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15/wKhkGWW7EIGAX-b9AAIPDecJ77Y028.jpg)
![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15/wKhkGWW7EIGAX-b9AAIPDecJ77Y0282.jpg)
![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15/wKhkGWW7EIGAX-b9AAIPDecJ77Y0283.jpg)
![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15/wKhkGWW7EIGAX-b9AAIPDecJ77Y0284.jpg)
![地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15/wKhkGWW7EIGAX-b9AAIPDecJ77Y0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形地貌
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局部被称为“南亚次大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它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而“南亚”则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大局部和四周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北部为狭长坎坷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宽阔的恒河—印度河低地,而南部则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
南亚地区界限明显,年轻的褶皱山脉(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开山脉和阿拉干山脉等),围绕在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地质构造
和地形具有特别明显的关系。南部的德干高原,占有印度半岛的大局部,是一个浩大的前寒武纪的古陆块,它是构成次大陆的核心,是冈瓦那古陆的一局部。白垩纪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规模玄武岩溢出,掩盖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向东北缓倾的大古老地块,西高止山构成高原的西部边缘,高度约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断层崖;东高止山构成高原的东部边缘,高度约500~600米,为低丘状,沿海有较宽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内部多地垒和地沟的地形,是一个古老的、久经侵蚀的、倾动的和被很多河川所切割的准平原残丘状地块。斯里兰卡岛在地质构造上与印度原为一体,后因保克海峡和马拿尔湾的沉降,才与印度分别。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一局部山地,这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脉在构造上可分为三带:北部带,又名西藏带或西藏喜马拉雅带,是由古生代初期至第三纪的岩层组成;中部带,又名雪峰喜马拉雅带或喜马拉雅带,露出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现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带又名外带或山麓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大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主要为低矮山麓,岩层以第三纪沉积岩为主,高度约1,000米。印度大平原是属于新褶皱山的前渊地带,其前身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局部,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50~300公里,是世界闻名的大平原之一。
地理学问点总结6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外表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外表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构造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剧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限(180°)为地球上的“今日”,往西至日界限为“昨天”。
17、日界限:自西向东越过日界限(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放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
地理学问点总结7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潮湿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有,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缘由: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浇灌。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垦耕,大局部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治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峻。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逼;
(2)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掌握人口增长。
【问题思索】
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分?
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潮湿地区,生态环境患病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丢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
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潮湿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
(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
(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拟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特别枯燥严寒。
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枯燥的状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积累,并进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地理学问点总结8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进展模式:
人口进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凹凸”)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凹凸高”)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诞生率高但开头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进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兴旺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兴旺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进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刚要进入“现代型”。
地理学问点总结9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减弱作用:汲取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凹凸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缘由)——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缘由)——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凹凸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留意:试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严寒枯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掌握(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潮湿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掌握,气候:夏季酷热枯燥,冬季温柔潮湿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B-22-6-Hydroxyiso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4732
- KOTX1-生命科学试剂-MCE-8752
- Dipalmitelaidin-生命科学试剂-MCE-4147
- Asante-potassium-green-1-TMA-APG-1-TMA-生命科学试剂-MCE-1099
- 8-S-Hydroxy-9-S-hexahydrocannabinol-生命科学试剂-MCE-2932
- 1cP-MiPLA-生命科学试剂-MCE-6571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与合伙人协议书整合执行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连带保证借款合同
- 2025年度耕地复垦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影视制作合作解除协议
- 电力服务收费标准附表
- 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给你点个“赞”》通用版
- 【教学创新大赛】《系统解剖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 赛意EAM设备管理IOT解决方案
- 氢氰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范围(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砌墙砖和砌块检测作业指导书
- 护理教学查房评分标准
- GB/T 23505-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钻机和修井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