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小学数学知识汇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记牢并理解以下每一条1.整数:像…-2,-1,0,1,2,3…这样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2.自然数:像0,1,2,3…这样的数,包括正整数和零(自然数都是整数)。
3.负数:表示相反的意义。如2℃表示零上和-2℃表示零下,它们相差4℃。4.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数位和计数单位看六年级下册第46页)5.多位数的写法法则: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没有出现,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6.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7.倍数和因数:如果满足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如23=6,6是2和3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8.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特征是个位上是1,3,5,7,9.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9.5和3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3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10.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如2=12,2是质数,质数都有2个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如4=14=22,4是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因数。
如6的因数是1,6,2,3;8的因数是1,8,2,4,它们的公因数是1和2,2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如6的倍数有6,12,18,24等,8的倍数有8,16,24,32等,24是它们的公倍数也是最小的公倍数。13.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14.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也叫分数的计数单位),简单的说就是“分母分之一”,如的分数单位是。15.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16.数字的大小比较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7.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18.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3.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4.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6.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19.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是除法里的除数,分数里的分母;比值就是商和分数值。20.三个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1.正比例、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时变大或变小,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做相反的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k(k一定)或k/x=y22.小学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
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
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
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23.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4.加法法则:
25.减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右边加起;
2、从右边减起;
3、满10向前进1。
3、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加10再减。25.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6.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7.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8.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9.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0.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3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2.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3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4.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5.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6.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37.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38.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39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0.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1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42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3.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4.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三个数相加(乘),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乘),再同第三个数相加(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再同第一个数相加(乘),它们的和(积)不变。(3)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4)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45.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6.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47.优秀率、发芽率、出勤率、合格率、出油率、成活率…的求法都是用优秀的人数、发芽的棵树、出勤人数、合格人数、出油重量、成活棵树等除以它们各自的总数.48.百分数(分数)应用题类型1.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是多少,如4的30%是();2.一个数是什么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如1.2是()的30%,()的1/2是4.5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如3是4的()分数应用题关系式:单位“1”的量分率=比较量(整体分数=部分)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部分÷整体=分数)比较量÷分率=单位“1”的量(部分÷对应的分数=整体)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如3比4少()%求法:两个数的差÷单位“1”的量(比后面的数)=多(少)百分之几5.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如比4多10%是(),()比5米少20%求法:比较量(“比”前面的数)=单位“1”的量(“比”后面的数)(1百分数)6.一个数比什么数多(少)百分之几,如10千米比()多20%求法:单位“1”的量(“比”后面的数)=比较量(“比”前面的数)(1百分数)49.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50.植树问题
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段数株距=全长÷段数
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51.可能性:必然事件(100%即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不确定事件(x%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的事件,如:扔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不可能事件(0%即在逻辑思维下不会发生的事件,如:太阳从南方升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总数,再找出对应的情况数量,最后用对应的数量除以情况总数。把结果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游戏的公平性:在玩游戏时,游戏规则必须保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也就是等可能性才公平。确定一个游戏是否公平,要先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然后看对于游戏双方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同,若相同,游戏公平,否则,游戏就不公平。52.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平面或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53.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54.线段、射线、直线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55.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56.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57.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高。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58.圆
:圆中心的点叫圆心。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圆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份成若干份,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59.图形的变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图形的变换有平移,旋转,轴对称。60.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61.圆柱:特点:(1)上下一样粗细(2)侧面是曲面(3)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62.圆锥: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63.常用图形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员工晋升与发展人事合同与劳动合同配套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律师起草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合同起草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培训机构退学退费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代驾行业规范及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业务员提成与市场渠道整合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与农业科技创新协议
- 2025年度挖掘机股份转让与技术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借车保险责任免除协议书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突破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3 幂函数【课件】
- 生物基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 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制度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试卷五 苏教版(含答案)
- Unit2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Joinin外研剑桥英语)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硕士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创新
- 人美版(2024)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 色彩魅力第1课《自然的色彩》教学设计
- 2024年高级纤维检验员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心肺复苏科普课件
- 【班主任培训】初一新生行为习惯规范
- YYT 0631-2008 牙科材料 色稳定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