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一级达标校2024届高三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月涵江区一级达标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湖南地区出土了不少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铜器,其铸造水平不低于中原,造型和纹饰则既有纯属中原风格的,也有富于江南特色的,而且某些商代青铜器上还有殷人的族徽。这说明殷商时期()A.等级森严的分封格局已形成B.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C.华夏文化圈得到进一步扩展D.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湖南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造水平高,造型和纹饰既有中原风格,也有江南特色,说明殷商时期华夏文化圈得到进一步扩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殷商时期华夏文化圈得到进一步扩展,未体现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殷商时期华夏文化圈得到进一步扩展,未体现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所述汉代统治者的做法()文献记载出处(汉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班固《汉书》(汉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汉成帝鸿嘉二年)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A.阻断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威C.意在维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 D.确保了统治的长期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统治者徙郡国豪杰于茂陵的目的是对外可以增加京畿人口数,抵御匈奴南下;对内抑制关东地区的豪情,巩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为了确保了统治的长期稳定,D项正确;阻断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威与其目的不符合,排除B项;统治者强制迁的群体主要是郡国豪杰和郡国吏民,与自耕农没有什么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 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波及人物还有传主的直系亲族,主要内容是这些人物的家风,重在颂扬。这些现象充分显示了当时门第观念的流行,意味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编撰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纪传体属于传统史书著作体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的内容,并未凸显史学的资治功能,排除C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史书以褒扬为主,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为天宝六年(747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一份文书,据此可知()户张阿苏剩退壹段壹亩永业常田城西拾里武城渠东至渠西张伯南至道北靳阿惠查段叁亩永业常田城东肆拾里柳中县屯续渠东范西至渠南至渠北至渠(后缺)(大谷第二八五四号退田文书)A.均田制已经崩溃 B.两税法效果明显C.政府掌握土地不足 D.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天宝年间(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天宝六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农民退田数额少、相距较远,说明政府掌握土地不足,C项正确;材料中还在退田,说明均田制还在推行,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均田制还在实行,两税法此时没有出台,排除B项;材料没有水稻种植的信息,无法判断吐鲁番是否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C项。5.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 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期减少对贩卖土货商人的税收,鼓励对外贸易,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些措施都是元朝政府意图发展对外贸易,同时从对外贸易中获取税收,从而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排除B项;元朝政府严防走私并不代表当时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非常严重,排除C项;元朝时期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6.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条鞭法推行,赋役征银,这为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女性成为家庭生计主要担当者,男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维持家庭生计之外的事务,A项正确;晚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自由雇佣劳动,但材料无法体现是手工作坊还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徐母所织棉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以体现其质地优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7.1912年年底,民国政府初步拟订《商会法》草案,准备取消原有的各省商务总会,遭到当时商界的反对。1914年正式颁布的《商会法》仍规定取消各省商务总会,后由于商会和商界的坚决抵制,民国政府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实业救国思想深入 B.临时政府政策受到抵制C.资产阶级的权利意识 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对于民国政府要取消各省商务总会的做法遭到商会和商界的坚决抵制,最终迫使民国政府做出让步,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权利意识,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权利意识的增强,并不能体现实业救国思想的深入,排除A项;遭到抵制的是临时政府取消各省商务总会的做法,而不是临时政府政策都遭到抵制,排除B项;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就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故选C项。8.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A.二者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中国)。甲、乙都从经济角度判断社会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属于唯物史观,A项正确;1934年之前“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已经产生,排除B项;甲和乙不一定是共产党员,甲和乙的学术争论无法得出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排除C项;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35年,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该宣传单旨在()(画面背景文字的主要内容:“父亲,怎么办啊?当官的说谎,出征慰问金一分钱也没发,阿菊的病看不好,就把孩子托人照看,这种无聊的战争得草草收场。”)A.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 B.掌握国统区宣传领导权C.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 D.鼓励我国军民坚持抗战必将获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一幅针对在华日军的日文宣传单,途中日军家人的对话反映出其对于战争结果的悲观态度及生活状况的悲凉,由此来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A项正确;抗日战争期间的宣传画主要是针对外部矛盾,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中可知,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日本兵对真正结果的悲观,无法得出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排除C项;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主要针对的日本士兵,而不是我国军民,排除D项。故选A项。10.1953—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三大改造的报道统计时间类别1953195419551956批评角度2365表扬角度13494458由此可知,这些报道()A.鼓舞了全民的士气 B.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C.纠正了存在的问题 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53—1956年(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3年—1956年《人民日报》对三大改造的态度都是表扬角度明显多余批评角度,三大改造得到官方媒体的表扬,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B项正确;“鼓舞了全民的士气”的说法扩大了范围,排除A项;《人民日报》对三大改造的态度都是表扬角度明显多余批评角度,并且材料没有提及批评后整改的结果,不能得出纠正了存在的问题的结论,排除C项;“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1.1983年,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如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A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而不属于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是1984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D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2.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 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C.多样化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央在社会舆论上对致富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新宣传,说明致富理论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A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改变的是一种社会致富途径思想,未体现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体现的是中央在宣传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仅仅凭借“初期”无法确定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已经推行,另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而材料仅仅强调了中央宣传新的致富途径和方式,无从推断该提倡是否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有学者说:“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子的禀赋——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督效忠于法律。”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印度()A.国家因契约的缔结而形成 B.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C.宗教信仰维系着种姓制度 D.外族入侵造就文明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予的禀赋——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誓效忠于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王权合法性”,即人民为什么要服从于国王支配的正当理由。根据材料可知,在古印度时期,成为君主的条件有人民的拥护、神的赐予以及效忠法律,这说明“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B项正确;契约缔结是近代以后立国、建国的主张,此时的古印度并不是由契约缔结而形成的,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无法得出文明的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14.阿拉伯帝国时期,各城市的官僚贵族、僧侣贵族既是封建大地主,又是大商人,他们有的投资于大商队,有的利用官位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这一现象()A.巩固了帝国的封建统治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加快了经济近代化步伐 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投资于大商队”“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等可知,阿拉伯帝国时期,贵族、僧侣从事商业活动,推动了阿拉伯帝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客观上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封建统治,A项正确;“商人”的表述与材料中“官僚贵族”“僧侣贵族”等关键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的“阿拉伯帝国”未能实现社会近代化的转型,排除C项;商业的繁荣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A项。15.1685年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避难者移居英国。他们带了新技术,钟表制造商向英国人传授了钟和表的制造工艺,来自低地国家的流亡者给诺威奇带来了“新织物”的技术,法国玻璃制造商在英国创立了窗户玻璃制造业。这反映出,当时()A.英国与法国综合实力差距拉大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英国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85年后的英国。根据材料“1685年……法国新教徒……新技术”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新教徒为了避难,移居到通过“宗教改革”建立新教的英国,新教徒将新技术带到了英国,客观上促进了英国技术的改进,助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英法两国的综合实力对比,无法判断其综合实力差距,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宗教问题导致的技术转移,而非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城市生活面貌受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匠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生活面貌,而不是“决定”,排除C项。故选D项。16.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最近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890年,恩格斯把“最近目的”调整为为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这主要反映了()A.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局限性 B.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C.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自我革命 D.巴黎公社实践留下深刻教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在1871年5月28日宣告失败,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暂时无法完成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任务,因此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奋斗目标的调整是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而进行的,B项正确;调整“最近目的”的做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性的体现,排除A项;调整“最近目的”说明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对奋斗目标进行调整,而非自我革命,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带来的教训只是促进“最近目的”调整的原因之一,从属于B项,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24分,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95年伯克郡的18位大法官在斯皮纳姆兰做出决定:应根据面包价格和家庭规模来给予穷人救济,而不论他们实际挣得的钱有多少。在该法案中,劳动者的“生存权”得到重视,一个劳动者的收入将由其工资收入加上教区的补助组成,一个家庭儿童的数量越多,他能够得到教区的工资补贴也就越高,只要人们获得的工资总数少于法令确定的家庭应有收入标准,他就会被救济。在接下来近40年的时间里,这项法令覆盖了英国几乎所有乡村,甚至涵盖了许多制造业地区。——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皮纳姆兰法案》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出现工厂兴起,工人生活条件恶劣,贫富差距日益明显,阶级矛盾激化。《斯皮纳姆兰法案》把收入和家庭人口挂钩,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色彩,是历史的进步;且承认了公民获得救济的权利,包含了日后“福利国家”的基本原则。但该法案沿用教区救济,一定程度上阻碍劳动力流动。强化了小生产势力,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795年的英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中的《斯皮纳姆兰法案》重视劳动者的“生存权”,对那些工资少于家庭应有收入标准的救济,且救济法令逐渐涵盖了大部分乡村及一些工业地区;其次,结合工业革命、贫富差距、救济灰度、福利制度等相关史实,对《斯皮纳姆兰法案》进行解读。要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8.下面为学术论文《论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绪论一、概念界定1.清末新政:……2.制度变革: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制度的改进和创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的重要前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竟又上说,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研究清末新政的学术成果较少,制度变革的专门研究更少。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等对清末新政进行了探讨,但大都持否定态度。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大量文献资料出版,如《清末官报汇编》等,收录了不少与晚清制度变革有关的档案资料;相关研究逐渐由宏观转入专题,如罗志田的《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等。国外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如巴斯蒂的《20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等。正文第一章清末新政中的法律制度改革第二章清末新政中的工商制度改革第三章清末新政中的教育制度改革参考文献①《钦定大清商律》,1904年1月②《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③《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8月④《商会简明章程》,1902年7月⑤《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⑥《清政府议设商部谕》,1904年8月⑦《钦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章程》,1902年⑧《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上谕》,1905年⑨《女子小学堂章程》,1907年(1)阅读“概念界定”,补充“1.清末新政:……”中省略的内容。(2)说明这篇论文的作者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必要性。(3)依据“参考文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文”三章中任选一章,进行子目录设计。【答案】(1)清末新政:1901-1911年,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力图通过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和教育、编练新军等举措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新政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2)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前沿性问题;能够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示例1:第一章清末新政中法律制度改革第一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溯源第二节晚清法律制度的变革一、订立商律二、刑法的变革三、民法的编订第三节晚清法制的近代化示例2:第二章清末新政中的工商制度改革第一节晚清社会经济巨变第二节晚清工商制度变革一、设立商部二、工商业法规的制定三、工商社团组织的建立第三节工商制度的近代化示例3:第三章清末新政中的教育制度改革第一节西学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第二节晚清教育制度变革一、科举制度的废除二、新式教育制度的开创第三节教育制度近代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新政(中国)。设问要求补充清末新政的概念界定,可以从清末行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界定清末新政,可以表述为:1901-1911年,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力图通过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和教育、编练新军等举措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新政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新政、现代研究(中国)。材料中该;论文作者整理了对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也包括90年代以来的研究,有国内的研究,也有国外的研究,通过研究现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及“前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有助于发现前沿性问题,也能够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历史研究(中国)。如果选择正文第一章“清末新政中的法律制度改革”,结合参考文献中一系列清末新政时期通过的法律,从清末新政时期法律的渊源、清末新政中法律制度的内容和清末新政法律制定的影响角度进行章节设计。如果选择正文第二章“清末新政中的工商制度改革”,结合参考文献中有关工商业制度的法律,从工商业法律制度的背景、工商业法律的内容和工商业法律制定的影响角度进行章节设计。如果选择正文第三章“清末新政中的教育制度改革”,结合结合参考文献中有关教育制度的法律,从改革教育制度的背景、革教育制度的内容和革教育制度的影响角度进行章节设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10月,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他设想把城镇区和乡村区结合起来,建立238个当局,其中2/3人口在15万及以下,确保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离行政中心10英里的范围内,极少人超过20英里距离。这个想法没有成为现实,直到1972年地方政府法,才废除了原来的1086个城镇区和乡村区,而设立了296个区。在各个都市郡下基本上都设立都市区,在非都市郡下则设立非都市区。到90年代,郡和区都为单一当局所取代,通常包含城市和乡村地区,从而把乡村腹地与城镇中心联结起来衡发展的基本事实。——据陆伟芳《20世纪新格局:行政区划分与英格兰城市化的深度发展》材料二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农转非”人数增多,改变了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出现了城市人口逆流到农村的情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户籍管理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渡;1985年公安部发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提出“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为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公安部分别于1997年、2001年出台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总体而言,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很多中小城市基本放开了户籍制度,甚至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据郭君平《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结构性失衡及重构方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变化的认识。【答案】(1)同:城乡均衡发展趋势加强;政府积极引导。异:英国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城乡差别缩小。中国政府政策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2)因素: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目标的提出。(3)认识:城乡关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乡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要发挥政府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世界。第一小问同,“1949年10月,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与“‘农转非’人数增多,改变了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出现了城市人口逆流到农村的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乡均衡发展趋势加强;根据材料二“直到1972年地方政府法,才废除了原来的1086个城镇区和乡村区,而设立了296个区。”可知,政府积极引导。第二小问异,根据材料一“到90年代,郡和区都为单一当局所取代,通常包含城市和乡村地区,从而把乡村腹地与城镇中心联结起来衡发展的基本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城乡差别缩小;根据材料二“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户籍管理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政策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根据材料二“ 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根据材料二“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根据材料二“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很多中小城市基本放开了户籍制度,甚至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目标的提出。【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1949年10月,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可知,城乡关系是关系国计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