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课件26张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课件26张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课件26张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课件26张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读懂诗家语课件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创作时代之久远,场景之陌生,意向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情感之复杂,技巧之多样......诸此种种,导致了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障碍。

正因如此,要想读懂古代诗歌,品味到诗香,就应如沸水泡茶一样,需要“诗语的散开”“思维的发散”“场景的联想”等。

一言以蔽之,读诗须具备思维的宽度。

泡开诗歌茶

读懂诗家语

------读不太懂的情况下,如何较准确地说出诗意问题思考1.“离别宽衣带”怎么理解?为什么分别了还要把衣服解开?2.“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中“尽日解鞍”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一整天都在解下马鞍?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因此,古代诗词鉴赏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诗家语的特点以读懂诗歌,否则就谈不上鉴赏。(1)特殊句法语序倒装: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挪位等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也可以是关联词(2)词性词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3)互文见义(4)意象叠加“诗家语”的特点A.主谓倒装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这两句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鹦鹉洲芳草繁茂的样子。【句式倒装】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常式: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B.宾语前置C.主宾换位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常式:秋色渐将晚,黄花报霜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常式: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门户生光彩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常式:林暗风惊草,将军夜引弓D.定语挪位a.定语挪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常式:青海长云暗雪山,遥望孤城玉门关。分析: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为“玉门关”的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常式: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诗歌语言变形的原因:诗歌格律的要求D.定语挪位b.定语挪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常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月夜飞度镜湖。分析:“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训练一下】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是主谓倒装,使诗歌读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②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柳色映春山,梨花藏夕鸟。是宾语前置,使诗句读来更富有音乐美。

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将“香稻”“碧梧”挪到前面,是为了突出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成分省略】1.省略主语①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分析:前边的“借问”的主语是“路人”,后边“遥招手”的主语是“小儿”(被省略),因为他“怕得鱼惊”所以对人只是“招手”。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省略比喻词。山河破碎如风飘絮,身世浮沉似雨打萍。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分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由于字数限制,便把对举两件事的后一件中的谓语“看”省去。因对举而省略。由于字数、声律的限制,有的诗句在对举两件相关事物时,往往只在表达前一事物时使用相关的动词或其它词语,而在表达后一事物时把相同的词语略去。

③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分析:前一句的意思是“五陵贵族子弟竞相赠送歌妓以锦帛财物”,“争”为状语,其后省去谓语动词“赠送”。因状语而省略。④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分析:诗句意思是“秋天的风声响彻整个竹林,寒气侵袭着所有五陵的青松”。因相关而省略。这里所说的相关,一般体现为词语的搭配,比如“风”常和“吹”相联用,“雨”常和“淋”、“打”相联用,“日”常和“晒”相联用,“寒气”一般和“侵袭”或“笼罩”联用等。

3.省略介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省略连词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B.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分类教材典例阐释名词活用作动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名词作状语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样”。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使动用法,意为“使……绿”。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重”,意动用法,意为“以……为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沉迷于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的特殊写法之一:互文见义

(1)短语互文去国怀乡:朝歌夜弦:(2)单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3)偶句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朝歌弦,夜弦歌(日日夜夜唱歌弹琴)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应理解为“主客二人下马上船”。即“千万里冰封和雪飘”。即“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完全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本没有动词将它们连在一起,但借助于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诗歌的特殊写法之二:意象组合如何读懂一首诗歌?1、知晓“活用”,还原词性。2、识别“倒装”,还原语序。3、注意“省略”,补足成分。4、留意“空白”,补足空白。5、分析“用典”,理解用意。译文春天(织妇)养蚕剥茧抽丝又织成绢,夏季再次养蚕剥茧(织绢)。绢尚未织成就打算拿去缴纳官府所征赋税,丝还在纺车上就考虑拿它去赎回典押的东西。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自己却仍穿着布制衣裙。能有布衣穿的时候还算可以,但今年无麻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织妇叹戴复古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课本例题1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①建康:今江苏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任建康知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致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课本例题2译文:

我来凭吊古人的陈迹,登上高楼,却落得愁闷无穷。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处?满目所见只是千古兴亡的遗踪。夕阳斜照着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中,风儿吹拂着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一只孤独的船儿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建功扬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儿辈身上,漫长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早晨以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译文(我)转回已经白发苍苍头不由得感到悲愁,倚着拐杖背靠着身后的古城,

江中的小块陆地已露出水面,而天空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此时,事物都变得越来越清晰。只遗憾江村变迁衰落,年岁已老,有负自己平生为官。抬头艳羡黄昏时林中的鸟,尚能轻盈的还归故巢。独坐【注】杜甫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注】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秋,当时杜甫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课本例题3译文将军有舍弃生命报效国家的壮志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你一身无数次的征战让你的身上到处都是刀箭的伤疤。锁在玉匣中的龙鳞战甲泛出森冷的气息,箭壶上的金令更衬托出羽箭的寒冷。行军时你们的黑色衣袍覆盖了漫天雪花,作战归来时,夜色已深,清冷的月光映在你白色战马的鞍上。回到驻地,你仍然没有休息,还在担忧敌人会来侵扰边境,在军营中还不时地把作战地图拿出来观看。赠边将施肩吾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注】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治军严谨,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课本例题4红白牡丹吴融①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①吴融(?—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星宿的位置),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课本例题5译文一片出岫的孤云漂浮在异国的山野,南朝的词人却是北朝的当起了州县的卑微小官。终日处置不完纷至沓来的文册书牍,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