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9年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的模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在影片中络绎不绝地展现出来。B.2018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协同发力,对当前社交媒体及网络视频平台上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出一系列“组合重拳”,网络生态日趋良好,网上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C.乡愁,是最深情的诗。你班“寻找乡愁”主题班会,引发我浓厚的兴趣,届时我一定会莅临现场的。D.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让我们附庸风雅,徜徉于古诗园地,接受一次美的熏陶吧。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港珠澳大桥在_______下正式通车,每座主桥都向世人展示了设计师们_______的艺术构思。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_______“中国结”文化元素,精致优雅。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_______。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每一座主桥都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A.万众瞩目别具匠心融合相得益彰B.众目睽睽别有用心融合一脉相承C.万众瞩目别有用心熔合一脉相承D.众目睽睽别具匠心熔合相得益彰3.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智深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史进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便认为史进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B.由于比例的不同,身高体型的巨大差异,格列佛在巨人国遭受了与在小人国截然不同的命运。他时刻提心吊胆,不断的表扬、讨好巨人们,深感世态炎凉。C.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他第三次出游来到飞岛国,在那里不光能与鬼魂谈话,更有胡乱研究科学的怪诞现象。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物竞天择”,接触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提及。E.《五猖会》中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作者完全忘却没有其体描绘,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进行了具体描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总书记1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B.“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这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教训,警示国人坚决避免甲午海战的惨剧不再发生。C.重温一百年前的历史,对当代青年是一种鞭策,青年人要以五四精神为指引,增强爱国奋斗。D.娄底双峰水府庙湿地公园的春天,湖光山色,莺歌燕舞,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景名胜区。5.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冬天来了,寒风呼啸,看着小草在秋风中瑟缩地发抖,不禁让人心理感到触目伤怀。B.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还惹得一向严肃的大人们忍俊不禁。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D.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面对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置若罔闻。6.欣赏漫画《失信者》,按要求作答。(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7.默写。(错字、漏子、添字、调换顺序等则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墓对联)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临近初中毕业,同学们相聚教学楼下颂青春,话理想,展望美好人生。他们相互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鼓励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是小文和华华的在阅读名著后交流时的一段对话。阅读后回答问题。小文:华华,最近我在读《傅雷家书》,我感觉很奇怪,有的书信我觉得深受启发,有的我又觉得很无聊,读不下去;老师又要求读,我只能硬着头皮都读完,真是不想读啊。华华:就是啊,我也苦恼呢!《儒林外史》我就想把那几个我感兴趣的故事读完。里面有的人,比如范进,真搞笑啊,不过好歹也算中举了,看来寒窗十年没白费啊!小文:华华,你这样读《儒林外史》我总觉得有点问题,但我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不如我们去问问其他同学吧!问题: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告诉他们阅读《傅雷家书》和《儒林外史》的恰当方法及好处。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踏莎行(宋)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1.请对下阕中的“藏”字进行赏析。2.词中划线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於子驾豕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④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⑤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⑦也。”(注释)①商於(wū)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hǐ):猪。③扼(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几:差不多,几乎。⑥服田:驾牲口耕田。⑦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1)商於子怒而弗应:___________(2)吾悯而诏子:_____________(3)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___________(4)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___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豕纵大,安能耕耶?(2)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4.本文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目的是借古喻今。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作者讽喻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AI换脸术①近日,知名视频网站blibli流传出一段视频:电影《射雕英雄传》(1994年版)黄蓉的扮演者朱茵被视频制作者通过“AI换脸术”处理成了杨幂的脸,神态表情如同朱茵饰演的黄蓉一样生动俏皮,毫无违和感,顿时引起网民热议。②所谓A换脸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的假脸(通称Deep

Fake)。不同于川剧的变脸,“AI换脸术”强调“以假乱真”。简单说,A换脸就是将目标人物各个角度的人脸照片一帧帧贴在被换对象的视频画面上,生成假脸视频,倘若能达到“朱茵还是杨幂?傻傻分不清”的效果,即大功告成。③AI换脸术是如何制作的呢?从技术层面讲,首先要进行数据采集,捕捉不同的脸姿态、表情、角度和光照的人脸图片;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包括采集数据标准化及分割算法处理等。硬件上需要一个较好的CPU,家用计算机可能会吃力一些,制作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但是现在已有许多插件可以辅助,使得许多业余爱好者也能使用A换脸术制作视频。④AI换脸术从其命名为

Deep

Fake起,恐怕已有“坏孩子”之嫌。有外媒称:“这种技术再次提醒我们,在这个数字时代,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地看表面,因为那张脸可能是在欺骗你。”⑤在某些重大政治场合,以假乱真的假新闻对于民众的误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可估量。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中止全球气候变化协议,随后被比利时某政党利用AI换脸术篡改,做了一个“特朗普宣告比利时政府也应退出”的假视频、引起比利时民众的公愤。可以想像,如果类似的假视频被用在投票、骚乱、战乱等方面来误导民众,煽风点火,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⑥如何辩别“A换脸术”?科学界正在应对这个问题,而主要的“杀手铜”是运用AI技术假里辨真。纽约州立大学奧尔巴尼分校教授吕斯卫领导的团队发现了伪造视频的漏洞:假脸极少甚至不会眨眼,因为它们都是使用睁眼的照片进行合成的。研究人员表示,伪造的视频往往忽略了“自发的、无意识的生理活动,例如呼吸、脉搏和眼球运动”。因此,缺少眨眼是判断一个视频真假的好方法之一。这种作为“反AI变脸”技术通过有效预测眼睛的状态,准确率达9%。此项研究目前已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作为甄别媒体假新闻,推进媒体取证计划的一部分。⑦此外,通过强制记录照片和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即在区块链上记录照片和视频不可篡改的时空戳方法,也可进行鉴别。⑧然而,公共科学研究犹如一把双刃剑。骗子一旦了解其骗局是如何被识破的,就可以对其算法进行相应调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已经占上风,最终很难说哪一方会获胜。”吕斯卫指出。(作者:闫欣。有删改)1.文章最后一段中说的“公共科学研究犹如一把双刃剑”,也可理解为公共科学研究既有利也有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AI换脸术的利弊各是什么。2.文中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下列事例放在文中什么位置合适?请简述理由。今年春节期间,科幻影片《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逼真的神态表情,是由演员徐峥通过“动作捕捉”出演完成;美国动作电影《阿丽塔》用AI科技加持,为观众呈现闪亮大眼的战斗萝莉阿丽塔动感十足;经典影片《速度与激情7)》中,AI换脸还原了因车祸意外去世的主演保罗·沃克的音容笑貌,让整部影片多了一丝“你永远与我们同在”的温暖。12.文学类作品阅读那时的歌史铁生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身。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我们去插队的二十个人,都是十七八岁。从北京到延安,一路上互相勉励:“咱们不能消沉。”“对!”“咱们不能学坏。”“对!“咱们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唏,谈恋爱?”所有人都一副厌恶的表情。但是插队的第二年,我们竟然纷纷唱起“黄歌”来。不知是谁弄来一本《外国名歌200首》,里面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喀秋莎》,有《灯光》《小路》……大家先被歌词吸引,譬如:“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随我的爱人上战场……”譬如:“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透过淡淡的薄雾,青年看见,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烁着灯光。”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于是学唱。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唱,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学《毛选》。推开窑门,坐在崖畔,对面是月色中的群山,脚下就是清平河,哗哗啦啦日夜不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荡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歌声在大山上撞起回声,顺着清平川漫散得很远。唱一阵,歇下来,大家都感动了,默不作声。不过仍不敢当着女生唱这些歌,怕被骂作流氓。有几回下工回来,唱得正忘情,迎头撞上了女生,料必那歌声已进入姑娘的耳朵。这可咋办?大家慌一阵,说:“没事。”“管她们的!”壮自己的胆。“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不久,我们听见女生们也唱起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那赶车的人……”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是这样起源。在山里受苦,熬煎了,老乡们就扯开嗓子唱。爱嘛,又不是偷。“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三年两年忘不了你。有朝一日见了面,知心的话儿要拉遍。”“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我们听得心惊,听得沉醉。陕北民歌中常有些哀婉低回的拖腔,或欢快嘹亮的呐喊,在大山里,这拖腔或呐喊便可随意短长。比如《三十里铺》:“提起——这家来家有名……”比如《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哟——三盏盏的那个灯……”“提起”和“骡子儿哟”之后可以自由地延长。根据什么?我看是地势,在狭窄的沟壑里要短一些,在开阔的川地里或山顶上就必须长,可能为了照顾听者的位置,更可能是为了满足唱者的感觉:天人合一,这歌声这心灵,都要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真诚而素朴的喜怒哀乐,变成曲调,贴着山走,沿着水流,顺着天游信着天游;变成唱词,贴着心走沿着心流。也许是我老了,怎么当前的流行歌曲能打动我的那么少?我想,经几十甚至几百年而流传至今的歌曲,或许当初都算得流行歌曲。它们所以没有随风刮走,那是因为一辈辈人都从中听见自己的心,乃至自己的命。“门前有棵菩提树,站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不管是异时的还是异域的,只要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就必定能够流进心里去。可惜,在此我只能列举出一些歌词,但是通过这些歌词您或许能够想象到它的曲调,那曲调必定是与市场疏离而与心血紧密的。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满,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写到这儿我反省了很久:也许是我错了?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沟不是坏东西,有山有水就有沟,地球上如果都是那么平展展的,虽然希望那都是良田,但事实也可能全是沙漠。别做暴君式的父辈,让儿女都跟自己一般高。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唱什么就让他唱什么吧。(选自《好运设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1.下列对作品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插队的青年一开始谈及“恋爱”这样的字眼表示厌恶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上进。B.知识青年在偷偷得到的外国名歌歌词里感受到特定战争年代里不乏美好纯洁的情愫。C.女生们开始唱起这些歌,说明她们对插队的某位小伙有好感,通过歌唱来传递爱意。D.作者用传统陕北民歌与时下流行歌曲类比,想说明好歌都具有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2.作者在作品发表前又作了修改。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说说这些修改好在哪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观全文,作者写“那时的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班上同学想参加学校《经典咏流传》活动,想把《十五从军征》加上民歌曲调进行演绎。作为同学,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同学:我想在“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这一句里加上叹词,可不知如何下手。你:_______________同学:嗯,好像不错,你能具体说说理由吗?你:___________________13.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一:从植物学特征看,辣椒属于菅花类茄科,灌木,半灌木,一年或者多年生。辣椒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差别明显。辣椒的形状,常见的有扁圆形、圆球形、长线形、圆锥形、樱桃形等多种形状。辣椒果实的颜色过去一般为红、绿两色,经过人工的裁培选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俱全,五彩缤纷。辣椒除了食用和观赏之外,还可人药。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滯、止泻、擦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辣椒能有上述功能主要是辣椒素起作用。材料二:辣椒等蔬莱营养成分对比表(每100克含量)含量成分品种辣椒青甜椒红甜椒番茄蛋白质(克)1.60.91.30.9碳水化合物(克)4.53.85.32.5热量(千卡)26.021.030.01.60钙(毫克)12.011.013.08.0胡萝卜素(毫克)0.730.361.600.35抗坏血酸(毫克)185.089.0159.012.0材料三:据记载,明朝末年(约3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而大量的传入,大约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了。辣椒种子一落脚湖南,就在这里迅速生根、开花、结果,赢得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酷爱。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据说在全球同一纬度上,有一条“辣带”,从南美,经太平洋诸岛,贯穿亚洲大陆至东亚、东南欧、北非。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湘菜中的名菜“剁辣椒蒸鳙鱼头”“满堂红”等都是因为辣椒入菜而色香味格外俱全。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湘在明初和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可谓是“辣椒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辣椒果实的颜色经过人工的栽培选育之后,各色俱全,五彩缤纷。B.红甜椒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辣椒、青甜椒、番茄都高,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居高。C.辣椒被大量引进中国,大约在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D.辣椒的药用功能,主要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起作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文字主要介绍了辣椒的属性、功效、营养成分含量及在湖南落户的缘由。B.“材料二”采用了列数字、画图表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不同类辣椒及番茄的营养成分含量。C.“材料三”中“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一句中的“大概”体现了说明语言严谨的特点。D.辣椒落户湖南就是因为辣椒的特质与湖南的人文特征相通,因而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3.请你根据上面材料所阐述的知识,结合以下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①湖南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和偏方十分灵验,如辣椒水疗冻疮、辣椒和生姜熬水治感冒、鮮辣椒捣碎敷伤口治蛇咬伤等等。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为例,十大元帅中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十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人,占60%;57名上将中19位湖南人,占33.30%;176名中将中有45位湖南人,占25.5%;1359名少将中有129位湖南人,占10%。(1)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或者偏方为什么比较灵验?(2)据上述材料推测,影响湖南人性格和气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三、语言表述14.(18届山西省中考信息冲刺卷·第二次适应与模拟)学校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作为政教处招募的讲解员,你的任务是根据下面的校园示意图,用准确、简洁、条理、严谨的语言给家长介绍你的学校。写作提示:①请结合下图对你的学校进行介绍;②150字左右;③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四、写作15.按要求作文。请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题分析】

A:“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符合语境。C:“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用在此处不合适。D:“附庸风雅”意思是:本来不懂,但也跟着别人搞一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风雅的事。是贬义词。故选B。2、A【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万众瞩目”形容大家十分关注,目不转睛地注视;“众目睽睽”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根据文中“港珠澳大桥”“通车”的内容,应为“万众瞩目”。(2)“别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此处指主桥的艺术构思,应为“别具匠心”;(3)“融合”指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熔合”指两种以上固态金属熔化后合为一体。文中“文化元素”应搭配“融合”。(4)“相得益彰”意思是两个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文中“主塔造型”和“海洋文化”应搭配“相得益彰”。据此,答案为A。3、AD【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鲁智深认为不爽利不是史进,发明家是李忠;D.不是《父亲的病》,是《琐记》。据此,答案为AD。4、A【解题分析】

B.否定词使用不当。应把“不再”改为“再次”;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奋斗”后加“的本领”;D.搭配不当。把“娄底双峰水府庙湿地公园的春天”改为“春天的娄底双峰水府庙湿地公园”。5、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与“心理感到”重复累赘,使用不当。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使用正确。C.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多含贬义。褒贬误用。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B。6、(1)示例:画面四周分别是一架飞机,一辆火车,一个证件和一张票组成,每样东西前摆放着一个禁止牌,将一个脸上写着“赖”字的人围在中间。(2)示例:失信耍赖的人会受到很多限制,付出代价。【解题分析】

(1)本题概述漫画内容,考查读图和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认真看图,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图中出现的所有的元素都介绍清楚。描述漫画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漫画中的对象的特征。读图,漫画的主体是四周的物体将一个脸上写着“赖”字的人围在中间。四周分别是一架飞机,一辆火车,一个证件和一张票,每样东西前还摆放着一个禁止牌。(2)说说漫画的寓意。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懒”字。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本题要特别留意漫画的标题“失信者”,再综合画面内容,很容易就能把画作寄寓的深刻含义表达出来:失信耍赖的人会受到很多限制,失信必然会付出代价。7、(1)青山有幸埋忠骨(2)江春入旧年(3)无数英雄竞折腰(4)弓如霹雳弦惊(5)学而不思则罔(6)山重水复疑无路(7)会挽雕弓如满月(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竞”、“霹雳”、“罔”的书写。理解型默写(8)抓关键词“展望美好人生”。8、核心内容:《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好处是对自己生活有启发的部分进行选择性精读,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启示与哲理。《儒林外史》——通读,只有通读才能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的认识才会全面,才会关注到社会对人物的影响,评价才不会出偏差。【解题分析】

题干要求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傅雷家书》和《儒林外史》的恰当方法及好处。可根据两部名著的特点选择阅读的方法。如读《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所以可以作选择性的阅读,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文章去读。好处是摒弃自己盲目读书的坏毛病,做到有目的地读书,这样,我们不但在读书学习中学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再如《儒林外史》它不是严格的长篇小说结构,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人物在一部分成为主角后,下一部分便退居配角,成为点缀,或不再出现。所以可采用通读法,通读以视读为主,便于提高阅读速度。对作品中的人物认识才会全面彻底,才会关注到社会对人物的影响,有效地把握主题。二、阅读9、1.“藏”字突出了翠绿的树叶藏得住黄莺的身影,生动地表现出树木生长茂盛、浓阴繁密之景,与上片“树色阴阴”形成呼应。2.抒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惆怅、对春将归去的惋惜。【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翠叶藏莺”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照应;用“藏”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地写出了初夏树木生长茂盛、浓阴繁密之景。据此理解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酣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惆怅和对春将归去的惋惜,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据此理解作答。10、1.不告诉,告诫难道回头看2.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3.(1)猪即使大一些,(又)怎么能耕地呢?(2)你为什么不把指责我的话去指责治理百姓的人呢!4.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庸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用猪耕地,形象生动地讽刺了统治者不能任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言之有理即可)【解题分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诏:告诉,告诫。顾:回头看。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你错了!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同“猪”。安:怎么。耶:句末语气词,呢。子:你。牧:统治、管理。4.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本书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题目点拨】参考译文商於子家里很贫穷,没有牛用来耕田,就牵一头大猪向东耕田。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指责他说:“你错了!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即使大一些,(又)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不回应。宁毋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你却发怒还不回应我,是为什么啊?”商於子说:“你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你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驾牲口耕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没有牲口,耕种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你为什么不把指责我的话去指责治理百姓的人呢!”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原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啊。”11、1.利:利用AI换脸术进行电影制作,丰富动画或者虚拟人物的表情与动作,使其更具有真实性。弊:被人们利用制作一些虚假视频,用以谋利、污蔑,引起不良后果。2.不能。辨别真假视频的主要方法是看人物会不会眨眼,此外还可以通过强制记录照片和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来进行辨别。这两段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3.放在第②段之后。在说明什么是AI换脸术后,举出几个典型的视频例子,具体说明它就是一种人体图像合成技术,让读者进一步认识这项人工智能技术,认识它的神奇性。【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是需要学生通读文章,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题干相应的答案。本文第二段介绍了什么是AI换脸术,第三段介绍了如何制作的,第六段介绍了如何辩别“AI换脸术”这三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它的利弊。2.考查说明文章段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这两段分别说的是什么内容,其次要弄明白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第六段主要介绍了如何辩别“AI换脸术”的问题,并且告诉人们辨别真假视频的主要方法是看人物会不会眨眼,第七段开头“此外”可知,出来看人物会不会眨眼外,还可以通过强制记录照片和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来进行辨别。这两段是由主要次的逻辑顺序,所以不能换。3.考查典型事例的安排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明确文章分别讲说了哪些问题,本文第二段介绍了什么是AI换脸术,第三段介绍了如何制作的,第六段介绍了如何辩别“AI换脸术”这三大问题,然后明确题干所给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两者结合找出合适的位置。本题中所给事例具体说明AI换脸术就是一种人体图像合成技术,让读者进一步认识这项人工智能技术,认识它的神奇性。所以应放在第二段之后。12、1.D2.①“撞”与“引”相比,更能形象地说明歌声的浑厚响亮,富于质感,也更显得四周群山的高大坚实;“漫散”与“传出”相比,更形象地体现歌声余音轻柔,袅袅不绝。②“大家慌一阵”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当时唱歌小伙子的狼狈,突出了小伙子们的淳朴;“壮自己的胆”写出了小伙子们的心理活动,与他们的对话描写配合,更凸显了他们的紧张不安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3.对插队那一段艰苦而纯真的青年岁月的真切缅怀;对优美而滋润心灵的外国名歌的真诚赞美;对青年男女纯洁美好心灵的欣赏;对回肠荡气率真自然的陕北民歌的由衷赞赏;对经典民歌的魅力是源于生命的真切领悟;对现代流行歌曲长于技术短于心灵以及过于商业的忧虑与反思;对后代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文艺形式的真挚祝福。4.(1)我觉得可以这样试试,十五(哟)——从军征,八十(哎)——使得归。(2)我觉得,“十五”和“八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离家时的年轻和归来时的衰老,在这里加上叹词能表达征人内心回首往事时的心酸,加上甩腔更显得回味悠长。【解题分析】

1.A.结合第一段“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分析,A项“表示厌恶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上进”有误。B.结合第三段内容“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分析,B项“国名歌歌词里感受到特定战争年代里不乏美好纯洁的情愫”理解有误。C.结合“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是这样起源。”理解,C项“说明她们对插队的某位小伙有好感,通过歌唱来传递爱意”是错误的。D.正确。2.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和词语的赏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①改定稿中“撞”形象地说明歌声浑厚,更显得四周群山的高大雄壮;“漫散”更形象地体现歌声袅袅不绝。②“大家慌一阵”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当时唱歌小伙子的狼狈,突出了小伙子们的纯真、淳朴;“壮自己的胆”写出了小伙子们的心理活动,其实是因为他们紧张不安,才自我安慰的。突出了他们对美好感情的希冀。一定要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答出来。3.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体会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结合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理解作者情感。本文前半部分回忆了插队时的艰难困苦日子里,歌曲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插队那一段艰苦而纯真的青年岁月的深情怀念;结合文中“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表达了对外国名歌的赞美;“天人合一,这歌声这心灵,都要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表达对青年男女纯洁美好心灵的欣赏以及对率真自然的陕北民歌的赞赏;“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表达对经典民歌的魅力“是源于生命”的领悟;“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满,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表达对现代流行歌曲长于技术短于心灵的忧虑;“别做暴君式的父辈,让儿女都跟自己一般高。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唱什么就让他唱什么吧。”表达对后代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文艺形式的真诚祝愿。据此整理作答。4.解答本题首先理解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人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根据语境,在“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这一句里加上叹词,应在“十五”“八十”后加,表达征人内心回首往事时的心酸、苦楚与无奈,加上甩腔更显得回味悠长,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据此整理作答。13、1.B2.D3.(1)这些偏方和单方也是利用了辣椒的果实、茎和种子的药效。辣椒具有“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泻、擦癣”等功效。如辣椒水疗冻疮,就是利用其祛风行血、导滞等药用功效。(2)①饮食习惯的原因。湖南人嗜辣,祖祖辈辈的饮食习惯,对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②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湖南地处偏远内陆,经济落后的现状对人品性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③精神文化的原因。湖南在明清时期,有频繁的人口迁移和重组,不断形成新的民风,也影响湖南人敢为人先的性格和气质的形成。【解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营养成分对比表”中辣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0.73毫克,而红甜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1.60毫克,明显比辣椒的高。红甜椒的“碳水化合物、热量(千卡)、钙(毫克)”等含量均高于辣椒。B项分析有误。2.D项理解有误。材料三中“辣椒落户湖南,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中“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滯、止泻、擦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这些内容回答第(1)问即可。(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信息筛选。可由材料三中“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湘在明初和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分条概括作答。三、语言表述14、从学校的北门卫进入校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林荫大道。林荫大道的西侧自北向南依次为操场和体育馆。林荫大道的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食堂,励志楼(初一教学楼)、荟萃楼(初二教学楼),泮池、图书馆、致远楼(初三教学楼),科技馆、篮球场,行政楼。【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题干明确指出,要根据校园示意图对你的学校进行介绍。可以从北门卫开始,以林荫大道为中心,分东西依次介绍。西侧为“操场”“体育馆”。东侧从北向南依次表述即可得出答案。在组织文字时,应注意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50字左右。四、写作15、这不是一件小事记得那场雨如一盆水倾盆而下,我望着那扇紧关的门窗,团在那温暖的怀抱里……一天,外婆要去婶婶拿玩,因为家里没有人,她又不能把握一个人扔在家里,所以只好把握也带过去。我们梳好辫子就去婶婶家了。到了婶婶家后,婶婶和外婆聊了很久,又在婶婶家吃完了饭才回去。就在我们已经走了一半路的时候,原本开心的“天神”却是画风一变,哭了起来。而且哭得很伤心,豆瓣的雨点打在我的身上,我一开始还没感觉到什么,但是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我感到很冷了。就对外婆说:“外婆,我有些冷了,能开快点嘛?”“好的,好的!还有一段路就到了!”外婆说。过了好一会,我终于到家了,可外婆一摸口袋,大声喊道:“呀!不好了!”“什么事不好了?”我奇怪地问。“我的钥匙望家里了!”“不会吧!”我掸去身上的雨水惊恐地说。我虽然冷得发抖,但是为了不让外婆担心,还是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