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8600字(论文)】_第1页
【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8600字(论文)】_第2页
【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8600字(论文)】_第3页
【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8600字(论文)】_第4页
【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8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壮族嘹歌的传承策与发展浅析目录TOC\o"1-3"\h\u前言 I前言随着当今时代的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及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文化信息的发展在飞速的发展,此外,随着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也逐渐的被媒体等因素所遗忘。其次在我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与特点,都拥有者自身的传统文化,而在这之中,广西壮族嘹歌在少数民族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如今时代的原因,人们对于传统的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关注并不乐观,导致了如今广西壮族嘹歌的发展甚至与流传都受到了阻碍。基于此环境背景下,本文选择以广西壮族嘹歌为例,对广西壮族嘹歌生存现状以及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广西壮族嘹歌的生存现状以及保护传承的研究,能够推动广西壮族嘹歌的发展。一、广西壮族嘹歌的概述(一)广西壮族嘹歌的由来壮族嘹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中心区域在平果县。2008年6月7日,壮族嘹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嘹歌不只是某个历史时期的作品,而是壮族古代民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晋代《交州记》中就有壮族先民"乘牛唱辽辽之歌"的记载。今壮族地区许多民歌演唱都有"辽罗""辽辽罗""辽啦""啦辽啦"等衬词。这"辽辽之歌"就是壮族嘹歌形成的基础。(二)广西壮族嘹歌的发展概括广西壮族嘹歌的发展概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源发展期、规范成熟期以及稳定期。首先是起源发展期,起源发展期的嘹歌主要是借鉴于春秋时期的古代越人。在汉朝时刘向《说苑》曾记载过春秋时期楚国的越人拥楫而歌,但经过壮族学者韦庆稳的研究发现,在《说苑》中的越人歌用壮语翻中的译,译文和古文翻译惊奇的一致。同时通过研究还发现《越人歌》一、三、五句押脚韵,二、三、四句押腰韵,这和壮族嘹歌的脚韵以及腰韵也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壮族嘹歌的源头是春秋时期的《楚人歌》[5]。其次是规范成熟期。广西壮族嘹歌的规范成熟期主要是指在明朝年间流行的《贼歌》。学者们自述,这样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古时候读的文字曾经在民间被广泛的使用;再者广西壮族嘹歌所表达的战乱社会场景和明朝年间的《贼歌》背景一致;最后,壮族文字在唐朝时就已经有所应用。虽然现在这壮族嘹歌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增补,甚至有民国时期的痕迹:但无论如何,以明朝作为嘹歌发展阶段的分水岭是有理据的[8]。最后是稳定阶段。广西壮族嘹歌的稳定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嘹歌在内容上体现了新的时代音符,没有了战争的苦难和封建统治下的各种枷锁。(三)广西壮族嘹歌的文化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首先是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在广西壮族中,嘹歌不仅仅包含在了娱乐之中,还渗透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在壮族,人们可以通过壮族嘹歌抒发自身的情感,使民歌能够得以源远流长,不仅仅在日常的娱乐活动之中,还可以以歌会友,在农忙时纾解压力,这样的壮族嘹歌,使其形成了自身独特特有的语言、文字,并且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使民歌的本身就拥有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对广西壮族嘹歌的了解,从而深入的了解到壮族嘹歌的发展以及生活状况,从嘹歌之中所反映的情况,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壮族的人民生活崇尚自由的乐观生活态度。所以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歌是必不可少的,其具备了深远的历史文化[10]。2.艺术价值广西壮族嘹歌文化之中,不仅包含了当地的地方特色,还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他的曲调、歌词、演唱方式等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壮族嘹歌中,嘹歌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嘹歌是从古流传下来,虽然没有伴奏,但凭借其曲调和演唱方式收到了人们的关注。所以,由上可知,在广西壮族嘹歌之中,其不仅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在对于少数民俗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11]。二、广西壮族嘹歌的生存现状本论文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调查问卷法。共计发放给广西壮族嘹歌传承者调查问卷222份,有效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1%。(一)对壮族嘹歌的政策支持分析表1对壮族嘹歌的政策支持调查(N=200)选项人数比例(%)支持力度大2311.5支持力度小6432基本没有支持11356.5合计200100数据来源:由调查问卷整理所得从以上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广西壮族政府对于壮族嘹歌的之中策支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支持力度大,支持力度小以及基本没有支持。其中,选择支持力度大的人数为23人,所占比例为11.5%,选择支持力度小的人数为64人,所占比例为32%,选择基本没有支持的人数为113人,所占比例为56.5%。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壮族嘹歌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甚至于是没有支持。(二)壮族人民对嘹歌的了解情况分析表2壮族人民对嘹歌的了解情况(N=200)选项人数比例(%)非常了解3718.5比较了解4321.5不太了解8643不了解3417合计200100数据来源:由调查问卷整理所得从以上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壮族嘹歌传承者对嘹歌的了解情况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以及不了解。其中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为37人,所占比例为18.5%,选择比较了解的人数为43人,占比例为21.5%,选择不太了解的人数为86人,所占比例为43%,选择不了解的人数为34人,所占比例为17%。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有超过60%的人对于本地嘹歌的了解程度不太了解,究其原因,选择不太了解以及不了解的人群大部分是年轻人群。表3壮族人民对嘹歌的重视情况(N=200)选项人数比例(%)非常重视2412比较重视4422不太重视10050不重视3216合计200100数据来源:由调查问卷整理所得从以上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壮族嘹歌传承者对嘹歌的重视情况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以及不重视。其中选择非常重视的人数为24人,所占比例为12%,选择比较重视的人数为44人,占比例为22%,选择不太重视的人数为100人,所占比例为50%,选择不重视的人数为32人,所占比例为16%。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有超过60%的人对于本地嘹歌的重视程度不太重视,究其原因,部分传承者表示,学习嘹歌也不能将其当做一种文化进行宣传,也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和物质上的帮助。(三)对壮族嘹歌的传承者分析表4壮族嘹歌传承者传承的性别(N=200)选项人数比例(%)男15979.5女4120.5合计200100数据来源:由调查问卷整理所得在以上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壮族嘹歌的传承者性别调查中,选择男性的人数为159人,所占比例为79.5%,选择女性的人数为41人,所占比例为20.5%。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壮族嘹歌的传承者中大部分为男性,女性较少。表5壮族嘹歌传承者的年龄(N=200)选项人数比例(%)10-20岁201021-30岁402031-40岁603040岁以上8040合计200100数据来源:由调查问卷整理所得从以上给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广西壮族嘹歌传承者的年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10~20岁,21~30岁,31~40岁以及40岁以上。其中选择10~20岁的人数为20人,所占比例为10%。选择21~30岁的人数为40人,所占比例占整个调查比例的20%,选择31~40岁的人数为60人所占比例。占整个调查比例的30%。选择40岁以上的人数为80人,所占比例为整个调查比例的40%。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广西壮族嘹歌传承者的年龄大部分在40岁以上只有极少一部分的传承者年龄在30岁以下,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广西壮族嘹歌传承者的年龄偏大。三、广西壮族嘹歌生存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一)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保护力度不足1广西壮族嘹歌政策支持不足在广西壮族,嘹歌是一个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目前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国家针对嘹歌成了并且开展了许多关于保护嘹歌文化的活动与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保护的力度与效果并不显著。例如在广西壮族,嘹歌的继承人一般都是由八九十年代的前辈选择传承人,受众面积小,接受嘹歌文化的人群并不多,导致传承的难度增大,在这个信息交换迅速的时代,传承类似于嘹歌这种传统文化难以从中获利,更加导致了传承者的缺失,使得嘹歌传承难度再次增大,其次就是国家对于嘹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并不明显,使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再者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对广西壮族嘹歌的200名传承人调查过程中发现,传承人也认为国家在政策支持方面支持力度较小。2广西壮族嘹歌无法给传承者带来利益从壮族人民对嘹歌的重视情况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传承者对广西壮族嘹歌不重视的原因是由于嘹歌不能获得相应利益,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年代,群众大多青睐现代的流行性歌曲,对于嘹歌文化并不怎么关注,导致了一些传承嘹歌的表演者的收入并不客观,相比之下一些流行歌歌手的收入比嘹歌表演者的收入更加可观,所以导致了嘹歌的传承这很难生存,所以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广西壮族嘹歌不能够使人们所接受。其次如果想去了解、学习嘹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许多传承者认为,付出的这些时间与所获得的收益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导致了很多当地的传承者认为学习嘹歌是不务正业,浪费精力的工作,因此导致了嘹歌的传承者不断减少,甚至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向。因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广西壮族嘹歌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很多广西壮族的当地传承者没有进行研究和传播。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广西壮族辽歌的发展,如果一个文化失去了传承,发展的动力。那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被时代无情的抛弃,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二)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不乐观1青少年人群对广西壮族嘹歌传承并不重视在上述调查与分析嘹歌的传承与保护中有说道,一部分的当地人认为学习广西壮族嘹歌是不务正业的,在其背后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收入去支撑家庭,当今现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有很多家庭如果仅仅依靠在家务农的话,仅仅能够维持家庭的生存,并不能够满足更多的娱乐,精神上的需求。很多家庭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财富来帮补家庭,就会有很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发展,这就导致了当地的青年劳动力的缺失,因此,导致了嘹歌的传承难以延续,只有极少数的人去学习嘹歌。而且学习壮族嘹歌的难度比较高,却又并不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正因为这样,使得很多的青年人并不愿意去学习嘹歌,导致加剧了壮族嘹歌的衰落。2在广西壮族嘹歌如今传承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以上得出现在的年青人很少传承嘹歌,所以现在的嘹歌的传承者大多都是对嘹歌感兴趣,喜爱嘹歌的才老一辈的传承者。由于他们对现在的信息时代接触的相对较少,思想上比较保守,导致了广西壮族嘹歌很难继续创新,很多表演技法都是采用以前的方法,因此跟不上时代的变迁,无法迎合现在人们的审美需求,导致了观众越来越少,人们对嘹歌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从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了广西壮族嘹歌的观众只是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这样的情况并不乐观。(三)广西壮族嘹歌无法发挥其自身特色1广西壮族嘹歌脱离了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人们几乎手机不离手,手机上都下载有各种的短视频软件,人们接受新的文化,新的事物的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新媒体例如抖音这样的媒体迅速传播,人们接受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站和APP上观看和聆听各种流行音乐,而壮族嘹歌这样的文化并没有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很少人利用新媒体去宣传嘹歌,从而使得嘹歌这样的传统文化逐渐处于不利的状况。广西壮族嘹歌属于传统的民俗文化,它具有很强的壮族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但是因为其内容过于陈旧,因此没能赶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脱离了时代,因此导致它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自身特色。2广西壮族嘹歌缺少创新意识广西壮族嘹歌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发展的历史深远,但是现在的嘹歌传承者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因此他们的表演方式,以及选取的题材都出现了缺少创新的问题。由于老一辈的嘹歌传承者大都沿用了古老的唱法、技法和表演方式演唱,以至于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逐渐被大众淡忘。3广西壮族嘹歌民族特色无法发挥每个民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其他各类都无法超于或者改变的,因此如果要使广西壮族嘹歌能够源远流长,必须要发挥其特点。在广西壮族,其嘹歌特点就是有独特的曲调、歌词,可以即兴演出,并且歌声优美,情真意切,拥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这样的特点是许多网络歌曲、流行歌曲所不及的,但是如今广西壮族嘹歌却无法发挥自身特色,无法与时代相互结合,与时俱进,所以导致了广西壮族嘹歌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并喜爱,进而抑制了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保护。四、广西壮族嘹歌的文化传承(一)加强文化保护政策支持1完善对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保护的政策支持在我国,无论是哪一项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当地政府以及群众的支持,无论哪个地方,当地都会有自己的本土特色的文化,例如广西桂林的刘三姐唱得山歌文化,收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大力的宣传,以至于全国文明。因此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当地的文化基础设施,扶持当地的文化事业,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管理。从而达到带头引导群众人民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因此,加强与完善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强有力的推动广西壮族嘹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措施。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奖励、补贴和鼓励传承者、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提供文化娱乐场所以供壮族嘹歌的文化传承人传播与发展,从而做到引起人们的的重视,起到对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保护。2采用新媒体宣传广西壮族嘹歌时代在发展,嘹歌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应当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当地的嘹歌文化的传承人可以采用新媒体,例如抖音、快手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媒体来传播壮族嘹歌。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为文化传播者们提供相对于的扶持,例如提供嘹歌传播者的表演场地,举办当地的嘹歌歌唱比赛活动,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嘹歌,了解嘹歌,喜爱嘹歌。让嘹歌文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特色,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文化,从而达到对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保护。3鼓励当地学校加入嘹歌特色课程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话说明青少人的重要性,广西壮族嘹歌文化也可以从青少年作为抓手,培养新一代的年青人了解广西壮族嘹歌的文化。鼓励当地地方学习加入嘹歌特色课堂,加入专业的音乐老师教唱嘹歌,培养壮乡的年青人们,从小喜爱嘹歌,拥有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自信。让青少年们从小认识自身民族的特色文化,使其产生浓烈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出新一代的嘹歌文化的传承人。只有不断地传播与传承我们的传统的优秀文化,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二)发挥地域的优势1建设广西壮族嘹歌的活动场所广西壮族嘹歌是壮乡的文化瑰宝,它的表演方式自然真切,没有哗众取宠的段落,没有娇柔做作,采用了当地方言的特色渗入到演唱当中,成为了当地的土著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建设广西壮族嘹歌的活动场所,给予一些热爱嘹歌的爱好者们能够有固定的娱乐场所,演唱与传播广西壮族嘹歌。使其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播下去。2让广西壮族嘹歌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融合当地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嘹歌的歌唱比赛等、举办嘹歌特色主题晚会等方式进行宣传传播,让人民能够通过这些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的歌曲了解嘹歌,喜爱嘹歌。让群众明白,嘹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嘹歌的表演当中能够感受到壮乡之美,了解壮族的风土人情,好山好水。在表演壮族嘹歌的同时通过旋律、节奏、歌词、服装、动作等方面让嘹歌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融合,让观众能够通过嘹歌爱上一个民族,通过壮乡民族的风土人情让人民爱上嘹歌。通过结合当地的文化,能够使表演者更加贴切,更加自然的演唱歌曲,更好的符合当今人们对民族歌曲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广西壮族嘹歌的持续发展与传承。(三)提高文化的创新1广西壮族嘹歌创新的必要性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更新换代,推陈出新。那么广西壮族嘹歌也是如此,需要不断地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够得到发展。如果一直采用旧的演唱方法表演方式,那么迟早会被时代给淘汰,因此,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性环节。只有创新才能够让广西壮族嘹歌不断地推陈出新,延续下去。2让广西壮族嘹歌加入新时代的流行元素在这个信息快速交换的时代,各大平台以及各种网络歌手不断的推出新的流行歌,大量的占据了音乐的市场,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快餐式的流行歌曲遍布大江南北。因此导致了像广西壮族嘹歌这样的民族歌曲消失在人民的视线里。俗话说,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西壮族嘹歌也是一样的,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的各种网络媒体的方式,增加嘹歌的曝光度,鼓励新时代的歌手参与到嘹歌的创作当中,或者鼓励一些当代的流行歌手参与演唱广西壮族嘹歌,让人们能够认识嘹歌,把嘹歌推广出去。同时也可以让广西壮族嘹歌与当今时代的表演方式,表演特色相结合,例如加入一些流行歌音乐的元素,从伴奏的配器开始入手,例如加入我们西南民族乐器芦笙,加入西洋管弦乐团的伴奏等,在旋律方面可以穿插一段当代年青人喜闻乐见的说唱片段,把广西壮族壮乡的优美说唱出来,在和声面,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加入丰富的和声效果,打破原有的五声音阶,从而达到丰富乐曲的效果等,在节奏方面可以添加一些现代音乐的技法使其丰富多元化,吸引更多的人民关注嘹歌。从而达到丰富广西壮族嘹歌的表演方式,更好的传播广西壮族嘹歌文化。3传承者需紧随时代的脚步,加强创新意识传承者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创新意识,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作品。只有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作品,才能够使其能够源远流长,真正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如今人们之所以对广西壮族嘹歌并不了解,就是由于其歌词、作曲等方式都没有创新,还是沿用的以往的老旧的歌曲,所以只有提高文化的创新,才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广西壮族嘹歌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结论现阶段,我国各方面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这阶段内,很多少数地区的文化瑰宝随着时间的发展也逐渐流失,基于此环境背景下,本文选择以广西壮族嘹歌为例,对广西壮族嘹歌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现状,发现现阶段广西壮族嘹歌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如广西壮族嘹歌政策支持不足、广西壮族嘹歌无法给传承者带来利益、青少年人群对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不重视、在广西壮族嘹歌如今传承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广西壮族嘹歌正在脱离时代的发展、广西壮族嘹歌缺乏创新元素以及广西壮族嘹歌的民族特征无法发挥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如今对广西壮族嘹歌传承保护的政策支持、与各地媒体宣传广西壮族嘹歌传承、提倡当地学校对广西壮族嘹歌的课程指导、建设广西壮族嘹歌的活动场所,采用新媒体宣传广西壮族嘹歌、使广西壮族嘹歌能够与当地特色结合、进一步推动广西壮族嘹歌的创新、与如今时代潮流歌曲相互结合以及 传承者需紧随时代的脚步,加强创新意识的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探讨,使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广西壮族嘹歌,并且对其传承与保护能够有所重视,对其他各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可以有所借鉴,使更多的民族文化隗宝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1]谢文丽,王恒华.广西壮族平果嘹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究[J].艺术评鉴,2020,(24):124-126+149.[2]廖志恩.壮族排歌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选择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2):23-25.[3]贾双飞,刘明华.广西平果嘹歌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20,(12):138-140.[4]于钟民,郭兴.壮族嘹歌传承的困境及突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4):7-12.[5]杨春锋.广西非遗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幼专中职学前教育嘹歌演唱队的培养为例[J].黄河之声,2020,(08):127+137.[6]李萍.从跨界共享到乡土融合:嘹歌复兴与壮族社会变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