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宁波地区宁海县中考五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列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告罄缥缈契约随声附和据为已有B.狭隘祈祷折损骸人听闻春寒料峭C.伫立战栗温驯忍俊不禁垂垂暮老D.红绫闲暇修茸孜孜不倦扑朔迷离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B.《朗读者》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靠的是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取得的。C.为了杜绝中小学生吸毒事件的发生,桐梓县各中小学加强了禁毒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毒品危害的严重性。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隘口(ài)与日具增孤僻(bì)兴致勃勃B.砚台(yàn)韬光养晦热忱(chén)不言而谕C.忌讳(huì)笑容可掬鄙薄(bǐ)煞有介事D.称职(chēn)安之若素许诺(nuò)顶礼膜拜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B.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D.感谢你的热情邀请,行,届时我一定光临。5.默写。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⑵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⑶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⑷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⑸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⑹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⑺_______________,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⑻人人都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祖国大地将到处呈现莺歌燕舞的景象,正如唐朝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6.名著阅读。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英雄形象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启迪人们:一个人只有在困苦中战胜别人也战胜自己,才会真正成长为钢铁战士。B.《二十四孝图》《孔乙己》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抨击了虚伪的封建孝道,后者刻画了一个善良但又迂腐的读书人形象。C.从误入白虎堂开始,林冲风雪山神庙,棒打洪教头,大闹飞云浦,最后在忍无可忍雪夜上梁山,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D.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借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阅读《红岩》选段,联系原著完成下列题目。新年大联欢开始了。唱歌是第一个节目。……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女室里,江姐捏着A的小手,也写了几笔。女牢的对联写的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①选段中A是__,书中还有一个小烈士是__。选段故事发生在__(地点)。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出江姐的两个英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云归而岩穴暝男有分,女有归B.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C.行者休于树泉而茗者D.钟鼓乐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其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也跃然纸上。B.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写出太守与民同乐,也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于山水中的消极的人生态度。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狼》)满坐寂然(_______)(《口技》)又何间焉(_______)(《曹刿论战》)学学半(_______)(《虽有嘉肴》)杂然相许(_______)(《愚公移山》)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_______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_______于是遂就书就:________吾徒相教徒: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3.宋濂和邴原都是小时候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4.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10.说明文阅读。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胡定坤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有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3.文章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1.一双皮鞋的秘密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②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⑧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⑨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⑩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⑪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⑫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⑬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⑭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⑮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⑯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想要皮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析文章第6段的作用。3.阅读全文,说说一双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4.文章结尾写到,“我”觉得头发花白、驼背的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全世界约有2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日本在地震预警方面的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全国各地密集安置的地震监测仪组成一个网络,一旦地震发生,可以利用地震波横波与纵波时间差的传播特点快速发出预警,民众可以通过手机等接收预警信息,在地震袭来前争取到数秒至数十秒的反应时间。在日本,公立中小学和公园是常设的应急避难场所。在日本人的理念中,学校、体育馆等设施能够容纳较多难民,周边隔离带又能在一定程度防止火灾等蔓延,是理想的避难场所,与日本大多数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比起来,日本的应急避难场所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并不为过。位于日本近畿地区中部的明石市,面积仅5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万,却有42个应急避难所和10个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内专门设置储备仓库,储备的专用防灾食品保质期长达5年;并设置耐震型储水槽,储备的饮用水可供1万人饮用3天。在日本,有关防震抗灾方面的知识教育相当普及。人们不仅要知道和了解地震等自然灾害,更要掌握相应的防范技能。日本政府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防震抗灾意识。东京都内的小学,每个月都举行防震演习,日本各地还设有许多防灾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供人们亲身体验发生灾害时的实况,了解避难方法。在日本,民众的防震意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稍高一些的家具,为了防止它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人或物,都有专门装置把它们与墙壁固定着。而摆放的音响、电视、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都有防滑的胶皮垫。请仔细阅读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出日本在防震方面的三点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以“防震演习”为陈述对象,将(材料三)中的划线句重新表述。可适当添加部分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东京都内的小学,每个月都举行防震演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对中国人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都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很多观念对当今中学生的习惯养成特别有帮助。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你的认识。(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题分析】
A据为己有。B骇人听闻。D修葺。2、C【解题分析】
A.句式杂糅,句子主干是“水电是再生能源”,所以删去“的优越性”即可。B.句式杂糅,删去“取得的”。D.缺少主语,将“通过”或“使”二者删去其一。故选C。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与日俱增,孤僻(pì)。B不言而喻。D称职(chèn)。4、A【解题分析】
A项得体;B错误,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不得体;C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不得体;D项,光临:意思是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不得体。5、(1)思而不学则殆(2)会当凌绝顶(3)沉鳞竞跃(4)落红不是无情物(5)心忧炭贱愿天寒(6)燕然未勒归无计(7)疾风知劲草(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殆”“鳞”“炭”“莺”等字词的书写。6、(1)D(2)①监狱之花萝卜头(宋振中也可)渣滓洞②示例:(1)江姐强忍悲痛,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2)江姐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3)江姐在狱中绣红旗,庆祝新中国的成立。(4)江姐换上旗袍,整理衣装,从容就义等。【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A项有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B项有误,《孔乙己》是一篇小说,出自《呐喊》;C项有误,“大闹飞云浦”的是武松。故选D。(2)①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文段写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A指的是监狱之花。在监狱里,小萝卜头完成了成年革命家们无法完成的任务,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劳,他是中国最小的烈士。②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根据阅读积累,任意列举江姐的两个事例即可,如绣红旗、从容就义等。二、阅读7、1.C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3.C【解题分析】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1.A.聚拢/女子出嫁。B.开放/起,指被任用。C.都解释为“……的人”。D.“乐”,通假字,通"悦",使之快乐/以……为乐。故选C。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①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得”:领会,“寓”:寄托。②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晦”:昏暗,“暝”:昏暗。3.“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C句理解错误。故选C。8、(1)攻击(2)“坐”通“座”,座位(3)参与(4)教(5)赞同【解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敌”:攻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9、1.借因为靠近,接近白白地2.(1)(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2)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3.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只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4.(1)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2)要充分利用己有的学习条件,(3)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翻译为“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假”意思是“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翻译为“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以”意思是“因为”。“于是遂就书”翻译为“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就”意思是“接近”。“吾徒相教”翻译为“我白白地教你”,“徒”意思是“白白地”。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句中“尝”意思是“曾经”,“趋”意思是“疾走”,“先达”意思是“有道德有声望的前辈”,“叩问”意思是“请教”。(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句中“愿”和“羡”都是“羡慕”的意思,“不孤”意思是“有父亲”。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宋濂幼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成年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见宋濂的求学态度很积极,能主动寻找机会。而邴原“过书舍而泣”,喜欢学习,但不会寻找机会,幸亏遇到富有同情心的老师,“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要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像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学习要有持之以恒和谦虚的态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要学会克服困难等。结合实际来谈即可。译文:(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乙)三国时有个叫邴原的,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七八岁时,他路过私塾,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塾师于是对他说:“小孩子你为什么要哭?”邴原说:“失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进学堂的人,他们都有父母。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看看他们,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伤,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既同情又可怜他,想不到这孩子竟有这样的思想,“(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论语》。10、1.①“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重复利用。②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③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2.逻辑顺序。本文首先提出说明内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接着通过消灭病毒原理及口罩本身结构,进一步说明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最后,说明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提倡除了在高危场所的使用外,普通人可以对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的特点。【解题分析】
1.考查筛选概括信息。要在全文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具体的段落,尽量引用原文词语或句子来表达。第2到6段否决了“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方案;第7到9段否决了“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方案;第10到12否决了“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方案。以上三种方案即网络流行的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科学说法”。2.考查说明顺序。先要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再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本文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科学原理,属于事理说明文。按照灭病毒方法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依据。3.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等。画线句对比了“医用口罩”与“日常防护型口罩”的吸气阻力,列出“343.2帕斯卡(Pa)”和“135帕斯卡(Pa)”两个数据,就是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11、1.卖葱得鞋发现鞋假揭秘假鞋2.第六段中的环境描写,凸显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3.共有三个秘密:①“我”的秘密:知道了皮鞋是革的而没有告诉爸妈。②妈妈的秘密:从爸爸那儿知道皮鞋是革的,却替爸爸掩饰而没有告诉“我”。③爸爸的秘密:捐钱救助病危老人,然后买了假皮鞋。4.①爸爸是一个吃苦耐劳、寓教于行(身教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血液采购合同书
- 部门合作协议合同
-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书格式
- 1 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制造业厂房设备买卖合同
- 健身中心会员服务合同延期协议
- 岗位聘任标准化合同文本
- 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上市合同文本解析
- 医疗机构室内装修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合作伙伴间签订的技术合同标准范本
- 经济数学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员工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的制度
- 石材幕墙维修方案
- 广西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当那一天来临混声合唱谱
- 制程工程师年终总结汇报
- 高中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住户调查辅助调查员培训教学课件
- 数字营销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植物环境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