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探索31902一、绪论 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伴随的问题:老年人不可避免的受到生理疾病的折磨,甚至可能成为失能老人。由于这个原因。我国需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本文在借鉴美国和日本引入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经验的基础下,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本文指出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护理和残疾的评估水平不足,医疗服务供过于求,以及对老年人的态度陈旧。随后,提出了促进中国长期护理服务更好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政策和评估标准,培训和发展护理人员,以及宣传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关键字:人口老龄化;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一、绪论(一)选题背景 到2020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538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7603万,占12.6%。与2018年底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加439万,或约0.25%,而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加945万,或约0.64%。国家统计局2021年1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将继续增长,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6658亿,占总人口的11.9%(新中国2021)。这些数据的增长,也表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指标的水平逐渐下降。到2020年底,中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将达到1.5亿,占全部老年人的65%,其中包括4400万残疾和半残疾人口。进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劳动力也逐渐老龄化,这样的趋势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如何成功地缓解这种老龄化状况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紧迫问题,在此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是一项紧迫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政府出台了我国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指导意见,即《国家中长期积极应对老龄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规划中提到,为了应对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确保社会稳定为目标,逐步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二)选题意义 随着当前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关键和突出,我国的养老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意义在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减轻家庭的负担,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老年人能过上更体面和快乐的健康生活。鉴于中国的国情,提出一个适用于中国的长期护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老有所养”的问题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噩梦,使中国解决养老问题变得异常艰难。今天,不仅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很重要,而且对老年人的幸福和满意度也很重要。然而,由421家庭结构,年轻人往往忙于工作和照顾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期照顾老人。即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了支持,一些老人还是感到无助和内心空虚。因此,在寻求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时,不仅要注意外部的财务问题,也要注意老年人的内部需求。本文的意义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此外,发达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时间较长,相对我国而言更加成熟稳定。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养老金,并得到更多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人们受到“养儿防老”的观念影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对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研究,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于此同时,也能让所有老人在晚年都能享受到“有保障、有作用、有乐趣、有安全感的晚年生活”。(三)文献综述 1、外国文献 以色列在1988年开始探索《长期护理保险法》,为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化团体制度铺平了道路,并引入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团体制度[1]。随后,在德国,长期疾病保险于1995年被引入,作为社会保障的第五个支柱,适用“长期疾病保险跟随健康保险”的原则,这意味着健康保险的持有者应该始终被长期疾病保险所覆盖[2][4]。在法国,1997年试行了护理津贴制度。只有当需要护理的60岁以上的人的收入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收入时,才会支付护理津贴,并修订为至少获得5726法郎[5]。在西班牙和希腊等南欧国家,由于每个国家的公共社会保障和长期护理系统都相对较差,非正式团体,如私人非营利公司和宗教组织,在长期护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团体独立提供护理,但接受公共资助。在英国,除了NHS提供的医疗服务外,政府还向65岁及以上需要护理的人支付护理津贴。照顾者津贴分为两级,需要全天照顾的人有较高的津贴,只需要半天照顾的人有较低的津贴,2009年的高低津贴分别为70.35英镑、71.4英镑和73.6英镑,2010年和2012年分别为47.1英镑、47.8英镑和49.3英镑。而2008年的支出约为51亿英镑[7][8][9]。奥地利关于长期护理津贴的法律于1991年1月1日出台。奥地利的《长期护理福利法》于1991年1月1日生效。奥地利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提供的长期护理福利包括联邦长期护理福利和九个相应的地方现金长期护理福利计划,这些计划涵盖了所有需要护理的人,无论年龄大小[10][11]。长期护理保险是在1970年代首次作为商业保险在美国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的,用于照顾老年人。保单持有人通过购买长期护理保险自愿参与。商业长期护理保单可以单独签发,也可以作为终身保单的附加险。美国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5]。2、国内文献综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生活在社会困境中。为了应对这些变化,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该法第30条规定:“国家有步骤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和其他情况给予护理补贴。”它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失能程度和其他情况提供护理补贴”[12]。但是,由于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目标人群、费用筹措、保障方式、服务内容、政府责任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主要以长期护理保险团体制度为基础,青岛、成都等15个城市正在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团体制度。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的做法基本沿用了国外健康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精算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研究[13][17]。3、文献综述小结综上所述,所有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来引入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个是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它允许老年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以保护他们自己的护理(以色列是一个例子)。另一种是长期护理援助,这是一种社会援助制度,政府或社会为低于最低收入水平的人提供护理补贴。长期护理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穷人的经济负担,满足他们的最低护理服务需求(以法国为例)。第三种是发放长期护理福利的形式,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社会福利、实物服务和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长期护理需求,这指的是一个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社会福利制度(以英国为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是由保险公司主办的商业保险制度,被保险人自愿支付保险费,商业保险公司承担长期护理服务的费用(以美国为例)。各国长期护理制度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家庭和个人的护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得到了减轻。然而,各国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在实践中也普遍面临着几个问题。例如,各国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在实践中仍面临着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各国用于养老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断加重。这些问题也为中国的长期护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提示。(四)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分析我国社会背景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引出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迫在眉睫;二、分析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通过分析日本,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障发展的模式并对两国的实行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来得出根据两国的发展长期护理保障的经验提出对中国的启示。三.分析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问题和困境,讨论社会性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和商业性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一种模式。四.对我国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出对策与建议并总结。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概述及背景(一)相关概念界定1、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含义。我国学者对老年人护理保险制度的定义是:“因身体或精神残疾而不能自理,因而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需要他人帮助的老人”。学者荆涛将照顾者定义为“由于事故、疾病或虚弱造成的身体或精神残疾而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的人。”美国保险协会将其定义为“对患有慢性疾病或失能损伤的人进行长期、持续的护理。”总之,老年人护理保险项目是针对因意外或疾病而无法独立生活的残疾或半残疾人士,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需要一些外部帮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计。所有群体都有潜在的护理对象,但由于这一客观原因,老年人对护理的潜在需求更大。护理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重病老人或因事故致残的老人,护理对象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护理形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障小组制度,可以减轻没有经济收入而需要接受护理服务的老人的经济压力,对接受护理治疗的老人的费用进行补偿,从而减轻残疾人家庭的护理压力和经济负担。2、失能老人失能的定义是:由于意外或疾病造成了身体或精神损伤,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失能老人是指生活无法自理无法照顾自己的老龄人。国际上对失能老人有六个评价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行走、洗澡;不能做一到两项的老人被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为重度失能。目前我国的失能老人的数量超过4000万,失能老人的日常护理问题和医疗健康问题给家庭带来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我国社会需要为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减轻年轻人的家庭负担以及护理难度,使得老有所依。3、长期护理长期护理是指为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功能障碍的人,或者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需求的服务。长期护理通常是由于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的慢性疾病,需要被护理的人长期患病并接受长期护理服务。有两种类型的长期护理:正式护理和非正式护理。正规护理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活动,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院、家里或社区接受专业护理。非正式护理通常由子女、亲戚或家庭朋友提供,他们安排自己的具体工作任务,共同完成对家中残疾老人的护理。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专业护理人员在家中为非正式护理人员提供一些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非正式护理形式的专业知识[18]。(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年人负担重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人口的寿命降低,死亡率上升和出生率的下降,总人口中年轻人的数量减少,老年人的数量增加,导致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相对增加的现象。目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老年人人均寿命长,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导致生育动力下降,老年人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法国从成人社会到老年社会用了115年,瑞士从成人社会到老年社会用了85年,美国从成人社会到老年社会用了60年,而中国从成人社会到老年社会只用了18年。如此庞大的老人数量将继续增加。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4亿人。到那时,基本上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所以单纯依靠家庭照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社会养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如果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建立,可以大大减轻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压力和负担。2、失能失智老人增加,家庭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进一步老龄化,无力照顾自己的残疾和半残疾老人的数量也将增加。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频发,脑出血、脑血栓、心脏病等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数据显示,中国有2.49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1.66亿人的年龄在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1.9%。其中,有1.5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数据来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其中,有4400万老人是残疾或半残疾。当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时,老人通常无法照顾自己,经常卧床不起,需要护理。第二种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痴呆症)。然而,中国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而且很少有护理人员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因此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没有得到更好的护理。3、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自从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我们的80后、90后、00后就成了孤独的一代。以前一个家庭有三四个孩子,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2015年出台了二胎政策,但出生率仍然很低,仍有一些家庭因为生活负担重而不敢轻易生二胎。因此,家庭结构逐渐缩小,一个家庭中两个年轻人要抚养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加四个老人,年轻人抚养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推迟的退休年龄使更多的年轻人没有办法提前赡养老人,而加速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又使更多的年轻人去赡养老人。为了给父母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一些家庭选择了养老院,放弃了在家里的照顾,逐渐削弱了家庭照顾的功能[2]。4、医疗康复费用攀升,慢性病患者人数增加 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年轻人的工资很低,特别是在三线城市、省城和农村,他们根本无力支付患有慢性病的父母的医疗费,一些医院的收费不透明,加上医德不好,医疗费越来越多,年轻人无法支付这么多,这是一个不断的社会犯罪。导致利率上升,或者孩子们陷入债务,使生活变得困难。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21年61岁以上的患者比例比2020年高20.5%,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频繁开药、定期检查,还需要复查而且整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30或40年[3]。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卧床不起。此外,长期卧床的病人不仅要忍受他们所患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忍受褥疮、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小脑退化以及其他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疾病。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残疾人、半残疾人和长期患病的老人,如何帮助他们享受更好的护理服务。(三)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相关概念进行概念界定,认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所保障的人群主要针对失能的老年群体,接受长期护理的人员可以自行选择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护理形式。其次对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我国当前老龄化背景以及相关的医疗背景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迫在眉睫,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解决我国的社会问题。
三、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发展(一)美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1、美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背景 随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身体功能下降,将需要他人或机构的照顾来维持生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将无法满足长期护理的需求,长期护理的相对成本也将增加。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长期护理保险为基础的,但医疗保险不支持它,因为它不包括长期护理服务或长期护理费用。最初的认识是困难的,市场覆盖率太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美国政府在医疗改革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长期护理保险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激增。长期护理保险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全国保险市场,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美国人口的老龄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的成本正在上升。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老年护理供不应求,护理费用也相应增加。疗养院和工作人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第二,美国的团体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完善的。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的医疗补助,为低收入者提供的医疗保障,以及私人健康保险。美国的社会医疗保健系统未能重新整合,以支付第三方提供的足够的长期护理[2]。第三,除了上面列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为员工提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企业、地方税务系统和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事实上,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也是社会各界长期以来一直鼓励的。2、美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内容 在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是填补社会福利缺口的主要手段,它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被保险人没有年龄限制,但大多数是65岁及以上。虽然对被保险人的数量没有限制,但商业保险是昂贵的,这个因素可能会使许多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的群体望而却步。美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范围上仍然有限。长期护理保险有两种类型,个人和团体,团体保险的要求没有个人保险严格。保单的依据是医院的医疗报告,但通常不由保险公司审查。对于保险金的支付,如果保单是单独签发的,则有三种不同的支付方式。这些是最高付款额、付款期和等待期。其中,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一个。对于终身寿险,保费是按月支付的。保险费通常根据平均年利率计算,并按固定利率收取。由于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商业性质,保费的收取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投保人的经济状况自由选择。(二)日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1、日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背景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抚养比逐年提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又使家庭无法承担照顾老人的高额费用。同时,各种老年护理设施和福利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这将影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日本政府在1997年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立护理和保护系统的法案;2000年颁布了《长期护理保险法》[2]。人们一直在努力将家庭护理模式转变为对老年人的社会责任。此外,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强制性的政府举措。迄今为止,日本的老年护理模式发展得比较好。2、日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内容 日本法律规定,40岁以上的人都必须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并根据年龄将投保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65岁或以上的参保者(称为第一类参保者),他们自费支付17%的金额。第二类是年龄在64至40岁之间的参保者(称为第二类参保者),他们支付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的33%,具体见表3-1。表3-1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等级分类[19]第一类保险人第二类保险人对象65岁以上40~64岁,已加入医疗保险护理服务对象由于卧床不起或痴呆需要经常护理的人;或无护理必要,但需要家务等日常起居等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人由于老年痴呆或脑血管老化引起的15种疾病,需要护理或帮助的人。保险费支付原则上直接从退休养老金扣除加在医疗保险费上一并扣除在日本,长期护理保险一般以家庭护理和设施护理的形式提供服务。家庭护理是指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提供各种医疗设备、卫生设施和服务。机构护理是指老年人可以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及需要接受专门的服务。(三)美日两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比较 1、相似性:(1)这两个国家的护理模式都是为被保险人提供一天24小时的多方面护理,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有专门的护理结构,如家庭护理、机构护理和社区护理。(2)在这两个国家,护理水平是根据护理的需要而分级的。为每个级别提供不同的服务。而费用是根据每个级别的服务确定的。这些费用与服务水平挂钩。(3)在这两个国家,重点是家庭护理。家庭的概念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强烈的,家庭护理可以提供更多的凝聚力,同时与医疗机构和医院相比,可以避免高额费用。(4)在这两个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得到了立法的支持,并有良好的设施。两者也都强调实物利益,并注重服务成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也得到了避免。2、差异性:(1)在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具有商业性质,而这种商业性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盈利。(2)公民参与是自愿的。政府只起到监督的作用。在日本,40岁以上的人必须参加政府的工作,覆盖面很广。(3)影响费率确定的因素是不同的。在美国,费用是由被保险人的年龄、责任范围、最高赔付金额、赔付期、等待期以及各保险公司确定的费用计算方法决定。在日本,费用由投保人的收入水平和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决定。(4)在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有两个来源:被保险人支付的保险费和政府补贴。(四)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模式非常有效地减轻了这些国家老龄化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护理问题。除了减少老龄人口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外,该模式还能确保老年人在生命最后几年的生活质量。鉴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学习和模仿其他国家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谨慎的。即使我们模仿日本的政策,对40岁以上的人进行强制保险,这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人口众多,40岁以上的人太多了。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同期4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568,008,602,占总人口(133,281,0869)的42.6%。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但它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与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不相符合。然而,不可能将所有的老年人都纳入市场经济,这反而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并造成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四、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问题(一)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是建立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基础上。为积极应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护理和生活保障等医疗问题,2016年6月,中国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障集体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江苏省南通市、山东省青岛市、广州市等15个城市城市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制度。与日本、德国等国家几十年来一直推行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相比,我国在2016年只开展了15个试点,还处于明确和探索阶段。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切实保障与长期失能或失智老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护理和医疗费用,以城镇职工为主要保障对象。通过优化城镇职工医保账户和个人账户结构,利用城镇职工医保账户资金进行投资,逐步争取筹集资金,建立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多元化动态筹资机制。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护理提供者和护理人员为被保险人提供各种护理服务所产生的一定比例的费用。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和服务提供方法,制定了不同的治疗和保护政策,基金的总体支付水平一直保持在规定的护理费用的70%左右[18]。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不同的试点项目中有所不同,让我们从目标群体、资助方式和治疗支付方面进行分析[19]。关于参与者的目标群体,试点项目主要选择了三种类型的参与者:城镇职工、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以及考虑到各自经济水平的所有医保参保人。一些试点地区走在了前面,如广州、宁波、承德、齐齐哈尔和安庆,这八个城市是在为城市工人提供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岛、上海、长春等实施时间较长的试点地区,目前已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随着世界范围内城乡医保体系的进一步整合,苏州、石河子和荆门也覆盖了城乡医保参保人。上海还将城市和农村参保人的年龄限制设定为60岁。为了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引入长期护理保险,必须逐步将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居民,而上海和苏州等城市正在这样做。在资金方面,齐齐哈尔、南通、上饶、重庆、广州、安庆都有定额资金,每人每年交付30-150元定额资金。定额基金简单方便,但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金水平与当地社会保险的发展水平难以匹配。在承德、苏州、荆门和青岛,比例基金是根据参保人员的工资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分配给居民医保的资金来确定的。按比例供资考虑到了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但计算比例是困难和耗时的。宁波、上海、成都、长春和石河子等城市使用混合资金。这是一个混合的资金系统,区分参与者,根据他们的工资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分配给健康保险的资金,确定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混合资金计划考虑到被保险人群体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群体的利益提供更高的保护。至于待遇的支付,首先是定额和现金支付相结合。长春和承德两个城市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自己的支付标准。通过根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设定福利,他们考虑到了该地区的医疗承载能力,即使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其次,他们根据参保人享受的医疗类型确定支付金额的差异比例。有四种类型的护理:家庭护理、专业护理、疗养院护理和家庭护理。以上海为例,选择家庭护理方式的人将获得90%的支付比例,而选择疗养院或其他护理方式的人将获得85%的支付比例。根据不同的享受方式确定不同的支付比例,这种方法减轻了财政的压力,符合参保人的实际情况,使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第三种是根据不同的参保人确定不一致的支付比例。主要的区别是城市工人和城乡居民的区别。例如,在青岛,城市工人的报销率为90%,但城市和农村居民被分为两类。一等居民、儿童和大学生的比率为80%,二等居民的比率为70%。(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存在问题1、缺乏失能评定标准和护理等级分类标准在日本,对残疾进行评估,并将护理级别分为七个等级,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对需要护理的群体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城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全面的残疾评估标准。长期护理保险的条件只包括接受治疗至少6个月的重度残疾者,在为重度残疾者提供的服务方面没有原则性的区别。根据这一评估结果,具有高护理需求的人将不会从匹配的护理服务中受益。向有需要的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险的条件缺乏统一性,导致资源浪费,无法将优质资源用于更需要的人。为了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应规范残疾评估标准,使被保险人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使残疾和智障老人得到更合适的护理服务。此外,应根据残疾评估等级划分护理等级,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严格控制残疾评估等级和护理等级划分[20]。2、专业护理服务供不应求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医疗行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供给,延缓了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普及,导致中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多数长期护理机构都是由政府经营的,而且一般由政府包销,这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低、不灵活、缺乏针对性,以及设施落后、服务质量差。一些发达城市建立了更专业的护理设施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满足一些人群的需求,但由于价格和地点的限制,这些设施无法满足低收入、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需求。作为参考,根据表4-1数据显示,医疗护理人员的数量和可供住宿的社会服务床位数只有419.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30.92张床位。这表明医疗保健支持系统远远不够,完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我们再看看护理人员: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412万名注册护士,95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228.9万名全科医生(2019年数据显示),358万名助理护士。这些数字表明,相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数量,中国目前严重缺乏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此外,中国尚未建立系统的专业护士培训机构,大多数护理人员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护理服务[17]。表4-12012-2018年我国医护人员数量指标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注册护士数(万)249.66278.31300.41324.15350.72380.40412.00卫生技术人员数(万)667.55721.06758.98800.75845.44898.82950.00执业医师数(万)213.88228.58237.49250.84265.14282.90/执业助理医师数(万)261.61279.48289.25303.91319.10339.00358.00实施护理保险的最终目的是为尽可能多的残疾老人提供相对专业的护理服务。然而,根据中国试点城市的试点情况,从事护理服务行业的人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能力水平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到2020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将超过400万人,每千人拥有护士数护士的数量预计将达到3名。因此,医疗机构经常面临着1对N的护理工作量,紧张的工作量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3、国民养老观念守旧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到了晚年,父母不愿意独自一人在陌生人的照顾下生活,他们更愿意有子女陪伴。另外,在许多人眼里,把年迈的父母留在福利院是一件不光彩和不尊重的事情。出于这个原因,许多人选择在家里照顾老人或自己照顾他们,即使有长期护理计划。另一方面,媒体经常报道受雇照顾父母的保姆的虐待行为,进一步恶化了陌生人照顾老人的做法的形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时间较短,由于各有关方面对养老等问题不重视,起步较慢,导致中国的法律建设不够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产业的行为规范和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老年人的身体比正常人要脆弱得多,他们很容易受到不当护理的不利影响。新闻市场报道,养老机构经常虐待老人,老人的合法权益因行动不便、沟通不便而无法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其次,中国还没有出台关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法律法规。当然,这是由于中国仍处于试点阶段的事实。由于缺乏对保险人、被保险人和服务提供者的法律法规,不利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它容易产生不良风险和道德选择。(三)本章小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我国现在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之前,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其次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评定等级标准、专业护理服务不足以及国民养老观念尚未转变三方面的问题。在后文的研究中将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响应的应对策略。
五、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对策(一)政府对发展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制度支持 1、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 由于公共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萎缩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和企业很难在中国直接引入长期护理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中国现阶段,预计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将成为主要支柱,并辅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许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已经推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尽管许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已经推出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不同经济水平的老年人提供保障选择,但这些保险大多价格昂贵,提供的服务有限,并不吸引所有人。因此,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发展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但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实施长期护理社会保险还存在一些困难,中国的经济和企业压力不允许我们立即实施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我国应根据试点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逐步从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转向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从而实现我国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障快速实施的最终目标[21]。2、“医养”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的“医养结合”是将医院的医疗服务与长期护理机构的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充分整合长期护理机构的养老功能和医院的康复功能,让失能、失智老人享受日常护理和医疗以综合方式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使残疾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日常生活的护理和医疗服务的整合[11]。这种模式大大方便了残疾老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享受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的同时,能够快乐有效地养老。2019年,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医养结合”模式的重要性,让残疾老人得到安全和势必要为他们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康复途径。(二)相关评定标准的制定1、建立保障制度评定标准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试行期比较短,目前实行的政策还只是人力资源部的指导方针,还没有达到正式立法的程度。因此,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也很低。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鉴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形势,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引导和保护地方政策,完善各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按照发达国家出台的法律政策,将长寿保险上升到法律层面,为各地区的制度实施提供法律支持,保护会员的关键利益,宣传长寿保险。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计划管理者需要加强监督,以便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只有明确划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责任,才能保证在不同地点高效和有序地执行长期护理行动,而职责的划分必须明确,不能让任何人向对方推卸责任。只有向公众提供有保障的服务,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赞赏,人们才能充分相信有保障的护理系统能使他们在晚年受益。加强法规建设,有利于更快地扩大该险种在我国的覆盖面,推动团体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在全国的实施。同时,社会媒体和政府应共同努力,通过媒体对机构护理进行突击检查,鼓励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公众对护理工作的信心,在舆论上发挥积极作用。2、建立统一、科学、全面的失能评定标准 目前,评估残疾的标准在不同的试点项目中有所不同。为了给全国的残疾老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护理服务,有必要建立统一、科学、全面的残疾评估标准[14]。为了帮助有残疾的老年人获得更适当和有效的护理服务,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八步骤系统。它将一种情况从较轻到较重区分开来,并在重度、中度和轻度残疾标准的基础上将每个级别细分为两个更小的级别。通过使级别更加详细,我们确保受试者得到更加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护理。(三)提高护理质量,全方位加强监管 1、加强护理设施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年,中国农村人口为57661万人,占总人口的41.48%。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的48%,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机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多,养老机构少,医疗水平不高,农村老人无法得到充分治疗。对农村老人的关爱尤为重要,因为疾病的延迟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医疗费用膨胀,远离城市重要医院,道路颠簸,延误治疗,所以不仅要发展医疗设施建设,还要注重医疗水平的建设。此外,更要围绕全区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医疗水平,加强护理设施建设,加大护理机构建设[17]。围绕着护理机械的使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护理机构的建设。例如,可以在病房里安装自动扶手,扶手距离墙壁一米,老人在病房里需要移动时,可以扶着扶手自由移动,既方便又安全。通过提供硬件设施,残疾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将得到保障。此外,为了保障参保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提高护理质量,各定点医院必须重视提高护理质量。2、及时有效的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我国人口众多,但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大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大多从事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所以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匮乏。因此,中国应大力推广护理专业,对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给予政策倾斜,高度重视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护理人才的福利,及时为中国培养专业护理人才[18]。3、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互联网可以用来整合跨区域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在线系统,输入所有被保险人的信息、评级和相应的医疗等级。被保险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预约接受医疗服务。在区域外接受医疗服务也更加方便。通过区域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可以随时获取参保人员的各种信息,使参保人员非常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应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的护理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的护理。4、政府加强监管,群众、媒体、非营利组织共同监督 一个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系统将使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难以管理。混乱的管理程序直接导致了长期护理保险的低效率。因此,政府需要明确自己作为监管主体的地位,科学有效的管理是越来越好地照顾残疾人和失能老人的基石。还需要加强对公众、媒体和非营利组织的联合监督。此外,应立法保护长期护理保险,确保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使我们国家的所有老年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日常护理和医疗服务,使我们国家的福祉能更上一层楼。(四)提高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相关知识的普及度 1、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推广相关知识 在中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第一步是传播与长期护理保险有关的知识,并加强公关活动,使人们了解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它能为他们做什么。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信息量较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中国需要更加重视在农村地区推广长期护理保险,使农村居民能够了解长期护理保险。举办专题讲座,向农村居民介绍长期护理保险,由其他试点地区的工作人员一对一答疑解惑,让农村居民更全面地了解长期护理保险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保险。2、通过电视、网络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现在可以连接社会和个人。因此,可以通过电视来宣传长期护理保险,制作专门针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节目,让电视观众清楚地了解长期护理保险。通过互联网,可以发布广告,推广微博,并利用中央电视台,帮助人们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和好处。结论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引入长期护理保险计划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难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政府、企业和个人是长期护理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高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水平。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国外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服务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不能全盘吸收。我们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全民族的观念转变,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老有所养。第二,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从目前发展先行的情况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公园建设挡土墙施工劳务合同
- 软装设计装修合同
- 城市体育中心运动木地板安装协议
- 城市供水膜结构施工合同
- 一般代理权授予协议
- 挂靠生产合同范例
- 黄金饰品销售合同三篇
- 车辆合买协议书(2篇)
- 脱硝空气预热器技术协议书
- 土地协议合同书范本
-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21年版)
- 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鸽巢问题(练习课)-人教版
- DGJ 08-70-202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标准
- 阀芯设计计算
- 百草园项目实施方案
-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共13页)
- 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 某乳业公司价格策略研究
- T∕CIAPS 0012-2021 磷酸铁锂电池寿命加速循环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