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街中学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长征,是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历程。但是,这一伟大壮举,一开始并没有被称为“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撤出位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当时,中央计划是转移至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并未预料到要万里转战到西北。因此,在中共中央等机关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将这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称为“突围”“长途行军”“反攻”“西征”等,并没有称为“长征”。1935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在贵州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长征”一词的文献。9月,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会议上通过《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中有中央红军“突围后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提法,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表述。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长征的重大意义作了详细阐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此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在讲话和文章中,又多次提及“党中央和红军主力”的“长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所提及的“长征”,此时指的都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到陕北的战略转移。随着时间推移,党内对长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对哪些红军队伍参加长征的认识上,逐渐由专指中央红军的长征扩展到包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内的长征。(摘编自李东方《对党的文献中“长征”概念演变情况的历史考察》)材料二: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湘江战役到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到突破腊子口……纵观长征中的系列战斗历程,无不体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战斗、敢打敢冲、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忘我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之前,指战员纷纷请战,掀起了“争当突击手,飞夺泸定桥”的请战热潮。杨成武将军回忆当年的场景:“二连连长廖大珠刷地站了起来,说:‘一连过乌江立了功,成了渡江模范连,我们要向一连学习,争取当夺取泸定桥的英雄连……’‘夺桥任务非给我们三连不可!’三连连长王友才,没等廖大珠说完,也霍地站了起来……”正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前赴后继。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执行共产国际的一切决定。这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导致党内部分领导人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教条化,照搬照抄,给中国革命带来挫折。由于电台损坏,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中国共产党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在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后的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大纲》,并对领导层的人事做了调整,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长征途中,红军面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在这种艰险的境地下,只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才能保证长征的胜利。长征之初,红军各路部队自觉以大局为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主动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兄弟部队。在明知留下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陈毅、瞿秋白、何叔衡、陈潭秋等人坚决服从命令,留在苏区根据地坚持斗争。在长征期间,党和军队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都胸怀全局,淡泊名利,甚至主动让贤,以革命大局为重,紧密团结全党全军。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救国救民”旗帜唤醒劳苦大众。长征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支持和拥护。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入冕宁县境,在彝海边,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按照彝族传统习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继续北上、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摘编自王炳林《长征精神的内涵》、王相坤《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材料三: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4%的人超过40岁。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的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几次落泪,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1934年长征初期,中共中央没有制定转战西北的计划,只是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B.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长征”一词在中央红军长征4个月左右时才被第一次使用在党和军队的相关文件中。C.工农红军向西北进军的目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长征虽然艰难,但是锻炼了革命队伍,宣传了革命的思想。D.长征开始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军队并未全部撤走,仍然有一批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些人面临的斗争局面是极其恶劣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农红军是受形势所迫才进行战略转移的,当时王明等错误指挥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B.中央红军的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途中先后发生了四渡赤水河、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C.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一连首先立了战功,二连、三连不甘示弱,纷纷主动请缨,反映了当时红军高昂的战斗热情。D.长征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超过半数的人不到25岁,如洪超、陈树湘,这些年轻人胸怀理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3.下列选项中,对“长征”的表述单指中央红军长征的一项是(3分)A.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派遣了自己的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B.1935年1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等红军将领,提出“表现积极的分子……均应广泛地吸收入党,尤其是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经过长征斗争的指战员,应更宽广地吸收入党”。C.杨尚昆1936年8月在《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指出“三个方面军,为了要北上抗日,都进行了万里长征,由东而西,由南而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D.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长征的历史作了如下叙述:“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4.我们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4分)5.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6分)(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小题。驿站长(俄)普希金一个炎热的日子。在离开某驿站还有三俄里的地方,大雨倾盆,我浑身湿透。“喂,都妮亚!”驿站长喊道,“把茶炊摆好,再拿点奶油来。”话音未落,从板壁后面出来一个约莫十四岁的少女。“这是你的女儿?”他得意地答道,“又聪明,又机灵,跟她去世的母亲一模一样。”说完,他动手登记我的驿马使用证,我便去细看那一张张点缀着他简陋而整洁的住屋的图画。都妮亚已经捧着茶炊回来了。我就跟她谈天,她落落大方地答话,像个见过世面的姑娘。我们三个人就一见如故地聊起来。过了几年,人事倥偬,我又走上了这条官道,又到了这个老地方。我忆起老站长的女儿,觉得很高兴。可是我又想:老站长可能已经撤了,都妮亚多半也已经出嫁。父亲或女儿会死去的念头也在我的脑子里闪过。于是,我带着悲哀的预感走近某驿站。马在驿站的小屋前面站住了。我一进屋,立刻认出那几张图画。桌子和床还在原来的地方,可是窗台上已经没有花了。站长盖着皮袄睡着了,我的到来惊醒了他,他抬起半个身子……这正是萨姆逊·威林,可是老得多了——怎么三四年的工夫会把一个健壮的汉子变成虚弱的老头!“都妮亚好吗?”老人皱了皱眉头。“天晓得,”他答道。“她大概出嫁了吧?”我说。老人假装没有听见我的问话。“这么说,您认识我的都妮亚?”他开言道,“谁不认识她啊?唉,都妮亚,都妮亚!多好一个姑娘!能说我不疼我的孩子吗?能说她过得不快活吗?不能。那是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啊。”于是他就把他的伤心事详详细细地讲给我听了。——三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站长的女儿在壁板后面给自己缝衣服,一辆三驾马车到了,接着一个头戴契尔克斯皮帽,身穿长军大衣,裹着披肩的旅客走进屋子里来要马。见惯这种场面的都妮亚从板壁后面跑出来,殷勤地问那位旅客要不要吃点什么。都妮亚的出现产生了照例有的那种效果,旅客息怒了,他同意等候马匹,还要了晚饭,摘下湿漉漉的长毛皮帽,解开披肩,脱掉军大衣,原来这位旅客是一个体格匀称、留着黑色小八字胡的年轻的骠骑兵。突然,这个年轻人躺在长凳上面,几乎不省人事。站长把自己的床让给他,而且决定,如果第二天早晨他的病还不减轻,就派人到C地去请医生。第二天骠骑兵病得更厉害了。都妮亚把一方浸了醋的手帕包在他的头上,就坐在他的床边做针线活。病人当着站长的面只是呻吟,差不多不说一句话,却喝了两杯咖啡,还一边哼哼一边定了午饭。都妮亚一步也没有离开过他。他不断地要水喝,都妮亚就递给他一大杯她亲自做的柠檬水。一天又过去了,骠骑兵已经完全复原。他非常快活,一会儿跟都妮亚,一会儿又跟站长说笑话,闹个不停,到第三天早晨,站长竟跟这位可爱的客人难舍难分了。那天是礼拜天,都妮亚准备去做午祷。骠骑兵的马车套好了,他跟站长告别,跟都妮亚告别,并且自告奋勇要送她到村口的教堂去。都妮亚迟疑不决地站着……“你怕什么?”父亲对她说。“大人又不是狼,不会把你吃掉,就坐他的车到教堂去吧。”都妮亚上了车,坐在骠骑兵旁边,仆人跳上车夫座,车夫吹了一声口哨,马儿就飞跑起来。早就过了午祷的时间,都妮亚一直没有回来。傍晚时分,驿站长终于一个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带来一个吓死人的消息:“都妮亚跟骠骑兵到那一站又往前走了。”老人受不住这个打击,立刻卧倒在前一晚那年轻的骗子睡过的床上。他的朋友劝他去告状,他想了想,把手一挥,决定让步。随后又重新干起自己的差事来。就在不久以前,我路过某地,又想起我那个老朋友。这时正是秋天。灰色的云块布满天空,冷风从收完庄稼的田地上吹来,树上的红叶、黄叶随风飘落。日落时分,我进了某村,在驿站小屋旁边停下。门厅里走出一个肥胖的乡下女人,她回答我说,老站长死去差不多一年了。我开始懊悔白跑了一趟,无谓地花掉七个卢布。“他怎么死的?”“我问啤酒师傅的妻子。“喝酒喝死的,老爷,”她答道。“葬在哪儿?”“就在村外,他死去的太太旁边。”在她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衣衫破烂、红头发独眼的小男孩跑到我面前,立刻领我到村外去。“他教过我削笛子,从前(愿他早进天国!)他从小酒店出来,我们就跟着他嚷嚷:‘老爷爷,老爷爷,给点榛子!’他就把榛子分给我们。从前他总跟我们一块儿玩。”“夏天有一位太太路过这儿,她倒问起老站长,还到他的坟上去过。”“什么样的太太?”我好奇地问。“漂亮的太太,”小孩答道,“她听说老站长死了,就哭起来,对孩子们说:‘你们乖乖地坐着,我到坟地上去一趟。’我说我给她带路。可是太太说:‘我自己认得路。’她还给了我一个五戈比的银角子——真是个好心肠的太太!”我们到了坟地。这是个光秃秃的地方,没有围棚,竖着许许多多木头十字架,连一棵遮荫的小树也没有。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样凄凉的坟地。“老站长的坟就在这儿,”小孩一边说,一边跳上一个沙墩,上面竖着一个嵌着铜圣像的黑十字架。“那位太太到这儿来过吗?”我问。“来过,”小孩答道,“我远远地望着她。她趴在这儿,趴了好久。”一八三〇年九月十四日(有删改)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主要围绕着驿站长及其女儿都妮亚的故事,写出了“小人物”的人生际遇。B.小说以“我”三次到驿站的见闻构成小说的主体,逐渐展开故事的情节,刻画人物形象。C.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父亲的介绍、旅客的息怒等间接描写来刻画都妮亚的魅力。D.孤苦的老驿站长曾经与女儿相依为命,但女儿的突然离去,加剧了老驿站长命运的悲剧。7.下列有关小说结构与叙述方式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通过“我”的三次到访,写出了驿站长生活境况的前后巨变,使文章更富有层次性。B.文中通过插叙老人叙述爱女突然离去的伤心往事,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展现了老人的不幸遭遇。C.文章用第一人称写作,让读者感到讲述的似乎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升了故事的可信度,也增加了故事的现实性和生动性。D.文章通过孩子到成人再到孩子的视角置换描述都妮亚回来探望死去父亲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悲剧色彩。8.小说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都妮亚离开后父亲的悲惨境况?请简要概括。(4分)9.由普希金《驿站长》开创的“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类人物形象。请你结合文本谈一谈作者普希金创作“小人物”类作品的目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亦坐收系郡邸狱。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渭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日再省视。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内,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既而吉谓守丞谁如:“皇孙不当在官。”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俱送;京兆尹不受,复还。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蓦吉以私钱雇组令留与郭征卿并养,养月,乃遣组去。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无诏令。”时吉得食米、肉,月月以给皇曾孙。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吉闻史良娣有母贞君及兄恭,乃载皇曾孙以付之。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丙吉奏记光曰:“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义,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杜延年亦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及组日满A当去B皇孙C思慕D吉E以私钱雇F组令留G与郭征卿H并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一般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B.内,接纳,和“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中的“内”字含义不同。C.“复还”与“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复”字含义不同。D.“令天下昭然知之”与“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然”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丙吉同情在巫蛊之祸中无辜遭难的刘病已,对刘病已格外照顾,并挑选两个谨慎厚道的女囚徒,让她们哺养刘病已。B.刘病已患了疾病,有好几次几乎性命不保,丙吉总是督促养育刘病已的乳母去请医喂药,丙吉对刘病已恩惠很深。C.丙吉认为皇曾孙不应住在监狱之中,希望京兆尹接受刘病已却遭到拒绝,又把他交给史家抚养,后交由掖庭令抚养。D.霍光与张安世上书朝廷,认为刘病已通晓儒家经术,很有才干,举止安详,性格平和,可立为皇位继承人,后刘病已被封为阳武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2)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14.丙吉对刘病已有何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合流①值雨与曹光道饮梅尧臣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赖有故时交,举杯聊岸帻②。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必竟无所施,醉去思泉石。[注]①合流:地名。②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帻,头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秋风”“秋雨”奠定了凄冷的基调,“嚎”极写风声,“阻”突出雨势,“衰林”增添了诗人的愁绪。B.首联、颔联照应诗题,“归客”写出了友人曹光道的形象,“故时交”表明二人认识多年、情谊笃厚。C.颔联写与友人雨天饮酒,“赖”流露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聊岸帻”可见朋友间的亲切随意、不拘束。D.颈联承接颔联而写,朋友间此时“谈兵”与“论文”,相谈甚洽,虽不触及过去,却仍情意相通。16.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也用“,”两句从反面说明自大自夸之人难以取得长远成就。(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写词人与妻子梦中相见,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将感情推向高潮。(3)“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着笔对方,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在思想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如“,”。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连绵的山丘、温暖广阔的田野以及无尽的白昼在此沉眠,它们尽享明媚阳光,不再叹息生命短长。荒凉之野不再寂寞。进入这里,可卸下肩头习俗的包袱。自然的圣洁使宗教相形见绌,自然的真实使英雄______。在这儿,我们发现任何东西都无法同大自然______,自然如同神明,审判每一个接近的人。无言的树木开始说服我们放弃那些以庄重为名的琐碎,与之一起生活。走进展开的风景,为崭新的画卷所倾倒,为______的思绪所吸引,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随自然心满意足地而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黯然失色
相映争辉
接踵而至 B.黯然失神
相映争辉
摩肩接踵C.黯然失色
相映成趣
接踵而至 D.黯然失神
相映成趣
摩肩接踵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随自然心满意足地而去。B.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之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心满意足地随自然而去。C.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心满意足地随自然而去。D.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之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随自然心满意足地而去。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9498-2024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
- 2024年度汽车检测仪租赁合同示范文本2篇
- 中班活动教案教育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的许可使用期限与条件
- 2024年度文化艺术节赞助合同:某艺术节的赞助权益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合作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为一部电影
- 《齿轮传动K系数》课件
- 2024年度电视剧导演聘请合同3篇
- 2024年度企业培训与人才交流服务合同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数据分析师
- 技改方案范文
- 县人民医院关于职工工资与绩效等待遇的规定
- 农村自建房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 护理产业与行业分析
- 子宫腺肌病病例分析报告
- 犯罪心理学-第五章不同犯罪类型的心理学分析课件
- (完整版)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高考英语高频短语按字母排序
- 《我的祖国》课件
- 老年人心脏病的护理与康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