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作业(六)(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海淀模拟)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2013·揭阳调研)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诗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诗体现了哪种思想的影响()A.孔孟仁学 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 D.老庄道学5.(2013·中山期末)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6.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B.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7.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道:“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以下关于“儒道”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吸收道家思想B.隋唐时期道家不受统治者重视C.宋明理学没有体现出“儒道互补”D.李贽认为的“道学家”实际是“儒学家”8.(2013·盐城模拟)《李贽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A.反对封建礼教B.提倡人人平等C.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9.明清之际,出现了有别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外的实学(或新儒学)思潮,下列主张反映了这一新思潮的是()A.“束书不观,游谈无根”B.“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C.“崇实黜虚”“废虚求实”D.“天理之正,人心之安”10.(2013·茂名一模)黄宗羲在一首诗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遂以科举学,劫人之听视。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 D.土地兼并现象11.(2013·汕尾调研)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A.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削弱了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C.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D.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朱子语类》材料二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十五年奏:“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宋史·朱熹传》材料三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1724—1777年)《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天理”和“人欲”的含义?(4分)(2)材料二中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意义。(6分)(3)概括材料三中戴震所批判的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指出戴震持批判态度的时代背景。(6分)(4)据材料二、三,指出朱熹与“今之治人者”运用理学的各自意图。(4分)14.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交融性和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彻(汉武帝)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注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并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到宋,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化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斥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傅乐成《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材料三清初诸帝也像他们以前的辽、金、元代的皇帝那样,接过儒家的术语、方式和思想,将其用于拥戴和维护政治权威,而这也正是儒家那套东西的本意所在。——费正清《美国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汉武帝公布的“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的含义,并概括其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宋型文化相比,唐型“文化精神及动态”的特征,并分析由唐至宋的文化转型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8分)(3)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清初诸帝”的做法赋予了儒家思想怎样的新功能?(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融合,答案为B。2.【解析】选C。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误区警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3.【解析】选B。A是理学的积极影响;C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相符;D是理学与传统儒学的相同之处。只有B符合题意,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4.【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了“气”的真实性,受程朱理学影响明显。【变式备选】古代某思想家“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解析】选B。阅读材料可知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通儒兼及道释,二是继承二程思想,符合这两点的只有朱熹,故选B。5.【解析】选A。由材料中“尔身各各自天真”,说明他认为人的各方面都是天生的,是固有的,故选A。6.【解析】选C。“此心此理,我固有之”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都是心学的主张,即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A、B、D均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7.【解析】选D。汉代董仲舒的儒学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等思想,A不正确;隋唐到北宋时期,道教兴盛,与统治者的重视有很大关系,B不正确;理学是在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形成的,涵盖了佛、道思想,C不正确。李贽所谓的“道学”实际上指的是程朱理学。8.【解析】选B。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王侯贵族并不高贵,体现的观点是人人平等。故选B。9.【解析】选C。A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B、D均强调了儒家伦理道德对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C体现了明清之际出现的“经世致用”思想。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原无真实义”并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作用,即可推断选B。11.【解析】选C。张载与顾炎武的这两句名言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这一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只有C。12.【解析】选D。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也没有削弱君主专制统治,A、B错误;明清之际的这股批判思潮,在清朝巩固统治后便被镇压下去了,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C错误。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正确。【变式备选】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选A。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明代心学思想集大成者王阳明的主张;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是南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主张;D是北宋理学开创者二程兄弟的思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的主张,大意是天下百姓是主人,君主为客人,反映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故选A。13.【解析】本题以宋明理学为主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内容及理学的思想内容来回答。第(2)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并注意从中分析其积极的历史意义。第(3)题首先认真分析材料,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时代背景。第(4)题注意从二者的不同立场出发来思考其不同的意图。答案:(1)“天理”是指人的正当(基本)欲望;(2分)“人欲”是指人过分(非分)的欲望。(2分)(2)主张:正君心;体恤百姓(或以民为本);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4分)意义:有利于封建君主实施仁政(维护统治)。(2分)(3)现象:统治者强调(维护)等级秩序;下层民众遭受理学迫害(或统治者以理压迫下层民众)。(2分)背景: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程朱理学趋于僵化(程朱理学居统治地位)。(4分)(4)朱熹:用理学规劝统治者。(2分)“今之治人者”:用理学压迫(束缚)人民。(2分)14.【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的“含义”即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措施;关于“特点”可根据材料及汉代儒学的特点进行总结。第(2)题中与宋型文化的“单纯与收敛”相对应,唐型文化则体现为“多元和开放”;分析影响时注意材料中包含的信息。第(3)题可结合清初统治者面临的重大问题来思考其接受儒学的动机。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