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液氨安全风险_第1页
防范化解液氨安全风险_第2页
防范化解液氨安全风险_第3页
防范化解液氨安全风险_第4页
防范化解液氨安全风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氨的特性与制冷原理第二节 液氨制冷事故剖析与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1)中国制冷学会第一节 氨的特性与制冷原理1 氨的存在形式中国制冷学会氨(Ammonia:NH3

R717)氨是由地球最为丰富的资源氮和氢组成。在分子和离子状态下,不断地合成和分解,形成生态循环,不会破坏臭氧层或导致全球变暖。氨,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他生化过程的副产品。氨分子,在大气环境中,以气体形式存在,有强烈的刺激气味。2 氨的用途中国制冷学会➢ 空气污染控制;➢ 流体清洁;➢ 生产制造合成纺织品纤维及塑料制品;➢制造硝酸、炸药、化肥的重要原料。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 作为换热介质,用于制冷系统。3 氨的特性◆ 具有一定的毒性中国制冷学会3 氨的特性中国制冷学会◆

氨和空气混合物体积浓度达到15.7~27.4%时遇明火可引起爆炸;➢ 液氨泄漏在大气环境下的浓度变化➢ 液氨泄漏在封闭空间中的浓度变化

防:泄漏

控:毒性、爆炸(浓度控制)3 氨的特性中国制冷学会◆氨的其他特性➢ 氨分子量为17,蒸气密度比空气小,泄漏时极易上升从屋顶逸出室外;➢ 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又称氨水。3

氨的特性(制冷剂)中国制冷学会◆

氨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氨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 氨的标准沸腾温度为-33.4℃;➢ 蒸发潜热大(-15℃时的蒸发潜热是R22的6.4倍,是R410A的5.5倍);➢ 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导热系数大,制冷系数高;➢ ……4

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4.1

制冷原理基础-能量转换4.2

机械压缩式制冷设备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中国制冷学会◆

热量的转移是制冷的关键。➢ 在制冷循环中,传递热量的载体,称之为制冷剂/载冷剂;✓ 制冷剂:氨、二氧化碳、丙烷、空气、氟利昂等✓ 载冷剂:水、盐水、二氧化碳等➢ 环境热量被制冷剂吸收,实现环境温度的降低。➢ 热量的转移,体现在冷和热温度的变化。在此,介绍热量转移过程的特点和3个关键词。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中国制冷学会◆

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潜热在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过程中,其相态发生了变化,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潜热。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

相变: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物质从一种相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相状态的过程。例如:被烧开的水,将逐步变成蒸汽,这个过程是水吸收了来自于火的热量。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也就是说,水在100

℃时,就可以由液态变为气态,而成为水蒸气。液态 气态中国制冷学会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 相变:气态液态就像我们在浴室洗澡,浴室的墙面或镜面虽然没有淋到水,但总是被一层水膜所覆盖。这层水膜是哪里来的?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墙面或镜面,由气态变成了液态。水蒸气被冷却,墙面或镜面被加热,墙面或镜面吸收了水蒸气的热量。中国制冷学会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中国制冷学会◆

物质发生相变的影响因素物质发生相变与能量有关,与温度、压力有关。【常识】: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压较低,水温不到100℃,就已经沸腾了,搞不好总是吃到“夹生饭”。也就是说,物质发生相变还与压力有关。4.1

制冷原理基础-热量转换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介质➢ 水➢ 氟利昂➢ 甲、乙、丙烷等➢ 氨➢ 二氧化碳➢ ……◆

制冷循环系统4.2

机械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设备机械压缩式制冷循环简图中国制冷学会4.2

机械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设备制冷原理简图中国制冷学会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机械压缩式制冷循环简图低压气态高压气态高压液态低压液态和气态中国制冷学会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循环,由四个过程完成:➢ 蒸发器:液体制冷剂的蒸发,以及气体制冷剂的等压吸热;➢ 压缩机:制冷剂蒸气或气体的压缩;➢ 冷凝器:制冷剂蒸气的液化,以及气体的等压放热;➢ 节流阀:制冷剂液体的节流和气体的膨胀。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循环的载体:制冷剂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循环变化,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达到制冷的目的。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

制冷剂选用原则:➢热力性能满足指定的使用要求,并具有蒸发压力要高、蒸发潜热要大、临界温度要高、冷凝压力要低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使用可靠;➢ 对环境无害;➢ 对人体无毒、不燃不爆,使用安全;➢ 价格低廉,来源广。难觅!4.3

机械压缩式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有关制冷剂的国内外相关公约政策中国制冷学会◆

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基加利修正案》,

2016年◆

中国出台政策《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1993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2010年《含氢氯氟烃重点替代品推荐目录》,2016年《关于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8年《基加利修正案》◆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将以2020-2022为基线年,在2024年冻结HFCS消费,于2029年启动消减进程。◆ 大部分发达国家将从2019年开始在2011-2013基线水平上消减10%,到2036年消减85%。中国制冷学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8种HFC淘汰进度《基加利修正案》淘汰目录序号类别名称GWP序号类别名称GWP1CHF2CHF2HFC-1341,10010CH2FCF2CHF2HFC-245ca6932CH2FCF3HFC-134a1,43011CF3CHFCHFCF2CF3HFC-43-10mee1,6403CH2FCHF2HFC-14335312CH2F2HFC-326754CHF2CH2CF3HFC-245fa1,03013CHF2CF3HFC-1253,5005CF3CH2CF2CH3HFC-365mfc79414CH3CF3HFC-143a4,4706CF3CHFCF3HFC-227ea3,22015CH3FHFC-41927CH2FCF2CF3HFC-236cb1,34016CH2FCH2FHFC-152538CHF2CHFCF3HFC-236ea1,37017CH3CHF2HFC-152a1249CF3CH2CF3HFC-236fa9,81018CHF3HFC-2314,800中国制冷学会工商用制冷剂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制冷学会◆

工业、冷冻冷藏行业常用制冷剂1. HCFC-22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2. HFC-134a—《基加利修正案》3. HFC-404A—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剂,R125、R134a和

R143a,《基加利修正案》4. HFC-407C/F—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剂,R32、R125、R134a,《基加利修正案》5. HFC-507A—共沸混合工质制冷剂,R125、R143a,

《基加利修正案》6. 氨7. 二氧化碳……国际:空气制冷开始在一定的温度带推广应用5

氨制冷系统◆

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原理高压常温状态的液氨通过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液氨,进入蒸发器,吸收外部介质的热量,变成了低压低温氨气,被制冷压缩机吸入压缩,变成高压高温氨气(工作压力:0.8MPa-1.4MPa)

,进入冷凝器,与系统外介质(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被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液体。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a.

制冷压缩机及用途(设有压力保护)常用类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b.

冷凝器及用途(设有安全阀)常用类型: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中国制冷学会c.

节流装置及用途常用类型:✓ 节流阀✓ 热力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d.

蒸发器(冷风机、排管)及用途常用类型: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d.

蒸发器(快速冻结装置)及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e.油分离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f.集油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g.空气分离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h.贮氨器(设有安全阀,起跳压力1.85MPa

)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i.低压循环桶(设有安全阀,起跳压力1.25MPa;高液位报警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j.中间冷却器(设有安全阀,起跳压力1.25MPa;高液位报警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k.气液分离器(设有安全阀,起跳压力1.25MPa高液位报警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l.紧急洩氨器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1氨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要制冷设备m.氨泵(设有压差控制器;旁通阀)用途中国制冷学会5.2

氨压缩式制冷系统相关阀件中国制冷学会◆ 一般阀门节流阀;截止阀◆专用阀门弹簧式安全阀(1.85MPa/1.25MPa);恒压阀;止逆阀(单向阀);旁通阀◆

控制阀件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液位控制器◆

氨专用压力表◆

管件(弯头、封头)…….5

氨制冷系统a.氨制冷压缩机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b.冷凝器c.节流装置d.蒸发器冷风机、排管、速冻装置e.油分离器f.集油器g.空气分离器h.贮氨器i.低压循环桶j.中间冷却器k.气液分离器l.紧急洩氨器

m.氨泵 图2

氨泵强制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简图(其他:重力供液、满液供液、直接膨胀供液)中国制冷学会5

氨制冷系统中国制冷学会◆

氨制冷系统管内氨状态➢ 气态:—低压低温(低压循环桶至压缩机吸气管)—高压高温(压缩机至冷凝器排气管)➢ 液态:—低压低温(氨泵至蒸发器供液管)—高压常温(冷凝器至贮氨器排液管)—高压过冷后的中间冷却器至低压循环桶的出液管➢ 气液两相—低压低温(蒸发器及其至低压循环桶回气管)5

氨制冷系统中国制冷学会◆

氨制冷系统管道外部特征➢ 需保温保温对象:制冷房间外部的低温容器、管道;保温材料:聚氨酯、聚苯乙烯。➢ 不需保温处于高温或常温工作状态的容器、冷凝器;处于高温或常温工作状态的管道;需日常维护检修的运转设备、管件:氨泵、可显示液位的金属管件。5

氨制冷系统◆

氨制冷系统管道外部特征中国制冷学会5

氨制冷系统◆

氨制冷系统管道外部特征➢ 涂色要求保温层外采用金属防锈保护层时,可不涂漆,刷帖色环。中国制冷学会第一节

氨的特性与制冷原理中国制冷学会感谢关注!联系方式:中国制冷学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100142)电话

传真mail:

yfyang@第二节

液氨制冷事故剖析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1)中国制冷学会(CAR)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杨一凡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2)概述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2. 氨制冷常见案例3. 氨泄漏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4. 火灾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5. 爆炸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6. 综合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7. 氨制冷环境安全中国制冷学会一、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2)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由于液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对大气层无任何不良效应、价格低廉,人们在时刻提防着氨制冷由于其毒性和可爆性给人类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在充分享受着氨制冷给大家带来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历经四代制冷剂的变革,在众多的制冷剂中只有它和水,被广泛应用至今,已达170年。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1.1

氨制冷的应用领域◆ 工商制冷系统➢ 畜禽肉、水产品、果蔬、冰淇淋的加工与储藏,啤酒、面包、速冻食品等的加工、存储

;◆ 化工◆ 核电◆ 水利水电建设◆ 药制品制造与流通业等。特别在冷链建设中的大型冷库应用最为普遍(全球约80%的大型冷库应用氨制冷系统)。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 氨制冷冷库及食品加工➢ 冷库在人工制冷条件下,贮藏货物及为其配套的建(构)筑物。包括库房、制冷机房、控制室、变配电室等。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 冷库库房➢ 冷却间(-4℃~0℃

)➢ 冻结间(-23℃~-30℃

)➢ 冷却物冷藏间(高温库:0℃,15℃

)➢ 冻结物冷藏间(低温库,-18℃~-25℃

)➢ 控温穿堂、站台(0℃~-12℃

)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 加工车间:果蔬类、禽类、肉类、水产类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 加工车间:冰激凌生产线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

冷库建设情况2010年6月,发改委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促使我国冷库建设达到建国以来的高峰期。从2010年的880万吨快速增长到2019年底的5800万吨。由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氟利昂制冷剂逐步淘汰计划的实施,氨制冷技术在大型工商制冷领域的应用仍将是未来国际制冷行业的发展必然。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1.2

冷库及氨制冷应用特征➢

冷库建筑及制冷系统部分设备和管道需要保温,保温材料的阻燃防火;➢冷库库房需要制冷,制冷通过机械压缩制冷循环实现,系统内制冷剂需承载一定的压力(氨制冷系统高压部分正常工作压力:0.8MPa-1.4MPa,低压:负压情况),防止容器、管道内压力超高,发生开裂和爆炸,防止制冷剂的泄漏与干、湿空气的进入。——防火、防爆、防漏二、氨制冷常见案例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2)二、氨制冷常见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我国涉氨制冷企业(冷库)安全生产事故约110余起。三、氨泄漏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3)3.1

氨泄漏案例分析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2013年8月31日)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3.1

氨泄漏案例分析3.1

氨泄漏案例分析3.1

氨泄漏案例分析3.1

氨泄漏案例分析3.1

氨泄漏案例分析《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AQ70157.8制冷系统用压力容器、加氨站集管,以及氨液体、气体分配站集管和空气分离器的回气管,均应安装氨专用压力表。安装位置距操作者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m,且应清晰可见。3.1

氨泄漏案例分析事故调查报告关键词:◆ 热氨融霜将压缩机排出的热氨气引进蒸发器,以融化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同时蒸发器内原有的物质,在压差的作用下,排入融霜排液桶或低压循环桶。◆ 违规操作;◆ 焊接缺陷;◆ 低温低应力脆性断裂。某食品有限公司热氨融霜氨泄漏事故(2013-11-28)7人遇难,6人受伤3.1

氨泄漏案例分析3.1

氨泄漏案例分析20号无缝钢管回气集管封头焊缝低温实验3.1

氨泄漏案例分析◆

围绕事故原因的解决方案➢ 违规操作:强化人员和制度管理➢ 焊接缺陷:加强施工管理➢ 低温低应力脆性断裂:材质和运行管理——相互联系◆

综合解决方案➢ 管理层面:人➢ 技术层面:完善机器设备风险防范功能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热氨融霜操作(AQ7015-2018

)➢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4.9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资质,并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设备超负荷、带故障运行。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热氨融霜操作(AQ7015-2018

)➢ 操作要求8.1

制冷系统运行应按照设备及系统操作规程进行。8.7

热氨融霜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a)手动热氨融霜应按照企业特有的操作规程进行。b)热氨融霜前,应仔细检查接收融霜冷凝液体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和压力,使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c)热氨融霜前,应将相应待融霜蒸发器及回气管路内的氨液进行有效回收,管壁温度缓慢回升后方可进行。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热氨融霜操作(AQ7015-2018

)8.7

热氨融霜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d)

热氨融霜前,应疏散相应蒸发器附近区域内与融霜操作无关的人员。e)

手动热氨融霜时,应缓慢分步开启热氨融霜阀门。融霜压力不应超过0.8MPa。f)

采用自动热氨融霜系统时,应按照设定的安全程序进行;变更设定值应进行相应的论证,并由企业特定专业人员进行。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热氨融霜操作(AQ7015-2018

)➢ 建设要求5.13.1 新建(含改、扩建)氨制冷快速冻结装置热氨融霜应采用自动控制融霜。热氨融霜供气管道应设置融霜压力控制及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应采用自动控制,并在人员密集区域需融霜的制冷装置(如快速冻结装置)30m以外便于操作的位置或快速冻结装置附近的安全出口门外设置关闭热氨融霜紧急切断装置的人工启动按钮。4.1-4.5 对设计、施工及工程验收提出按相关标准和资质,采用合规的设备进行建设。3.1

氨泄漏案例分析◆

氨泄漏其他事故案例➢ 常见部位✓ 设备本体(压缩机、压力容器、换热器等)✓ 管道(焊缝、管体、管接头)✓ 阀件(安全阀、截止阀等)……3.1

氨泄漏案例分析◆

氨泄漏其他事故产生的原因➢ 管道、密封垫腐蚀➢ 日常操作错误✓ 液封安装、除霜操作(热氨、水、扫霜)、阀门操作、制冷剂充灌与回收、放油等➢ 液位计破裂➢ 维修作业错误➢ ……3.1

氨泄漏案例分析◆

管道、密封垫腐蚀《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AQ7015-20189.1设备设施应及时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况。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 日常操作错误➢ 除霜操作(热氨融霜、水冲霜、人工扫霜)6.8

排管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

吊架应牢固、无松动;b)

使用期间,霜层应均匀,不应过厚或出现结冰现象。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阀门操作应符合下列要b)

正常运行时,压力表阀、液面指示器阀、液面计两端的弹子阀等应处于开启状态,并确保正确显示相应数值与液位高度。◆ 日常操作错误➢ 阀门8.6求:a)

应根据系统运行要求操作阀门。c)

非相应操作过程,设备上的放油阀、加压阀、手动放空气阀、热氨融霜阀、融霜排液阀等应处于关闭状态。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

不规范作业3.2

防范化解氨泄漏安全风险◆ 制冷剂充灌与回收、放油AQ7015-2018第8.9条规定了“制冷系统液氨充注与排出”管理要求、作业要求以及连接件的耐压强度要求等。AQ7015-2018第8.8条规定:

系统放油操作时,应由两名操作人员协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四、火灾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冷的保持,需要保温;保温材料可燃,需防火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3)4.1氨制冷常见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我国涉氨制冷企业(冷库)安全生产事故约110余起。中国制冷学会4.1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火灾风险◆

可燃物:➢ 建筑保温材料➢ 设备、管道保温材料……火源:➢ 电气焊、切割(施工、检修维护)➢ 电气线路短路(施工、检修维护、运行)……中国制冷学会4.2

火灾案例及情况分析中国制冷学会◆

运行/调试过程某食品有限公司火灾事故2014-11-1618人遇难,13人受伤库内沿墙敷设的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电气线路短路产生电弧、电火花:1、选用的电气接线盒、分线盒等防护等级不满足使用环境(如潮湿、粉尘、爆炸危险环境、腐蚀等)要求,导线或接头等部位的绝缘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2、电缆截面的选择不合理,产生线路过载发热,绝缘层被击穿;3、不按规程要求私接、乱拉。4、线路年久失修,绝缘陈旧老化损伤,受坚硬物体长期摩擦等,使线芯裸露;5、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板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4.1

火灾案例及情况分析◆

运行/调试过程➢ 火源(用电设备、电气线路短路)➢ 可燃物(库体、设备、管道保温材料,可燃杂物)中国制冷学会4.1

火灾案例及情况分析中国制冷学会◆ 建造过程/维修过程/

拆卸过程➢ 2015年8月11日,某市在建冷库,保温层施工时,发生火灾,3人死亡,

9人受伤。➢ 2015年7月16日,某市一冷库,在冷库内操作气焊切割钢架,电焊的火星掉落,引燃库内泡沫隔热层。➢ 2015年7月3日,某市尚未投入使用的冷库违章动火施工引燃周围可燃物起火。➢ 2015年9月22日,某市一冷库搬迁,设备移除,建筑拆迁,施工人员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星引燃保温材料引起火灾。➢ ……4.1

火灾案例及情况分析◆建造过程/维修过程/

拆卸过程➢ 火源(用电设备电气线路短路、电气焊、切割等)➢ 可燃物(库体、设备、管道保温材料)中国制冷学会4.2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火灾风险中国制冷学会《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AQ7015-20185.2—5.5

规定了涉氨车间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消火栓的配置、防火隔墙的建设要求等。5.6

冷间内动力、照明、控制线路应根据不同的冷间温度要求,选用适用的耐低温的铜芯电力电缆。5.13f)

管道、线缆等穿过保温墙体、屋面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和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6.15

控制箱、柜以及电气元器件、线缆等应完好无损,电气线路接线应规范可靠,避免发生短路现象。9.9

检修维护作业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高温热源、电气焊、机械切割等产生火花的作业应与保温材料、易燃品进行有效隔离。感谢关注中国制冷学会联系方式:中国制冷学会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100142联系电话mail:

yfyang@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第二节

液氨制冷事故剖析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2)中国制冷学会(CAR)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杨一凡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2)概述1. 氨制冷应用领域及特征2. 氨制冷常见案例3. 氨泄漏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4. 火灾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5. 爆炸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6. 综合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7. 氨制冷环境安全中国制冷学会五、爆炸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3)4.1氨制冷常见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我国涉氨制冷企业(冷库)安全生产事故约110余起。5.1

爆炸案例分析及情况分析◆

物理“爆炸”/爆裂源于氨制冷系统内部◆

化学爆炸源于氨制冷系统外部封闭空间5.1

爆炸案例分析及情况分析◆物理“爆炸”/

爆裂制冷压缩机超高压运行或发生液击,造成机内部件或机体部件发生爆裂5.1

爆炸案例分析及情况分析◆

物理“爆炸”/ 爆裂系统内部高压气体进入低压管路或设备5.1

爆炸案例分析及情况分析◆

物理“爆炸”/爆裂外界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内部压力超高,发生物理爆炸。(宝源丰)5.1

爆炸案例分析及情况分析◆

化学爆炸➢ 氨气(NH3)爆炸极限为15.7%~27.4%➢ 一般源于氨制冷系统外部的封闭空间5.2

防范化解氨爆炸/爆裂风险◆

化学爆炸AQ7015-20186.2

企业应建立健全氨制冷设备管理和操作规程。6.7

空气冷却器(冷风机)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b)风机应连接紧固、转动灵活、无卡阻;9.1设备设施应及时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况。……5.2

防范化解氨爆炸/爆裂风险◆

物理爆炸➢ 防压缩机液击,确保压力提升装置的正常运行8.4

制冷压缩机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d)运转过程中,应无异常响声、振动和机体结霜现象。➢ 系统内部的高压气体进入低压管路或设备的操作规程规范热氨融霜操作规程与自动控制➢ 外界持续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内部压力超高的防范火灾的防范六、综合案例分析与防范化解危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3)6 综合案例及情况分析◆

火灾、爆炸、泄漏综合事故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2013.6.3) 121人遇难,77人受伤。➢ 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七、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环境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液氨制冷安全风险(3)7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环境安全风险◆

液氨制冷环境(防氨泄漏、火):➢ 氨制冷机房/设备间➢ 机房外设备区域➢ 需制冷的空间和设施✓ 冷库库房✓ 快速冻结装置及周边➢ 氨管道经过区域◆

厂区环境、周边环境7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环境安全风险7.1

周边环境(AQ7015-2018)◆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使用氨制冷工质的冷库,与其下风侧居住区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300m,其他方位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宜小于150m。➢ 如果氨系统采取措施,配备氨泄漏紧急处置装置,防护距离可否减小?7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环境安全风险7.2

厂区环境(AQ7015-2018)4.8

厂区内应完善防火、防爆、防氨泄漏,以及通风、事故照明等安全措施。4.11

厂区、生产车间、制冷机房、库房及制冷系统应按照GB2893、GB2894、GB7231、GBZ

158、SBJ12标准条款要求,设立相应的安全标识。5.2

涉氨制冷车间、库房之间及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5.3涉氨制冷厂区、库区应按GB50016、GB50974的有关要求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以及防火隔墙,消防车道、风向标等。7

防范化解液氨制冷环境安全风险7.3

氨制冷机房/设备间(AQ7015-2018)5.10.7

氨制冷机房应设置防爆型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