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4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_第1页
三上4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_第2页
三上4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_第3页
三上4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_第4页
三上4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上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汇报人:202X-12-25目录contents诗文背景诗文解析诗文主题诗文艺术手法01诗文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的诗、文、赋、词、书法和绘画都有深远的影响。刘景文北宋文人,与苏轼交好,两人曾有诗词唱和。诗人简介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六月被任命为杭州知府,刘景文也在此时被任命为两浙兵马都监。苏轼在杭州任上,与刘景文交往密切,两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苏轼在诗中多次提到刘景文,称赞他的才华和为人。创作背景《赠刘景文》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咏物为题材,通过对秋末冬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影响02诗文解析荷叶枯萎,黄绿交错,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荷叶形容秋天的丰收景象,橙子和橘子都是秋天的果实。橙黄橘绿形容菊花在寒霜中依然挺立,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傲霜枝文字解析意境解析01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荷叶、橙子和菊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萧瑟而美丽的氛围。02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03情感解析0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福。02通过赠送给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祝福。03在诗中,作者用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表现出一种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03诗文主题主题概括主题概括:本诗《赠刘景文》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刘景文的敬意和勉励。主题深化:苏轼在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秋天的萧瑟与生机并存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描绘残荷、菊花、橙黄橘绿等景象,表现出秋天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期望。主题深化主题意义主题意义: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情感,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启示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学造诣和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04诗文艺术手法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如荷败、菊残、橙黄、橘绿等,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慨之情。诗中通过对比荷败与菊残、橙黄与橘绿,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凄凉,与诗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手法对比手法借景抒情修辞手法对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使诗句更加工整、优美。比喻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荷比作擎雨盖,将菊比作傲霜枝,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色。诗人的语言简练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简练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