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架空输电线路典型气象区研究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2023年11月南宁批准:黄文京审查:秦军刘任业校核:陆航波李强编写:王琦秦军陆航波唐建荣黄梅丽苏志何如周绍毅范万新参加工作人员:于维俭李德邵伟康赵玉龙何民姚继莎陈如杰目录TOC\o"1-3"\p""\h\z1绪言11.1工程立项背景11.2工程方案和研究内容11.3组织机构及分工21.4设计标准的修订21.5设计成果42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42.1地理概况42.2广西气候特征72.2.1气候特点72.2.2主要气象灾害92.2.3气候成因123输电线路典型气象区143.1我国的典型气象区143.2广西历次采用过的气象区情况介绍154现有主要输电线路采用的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185常规气象分析205.1气象站介绍205.2广西气象特征值分析255.2.1气温255.2.2气压315.2.3湿度335.2.4降水量365.2.5蒸发量425.2.6风455.2.7日照时数515.2.8天气日数535.3气象站设计气象资料645.3.1最大风速645.3.2最低气温665.4气象站与工程点气候特征比照分析685.5山区气候特征研究705.5.1山区气温特点705.5.2山区降水特点745.5.3山区风速特点776设计风速786.1大风特征786.2入侵广西的大风类型796.2.1冬、春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的路径796.2.2影响广西的台风环流产生的大风路径806.3历年大风调查816.4各气象站瞬时最大风速876.5气象站设计风速886.5.1资料来源及处理886.5.2高度换算896.5.3时次换算896.5.4气象站设计风速推算916.5.5推算结果检验946.6台风随地形衰减研究956.6.1登陆广西的台风路径类型966.6.2分析方法986.6.3台风引起的大风随地形衰减的探讨986.6.4广西地形地貌对台风衰减的影响1046.7山区、微地形研究1056.8广西的风速特点1066.9设计用最大风速的分析1076.9.1不同地形条件对风状况的影响1076.9.2设计用最大风速的分析1087覆冰1097.1产生覆冰事故的大气环流形势1097.2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的路径1127.3历年覆冰调查资料1127.4广西覆冰特点分析1147.5覆冰气象条件区划1168雷暴1188.1广西雷暴特征简介1188.2雷暴地理分布特征1188.3雷暴的时间变化特征1229气象条件分析1279.1大地形典型气象区1279.1.1桂东南沿海1279.1.2桂北湘桂走廊1289.2微地形、微气候分析1289.2.1大风微地形、微气候1299.2.2气温微地形、微气候1309.2.3湿度微地形、微气候1309.2.4覆冰微地形、微气候13010典型气象区划分13110.1气象区划的目的与原那么13110.2气象区划的依据和标准13110.2.1依据的技术标准与规定13110.2.2依据的技术资料13210.3气象区综合评述13310.4气象区划图13410.5气象区小结13611提高线路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1371绪言1.1工程立项背景广西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风灾、冰灾、雷灾均给广西电网造成过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开展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专题研究工作很有必要。目前,广西电网输变电工程设计采用的气象区划完成于1998年,距今已有十多年,有必要延长资料系列重新编制广西典型气象区。同时,2023年冰冻灾害发生之后,南方电网公司于2023年7月公布了企业标准《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Q/CSG11502-20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1月18日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标准》〔GB50545-2023〕并于同年7月12009年5月7日广西电网公司桂电生〔2023〕67号文“工程方案和研究内容工程实施时间为:2023年5月~2023年12月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研究通过收集气象根本资料、分析广西气候特征、常规气象条件,计算设计风速、覆冰、雷暴等气象要素,提出线路气象设计条件,编制新的广西典型气象区,为电网规划和线路气象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工程研究重点包括:风灾、雷灾取证和调查在全广西境内进行一次全面的风灾、雷灾调查,重点放在由大风造成倒塔、断线的线路和雷击导致跳闸的线路,广泛收集气象灾害的相关资料,总结出广西风灾、雷灾特点,掌握风灾、雷灾易发区域,为确定最大风速提供参考。最大风速、雷暴特点分析收集广西90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月、季、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雷暴日数等气象资料和风灾、雷灾等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其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最大风速、雷暴与地理位置、天气气候、微地形关系研究分析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天气气候背景以及各种微地形条件下,广西最大风速、雷暴的分布特点,研究出最大风速与地理位置、天气气候、微地形关系,为提高微地形防风、抗风能力提供有力依据。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重现期的推算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建站以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极端风速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推算15年、30年、50年、100年一遇极端最低气温和最大风速,绘制各个重现期的最低气温和最大风速分布图。广西风压的分析与计算根据推算得到的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资料,利用风压公式计算各个站的风压,并对之进行分析,绘制广西风压分布图。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图的编制利用计算得到30年、50年一遇最大风速资料,结合前期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研究成果,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将广西划分为Ⅰa、Ⅰb、Ⅰc、Ⅰd、Ⅱa、Ⅲa、Ⅲb、Ⅳa、Ⅳb等9个主要气象区,绘制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典型区划图。提高线路抵御冰冻灾害、大风灾害、雷电灾害的措施和建议结合广西极端风、雷、冰等气象条件和电网本身的特点,在电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组织机构及分工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研究工程由广西电网公司生技部和广西电力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共同完成;广西电网公司负责工程总体筹划、协调;广西电力设计院负责工程的方案设计、风灾雷灾取证和调查、气象条件分析、共同编制典型气象区图、研究报告的编写及汇总;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主要负责气象资料的收集以及广西气候特征、常规气象条件、风灾雷灾特点分析和微地形与气象关系的研究,共同编制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分区及研究报告。设计标准的修订2023年冰冻灾害之前,我国线路气象设计采用的是电力行业标准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DL/T5158-2002《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其设计气象条件的重现期110kV~330kV采用15年一遇,500kV采用30年一遇。在南方2023年雪灾对电网造成巨大破坏后,业界对电网的设防标准提出了质疑,提高电网工程设计标准的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2023年3月,受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抢修电网指挥部委托,中国电力工程参谋集团公司会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完善电网工程相关设计标准进行分析,就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完善和补充输电线路的抗灾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设防提出了完善设计标准的建议。此次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程可靠的原那么,适度提高电网建设标准;推行电网差异化设计原那么,提高重要线路的抗灾能力;充分积累电网设计根底信息,为电网建设提供完整可靠的设计依据;建设坚强电网,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开展。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今后电网工程建设,2023年7月公布了Q/CSG11502-2023《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及Q/CSG11503-2023《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两项企业标准,其中有关气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考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定,提高电网设防标准:提高设计气象条件重现期,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10kV~220kV线路重现期由15年提高到30年,500kV线路重现期由30年提高到50年。新增中冰区设计技术条件,坚持可靠性和经济性兼顾的原那么,合理提高电网大范围抗冰能力;在现行设计规程根底上增加10~20mm中冰区设计条件及相应设计原那么和措施,形成0、5、10mm轻冰区,15、20mm中冰区和20、30、40、50mm重冰区设计覆冰的合理分级。2010年1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标准》〔GB50545-2023根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750kV、500k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50年;110kV~330k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30年。根本风速:110kV~750kV输电线路统计风速应取离地面10m高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为样本。110kV~330kV输电线路的根本风速不宜低于/s;500kV~750kV输电线路的根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设计冰厚:轻冰区宜按无冰、5mm或10mm覆冰厚度设计,中冰区宜按15mm或20mm覆冰厚度设计,重冰区宜按20mm、30mm、40mm或50mm覆冰厚度等设计。年平均气温:当地区平均气温在3℃~17℃之间,宜取与年平均气温值邻近的5的倍数值;当地区平均气温在小于3℃和大于17℃时,分别按年平均气温减少值3℃和设计成果由于广西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度地带,地形变化大,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因此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划分的难度很大,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通过收集气象资料和风灾、雷灾取证、调查,在遵循我国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前提下,结合广西电网特点,认真分析断线、倒塔、断股等事故区域的风、雷、冰冻情况,以及微地形、微气象点对气象的影响,从而判断各地区重现期为30年和50年一遇气象条件(按新标准),然后在平安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拟的根底上,研究提出适宜的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图,编写《广西架空输电线路气象条件区划研究专题报告》。2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地理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中国沿海地区的最西南部,介于北205~262与东经10429~1120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经过苍梧—桂平—上林—那坡一线,是我国4个北回归线贯穿的省区之一,属低纬地区。广西最东至贺州八步区市南乡金沙村,最西达西林县马蚌乡清水江村,最北抵全州县大西江乡炎井村,最南为北海市斜阳岛。广西北接贵州、湖南,东南连广东,西靠云南,西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广西大陆海岸线长达1595km,是我国唯一地处沿海的自治区。广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广西属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季风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广西地形按全国地形分类,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度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岩溶广布、山水秀丽的独特地形地貌特点。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广西四周多为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中部地势较低,海拔多在200m以下,形成周高中低的盆地形状,地学界称为广西盆地。广西西北部和北部属云贵高原边缘,地势高峻,盘踞着金钟山、岑王老山、青龙山、东风岭、凤凰山、九万大山和元宝山等著名山脉,山体大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1500m,其中元宝山和岑王老山分别达2082m和2062m。东北部属南岭山地西段,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萌渚岭分布其间,海拔1500~2000m,山岭连绵,气势磅礴,广西第一顶峰—猫儿山〔海拔2141m〕、第二顶峰—真宝顶〔海拔2123m〕都分布在这里。山体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沟谷相间,平行排列,中间形成东北至西南向的通道。猫儿山—越城岭和海洋山之间的著名湘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塞,对广西的经济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湘桂走廊也是南北气流运行的通道,是冷空气入桂的主要途径,使桂东降温比桂西明显。广西东部、南部和西南部为大桂山、云开大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和六韶山所包绕,山体较低,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山体比拟平缓,谷地开阔,是广西经济林的主要分布区。广西中部的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白花山、大明山和都阳山构成著名的弧形山脉,对广西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形成及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弧形山脉内缘,是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冬季降温明显,年降水偏少,是广西著名旱区之一;弧形山脉外缘,沿着右江、郁江和浔江分布着右江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和浔江平原,这些地方光热资源丰富,冬季温暖,除右江盆地外,降水丰沛,为广西农业兴旺区。山地多,平原少广西山岭连绵,山区面积大。山地、丘陵构成了广西土地的主体。据广西测绘局勘测,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占全区总面积的16.53%,海拔400~800m的低山占24.66%,海拔200~400m的丘陵占30.04%,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台地占25.84%,河流水库占2.92%。丘陵山地面积共占71.23%,可见广西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省〔区〕。岩溶广布,山水秀丽据广西地质局调查,广西裸露岩溶面积为2,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0.50%,第四世纪掩盖局部为2,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35%。因此,岩溶广布是广西地貌结构的又一重要特征。按水文条件及其形态结构,岩溶地貌分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和残峰平原三种类型。就全区而论,大体以湘桂铁路为界,桂西北岩峰高大密集,多属峰丛洼地类型;桂东南岩峰矮小分散,多属峰林谷地和残峰平原。岩溶面积以河池市最大,占该市土地面积的66%,柳州、来宾两市次之,占63%;南宁、崇左两市居三,占58%;钦州市最小,仅占2.4%。岩溶地区石多土少,往往是九分石头一分土,耕地分散,易旱易涝,对农耕极为不利,遇上干旱季节,连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严重阻滞了地方经济的开展。但是,广西岩溶地貌发育之完备,风景之秀丽不仅是全国第一,而且甲天下。特别是峰林谷地类型,山青水秀,石奇洞美,风景极为奇丽,尤以桂林、阳朔一带景色最美。秀丽多姿的山峰与曲折清澈的漓江以及神奇绚丽的溶洞相配,恍假设仙境。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自古以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的美誉,脍炙人口。1963年2月陈毅元帅畅游桂林山水之后,曾留下了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赞誉题词。岩溶地区山水秀美,自然景观独特,旅游业大有开展前途。海岸曲折,多港湾滩涂广西南临北部湾,有着广阔的海域。海岸线东起与广东接壤的英罗港,西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km。沿海有大小岛屿624个,其中涠洲岛和斜阳岛是广西最大的两个古火山残堆体岛屿。广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水深≤5m的浅海面积为2,滩涂资源万hm2,其中可养殖面积万hm2,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开展。广西海岸除合浦县的营盘至北海为堆积型海岸,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外,其余均为侵蚀型海岸。岸线曲折,多溺谷、港湾,形成了众多的良港,主要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等,对广西的海上运输,开展对外贸易及海洋渔业都十分有利。2.2广西气候特征气候特点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广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清楚,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3℃之间,全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根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全区约6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区在℃以上,涠洲岛高达℃。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南丹、金秀年平均气温低于℃,其中资源、乐业只有、16.8广西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42.5℃。其中,沿海地区、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金秀、南丹、凤山、乐业、天等在~37.8℃之间,其余地区~42广西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2.9℃。桂北山区~℃,资源为全区最低;北海市、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都安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上,其余各地在-3.9~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简称≥10℃积温〕表示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资源。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降水丰沛,干湿清楚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63~2729mm,大局部地区在1500~2000mm之间,全区平均降水量是1551mm。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①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30mm;②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③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①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60~1200mm;②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③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400mm。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清楚。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04~2216h,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北海市及上思在1800h以上,以涠洲岛最多,全年达2216h。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乐业、凌云、那坡、马山等地缺乏1500h,金秀全年日照时数最少,只有1104h。其余地区在1500~1800h之间。广西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其余地区秋季多于春季。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355~698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32%;冬季各地日照时数只有191~380h,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17%。灾害频繁,旱涝突出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爆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玉林市南部,以及马山、都安、凌云等地;二是广西大、中河流沿岸各市、县,特别是地处江河中、下游及交叉口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地带,例如柳州盆地,郁江、浔江、西江沿岸等地。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广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广西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其中北部湾沿海一带离海岸2km以内的近海区域和岛屿以及大容山等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200W/m2,年平均风速在/s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h以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此外,桂北的湘桂走廊冬季风能也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主要气象灾害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广西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大风、雷暴、低温冷害、霜冻等。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给广西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有近100亿元,它已成为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几乎年年有干旱,全区多年平均受旱面积58万hm²。最严重的干旱年是1963年,4月上旬至9月上旬,广西大部地区降水量为360~800mm,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全广西发生了严重的春、夏、秋连旱。全区受旱总面积达万hm²,全区3000多条中小河流有2200多条断流;蓄水100万m³以上的414个水库中有311个干涸,水库蓄水量仅有亿m³。受灾人口达1000万人,约占当时广西总人口的50%。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是广西干旱频发的时期,特大干旱灾害有:1998/1999年秋冬春连旱、2003/2004年夏秋冬春连旱、2004/2005年秋冬春连旱、2023/2023年秋冬春连旱,其中2003年9月下旬至2004年6月下旬,广西各地降水量为282~1246mm,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1~4成,局部地区偏少5~6成,广西发生夏秋冬春连旱,受灾面积达万hm²,2004年1月有844座中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或干涸,干旱严重程度仅次于1963年。2023年8月至2023年4月,广西各地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5成以上,干旱等级已经到达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部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遭50年未遇旱情持续,到达特大干旱等级,全区有万民众、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有万人需要送水,农作物受旱面积万亩。洪涝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也较频繁,其中如1994年6月和7月、1996年7月、1998年6月、2001年7月、2005年6月等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1994年5~8月,广西共发生18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6月12~18日、7月13~24日出现两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6月12~17日,受静止锋、高空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广西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有68站次降暴雨、58站次降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最多的是融安,为。1994年7月13~24日,受高空切变线、低涡、地面北部湾低压、热带辐合线和西南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广西出现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有83站次降暴雨、44站次降大暴雨、3站降特大暴雨〔博白7月24日降雨量m、防城港7月19日降雨量、防城7月20日降雨量〕,过程降水量最多的是东兴,为1173mm1998年6月16~27日,受高空槽和低空急流、静止锋影响,广西出现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暴雨123站次、大暴雨43站次、特大暴雨2站〔融安6月22日降雨量、马山6月24日降雨量〕,过程降水量最多的是永福,为。持续性暴雨导致漓江、洛清江、融江、柳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洪水暴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62个县市123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005年6月19~23日,受强盛的西南暖温气流和弱冷空气影响,广西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暴雨56站次,大暴雨21站次,特大暴雨1站〔象州6月21日降雨量,打破了当地建站以来最大日降雨量的历史记录〕,过程降水量最多的是象州,为。持续性暴雨致使桂江、柳江、黔江、浔江、西江等主要江河洪水暴涨,西江梧州6月23日10时出现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为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全区共有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热带气旋所经之地,往往会出现狂风、暴雨,造成风灾和洪涝灾害。近50年来,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个,最多的年份〔1952、1974、1994年〕达9个,最少的年份〔2004年〕0个。从多年情况来看,5~12月份都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影响集中期是7~9月。2000年以来对广西影响大,暴雨、洪涝、大风范围广强度大、灾害严重的热带气旋主要有:2001年第3、4号台风榴莲、尤特、2003年第7号台风伊布都、2006年第6号台风派比安、2002年第14号强热带风暴黄蜂、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特别是2001年7月上旬,受台风榴莲和尤特的先后叠加影响,广西有58站次降暴雨、35站次降大暴雨、1站降特大暴雨〔防城7月3日降雨量〕,25站次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北海阵风达12级〔/s〕。台风引发的暴雨导致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浔江江水暴涨,洪水泛滥,百色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南宁市发生了自1913年以来最大的洪涝,贵港市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广西因灾死亡24人,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以上,其中南宁市损失12亿元。寒冻害广西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开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优越气候条件,但是冬季寒潮入侵所带来的低温,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强冷空气入侵时,我区极端最低气温桂北可低达-5℃以下,桂中-2~-5℃,桂南大部也有-1~-2℃,大部地区可出现霜冻或冰冻天气,给蔬菜、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水产养殖等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1999年12月下旬,广西86个县市出现霜冻或冰冻,各地霜(冰)冻日数:桂北及百色市南部山区5~8天,沿海及玉林市南部2~4天,其余地区4~6天。过程极端最低气温:桂东北、桂西北山区及那坡等地~-2℃,其余地区-2~4℃。广西共有53个县市的过程最低气温低于0℃,其中有25个县市12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建站以来最低值,临桂、荔浦、武宣、苍梧、北流、灵山为建站以来冬季气温最低值。广西农作物受灾面积共万hm²,损失淡水、海水养殖品540t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1月12日至2月20日,广西遭受一次50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袭击。受强冷空气和持续不断补充冷空气的影响,1月12日~2月20日,广西有63个站先后到达广西寒潮标准,各地最低气温:桂北-3~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飑线等〕也是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中以冰雹、大风和雷暴对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大。广西冰雹的分布特点是:桂西多于桂东,山区多于平原。桂西北是广西的多雹区域,冰雹主要出现在2~5月,这四个月降雹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90%以上,其中又以3、4月最多,分别占全年的32.4%和34.6%。广西每年都受到大风袭击,大风日数最多的地方是涠洲岛,平均每年有天,其余大部地区平均每年有1~9天,夏季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2%,春季占30%,秋季占16%,冬季占12%。广西是我国雷暴日数最多的省区之一,尤其在4~9月雷暴活动最频繁。各地的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是南部多,北部少。地处十万大山南坡的东兴市年雷暴日数多达天,是广西雷暴最多的地方;雷暴最少的地方是南丹县,年雷暴日数天。强对流天气往往来势凶猛,破坏力强,损失严重,例如:1990年3月26~30日,北海、上林、百色、象州等37个县市遭受冰雹、雷雨大风袭击,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强对流天气毁损房屋万间,死亡52人,受伤340人,各种农作物受灾万hm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气候成因对地球气候根本特征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一般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的影响等4类。太阳辐射因子太阳辐射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广西属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较多,净全辐射较多,形成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的特征。由于南北纬度差异较大,使广西一些气候要素,例如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等南高〔多〕、北低〔少〕,等值线的主要走向与纬度大体一致。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太阳总辐射、净全辐射和日照时数夏季多、冬季少,气温夏季高、冬季低。太阳辐射差异与季风影响叠加,广西冬季南北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北部时有霜雪;而夏季南北差异小。大气环流因子大气环流因子是造成气候要素分布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特征的表现形式。广西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低温、枯燥、少雨,使广西气候季节变化大,冬季气候南北差异大,是形成广西降水丰沛、夏湿冬干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也是广西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台风〕、干旱,以及寒害、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下垫面因子广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北临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南濒热带海洋。复杂的下垫面使广西气候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变化复杂。如受山地影响,广西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递减,而南北差异甚小,最低值出现在海拔较高的乐业℃,次低值出现在桂中山区金秀℃。受地形影响,盛行风向也多沿山谷、河谷走向。山体的抬升作用造成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量的明显差异。例如十万大山东南部为多雨区,东兴年降水量,而西北侧为少雨区,宁明1144.3mm,上思。山体对冷空气的阻挡和焚风效应,在山的南坡形成冬季局地暖区。例如十万大山,云开大山南侧一些地区是广西生产橡胶、胡椒等热带作物区域。中部弧形山脉内外气候差异较大,大桂山、大瑶山、都阳山、青龙山等山的南侧是荔枝、龙眼、香蕉等热带和南亚热带水果经济生产的大致北界,也与广西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分界线接近。南北走向的湘桂谷地、潇贺谷地等成为北方冷空气入侵的主要通道,冬季风速较大,气温较低,霜冻、冻雨〔雨凇〕、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南部沿海,海洋性气候特征较明显,受热带气旋影响较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类气候形成因子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又综合影响着广西的气候及其变化。3输电线路典型气象区我国的典型气象区为了使输电线路的设计、部件的制造统一化、标准化,综合分析了我国各地历年气象记录资料,1999年10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实施的《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其设计气象条件重现期110kV~330kV送电线路取15年,500kV送电线路取30年,并由此将我国划分为9个典型气象区。全国典型气象区见表。表全国典型气象区〔1999年标准〕气象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大气温度〔℃〕最高+40最低-5-10-10-20-10-20-40-20-20覆冰-5最大风+10+10-5-5+10-5-5-5-5安装00-5-10-5-10-15-10-10雷电过电压+15操作过电压、
年平均气温+20+15+15+10+15+10-5+10+10风速〔m/s〕最大风353025253025303030覆冰10*15安装10雷电过电压1510操作过电压0.5×最大风速〔不低于15m/s〕覆冰厚度〔mm〕05551010101520冰的密度〔g/cm³〕*一般情况下覆冰同时风速10m/s,当有可靠资料说明需加大风速时可取为15m/s。2010年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公布实施的国家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标准》〔GB50545-2023〕,设计气象条件重现期有所提高,110kV~330kV输电线路取30年,500kV、750kV输电线路取50年;统计风速的高度由取离地面15m或20m统一调整为离地面10m,由此将我国划分为9个典型气象区,各区除最高温度一致外,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导线覆冰均有较大差异,其中最低温度分为-5℃、-10℃、-20℃、-40℃四个区;根本风速分为23.5m/s、27.0m/s、31.5m/s三个风区;覆冰厚度分为0表3.1-2全国典型气象区〔2023年标准〕气象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大气温度〔℃〕最高+40最低-5-10-10-20-10-20-40-20-20覆冰-5最大风+10+10-5-5+10-5-5-5-5安装00-5-10-5-10-15-10-10雷电过电压+15操作过电压、
年平均气温+20+15+15+10+15+10-5+10+10风速〔m/s〕根本风速覆冰10*15安装10雷电过电压1510操作过电压×根本风速折算至导线平均高度处的风速〔不低于15m/s〕覆冰厚度〔mm〕05551010101520冰的密度〔g/cm³〕*一般情况下覆冰同时风速10m/s,当有可靠资料说明需加大风速时可取为15m/s。广西历次采用过的气象区情况介绍广西架空输电线计算用气象分区研究最早始于1958年,1963年由有关部门进行了补充论证,1987年又经广西电力设计院和广西气象局科教处通过对广西93个气象站自建站至1985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的根底上,完成了《广西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计算用气象条件区划》,1998年广西电力设计院和广西气候中心将资料系列延长至1997年,对广西的气象区划进行重新划分和优化,将全广西划分为Ⅰa〔无冰弱风区〕、Ⅰb〔无冰大风区〕、Ⅰc〔无冰强风区〕、Ⅱa〔有冰弱风区〕、Ⅲa〔厚冰弱风区〕、Ⅲb〔厚冰大风区〕六个气象区,其中设计风速分为25、30、35m/s三个风区,覆冰厚度分为0、5mm、10mm三个冰区,该分区一直沿用至2023年。1998年广西典型气象区见表、图和图,2023年广西电网地理接线图见图。表3.2-1广西典型气象区〔1999年标准〕计算条件气象区ⅠaⅠbⅠcⅡaⅢaⅢb大气温度〔℃〕最高+40最低-5-50-5-10-10导线与避雷线覆冰///-5-10-10最大风速时+20+20+25+15+15+15事故情况时+5+5+10+500按安装条件验算架空线路各局部时+5+5+5+500过电压条件决定间隙距离时大气过电压+20操作过电压+15风速〔m/s〕架空线路正常运行时导线与避雷线不覆冰2030≥35252530导线与避雷线覆冰///101010架空线路在事故运行时0按安装条件验算架空线路各局部时〔导线与避雷线不覆冰〕10大气温度最高和最低时0计算导线与杆塔构件的距离时〔导线不覆冰〕大气过电压101015101010操作过电压1515≥18151515覆冰厚度〔mm〕///51010冰的密度〔g/cm³〕图3.2-115年一遇气象区划图图3.2-230年一遇气象区划图图3.2-32023年广西电网规划地理接线图4现有主要输电线路采用的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广西架空输电线路的气象条件主要以设计覆冰厚度和设计风速为控制,已建的输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重现期大多采用《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110kV~330kV送电线路取15年,500kV送电线路取30年。风速设计:广西年平均风速~7.4m/s,年最大风速为~42.0m/s,极大风速~53.1m/s,换算成距地15m高15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s~35.6m/s,距地2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s~40.6m/s;以15m高15年一遇10min平均设计风速为例,风速较低的内陆地区,属于弱风区Ⅰa,其设计风速采用25m/s;沿海地区,如北海、钦州、防城港地区的沿海,台风路径经过的区域,属于强风区Ⅰc,设计风速一般采用35m/s以上;而强风区沿内陆衰减的区域,属于大风区Ib区,设计风速一般采用25m/s~35m/s之间以上。在2023年覆冰灾害后,新建线路采用新标准750kV、500kV输电线路取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110kV~330kV输电线路取30年一遇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110kV~330kV输电线路的根本风速不宜低于/s,500kV~750kV输电线路的根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覆冰设计简单概括为:桂南大局部地区,历史上无结冰记录,属Ⅰa、Ib、Ⅰc区,按无覆冰设计;桂中、桂西北、桂东山区迎风容易覆冰的区域属轻冰Ⅱa区,即采用5mm覆冰设计;桂北结冰较严重的区域属Ⅲa区,采用10mm覆冰设计;桂北〔如高海拔地区、湘桂走廊地区〕覆冰特别严重的地区属Ⅲb区,采用15mm覆冰设计;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还根据微地形、微气象情况,适当提高覆冰厚度等级。在2023年覆冰灾害后,对局部灾后加固及新建线路采用了覆冰区划专题的研究成果。广西电网架空线路所受的气象灾害主要为冰灾和风灾,其中以2023年冰灾损失为最。该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使广西电网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灾害,其中,桂林、柳州、来宾、贺州、梧州、河池、百色等7个网区的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局部地区出现电力设备掉闸、杆塔折倒、断线等情况。广西电网公司所辖范围内500kV线路出现1处断线〔没有出现杆塔受损情况〕,220kV线路共10条受损,损毁杆塔71基,其中倒塔56基,导地线断线140处,110kV线路共受损16条,损毁杆塔100基,其中倒塔66基,导地线断线201处。其中受灾较严重的220kV万道线倒塔8基、杆塔损坏30基;大南线倒塔9基、杆塔塔件折损8基,导地线断线事故30处;110kV南旺线倒塔7基、杆塔损坏6基、断导地线69处。因风受损〔尤其是因台风受损的情况〕需进一步调查统计。广西主要输电线路采用的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见表。表4.0-1广西主要输电线路采用的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表线路名称电压等级(kV)建设规模(km)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本风速〔m/s〕设计冰厚(mm)完成时间运行情况久隆变~玉林变500kv线路500kV20240-53020m高30年一遇02006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南宁500kV变~西津220kV线路220kV3140-53020m高30年一遇02002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梧州500kV变~藤县220kV线路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02000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来宾~芙蓉220kV线路220kV8940-52515m高15年一遇02003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田东~下雷220kV线路220kV10140-52515m高15年一遇02002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表〔续〕线路名称电压等级(kV)建设规模(km)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本风速〔m/s〕设计冰厚(mm)完成时间运行情况钦州电厂~久隆变500kV线路500kV40-53520m高30年一遇02006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久隆~港口Ⅱ回220kV线路220kV3640-530〔北段〕15m高15年一遇02006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220kV北海电厂~铁山Ⅱ线路220kV204003215m高15年一遇02007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防城港电厂~久隆变500kv送电线路工程500kV40035/3720m高30年一遇02006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南宁500kV变~龙湾220kV线路220kV10340-535〔钦州段〕15m高15年一遇02002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高沙~新兴双回220kV线路工程220kV40-535〔沿海段〕15m高15年一遇02007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冲口~博白π接北海电厂220kV线路220kV64400≥3515m高15年一遇02004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天生桥~隆林二回220kV线路220kV2640-52515m高15年一遇51999运行情况良好无因冰、风受损220kV田岭~档村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51983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220kV万秀~道石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52001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220kV大丰~南塘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102001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220kV沙塘~侯寨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102000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220kV大丰~和平220kV40-52515m高15年一遇102007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110kV大丰~和平110kV40-525/3015m高15年一遇5/102000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220kV南塘~湘山线220kV40-53015m高15年一遇1520072023年局部因冰受损5常规气象分析5.1气象站介绍广西全区目前有气象站92个〔不包括自动站〕,分布在全区各地、市、县所在地〔见图〕,建站之初一般都在郊区,但由于城市的开展,现在大局部台站的位置已经转为在市区里。全区95%的气象台站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建站的,建站时间已有50多年。解放前建站的有三个站,为南宁、桂林和沙塘,其中沙塘1936年建站,桂林、南宁1945~1946年建站;邕宁、临桂、灵川、乐业、富川、武宣、西林、凭祥二十世纪60年代建站,防城1982年建站,防城港1991年建站,其余台站的建站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图-1广西气象台站分布图广西是丘陵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各气象站点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拔在100~200m的台站占了近2/3,海拔在100m以下的台站约占1/3,海拔在400m以上的台站有12个,其中海拔最高的是乐业气象站,,其次是那坡气象站,;海拔最低的是钦州气象站,,其次是合浦气象站。广西92个气象台站中,基准气候站有4个,24h连续值班,每1个h进行一次定时观测,每天定时观测24次;根本气候站20个,24h连续值班,每天分别在02、05、08、11、14、17、20、23时进行定时观测;一般气候站68个,每天在08时至20时值班,分别在08、11、14、17、20时进行定时观测。观测的气象要素有:云、水平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蒸发量、地温等。局部气象站有深层地温观测工程,以及雪压、冻土和电线积冰等。目前广西只有兴安一个气象站进行电线积冰的观测。广西气象台站信息一览表见表。表-1广西气象台站信息一览表序号站名纬度经度海拔高度(观测场)〔m〕气象站性质1资源26°02′110°38′一般站2全州25°56′111°04′一般站3龙胜25°48′110°00′一般站4兴安25°37′110°40′224一般站5灌阳25°30′111°09′一般站6灵川25°25′110°19′一般站7桂林25°19′110°18′基准站8临桂25°14′110°11′一般站9永福24°59′110°00′一般站10恭城24°50′110°49′一般站11阳朔24°46′110°30′一般站12平乐24°37′110°40′一般站13荔浦24°30′110°24′一般站14三江25°47′109°36′一般站15融安25°13′109°24′根本站16融水25°05′109°15′一般站17柳城24°39′109°15′一般站18鹿寨24°29′109°45′一般站19沙塘24°28′109°23′一般站20柳州24°21′109°24′根本站21柳江24°15′109°20′一般站22金秀24°08′110°11′一般站23忻城24°04′108°39′138一般站24象州23°58′109°41′一般站表-1〔续〕序号站名纬度经度海拔高度(观测场)〔m〕气象站性质25来宾23°45′109°14′根本站26武宣23°36′109°40′70一般站27天峨25.00′107°10′一般站28南丹24°59′107°33′一般站29环江24°50′108°15′一般站30罗城24°47′108°54′一般站31河池24°42′108°03′211根本站32凤山24°33′107°02′根本站33东兰24°31′107°22′一般站34宜山24°29′108°40′一般站35巴马24°08′107°15′一般站36都安23°56′108°06′基准站37隆林24°47′105°20′一般站38乐业24°47′106°33′一般站39西林24°30′105°06′一般站40凌云24°21′106°34′438一般站41田林24°17′106°14′一般站42百色23°54′106°36′根本站43田阳23°44′106°55′110一般站44田东23°36′107°07′一般站45德保23°20′106°37′一般站46平果23°19′107°35′根本站47那坡23°25′105°50′根本站48靖西23°08′106°25′根本站49富川24°49′111°16′一般站50钟山24°33′111°19′一般站51贺州24°25′111°32′根本站52蒙山24°12′110°31′根本站53昭平24°11′110°48′一般站54梧州23°29′111°18′根本站55苍梧23°25′111°14′一般站56藤县23°22′110°55′一般站57岑溪22°55′111°00′一般站58马山23°43′108°10′168一般站59上林23°26′108°37′一般站60宾阳23°13′108°48′一般站61隆安23°11′107°42′一般站62武鸣23°10′108°17′一般站63天等23°05′107°09′一般站64大新22°50′107°12′一般站65南宁22°38′108°13′根本站66横县22°42′109°15′一般站67邕宁22°46′108°29′一般站68扶绥22°38′107°54′一般站69崇左22°24′107°21′一般站70龙州22°20′106°51′根本站71宁明22°07′107°04′一般站72凭祥22°06′106°45′242一般站73平南23°33′110°23′一般站74桂平23°24′110°05′根本站75贵港23°07′109°37′一般站76容县22°51′110°32′一般站77北流22°42′110°21′一般站78玉林22°39′110°10′根本站79陆川22°19′110°16′一般站80博白22°16′109°59′一般站81灵山22°25′109°18′基准站82浦北22°16′109°33′一般站83上思22°09′107°58′180一般站84钦州21°57′108°37′根本站85防城21°47′108°21′基准站86东兴21°32′107°58′根本站87北海21°27′109°08′根本站88涠洲21°02′109°06′根本站89合浦21°40′109°11′5一般站90防港21°37′108°21′一般站91雁山25°05′110°19′一般站92南宁城区22°48′108°24′一般站广西气象特征值分析气温气温是表征大气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通常以摄氏度(℃)表示。气温是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平均气温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3℃之间。等温线根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20℃等温线自西向东穿过田林—凌云—东兰—河池—宜州—柳城—鹿寨—桂平北部—平南北部—蒙山—恭城—贺州。左江河谷,右江河谷,北海市,防城港市大部,玉林市西部,以及钦州等地在22.0℃以上,其中涠洲岛高达℃,是广西全区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南丹、金秀等地年平均气温小于℃,其中资源的年平均气温为℃,是广西全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广西其他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0℃图广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代表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各地月平均气温在~℃之间,南高北低,南北相差约10℃,地域分布特点与年平均气温相似,桂林、贺州两市和柳州、河池两市北部各县以及乐业、金秀为~℃,其中处于北方冷空气通道的湘桂走廊〔包括资源、全州、龙胜、兴安、灌阳、灵川和桂林〕以及三江、南丹、乐业等地在8℃以下,以资源最低,仅℃,是广西最冷的地方;玉林市大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以及左、右江河谷各县〔区〕为~℃;广西其余大部地区为~℃4月〔代表春季〕,广西各地气温迅速上升,是入春后气温上升最快的一个月。月平均气温除桂林、贺州两市和柳州市北部以及乐业、金秀等地为~℃之外,其余大部地区在℃以上。崇左市,南宁市中南部,沿海各市县和玉林市南部以及右江河谷各县(区)在~℃之间,这些地区4月中旬进入初夏,其余地区那么在5月中旬入夏。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相比,桂西春季平均气温略高于桂东。7月〔代表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广西各地7月平均气温为23.3~℃。北海、贵港两市,柳州市南部,来宾市南部,崇左、武鸣、贺州、恭城、平乐等地在℃以上,最高的涠洲岛℃,柳州℃;桂林、柳州、河池3市北部,防城港市大部,百色市北部及南部山区,金秀、昭平、蒙山、天等、大新、凭祥、上林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金秀、那坡、南丹4地在℃以下,最低的乐业℃;其他地区为28.0~℃。7月份桂西南北气温仅相差℃,差异不明显。河谷平原与丘陵山地之间,垂直温度差异显著,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平均气温降低约~℃。10月〔代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北部各县和百色市南、北山区各县及金秀在℃以下,其中乐业、资源、金秀等地为~℃;沿海地区,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南部,南宁和崇左两市大部在℃以上,其中北海市,防城和东兴高于℃。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相比,桂东秋季的平均气温略高于桂西。平均最高气温广西各地年平均最高气温在~27.6℃之间,地域分别特征为南部高,北部低。桂林市,贺州市大部,河池、柳州两市北部,百色市西南部,以及乐业、隆林、金秀、蒙山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最低为℃;右江河谷,左江河谷以及合浦等地在℃以上,其中百色、崇左最高,为℃;广西其它地区在~27.0℃之间。图广西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布图冬季〔1月〕平均最高气温,桂林、贺州两市以及柳州、河池两市北部为~14℃,资源最低为℃;右江河谷,崇左、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五市17~19℃,合浦最高为℃;其余各地为14~17℃。春季〔4月〕平均最高气温,广西北部为22~25℃,资源最低为℃;南部26~29℃,百色最高,为℃。夏季〔7月〕平均最高气温,金秀、南丹、乐业、德保、那坡、靖西等地在31℃以下,其中乐业最低,为℃;广西其它地区为31~33℃,其中崇左最高,达℃秋季〔10月〕平均最高气温,桂东北山区,桂西山区各县以及金秀为22~25℃,乐业最低为℃;广西其余大部地区为26~29℃,其中崇左、合浦最高,均为℃。平均最低气温广西各地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1.1℃之间,地域分别特征为南部高,北部低。桂林市,贺州市,河池、柳州两市北部,百色市山区各县,以及金秀、蒙山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最低,为℃;广西沿海各地以及龙州、崇左、邕宁、博白等地在℃以上,其中涠洲岛最高,为2℃;广西其它地区在~19.0℃之间图5.2-3广西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冬季〔1月〕平均最低气温,桂林、贺州两市以及柳州、河池两市北部为3~7℃,资源最低,为℃;右江河谷,南宁市南部,崇左、北海、玉林三市,钦州、防城和东兴为10~11℃,其中涠洲岛最高,为℃;广西其余各地为8~10℃。春季〔4月〕平均最低气温,桂北14~17℃,资源最低为℃;桂南和右江河谷19~20℃,其中涠洲岛最高,为℃;广西其余各地1~19.0℃夏季〔7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源、龙胜、三江、金秀、南丹、罗城、凤山、东兰、巴马和百色市南、北山区各县在24℃以下,乐业最低为℃;涠洲岛最高,为℃;其余大部地区为24~26秋季〔10月〕平均最低气温,桂林市中北部,柳州市北部,河池市西部,百色市南北山区各县以及金秀等地为14~17℃,其中资源最低,为℃;涠洲岛最高,为℃;其余大部地区为18~22℃。极端最高气温自气象站建站~2023年期间,广西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在~42.5℃之间。沿海地区一带,百色市西南部,以及乐业、南丹、凤山、天等、金秀等地在38℃以下,其中金秀最低为℃;右江河谷,左江河谷,南宁市西部,贺州市大部,桂林市东南部以及隆林、西林、全州等地在℃以上,其中以百色最高,达℃;广西其它地区在~40.0℃之间百色市和天等、凤山等地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4~5月,其余大部地区多出现在7~8月。广西各地日最高气温≥℃的酷热天气,除沿海地区和桂北山区各县外,大部地区在15天以上,地处右江河谷的百色和左江河谷的崇左分别达44天和38天,为广西全区之冠。图5.2-4广西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布图极端最低气温自气象站建站~2023年期间,广西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9℃之间。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北部,以及西林、那坡、乐业、金秀、蒙山、富川、藤县等地在℃以下,其中以资源最低,为℃,其次是全州,为℃;广西全区只有都安、博白、东兴、防城港、防城、北海、涠洲岛这7个站没有出现过0℃以下的低温,其极端最低气温为~2.9℃,涠洲岛最高为℃;广西其它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在~0.0℃之间广西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份,日最低气温≤℃的寒冷天气日数,以资源最多,平均每年有21天;桂林市北部,以及南丹、乐业、金秀等地为5~12天,其余地区不超过5天。图5.2-5广西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图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因素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广西各地年平均气压在~之间。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河谷、平原、盆地高,山区低。桂林市北部〔全州除外〕,河池市西北部,百色市南北山区,崇左市北部,以及凭祥、罗城、金秀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气象站海拔高度最高,年平均气压,是广西气压最低的地方,其次为那坡,年平均气压;沿海钦州、合浦、北海等地年平均气压在以上,钦州气象站海拔最低,年平均气压为,是广西气压最高的地方,合浦次高,为10;广西其他地区年平均气压为~。广西年平均气压分布图见图。图5.2-6广西年平均气压〔hPa〕分布图广西地面气压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秋季高于春季。由冬季到夏季,气压逐渐下降,至7月达最低值;由夏季到冬季,气压逐渐上升,到12月到达最高值。1月(代表冬季),广西各地平均气压在~之间。桂林市北部〔全州除外〕,河池市西北部,百色市南北山区及天等、大新、凭祥、罗城、三江、富川、金秀等地在1000.0hPa以下,其中乐业,是1月平均气压最低的地方,那坡次低,为;钦州、北海、贵港三市,防城港市大部及苍梧、藤县、北流、博白、武宣、象州、来宾、邕宁、柳州、鹿寨等地1月平均气压高于,其中钦州,是1月平均气压最高的地方,合浦,次高。广西其他地区1月平均气压为~。7月(代表夏季),广西各地平均气压在~之间。桂林市北部〔全州除外〕,河池市西北部,百色市南北山区及天等、大新、凭祥、罗城、金秀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是7月平均气压最低的地方,那坡次低,为;沿海地区及平南等地7月平均气压高于,其中合浦,是广西7月平均气压最高的地方,钦州次高,为。广西其他地区7月平均气压为~。湿度湿度是表示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水汽压是大气压力中水汽的分压力。其大小直接反响出蒸发的快慢。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出现相反的情况,根本上由大气温度决定。湿度以百帕〔hPa〕为单位。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了空气距饱和空气的程度。当相对湿度到达100%时,假设有凝结核存在,便会有凝结发生。相对湿度小时,表示空气枯燥。.1平均水汽压年平均水汽压广西各地年平均水汽压为~。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高,北部低;沿海和河谷、盆地平原高,丘陵山区低。桂林市东北部,以及乐业、南丹、金秀等地在以下,其中乐业最小,为;北海、钦州2市,防城港、玉林2市南部,以及宁明、龙州、邕宁、田阳等地在以上,其中最大的涠洲岛,为,北海、合浦、东兴次大,均为;广西其它地区在~之间。广西年平均水汽压分布图见图。图5.2-7广西年平均水汽压〔hPa〕分布图年最大水汽压广西各地年最大水汽压为~。北海市、防城港、钦州、贵港4市大部,以及龙州、上林、宾阳、田阳、田东、柳江、忻城等地在以上,其中最大的忻城,达,涠洲岛次大,为。百色市西部,金秀、南丹等地在以下,其中金秀最小,为。广西其他地区在~之间。最小水汽压广西各地年最小水汽压为~。右江河谷大部,那坡、隆林、扶绥、龙州、凭祥等地在以上,其中最大的凭祥、隆林,为。桂林市大部,钟山、富川、鹿寨、金秀等地在以下,其中兴安最小,为。广西其他地区在~之间。.2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广西各地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82%。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北部高,中部低;沿海和丘陵山区高,河谷和盆地平原低。桂林市中部,以及恭城、富川、柳州、鹿寨、河池、都安、马山等地在76%以下,其中柳州最低,为73%。北海、防城港2市,桂北靠近湘、黔两省的边缘各县〔资源、龙胜、三江、南丹、乐业、隆林〕,以及田林、凭祥、浦北、上林、陆川、金秀、昭平等地在80%以上,其中乐业、浦北、涠洲岛等地最高,为82%。广西其它地区在76%~80%之间。广西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图见图。图5.2-8广西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图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广西平均相对湿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最大,春季次大,冬季最小、秋季次小。大部地区由夏季到冬季,相对湿度逐渐减小,到12月达最低值;由冬季到夏季,相对湿度逐渐增大。1月〔代表冬季〕,广西各地平均相对湿度在70%~82%之间。鹿寨、柳州、柳城、桂林、临桂、恭城、灵川、来宾、象州、忻城、河池、都安、富川、钟山、马山、凌云等地在75%以下,其中鹿寨最小,为70%,其次是桂林、都安,为72%。乐业、隆林、西林、凭祥、金秀等地在80%以上,其中乐业最大,为82%。广西其他地区1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80%。4月〔代表春季〕,广西各地平均相对湿度在71%~88%之间。百色市〔除平果外〕,河池市大部〔包括天峨、巴马、凤山、东兰、河池、环江、罗城〕,崇左市中部〔包括宁明、崇左、大新、天等〕,以及柳州、忻城、马山等地在80%以下,其中西林最小,为71%,其次是百色,72%。北海市、东兴、防城港、昭平等地在84%以上,其中涠洲岛最大,达88%,其次是东兴,87%。广西其他地区4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0%~84%。7月〔代表夏季〕,广西各地平均相对湿度在75%~87%之间。桂林和柳州两市南部,贺州市北部,武宣、象州、河池、环江、百色、马山等地在80%以下,其中全州最小,为75%。东兴、防城、乐业等地在85%以上,其中东兴最大,为87%。广西其他地区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10月〔代表秋季〕,广西各地平均相对湿度在68%~85%之间。鹿寨、富川、恭城、灵川、临桂、柳州等地在70%以下,其中鹿寨、富川、恭城最小,仅为68%。百色市大部,河池市西部,以及金秀、凭祥等地在80%以上,其中隆林最大,为85%。广西其他地区10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最小相对湿度广西各地最小相对湿度在1%~15%之间,钦州市,北海、桂林两市大部,百色、贺州两市北部,来宾市西部,以及柳州、河池、南丹、宜州、靖西、田东、北流、宁明、东兴、防城港等地在10%以下,其中资源、永福最小,为1%;桂林市西南部,柳州市北部,梧州市北部,玉林市南部,南宁、崇左、贵港、防城港四市大部,以及昭平、忻城、东兰、天峨、那坡、田阳、等地在12%以上,其中阳朔、融水、苍梧、藤县、平南最大,为15%;广西其余各地在10%-12%之间。最小相对湿度一般出现在10~4月。广西年最小相对湿度分布图见图。图5.2-9广西年最小相对湿度〔%〕分布图降水量降水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降落到单位地平面上的雨水深度,以mm为单位。年降水量广西是全国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西林〕~〔东兴〕,大局部地区为1500~2000mm。由于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其地域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主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是:〔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3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灵川为中心的永福、兴安、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三个少雨区是:〔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6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400mm。此外,玉林市南部的陆川、博白,都阳山东南部的都安、马山,以及浦北等地年降水量亦较多,达1700~1900mm。广西其余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300~1700mm。广西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图。图5.2-10广西年降水量〔mm〕分布图季降水量广西地处东亚季风区域,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略多于秋季。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只有50~236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14%。地域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减少。桂林、贺州两市,柳州市北部,贵港市东部以及容县、玉林、陆川、上林、宾阳等地冬季降水量为150~200mm,其中桂林市北部大于200mm,兴安多达236mm,是广西冬季降水最多的地方。百色市,崇左市,南宁市南部以及河池市西部的冬季降水量为50~100mm,其中田林仅有50mm,是广西冬季降水最少的地方。广西其它地区冬季降水量为100~150mm。春季〔3~5月〕,广西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先后进入雨季,降水量明显增多,季降水量可达220~760mm,占全年降水量20%~40%。地域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由西南向东北增加。桂林市中北部以及融安、富川、昭平等地春季降水量为600~760mm,其中兴安、昭平多达761mm和754mm,为广西春季降水量之冠,形成兴安和昭平两个多雨中心。百色市和崇左市以及上思等地的春季降水量小于300mm,其中上思、田阳分别只有231和234mm,为广西春季降水量最少之地。广西其它地区春季降水量为300~500mm。夏季〔6~8月〕,广西以锋面降水和台风降水为主,降水量可达470~1550mm,占全年降水量31%~60%。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由北向南增加。钦州市,玉林市南部以及凌云、凤山、东兰、都安、马山、靖西、融安、金秀等地降水量较多,达800~1550mm,其中东兴、钦州多达1550mm和1220mm,是广西夏季降水量最多之地,形成东兴—钦州多雨区。桂林市的全州、灌阳、恭城、平乐和梧州市南部,以及贺州、西林、宁明等地夏季降水量较少,只有470~600mm。广西其它地区为600~800mm。秋季〔9~11月〕,台风对广西的影响逐渐减少,常出现秋高气爽、晴朗暖和的天气,各地降水量开始锐减,季降水量在190~560mm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13%~23%左右。其地域分布特点:南多北少,西多东少。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降水量较多,达310~558mm,其中位于十万大山南侧迎风面的东兴、钦州多达558mm和376mm,为广西秋季降水量之最;柳州市南部,来宾市,贺州市以及恭城、平乐、荔浦等地秋季降水量较少,仅有185~210mm。广西其它地区为210~300mm。历年最大降水量广西各地历年最大降水量为~4147.7mm,其地域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和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以及天峨、宁明、隆安、武鸣等地的历年最大降水量在1800mm以下,其中田阳最少,为;东兴-钦州-浦北-陆川一线以南,湘桂走廊一带,以及昭平等地在2600mm以上,其中防城港市大部和陆川4个地方在3000mm以上,最多的防城港,历年最大降水量高达,东兴和防城分别为和;广西其它地区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门窗安装外包合同范本2025年
- 2025电商企业用户增长与转化服务合同
- 2025车库租赁及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机械设备租赁经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楼盘认购委托销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短视频历史题材拍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车辆租赁及景区门票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与社区共建共享服务合同
- 2025版健康医疗监控系统安装与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新型锅炉设备安装与性能验收合同
- 2025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试题库
- 2025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调查表模板
- 分场景室分覆盖解决方案
- LY/T 2408-2015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
- GB/T 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 GB/T 17997-1999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 《滔滔黄河》课件
- 农业生态学全套课件
- (新版)理财经理岗位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西省朔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