些正在进行实验的调制食品,激发读者的兴趣,这些例子说明人们已经发现“食物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影响”,并开始开发食物来影响人们的大脑。最后用问句引出下文的具体闸释。

(2)举例子,作比较。列举坦普尔大学的实验,同时将食用不同食物的病人的疼痛感情况作比较,以证明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少食用蛋白质还可以缓解一般性的疼痛的观点。

(3)不行。“渗入”指液体慢慢地渗到里边。这里因为大脑有一层保护屏障,大多数的物质都无法进入大脑,所以当一些营养素循环至大脑时,需要一点一点地通过大脑屏障到达大脑,是渗入的本意。“进入“是畅通无阻,不符合原意。

(4)针对失眠者,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建议:睡前食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针对记忆力衰退者,依据第⑥段的内容建议:每天服用20克以上的纯卵磷。

7.

(1)(1)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

(2)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

(3)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2)列数字和作比较;作用: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

(3)D

(4)标题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