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眉.页脚.关于区社区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一、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近年来,在省、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xx区委、区政府坚持“注重服务、关注社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以信息技术增强社区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透明、便捷的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结合上街实际,按照“接入渠道统一、平台数据库统一、运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的原则,将电子政务延伸到社区,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依托政务外网和机关协同办公系统,形成了区、镇办、社区三级办公网络和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平台,建成全区的人口基础数据库;社区党建、计生、社保、技防等信息化统一管理,稳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在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建设背景
2005年xx区社区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标准化建设,机构、人员、办公等硬件设施、各种社区服务一流.同时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区人际关系疏远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就业安置压力加大,新型的城市经济模式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社区信息化可以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同时也规范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可以说社区信息化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手段,是应对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重要举措,是构筑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注重服务、关注社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原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化,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职能框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运行操作的监督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公共事务的服务者。
(三)社区信息化建设目标
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优化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流程,建设为民服务项目,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市民监督,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政府形象,创建和谐社会。
(四)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
辖区内每个社区均配有两台pc作为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专用,社区网络均实现百兆光纤接入政府外网;社区可通过vpn方式进入政府内网和协同办公系统,及时了解政府动态和使用协同办公系统办公;计生专网、社保专网全部延伸到社区,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区信息办本着整合资源、集中管理、按需使用的原则,在整合各专业委局机房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国标的专业机房,并根据系统需求科学地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先进的交换设备和计算机终端。
为打造平安上街,在各个社区安装技防设施,到今年年底,主要街道、重要路口、重点繁华地带可视监控率达到70%以上,30%以上的居民小区有技防设施。明年,技防设施将与数字化城管平台无缝整合,届时、整个平台将建设成为一个集战平结合、城市管理、应急处置、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城管大平台
2、应用系统建设
(1)社区管理信息系统
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形成完整准确的社区基础数据库。重点采集关于人口、空间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信息,包括家庭和人口、区域概况、企业单位、楼院、社会治安民调、文化体育、环境、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房屋出租、社会保障等,逐步实现全区人口、医疗、计生、社保、企事业单位等数据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为城市综合地理信息、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劳动社保、公共卫生、出租房屋、基层党建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社区基础数据库作为宝贵的资源,可以根据各种需求模型,为政府其他部门提供统计、决策支持。
(2)社区服务网站
社区服务网站包括社区动态、社区概况、政务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区党建、和谐社区、百姓问答等栏目,还可查询到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工商,税务,银行,司法,环卫等各职能部门工作办事指南;家政,订购,咨询,配送,居民相互自由交易等商业服务信息;天气预报,列车时刻,车辆违章查询,购房指导等服务信息以及社区党建、志愿者需求服务生活常识交流等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的汇总信息,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3)社区公众服务热线
开通社区服务热线电话68945678,社区服务热线可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服务信息的咨询、查询、投诉建议,它作为公众服务平台服务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采用电话方式向公众提供7×24小时的优质服务,解决在没有网络情况下,通过普及率极高的电话来完成服务受理和反馈工作。
(4)协同政务办公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
我们将党政机关协同政务办公系统和社区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整合,把协同政务办公系统的使用范围延伸至社区,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办公应用平台,使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自动查阅上级文件、通知公告,进行信息交流,进行接待管理、部门考勤管理、机关通讯录、值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的日常事务管理,可通过系统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利用网上审批平台和社区信息化平台的无缝衔接,对部分行政服务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把可以前置的行政服务下放社区,由社区直接受理,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办理相关审批业务,部分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也纳入到该平台,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办事。
(5)数据资源整合平台
依托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对我区医保、社保数据库进行了整合、更新,确立了涵盖地理空间信息、人口普查、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18个部门的数据项10035项。通过整合,确定人口基础数据项198项,比公安户籍信息多168项,比计生信息多164项,比社会保障信息多139项。通过来源于社区管理人员入户调查和人口进出管理,掌握第一手人口基础数据。同时,依托区网上审批平台和数据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将来源于政府机关主管部门的权威数据,与人口基础数据关联,使人口基础数据做到实时更新,保持人口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社区信息化成效显著
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以来,先后多家单位利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查询汇总相关数据,其中有:协助公安局多次查询辖区居民住址与流动人口情况相关工作,还协助区民政局、区教文体局、区医保中心、区人劳局查询相关信息累积13万余人次,利用平台快捷、高效、准确的查询,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发挥了应有功能,收到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中,专门根据社区工作设立的区域概况、企业单位、楼院、社会治安、民调、文化体育、环境、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房屋出租、社会保障、党员教育等各功能模块与社区的日常工作紧密相连,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利用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对各项工作结果的存档,实现了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完善。
自社区服务网站和社区公众服务热线68945678开通以来,社区服务网站共发布各类动态信息1181条,提供解决各类问题102条,发布各类公告31条;社区服务热线为居民答复各种咨询、解决各类生活难题、受理各种申请和投诉累计100余次。拓宽了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服务工作的渠道,使社区居民有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更是搭起了社区居民和政府沟通的新桥梁。
通过与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内的有效整合,使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管理可通过系统完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规范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过与网上审批平台的无缝对接,将各部门可以前置社区的行政服务下放到社区,由社区一线直接为居民提供行政服务,同时通过人口基础信息整合,形成了全区最为完整的人口数据库,截至目前已入库人口信息247852条、6597083项,实现了办公、审批双前置,日常事务不出小区范围即可办理。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信息化机构完善。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05年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又成立了xx市xx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正科级单位,隶属区政府办,统筹规划、发展全区信息化工作事宜。在每个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还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在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民政局、信息办、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局和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明确了一名主管社区信息化工作的副职具体抓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形成了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和工作网络。同时将其建设列入我区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举全区之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信息化发展统筹规划,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
我区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坚持集约建设的原则,一是按照《xx区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和省市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建立信息化项目备选库,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二是建立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核、监管机制,明确规定由信息办负责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全区机关电子政务的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每年年初各单位申请的信息化项目,先由信息办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论证把关,报发展改革局立项,经财政局、发展改革局、信息办共同审核后,报区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后最终由区财政安排预算;三是建设中做好项目监管与规范实施,建设后进行项目验收和评估。这种集约型建设克服了盲目投入、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电子政务项目监管体系,有效地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自05年至今我区信息化建设共投入626万余元,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花钱不多,讲求实用,效果明显。
(三)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信息化发展科学创新
我区在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之初,就认识到不能为了整合区域资源在上级资源整合中形成更大的信息孤岛,为此我区组织专家赴北京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就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专家进行研讨,最终确立了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框架和标准体系为蓝本,进行社区信息化平台的数据架构设计,从数据元、数据框架、格式等数据标准严格与国家标准衔接,形成自国家向下的连贯体系,为未来全国的信息资源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区在开发社区信息化平台按照以需求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先后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辖区18个社区进行信息化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先后制订出台了《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施方案》和《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信息采集标准》,对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确立了涵盖地地理信息、人口普查、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组织、宣传、统战、综合治理、教育卫生、劳动保障、司法民政、侨务等工作数据项10035项,入户采集数据项198项,并创新性提出以人为单位收集人口基础数据,按照各部门不同需求,为城市综合地理信息、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公共卫生、出租房屋、基层党建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我区不仅在数据资源上实现了整合,而且在逐步进行应用系统的整合。结合人口基础数据库的特点,按照以人为单位的原则,把社区信息化平台和农村信息化平台在政府协同办公平台进行有机的整合,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实现了社区和农村的人口基础数据录入和查询功能,节约了政府资源,提高了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四)电子政务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本着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我们把社区日常办公嵌入政府协同办公平台,通过全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定期采集、整理人口、办公、财务、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各类基础信息,在全区基础数据库的框架上,建设完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内连接网上审批平台和诚信平台,直接在基层完成网上审批业务和企业、个人的信用评估;对外连接政府门户网站和诚信展示网站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网站,提供政务公开、涉及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发布和企业、个人的资信评估,实现区级政府与社区,镇办一级政府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信息化手段完善的社区服务站,为广大居民提供日常政务、公共信息查询,居民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和办理各类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更新个人人口基础信息等,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审批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工作。职能监督部门可以通过更高级的权限随时监督政务服务效能,完善的监督体系有效的提升了基层政务绩效;更有区长电话和区长信箱随时受理广大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反映信息1000余条,政府通过协同办公平台转办各相关单位,相关单位接将办结意见直达社区,效能监督部门全程监督,办结率年年保持在99%以上,让广大居民真正能够得到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
社区服务站除了向广大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还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在社区服务网站进行政务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全年公布信息2000余条,促进政务和公共服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通过社区信息化平台为广大居民与政府之间又架起了一条沟通的渠道。
(五)利用门户网站优势,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以协同办公系统为载体,定向收集社区基础信息,通过协同办公信息发布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发布、企业信息发布、农家旅游信息发布、科技信息发布等涉及社会、经济、民生的信息。
以社区服务站为基础,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志愿者服务、商务服务信息,全年发布3000余条,这一举措即不增加基层和居民负担,也不向居民收费。大力提高居民商务信息化的能力,让居民快速、高效、便捷安全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适时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产销对路,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社会经济流通发展,拉动消费市场,帮助居民致富。
(六)完善基础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为确保服务平台的数据的实时有效,区内各部门对掌握其他相关数据信息和对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有信息需求的单位积极配合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数据的完善工作。相关部门通过社区服务平台人口基础数据库对比自身掌握的各类数据,在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找出数据差异,汇总上报信息办;由信息办与各部门共同落实对差异数据的核实修改工作;同时通过流程梳理,筛选出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项与社区各功能模块数据项关联,确定关联关系与关键值,获取有用数据;通过与业务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关联和数据抽取,实现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自动实时更新;通过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关联数据项进行同类数据比对,完善各自系统数据库,形成科学完善的人口数据,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人口基础数据库的良性循环打好坚实基础。
通过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动态的全面城市社区最基础、最广泛的数据资料,实现人口基础数据查询快速浏览和动态统计分析,动态掌握市民需求,及时了解居民生活生产动态、日常生活需求,使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成为政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决策参考提供了依据。
(七)示范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xx区三湾社区一直是全区信息化建设的示范点。社区服务大厅内设有触摸屏,负责展示社区公益信息;大厅内的电子大屏幕对社区居民发布政务、劳务、公益服务等信息;社区07年利用这些设备为社区居民宣传政务信息和公益信息2000余条,为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来一个沟通的桥梁。社区内的会议室有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全年区信息办为社区居民培训信息化、科普知识10余场,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八)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各项制度,良好的工作制度使工作落到实处。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数据采集报送、数据审验、信息安全等项工作制度,为基础数据信息入户调查工作做好充足的保障;同时我们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每周将全区各社区采集信息的数量进行排名,在简报上予以公布,每采集和录入1条信息在xx市给与1元钱补助的基础上,xx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决定每条信息追加1元作为奖励,一度使我区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共采集人口基础数据30446户、79014人,分别完成预计上报户数的105%和预计上报人数的101%。数据采集范围之广,内容之全面在全国也是鲜有前例,为建立全区的人口基础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系统建成后,我们制订、颁布了《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妥善管理和广泛应用。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区信息化的发展。
(一)信息化做为一种新生事物,许多领导干部在心理上不习惯、不接受新的工作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出现了配合不到位,协调工作机制落实难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不能完全应用系统功能办公和管理;社区居民参与和互动的力度不够,居民对社区服务热线不熟悉,不会利用便捷的工具为自己服务。
(二)上级信息化项目建设主管机关不统一,如网上审批系统、税源监控系统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由市信息中心牵头建设,正在建设的数字化城市指挥中心由市建委组织建设,而信息产业的发展由市信息办负责,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造成区级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存在一定障碍,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资源整合落实难。我区作为全省资源整合县区级试点,在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也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自上而下的专网和系统条块分割、标准不统一,使得信息流通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和信息孤岛,影响了跨部门、跨区域共性业务的处理和政府的有效监管;同时不同单位之间为了保证自己的部门利益,往往限制信息交流,这就限制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四)信息化配套资金少。目前我区财政预算还没有信息化专项费用,信息化发展资金仅靠信息办争取,而不是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来发展信息化;上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我区的资金支持还没有,所以资金是制约我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信息化的宣传和培训,规范信息化发展
大力营造社区信息化的发展软环境,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诚信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实现信息化服务和管理的规范化运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和谐上街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造福农民的惠民工程,我们要积极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网络、黑板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增强广大干部、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知度,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我区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目标圆满、顺利完成。
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重点培养社区基层信息化工作队伍,积极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定点培训和信息网站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劳动培训,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并为培养社区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骨干服务,提高居民就业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数字化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围栏生产废水处理与排放标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专利权抵押融资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质押投资顾问服务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艺术展厅租赁及艺术品交易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报告与国际贸易实务指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商企业内部保密协议及商业秘密保密制度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教师解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屋顶光伏发电与防水一体化系统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上市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服务合同2篇
- DB-T29-74-2018天津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3000题(已排版)
- 智慧工厂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 病机-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讲解
- 品管圈知识 课件
- 非诚不找小品台词
- 2024年3月江苏省考公务员面试题(B类)及参考答案
- 患者信息保密法律法规解读
- 老年人护理风险防控PPT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院科室考勤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