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觅食(2)鞠躬尽瘁(3)níng视(4)茅sè顿开2.(8分)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3)小园几许,。(秦观《行香子》)(4),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6),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8)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3.(2分)小说中好的细节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学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小语:我在读小说时常常被一些细微的小事或细小的动作所吸引,你看,《儒林外史》中写到范进得知自己中举,“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又拍着手大笑“,这里“拍手”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渴求功名而丧失自我人格的可怜书生形象。我说:小语,你读得真细致啊!其实《儒林外史》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呢。比如4.(3分)下面这幅配图中,胡屠户的语言、动作是否符合《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形象?请说明理由。5.(4分)请仿照示例,为《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建立档案卡片。于勒出处法国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典型事件早年行为不端,家产挥霍殆尽。被家人送往美洲后,发了点财,希望能够补偿哥哥一家。写来的信件成为菲利普家的福音书。后来破产,成为流浪汉,穷困潦倒,在船上卖牡蛎为生。人物点评年轻时行为荒唐;后来有所醒悟,挣钱后想弥补之前的过失,不失善良;破产之后,在贫困线上挣扎;能够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家人,不失良知。匡超人出处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典型事件(1)人物点评(2)二、阅读。6.(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画菊【宋】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选自《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注】①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趙(赵)”的组成部分。(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菊花挺立风霜,不与百花争妍斗艳,这是菊花的特性。B.第二句写菊花独放光华,但“独”“穷”也写出了菊花的不良处境。C.第三句中“抱”既写菊花花瓣弯曲合抱的特点,又写菊花珍惜自己的芳香。D.整首诗句句紧扣菊的自然物性,又处处关联,暗示出诗人的情怀。(2)郑思肖和陶渊明对“菊”的情感表达有何异同?结合诗句具体作答。7.(11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曹玮①知镇戎军②日,尝出战小捷,虏③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⑦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⑧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9月版)【注】①曹玮:北宋名将。②知镇戎军:主持镇戎地区工作。③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称呼。④縻(mí):束缚。⑤候:侦察。⑥少选:一会儿。⑦严军:整顿好队伍。⑧驰;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斗。⑨阑:衰退。(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徒縻军②虏兵去数十里③我不欲乘人之怠④比其复来(2)翻译下面的句子。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B.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C.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D.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4)曹玮何以被称为名将?请简要分析。8.(13分)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一】王举人笑道:“说起来,竟是一场笑话:弟今年正月初一日梦见看会试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说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作荀玫。弟正疑惑我县里没有这一个姓荀的孝廉,谁知竟同着这个小学生的名字。难道和他同榜不成!”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道:“可见梦作不得准!况且功名大事,总以文章为主,那里有甚么鬼神!”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着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他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不作得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彼此说着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二】荀家把这几十吊钱赎了几票当,买了几石米,剩下的,留与荀玫做乡试盘费。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果然英雄出于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忙到布政司衙门里领了杯、盘、衣帽、旗匾、盘程,匆匆进京会试,又中了第三名进士。明朝的体统: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这日正磕着头,外边传呼接帖,说:“同年同乡王老爷来拜。”荀进士叫长班抬开公座,自己迎了出去。只见王惠须发皓白,走进门,一把拉着手,说道: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两人平磕了头,坐着,就说起昔年这一梦,“可见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荀玫自小也依稀记得听见过这句话,只是记不清了,今日听他说来,方才明白,因说道:“小弟年幼,叨幸年老先生榜末,又是同乡,诸事全望指教。”王进士道:“这下处是年长兄自己赁的?”荀进士道:“正是。”王进士道:“这甚窄,况且离朝纲又远,这里住着不便。不瞒年长兄说,弟还有一碗饭吃,京里房子也是我自己买的。年长兄竟搬到我那里去住,将来殿试,一切事都便宜些。”说罢,又坐了一会,去了。次日,竟叫人来把荀进士的行李搬在江米巷自己下处同住。【三】次年,宁王统兵破了南赣官军,百姓开了城门,抱头鼠窜,四散乱走;王道台也抵挡不住,叫了一只小船,黑夜逃走。走到大江中,遇著宁王百十只艨艟战船,明盔亮甲,船上有千万火把,照见小船,叫一声:“拿!”几十个兵卒跳上船来,走进中舱,把王道台反绑了手,捉上大船。那些从人、船家,杀的杀了,还有怕杀的,跳在水里死了。王道台吓得撒抖抖的颤,灯烛影里,望见宁王坐在上面,不敢抬头。宁王见了,慌走下来,亲手替他解了缚,叫取衣裳穿了,说道:“孤家是奉太后密旨,起兵诛君侧之奸,你既是江西的能员,降顺了孤家,少不得升授你的官爵。”王道台颤抖抖的叩头道:“情愿降顺。”宁王道:“既然愿降,待孤家亲赐一杯酒。”此时王道台被缚得心口十分疼痛,跪着接酒在手,一饮而尽,心便不疼了。又磕头谢了。王爷即赏与江西按察使之职,自此随在宁王军中。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那些伪官,杀的杀了,逃的逃了;王道台在衙门并不曾收拾得一件东西,只取了一个枕箱,里面几本残书和几两银子,换了青衣小帽,黑夜逃走。(节选自《儒林外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1)结合语段一、二中王惠对“梦”的不同态度,说说他的性格特点。(2)结合语境,品析语段三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妙用。此时王道台被缚得心口十分疼痛,跪着接酒在手,一饮而尽,心便不疼了。(3)班级打算根据以上片段改编课本剧。①请你给下面这句台词设计两个动作,并说明理由。这话更不作得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②得知宁王失败的消息时,王惠会作何感想?请给他设计一段内心独白。9.(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讨论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时,经常会使用类似“世代累积”“滚雪球”“箭垛”这样的提法。小说中的人物在文本流传过程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继而被无数的“续作者”续写或改写,使相关的故事呈现出一种逐渐积累堆加的效果,成为艺术生发和建构的“箭垛”。《儒林外史》中的部分人物原型,也具有这种类似“箭垛”的特点。较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甘凤池的故事,小说中凤四老爹便以甘凤池为原型。甘凤池,江南江宁人,为康乾之际侠客,以拳法著称。他创立花拳,并谱《花拳总讲法》,是《易筋经》气功四大流派之一的代表人物。《儒林外史》以甘凤池为原型塑造凤四老爹这一人物形象,其相关情节主要集中在第四十九到第五十三回。其人物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武艺高强和侠义之心。如小说中第四十九回,凤四老爹刚出场时,秦中书就对他有过一番介绍:“这位凤长兄是敝外这边一个极有义气的人。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得烂熟的。他若是趱一个劲,那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这些时,舍弟留他在舍间早晚请教,学他的技艺。”第五十二回中,又写到凤四老爹当众把八块方砖拍得粉碎的情节,当时秦二侉子在旁说道:“我们凤四哥练就了这一个手段!他那‘经’上说:‘握拳能碎虎脑,侧掌能断牛首。’”此处提到凤四老爹有一本“经”,或许指的是他“记得烂熟”的《易筋经》。从原型的角度来看,也有可能暗指他有自著的武功秘籍。甘凤池为好武之人,曾在乾隆皇帝下江南途中担任护卫工作。以甘凤池为原型,衍生出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又被吴敬梓作为人物原型写到《儒林外史》中,这样的现象十分有趣。小说的成书时间略早于戏曲作品,为戏曲作品改编之基础,且所记载之事皆本于甘凤池护卫乾隆南巡时的相关传闻,形成了不同于与《儒林外史》中凤四老爹的艺术形象。甘凤池故事发展到这一组小说和戏剧的讲述形态,已经极为热闹。到了民国年间,关于甘凤池的故事仍然在继续累积。以《儒林外史》人物原型为线索按图索骥,探究人物从现实进入文学的过程,和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样貌,确是阅读这部小说的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吴敬梓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小说人物,反映了作者自身和当时文人群体一个共通的诉求:希望不被时间的洪流湮没,希望通过热情的讴歌或辛辣的讽刺,唤起真正名士风流的回归。(节选自张梦笔《“谈”言微中,名士风流:原型人物视域下的<儒林外史>多重讲述现象与跨文本解构》,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核心观点的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常使用“箭垛”法塑造人物的形象。B.《儒林外史》更为生动的阅读方式是探究人物的原型。C.《儒林外史》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部分小说人物。D.“箭垛”法让小说人物在流传的过程中深受读者喜爱。(2)第2段中,凤四老爹的两个事例用得恰当吗?写出理由。(3)吴敬梓借鉴人物原型(吴蒙泉)塑造了虞育德这一形象。概述作者的取舍处理,并分析其用意。吴蒙泉曾中进士,但年岁已大,只得到上元县学教谕的闲官,之后又当了几年县令,仕途并不得意。在《闲居杂感》诗中,他一方面对“伏波慨晚成,李广磋难封”深为感慨,另一方面却也表示“丈夫贵自立,岂在功名中”。10.(8分)读整本书时,关注前后关联之处,往往会有奇妙的发现。仿照示例,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本试卷中出现的情节不可作为答题内容)(《儒林外史》)提示:前后情节关联的常见方式有发展式、相似式、对比式、因果式等。示例:①兴建泰伯祠并举行祭祀大典是小说的高潮,有辉煌的建筑、隆重的仪式和成群的真儒。整体体现出抵制当下一味追求功名富贵颓风的愿景。②到了本书之末,当年费了很大心力、财力、物力修建起来的祠堂已经完全荒废,结局凄凉。作者用无情的笔墨流露出自己的痛惜和无奈之情。③前后关联,其间巨大的张力表明作者内心深切的矛盾,既力图改造当下的社会风气,又深感此路不通,梦想幻灭。通过前后关联,还可以进一步发现,王冕隐居,泰伯祠落寞,市井四大奇人独善其身,隐士、贤人、奇人都无法改变浊世,作者悲凉的文字分明能让我们听到那穷途末路的哭声。三、写作。11.(50分)作文。谦和礼让,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当仁不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以“让”或者“不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觅mì食(2)鞠jū躬尽瘁(3)níng凝视(4)茅sè塞顿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1)mì(2)jū(3)凝(4)塞【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8分)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8)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1)山雨欲来风满楼(2)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的书写)(3)收尽春光(4)欲说还休(5)将军白发征夫泪(注意“征”的书写)(6)了却君王天下事(7)也无风雨也无晴(8)半竿斜日旧关城(注意“竿”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3.(2分)小说中好的细节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学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小语:我在读小说时常常被一些细微的小事或细小的动作所吸引,你看,《儒林外史》中写到范进得知自己中举,“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又拍着手大笑“,这里“拍手”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渴求功名而丧失自我人格的可怜书生形象。我说:小语,你读得真细致啊!其实《儒林外史》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呢。比如他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分析】《儒林外史》是一部对儒林命运进行讽刺和反思的小说。全书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小说形象地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腐朽糜烂,其笔锋指向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例如作品中:他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其中“爬起来、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委婉,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作者以白描的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醉心科举的腐儒形象描画出来,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辛辣的嘲讽。答案:他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4.(3分)下面这幅配图中,胡屠户的语言、动作是否符合《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形象?请说明理由。【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解答】《儒林外史》中胡屠户是一个贪财势利、粗野蛮横、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范进是一个懦弱、潦倒落魄、抬不起头、忍气吞声的穷酸书生。胡屠户见了范进,不是讽刺、就是挖苦,从来不给范进一点好脸色。配图中胡屠户显得彬彬有礼,言语恳切,“我原来贺你的,怎好又拿回去”与他“贪财势利、粗野蛮横”的性格特点不相符。答案:示例:不符合,理由:配图中胡屠户显得彬彬有礼,言语恳切,“我原来贺你的,怎好又拿回去”与他“贪财势利、粗野蛮横”的性格特点不相符。【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5.(4分)请仿照示例,为《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建立档案卡片。于勒出处法国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典型事件早年行为不端,家产挥霍殆尽。被家人送往美洲后,发了点财,希望能够补偿哥哥一家。写来的信件成为菲利普家的福音书。后来破产,成为流浪汉,穷困潦倒,在船上卖牡蛎为生。人物点评年轻时行为荒唐;后来有所醒悟,挣钱后想弥补之前的过失,不失善良;破产之后,在贫困线上挣扎;能够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家人,不失良知。匡超人出处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典型事件(1)①年少时服侍生病的父亲;②在杭州,遇到了马二先生,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此作为追名名逐利的手段③认识恶棍潘三后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等。人物点评(2)匡超人年少时心地善良,孝顺父母,是个淳朴可爱之人。匡超人到杭州后思想开始蜕变,意图投机取巧侥幸名利双收。最后匡超人渐渐在这个污浊社会“学有所成”,习得一身薄情寡义、虚伪、撒谎的嘴脸。【分析】《儒林外史》是一部对儒林命运进行讽刺和反思的小说。全书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小说形象地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腐朽糜烂,其笔锋指向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三个阶段,即善良、孝顺到思想转变,最后堕落为薄情寡义、虚伪、撒谎的人,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叙述和描写,抓主要事件即可。例如:匡超人年少时服侍生病的父亲,极其孝顺,做事勤快。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此作为追名名逐利的手段。之后认识恶棍潘三,从此更加堕落,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以及潘三入狱后的翻脸无情;考取教习后的自命不凡的事件。(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一题的典型事件对其进行评价即可。匡超人年少时服侍生病的父亲,极其孝顺,做事勤快。后来受马二等人的影响,成为追名逐利之人,思想开始堕落。再后来认识恶棍潘三,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等都表现了他的薄情寡义、虚伪的形象。答案:(1)①年少时服侍生病的父亲;②在杭州,遇到了马二先生,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此作为追名名逐利的手段③认识恶棍潘三后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等。(2)匡超人年少时心地善良,孝顺父母,是个淳朴可爱之人。匡超人到杭州后思想开始蜕变,意图投机取巧侥幸名利双收。最后匡超人渐渐在这个污浊社会“学有所成”,习得一身薄情寡义、虚伪、撒谎的嘴脸。【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作品的主题,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二、阅读。6.(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画菊【宋】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选自《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注】①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趙(赵)”的组成部分。(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第一句写菊花挺立风霜,不与百花争妍斗艳,这是菊花的特性。B.第二句写菊花独放光华,但“独”“穷”也写出了菊花的不良处境。C.第三句中“抱”既写菊花花瓣弯曲合抱的特点,又写菊花珍惜自己的芳香。D.整首诗句句紧扣菊的自然物性,又处处关联,暗示出诗人的情怀。(2)郑思肖和陶渊明对“菊”的情感表达有何异同?结合诗句具体作答。【分析】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写菊花珍惜自己的芳香”理解有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比较理解。陶渊明是一位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是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答案:(1)C(2)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情操、宁死不向元朝投降的民族气节及斗争精神,开头两句写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独立疏篱怡然自得,表现了请人的清高自守;后两句写菊花宁愿桔死在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表达了请人坚守高尚情操、宁死不向元朝投降的决心。陶渊明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他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译文: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7.(11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题。曹玮①知镇戎军②日,尝出战小捷,虏③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⑦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⑧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9月版)【注】①曹玮:北宋名将。②知镇戎军:主持镇戎地区工作。③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称呼。④縻(mí):束缚。⑤候:侦察。⑥少选:一会儿。⑦严军:整顿好队伍。⑧驰;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斗。⑨阑:衰退。(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徒縻军只是②虏兵去数十里离开③我不欲乘人之怠疲倦,倦怠④比其复来等到(2)翻译下面的句子。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B.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C.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D.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4)曹玮何以被称为名将?请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①句意:只是束缚军队。徒:只是。②句意:敌兵离开几十里。去:离开。③句意: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怠:疲倦,倦怠。④句意:等到他们再来。比:等到。(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闻,听说;师,军队;遽,急忙。句意: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根据意思可断句为: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故选:C。(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可知曹玮的目的是“诱敌深入”;从“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可知其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曹玮假意贪图牛羊之利,使军队表现出军容不整的样子,诱敌深入;敌人追至,避敌锐气,假意不想乘人之危,让敌人休息修整,使敌人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了,人气残尽,最后一击击败。这些举措正是其被称为名将的原因。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1)①只是;②离开;③疲倦,倦怠;④等到。(2)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C(4)曹玮之所以被称为名将,是因为其战略战术高明。他假意贪图牛羊之利,使军队表现出军容不整的样子,诱敌深入;敌人追至,避敌锐气,假意不想乘人之危,让敌人休息修整,使敌人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了,人气残尽,最后一击击败。【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8.(13分)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一】王举人笑道:“说起来,竟是一场笑话:弟今年正月初一日梦见看会试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说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作荀玫。弟正疑惑我县里没有这一个姓荀的孝廉,谁知竟同着这个小学生的名字。难道和他同榜不成!”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道:“可见梦作不得准!况且功名大事,总以文章为主,那里有甚么鬼神!”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着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他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不作得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彼此说着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二】荀家把这几十吊钱赎了几票当,买了几石米,剩下的,留与荀玫做乡试盘费。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果然英雄出于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忙到布政司衙门里领了杯、盘、衣帽、旗匾、盘程,匆匆进京会试,又中了第三名进士。明朝的体统: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这日正磕着头,外边传呼接帖,说:“同年同乡王老爷来拜。”荀进士叫长班抬开公座,自己迎了出去。只见王惠须发皓白,走进门,一把拉着手,说道: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两人平磕了头,坐着,就说起昔年这一梦,“可见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荀玫自小也依稀记得听见过这句话,只是记不清了,今日听他说来,方才明白,因说道:“小弟年幼,叨幸年老先生榜末,又是同乡,诸事全望指教。”王进士道:“这下处是年长兄自己赁的?”荀进士道:“正是。”王进士道:“这甚窄,况且离朝纲又远,这里住着不便。不瞒年长兄说,弟还有一碗饭吃,京里房子也是我自己买的。年长兄竟搬到我那里去住,将来殿试,一切事都便宜些。”说罢,又坐了一会,去了。次日,竟叫人来把荀进士的行李搬在江米巷自己下处同住。【三】次年,宁王统兵破了南赣官军,百姓开了城门,抱头鼠窜,四散乱走;王道台也抵挡不住,叫了一只小船,黑夜逃走。走到大江中,遇著宁王百十只艨艟战船,明盔亮甲,船上有千万火把,照见小船,叫一声:“拿!”几十个兵卒跳上船来,走进中舱,把王道台反绑了手,捉上大船。那些从人、船家,杀的杀了,还有怕杀的,跳在水里死了。王道台吓得撒抖抖的颤,灯烛影里,望见宁王坐在上面,不敢抬头。宁王见了,慌走下来,亲手替他解了缚,叫取衣裳穿了,说道:“孤家是奉太后密旨,起兵诛君侧之奸,你既是江西的能员,降顺了孤家,少不得升授你的官爵。”王道台颤抖抖的叩头道:“情愿降顺。”宁王道:“既然愿降,待孤家亲赐一杯酒。”此时王道台被缚得心口十分疼痛,跪着接酒在手,一饮而尽,心便不疼了。又磕头谢了。王爷即赏与江西按察使之职,自此随在宁王军中。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那些伪官,杀的杀了,逃的逃了;王道台在衙门并不曾收拾得一件东西,只取了一个枕箱,里面几本残书和几两银子,换了青衣小帽,黑夜逃走。(节选自《儒林外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1)结合语段一、二中王惠对“梦”的不同态度,说说他的性格特点。(2)结合语境,品析语段三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妙用。此时王道台被缚得心口十分疼痛,跪着接酒在手,一饮而尽,心便不疼了。(3)班级打算根据以上片段改编课本剧。①请你给下面这句台词设计两个动作,并说明理由。这话更不作得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着的了?②得知宁王失败的消息时,王惠会作何感想?请给他设计一段内心独白。【分析】三个选段,描述了王惠不同阶段的情节,通过对比,突出王惠追逐名利、虚伪、趋炎附势、无德无行、毫无节操等形象特点。【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题要从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故事情节、他人评价、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事物象征)进行分析。一般解题思路:形象特点+内容概括。文段一,描述了王惠对鬼神和梦兆的不认同;文段二,描写了王惠为了和高中进士的荀玫套近乎,主动说起梦兆,说他们是“天作之合”,开始认同梦兆。通过王惠对梦的态度的不同,突出他虚伪、追名逐利、趋炎附势。(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赏析。解答词语理解题,结合句子的表达目的,从词义、词性、手法等角度综合分析。句中“十分疼痛”与“不疼”形成对比,该句是为了表现王惠的人物形象特点,所以通过对比突出了王惠追逐名利、虚伪、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基本解题思路:词语分析+手法+情感/特点。(3)①本题考查对剧本改写的设计。课本剧的创作要求:剧本的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句子重点体现王惠对鬼神和梦兆的不认同,要求设计对应的动作。所以可以加上摆手,摇头等肢体动作,体现他对鬼神和梦兆的不认同。②本题考查对内心独白的设计。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人物的自言自语、自我倾吐想法等来刻画人物性格,它能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一目了然。内心独白设计一定要符合人物形象特点。选段中王惠得知宁王失败,便立刻收拾行李逃走,写出他的虚伪、无立场。所以这段内心独白应该体现这一点。答案:(1)语段一王惠认为梦不算数,不相信梦兆和鬼神;语段二荀玫中了进士,王惠去拜访,专门说起曾经的梦,说他们是“天作之合”,又开始相信梦兆和鬼神,通过对比,突出了王惠追逐名利、虚伪、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2)被捆缚后“十分疼痛”与降顺宁王后“不疼”形成对比,突出王惠贪生怕死、追逐名利、无立场的特点。(3)①“这话更不作得准了。”后面加动作“一边摆手,一边频频摇着头”,“……,是俺顶着的了?”后面加“举起右手,掌心向下抚摸头顶”,通过动作描写,体现王惠对鬼神和梦兆的不认同。②心中暗想:如今宁王失败,继续待下去恐会连累自己,必有杀生之祸,“三十六计走为上”,不如尽快逃生。【点评】区分人物心理描写与内心独白: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忧虑、犹豫、嫉妒、期待、焦虑等复杂的心情。心理描写的手法有很多,如:内心独白式、景物衬托法,人物行为暗示法等。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形式。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①让人物自己跟自己说话。常常用“我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在心中发誓”等词语引出。例:语文课上,班主任张老师突然要检查课文的背诵。我心里格外紧张,心砰砰乱跳个不停,唯恐老师叫到我头上。昨天晚上,都怪我一直看电视,忘了背诵这件事。我默念:小力啊小力,千万不要被张老师点名。②在心里和别人说话。例:我心中暗暗祈祷:老师千万别叫我,千万别叫我!我才不想参加跳绳比赛呢!我连十个都跳不下来,我可不想在众人面前出丑呀!③多几个猜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啊,我才考了70多分?此时,我心里胆战心惊,忐忑不安。我还敢回家吗?我怎么跟妈妈交代呀?说试卷丢了?不行,肯定不行。说老师判错了?连我自己都不信。说我马虎不细心?那就更会招来一顿臭揍。哎,老天爷,我到底该这么办?此外,内心独白要符合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想法,必须真实。9.(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讨论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时,经常会使用类似“世代累积”“滚雪球”“箭垛”这样的提法。小说中的人物在文本流传过程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继而被无数的“续作者”续写或改写,使相关的故事呈现出一种逐渐积累堆加的效果,成为艺术生发和建构的“箭垛”。《儒林外史》中的部分人物原型,也具有这种类似“箭垛”的特点。较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甘凤池的故事,小说中凤四老爹便以甘凤池为原型。甘凤池,江南江宁人,为康乾之际侠客,以拳法著称。他创立花拳,并谱《花拳总讲法》,是《易筋经》气功四大流派之一的代表人物。《儒林外史》以甘凤池为原型塑造凤四老爹这一人物形象,其相关情节主要集中在第四十九到第五十三回。其人物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武艺高强和侠义之心。如小说中第四十九回,凤四老爹刚出场时,秦中书就对他有过一番介绍:“这位凤长兄是敝外这边一个极有义气的人。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得烂熟的。他若是趱一个劲,那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这些时,舍弟留他在舍间早晚请教,学他的技艺。”第五十二回中,又写到凤四老爹当众把八块方砖拍得粉碎的情节,当时秦二侉子在旁说道:“我们凤四哥练就了这一个手段!他那‘经’上说:‘握拳能碎虎脑,侧掌能断牛首。’”此处提到凤四老爹有一本“经”,或许指的是他“记得烂熟”的《易筋经》。从原型的角度来看,也有可能暗指他有自著的武功秘籍。甘凤池为好武之人,曾在乾隆皇帝下江南途中担任护卫工作。以甘凤池为原型,衍生出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又被吴敬梓作为人物原型写到《儒林外史》中,这样的现象十分有趣。小说的成书时间略早于戏曲作品,为戏曲作品改编之基础,且所记载之事皆本于甘凤池护卫乾隆南巡时的相关传闻,形成了不同于与《儒林外史》中凤四老爹的艺术形象。甘凤池故事发展到这一组小说和戏剧的讲述形态,已经极为热闹。到了民国年间,关于甘凤池的故事仍然在继续累积。以《儒林外史》人物原型为线索按图索骥,探究人物从现实进入文学的过程,和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样貌,确是阅读这部小说的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吴敬梓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小说人物,反映了作者自身和当时文人群体一个共通的诉求:希望不被时间的洪流湮没,希望通过热情的讴歌或辛辣的讽刺,唤起真正名士风流的回归。(节选自张梦笔《“谈”言微中,名士风流:原型人物视域下的<儒林外史>多重讲述现象与跨文本解构》,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核心观点的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CA.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常使用“箭垛”法塑造人物的形象。B.《儒林外史》更为生动的阅读方式是探究人物的原型。C.《儒林外史》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部分小说人物。D.“箭垛”法让小说人物在流传的过程中深受读者喜爱。(2)第2段中,凤四老爹的两个事例用得恰当吗?写出理由。(3)吴敬梓借鉴人物原型(吴蒙泉)塑造了虞育德这一形象。概述作者的取舍处理,并分析其用意。吴蒙泉曾中进士,但年岁已大,只得到上元县学教谕的闲官,之后又当了几年县令,仕途并不得意。在《闲居杂感》诗中,他一方面对“伏波慨晚成,李广磋难封”深为感慨,另一方面却也表示“丈夫贵自立,岂在功名中”。【分析】本文围绕人物塑造的话题,举《儒林外史》中凤四老爹以甘凤池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造为例,有力地阐明了《儒林外史》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部分小说人物的特点。【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文章标题《“谈”言微中,名士风流:原型人物视域下的<儒林外史>多重讲述现象与跨文本解构》可知,本文意在分析《儒林外史》塑造人物的方法、特点,再结合选文中“以《儒林外史》人物原型为线索按图索骥,探究人物从现实进入文学的过程,和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样貌,确是阅读这部小说的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可知,选文的核心观点是《儒林外史》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部分小说人物。故选:C。(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宜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作答。选文意在阐述《儒林外史》依凭或借鉴人物原型塑造部分小说人物的特点,第2段举甘凤池的事例说明此特点,这是其恰当之处。“其人物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武艺高强和侠义之心”,第2段两个事例均突出了他“武艺高强”的特点,不能充分说明“侠义之心”的特点,这是其不够恰当之处。(3)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分析探究能力。虞育德,是《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之一,在第三十六回出场,常熟人,被称作“书中第一人”。虞育德在国子监当博士,是个真儒,为人忠厚、品性闲淡、乐于助人,会看风水。虞育德五十多岁才中进士,在国子监常与廪生谈论诗赋杂学,会开释犯小错的监生。后被选为泰伯祠堂大典的主祭,带领众人举行祭祀大典,并和大家凑了二十两银子,资助孝子郭铁山去四川寻找父亲。首先回答作者的取舍处理,人物原型与虞育德都中了进士,仕途都不太顺利,这是两者相同之处。吴蒙泉“对‘伏波慨晚成,李广磋难封’深为感慨”,而虞育德“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无可道者,突出的是隐于朝市,以吸收容纳了庄禅的理学作心理调节,求得人格上的自我完善,精神上的相对超脱,心理上的平宁和谐”。作者塑造虞育德的形象时,舍去了人物原型对功名的看重,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答案:(1)C(2)不够恰当。语段中提出“其人物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武艺高强和侠义之心”,两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儒林外史》以甘凤池为原型塑造凤四老爹这一观点,同时也表现出凤四老爹“武艺高强”的形象特点,可是所举事例不能很好地证明凤四老爹具有“侠义之心”。(3)取:虞育德和吴蒙泉一样中过进士,但仕途不振。舍:吴蒙泉对此心有矛盾,既感慨自己年老位卑的状况,也有重视操守的情怀;而虞育德并无叹老嗟卑,作者凸显的是他乐天知命、天怀淡定的形象。用意:作者在塑造虞育德这一形象时,采取了理想化的原则,将虞育德塑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理想形象;作者希望通过热情的讴歌,唤起真正名士风流的回归。【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0.(8分)读整本书时,关注前后关联之处,往往会有奇妙的发现。仿照示例,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本试卷中出现的情节不可作为答题内容)(《儒林外史》)提示:前后情节关联的常见方式有发展式、相似式、对比式、因果式等。示例:①兴建泰伯祠并举行祭祀大典是小说的高潮,有辉煌的建筑、隆重的仪式和成群的真儒。整体体现出抵制当下一味追求功名富贵颓风的愿景。②到了本书之末,当年费了很大心力、财力、物力修建起来的祠堂已经完全荒废,结局凄凉。作者用无情的笔墨流露出自己的痛惜和无奈之情。③前后关联,其间巨大的张力表明作者内心深切的矛盾,既力图改造当下的社会风气,又深感此路不通,梦想幻灭。通过前后关联,还可以进一步发现,王冕隐居,泰伯祠落寞,市井四大奇人独善其身,隐士、贤人、奇人都无法改变浊世,作者悲凉的文字分明能让我们听到那穷途末路的哭声。【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前后关联。可从提示中选取发展式、相似式、对比式、因果式等情节的关联处,并仿照示例谈谈关联情节安排的用意理解。【解答】本题考查情节的熟悉度,着眼于有关联之处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玻璃趟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气体流量监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版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服务管理合同
- 2024年多功能搅拌机豆浆过滤网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师个人年度发展工作计划
- 蔬菜销售合同
- 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民用酱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销售合同评审程序
- 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长颈鹿的水果店》 课件
- 独生子女证明(模板)
-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 更换电表申请书3篇
- 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 肝胆外科出科考试试卷
- 塔吊运行作业方案
- 重庆中考数学最新26题练习及答案
- 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电视转播技术方案-209年精选文档
- 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4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