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验收公示-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_第1页
环保验收公示-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_第2页
环保验收公示-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_第3页
环保验收公示-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_第4页
环保验收公示-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1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临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性质主要产品名称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主要产品:精纺棉纱设计生产能力:年产15万锭(7000吨)精纺棉纱实际生产能力:年产13万锭(6500吨)精纺棉纱环评时间2010年1月开工时间2012年7月投入试生产时间2014年12月现场监测时间2015年3月24日-26日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漯河市环境保护局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漯河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环保设施设计单位/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投资总概算25800万元环保投资总概算170万元比例实际总概算13800万元环保投资90万元比例续表1建设项目概况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漯河市临颍县颍北工业区,东临经三路,南临纬四路,西为六个核桃饮料厂,北临五里河。详见附图一、二、三。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发展规定,将原有的5万锭精纺生产线规模分期扩建到30万锭精纺生产线。本次在新厂区实际扩建规模为10万锭精纺生产线和老厂区搬入新厂区的5锭精纺生产线,共15万锭精纺生产线,为一期工程,位于漯河市临颍县颍北新区,占地面积133340m²,建筑面积20000m²,项目总投资为25800万元。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原申报项目规模及主要设备都是老型传统的(现已淘汰)低效能设备;现已将原设计用设备,都改为现代电脑控制、高档高速全自动精纺纺纱生产设备,现有设备产能可达到原设计生产设备产能的92%以上(现实有主要设备明细见附件: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规模主要设备情况说明)。项目职工总人为28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生产人员270人,每天工作时间为24小时,分为3班,每班生产时间为8小时,年生产天数为360天精纺生产设备一览表工序设备名称原有数量(台)环评报批新增数量(台)规格或型号生产厂家现有数量(台)规格或型号生产厂家清花自动抓棉机6郑州宏大3荥阳通达混开棉机38郑州宏大2荥阳通达开棉机38郑州宏大2荥阳通达配棉器3/郑州宏大3荥阳通达给棉机2郑州宏大2荥阳通达成卷机2郑州宏大2荥阳通达凝棉凝棉器/郑州宏大8荥阳通达梳棉梳棉机胶南东昌青岛东佳条卷条卷机33经纬纺机4赛特环球并卷并卷机33经纬纺机4赛特环球精梳精梳机经纬纺机赛特环球并条并条机湖北天门4赛特环球粗纱粗纱机青岛天一4赛特环球细纱细纱机经纬纺机晋中万辰络筒络筒机天津宏大5兴化经达表2验收监测依据、执行标准验收监测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2001年12月27日);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漯河市环境保护局漯环监表[2010]18号,2010年2月;项目是生产的通知,漯河市环境保护局,漯环评试[2014]46号,2014年12月8日;环保验收监测通知单,漯河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12月8日;验收监测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二级标准:COD150mg/L,氨氮25mg/L.2、地方管理要求:COD400mg/L,BOD200mg/L。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表3改扩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工艺流程简述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示)噪声噪声废气噪声噪声噪声短绒原棉精梳噪声并条废线头粗纱噪声开棉、清棉、混棉|废棉废线头络筒噪声废线头细纱后加工整噪声预并条并逆成品图3.1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原棉经抓棉机分检,进入混棉机进行除杂处理,除去残留棉籽及短绒。在开棉机中进一步除杂,经混棉机滚压后,制成棉卷,再经梳棉机加工,初步匀化后,制成生条,再将生条预并,经精梳机并卷、精梳后,再并条,制成熟条。熟制成成品。前纺车间清除的杂质经分离的短纤维按一定比例与原棉混合后进入低档纱纺织车间。表4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污染类别污染源名称产生工序主要污染因子废水生活污水职工生活废气棉绒尘生产过程颗粒物固废生产固废整个生产过程废棉、短绒、废线头生活垃圾职工生活生活垃圾噪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机械噪声1.废水: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职工食堂已停用,无餐饮废水产生;淋浴房未建,无淋浴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临颍县污水处理厂处理。2.废气:工艺废气,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棉绒尘,车间内安装双吸圆笼滤尘器,车间上方安装排气筒,废气经处理达标后通过车间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为15m。经现场勘查,职工食堂已停用,本次验收不再涉及餐饮废气。3.噪声: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来源自前纺车间、细纱车间、络纱车间,产生噪声的主要高噪声设备有抓棉机、开棉机、混棉机、梳棉机、条卷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等,产生的原因为各纺锭的高速运转、摩擦、机械碰撞,传送带物料的传送过程,除尘器风道的震动,各续表4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车间标准为砖混半封闭式建筑结构的标准厂房,生产设备必须全部设置在车间内;二是车间墙体设为隔声墙体,车间内设置一定的吸声体;三是设置双层玻璃、隔声门,采取车间封闭隔声;四是设备安装时,对设备与基础之间采取减振措施。五是对风道一定要固定牢固,安装风道消声器;六是利用厂界周围的绿化带构成绿化屏障来阻挡噪声。保障厂界生产固废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棉、短绒、废线头。废棉可回收短纤维生产低档纱;短绒作为造纸、医用棉球外卖;废线头作为纺织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袋装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表5环评建议及主要环评批复环评建议:1、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保证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2、项目虽然建设在工业园区内,仍然要做机械设备的降噪工作,减轻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对高噪声设备,采取车间封闭隔声、基础减震、安装消声器等措施,减少噪声排放。3、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在离噪声源周围100m内严禁建设敏感目标(居民区、医院、机关)。由于有棉绒尘工艺废气的排放,在此防护距离内,也不宜建设食品、医药、饮料等行业。4、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22:00~6:00)作业,以免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可能影响;如有工艺特殊要求,需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工。土建施工阶段,应定期洒水以抑制施工扬尘;妥善处理施工期间废水、扬尘、固废等各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的局部影响。5、工艺废气经除尘处理达标后排放,车间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米。6、厂区内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保证油烟达标排放。同时食堂应使用轻油、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燃料,不得使用煤和重油等燃料。7、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逐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采购原料棉时尽量使用低灰、低尘棉,从源头控制以减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8、评价要求厂区配套建设沉淀池、隔油池和化粪池。9、加强厂区绿化,在厂区内东、西、北界设置不小于10m的绿化带,减轻项目废气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续表5环评建议及主要环评批复一、加强施工期管理,施工期间,建筑施工材料应避免露天堆放,对施工场地定时洒水降尘土,及时清运施工垃圾。二、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排放应满足COD≤400mg/L、BODs≤200mg/L的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要求,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中二级标准。三、按照环评要求,加强车间通风,安装双吸圆笼滤尘器,确保车间棉尘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职工食堂应采用电等清洁能源,餐饮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建设燃煤锅、窑、茶炉。四、加强厂区绿化,对抓棉机、纺纱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封闭车间等降噪措施,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棉、废线头等应妥善收集、综合利用;职工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六、按照环评要求制定风险范预案,严防各类安全及环境事故的发生。七、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主体工程与污染防治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及时向我局申请试生产,经批准后方可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内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表6验收监测内容1、生产工况调查和分析在验收监测期间,调查该公司生产情况,调查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产品产量,判断生产工况是否达到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监测生产工况的有关要求。2、废水排放调查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职工食堂已停用,无餐饮废水产生;淋浴房未建,无淋浴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临颍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环评要求及污水处理设施流程情况,本次废水监测在厂区总排口布设1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见表6-1。表6-1废水监测点位布设及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因子厂区总排口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4次流量、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3、废气排放调查工艺废气排放情况: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棉绒尘,经双吸圆笼滤尘器除尘后达标排放。根据环评要求及废气处理设施的工艺流程情况,本次废气监测针对仅有的两台除尘器排放口各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见表6-2。续表6验收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因子1#双吸圆笼滤尘器出口(废气排放口)连续监测两个周期,每周期采废气流量、粉尘浓度、排放量2#双吸圆笼滤尘器出口(废气排放口)废气流量、粉尘浓度、排放量因为职工食堂已停用,本次验收不再涉及餐饮废气。4、噪声监测在公司四周厂界各设一个噪声监测点,对公司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监测内容见下表。表6-4噪声监测内容噪声类别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厂界噪声在厂界四周各布设一个点昼、夜等效声级连续两天5、固体废物调查和其他(1)监测期间调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是否满足环评和批复要求(废棉、废线头等应妥善收集、综合利用;职工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置);(2)卫生防护距离是否满足环评和批复要求(在离噪声源周围100m内严禁建设敏感目标:居民区、医院、机关。由于有棉绒尘工艺废气的排放,在(3)调查厂区绿化面积是否达到环评要求(在厂区内东、西、北界设置表7验收监测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1.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该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和地方管理要求的规定。详见表7-1、表7-2。表7-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序号监测项目排放标准12化学需氧量(mg/L)3悬浮物(mg/L)45五日生化需氧量(mg/L)表7-2地方管理要求的规定序号监测项目排放标准1化学需氧量(mg/L)2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表7-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监测项目排放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中2类标准要求。见下表(GB12348—2008)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表8、废水监测结果根据现场调查,公司职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公司实行全天8小时三班倒工作制,全年运行360天。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监测在厂区总排口设置一个监测点位。监测频次、时间和监测结果见表8-1污水处理监测结果pH无量纲点位监测日期监测时间监测项目及结果流量氨氮区总排口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均值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均值3月26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均值三日均值排放标准/*备注厂区总排口废水排放量由厂方根据用水量提供废水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分析(1)监测结果分析 BODs、氨氮、悬浮物排放浓度均值分别为268mg/L、68.61mg/L、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厂区总排口废水中COD、BOD;排放应满足COD染物排放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中二级(2)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指标污染物废水量氨氮核定总量指标(按照环评要求进行核算)允许项目总量指标(企业出水COD:400mg/L、氨氮:25mg/L)/验收期间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按照验收期间COD、氨氮实际排放浓度进行核算)(3)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表9、废气监测结果及分析根据现场实际,工艺废气治理设施双吸圆笼滤尘器进口无法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所以仅对废气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除尘器年工作时间为360天,每天工作20小时,验收监测期间生产情况报表见附件,点位周期测试位置频次工艺粉尘排放浓度(实测值,mg/m³)工艺粉尘排放量(kg/h)1#双吸圆笼滤尘器出口(废气排放I出口*123平均Ⅱ出口*123平均2#双吸圆笼滤尘器出口(废气排放I出口*123平均Ⅱ出口*123平均*根据现场实际,工艺废气处理设施双吸圆笼滤尘器进口无法选择合适的采样位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监测期间,该项目工艺废气排放的含尘废气排放浓度为级标准限值,实现了达标排放。同时,工艺废气污染物粉尘排放总量为每年1.75吨,排放速率为0.121kg/h,没有超出该项目环评要求的排放总量3t/a、排放速率5.9kg/h表10、噪声监测结果及分析噪声监测结果对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于2015年3月25日~26日进行,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监测日期监测日期东厂界昼间夜间南厂界昼间夜间西厂界昼间夜间北厂界昼间夜间围分别为47.3~53.2dB(A)、46.8~49.4dB(A),均符合《工业表11、验收生产工况监测结果及分析验收监测期间(2015年3月24~26日),河南汇华纺织有限公司30万锭精纺生产线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生产负荷产品名称监测日期设计产量(锭/d)实际产量(锭/d)生产负荷精纺棉纱日19.5吨相当于417锭15.5吨相当于331锭日15吨相当于321锭日15.8吨相当于338锭均值15.4吨相当于330锭生产工况分析验收监测期间,该公司设计日加工精纺棉纱为19.5吨,实际日加工精纺棉纱为15.4吨,生产负荷为75%~81%,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达到额定生产表1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公众参与调查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为充分保障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行政决策的民主权和科学性。根据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等有关规定,本次验收监测进行了公众2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及调查结果本次验收监测采取发放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实收100份,回收率100%,其详细情况见下表。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公众意见调查统计结果个人概况性别男女选择项占百分比(%)居住地区临颍县职业工人农民干部其他选择项占百分比(%)5文化程度专科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选择项占百分比(%)调查内容施工期噪声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5扬尘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3废水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l是否有扰民现象或纠纷有没有选择项占百分比(%)试生产期废气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1废水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噪声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4固体废物储运及处理处置对您的影响程度没有影响影响较轻影响较重选择项占百分比(%)1是否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如有,请注明原因)有没有选择项占百分比(%)您对该公司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满意程度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选择项占百分比(%)1从统计结果表可以看出:该项目在试生产期间,废水、噪声、废气等方面公众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较轻;对于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否满意程度时,99%的公众都表示满意。表13、环保检查结果环评建议和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类别序号环评建议检查结果环评建议1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保证污染防治措已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2项目虽然建设在工业园区内,仍然要做机械设备的降噪工作,减轻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对高噪声设备,采取车间封闭隔声、基础减震、安装已落实,安装先进的纺织3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在离噪声源周围100m内严禁建设敏感目标(居民区、医院、机关)。由于有棉绒尘工艺废气的排放,在此防护距离内,基本落实,在100m周围内没有建设居民区、医院、机关敏感目标。4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22:00~6:00)作业,以免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可能影响;如有工艺特殊要求,需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工。土建施工阶段,应定期洒水以抑制施工扬尘;妥善处理施工期间废水、扬尘、固废等各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对当已落实5工艺废气经除尘处理达标后排放,车间排气筒高高排气筒6厂区内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保证油烟达标排放。同时食堂应使用轻油、天然气、液化气等职工食堂已停用7采购原料棉时尽量使用低灰、低尘棉,从源头控低尘棉。8评价要求厂区配套建设沉淀池、隔油池和化粪池。无淋浴废水产生;只有职工9加强厂区绿化,在厂区内东、西、北界设置不小于10m的绿化带,减轻项目废气和噪声对环境的厂区内东、西、北界设的续表13、环保检查结果环评建议和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续):类别序号环评批复内容检查结果潔河市环境保护局审批意见1加强施工期管理,施工期间,建筑施工材料应避免露天堆放,对施工场地定时洒水降尘土,及时清运施工垃圾。已落实2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淋浴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临颍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水污染物COD、BOD5排放应满足COD≤400mg/L、BOD5≤200mg/L的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要求,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表4中二级标准。项目职工食堂已无淋浴废水产生;3尘器,确保车间棉尘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职工食堂应采用电等清洁能源,餐饮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建设燃煤锅、窑、茶炉。车间安装了通风设施,安装了双吸圆笼滤尘器职工食堂窑、茶炉。4加强厂区绿化,对抓棉机、纺纱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厂区绿化基本落实,厂界噪声达标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棉、废线头等应妥善收集、综合利用;职工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交环卫已落实,废棉、废线头等收集后得到综合利用,签订有外卖协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6按照环评要求制定风险防范预案,严防各类安全及环境事故的发生。已落实,制定了环境风险防范预案。7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主体工程与污染防治设施方可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内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已落实,执行了环保“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