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培训课件_第1页
颈椎病培训课件_第2页
颈椎病培训课件_第3页
颈椎病培训课件_第4页
颈椎病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华夏博爱中医药科技研究院

颈椎病的临床及研究12北京华夏博爱颈椎病临床及研究中文名称:颈椎病

英文名称:cervicalspondylosis定义: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少数有眩晕。34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医院用药合盛堂宗合盛堂威等。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5在实际临床当中,根据临床表现可把颈椎病分为五种类型:

1、神经根型: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现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2、脊髓型: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疫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3、椎动脉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上述诸症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4、交感神经型: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出现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皮温低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等症状,一般无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听、视觉异常。5、混合型: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6北京华夏博爱颈椎病临床及研究基本常识颈椎病的症状1、眩晕2、头痛3、视觉障碍4、突然摔倒5、根性症状脊髓型颈椎病鉴别症状颈椎病并发症颈椎病日常保健颈椎保健方法:磁疗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意义:早期颈椎病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白领颈椎病治疗要及时颈椎病自我锻炼颈椎病牵引法颈锥病的饮食注意颈椎病的预防颈椎病会引起耳鸣吗?颈椎病的九大鲜为人知的严重后果颈椎病的六大诱因颈椎病的护理措施颈椎病的六大注意:7

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8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钩椎关节失稳、钩椎骨质增生等原因,致使颈椎动脉血流受阻,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颈椎血管退行性变及硬化,使血管腔变窄,使血流受阻;

2、椎间隙变窄:由于颈椎的退变,使颈椎间隙变窄,引起颈椎动脉相对过长,而出现曲折、弯曲、以致血流受阻。910颈椎病的诊断:

头颈旋转时出现眩晕是本病的特点,又称颈性眩晕。这是因为头颅的旋转主要是在颈1-2间进行,椎动脉此处在转头时最易受压。

1、颈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略向后仰,病人头部左右旋转,如病人出现头晕即为阳性。

2、颈椎X线、CT和MRI检查发现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椎节不稳、颈椎间盘突出等;椎动脉造影可以见到椎动脉狭窄或者扭曲现象。颈椎病的治疗:

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首选颈椎康复枕头枕芯中药配制弧形人性化设计有效适应人类睡姿高度纠正颈椎111213西医介入法治疗颈椎病

介入手术属于新型高科技治疗方法,其独特的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该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方面能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其中臭氧(三氧)微创介入疗法在国外已普遍应用,已被确认是免除开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手段。臭氧(O3)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同时还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可以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导致水分流失而萎缩,使症状得以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优点:

1、起效快,疗效高。能根治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2、创伤小,局麻下细针穿刺,无痛苦,比保守治疗有效,同时免除开刀之苦。主要作用于髓核,对其它组织无影响。

3、精确定位,在X线机透视引导下定位准确,成功率高。

4、安全,O3进入椎间盘后很快降解为O2,促进周围神经组织恢复。臭氧治疗的关键在于臭氧介入的浓度,不同的病症,不同的部位,在治疗时要调配不同的浓度。在疼痛科针对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浓度精确的三氧治疗仪是必不可少的。14自我运动治疗颈椎病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151617手术治疗颈椎病注意事项

术前:

1、术前练习去枕平卧,以适应术后卧位要求。

2、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因取平卧位,大小便排泄不习惯。

3、完成相关检验项目,了解手术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治疗和护理配合。

术后:

1、术后每2小时翻身一次(早期由医护人员帮助进行),翻身是应保持头颈、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转,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位。

2、术后垫枕头高低要适宜,仰卧时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而不偏向一侧。

3、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感觉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4、术后1~2周行四肢肌力舒缩及各关节的活动,如握拳、松拳动作、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等。

5、离床活动时颈部予颈围固定,并避免颈部剧烈转动。

6、给予颈围固定2~4周或遵医嘱,卧床休息时可取出颈围。

7、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运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8、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如过度屈颈、过度旋转、颈部的超负荷积压和头颈部剧烈抖动

9、遵医嘱定期复查。18颈椎病的症状1、眩晕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推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192、头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同时存在。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因为椎动脉分支枕动脉供给枕大神经,临床上椎动脉痉挛引起枕大神经缺血而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头痛症状,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并有灼热感,少数病人有痛觉过敏,摸及头部即感疼痛明显。另外,副神经周围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变或该肌外伤后可引起斜方肌痉挛,而从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经支受到挤压诱发临床症状。寰椎或枢椎发生移位时也可刺激从中穿出的枕大神经而诱发头痛。3、视觉障碍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继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变,少数病人可出现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现象。204、突然摔倒当病人颈部旋转时突然感到下肢发软而摔倒。临床特征是:发病时病人意识清楚,短时间内能自己起来,甚至行走。这有别于其他脑血管疾病。5、根性症状由于局部解剖的关系,椎动脉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经根性症状。(1)颈部症状: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主要颈部不适感有颈部疼痛、颈部酸胀、颈部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颈部肌肉发板、僵硬;用手按压颈部有疼痛点;按摩颈部有韧带“弹响”,转动颈部不够灵活等。(2)肩部症状: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颈部肌肉痉挛,按压颈部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劳累、久坐和姿势不当加重;(3)背部症状:背部肌肉发紧、发僵,活动后或者按摩后好转;背部有疼痛点,按压明显;劳累和受寒背部不适症状加重。21脊髓型颈椎病鉴别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3、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发展较快。各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4、脊髓空洞: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出现较晚。MRI可清晰显示脊髓中央管增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2223颈椎病的症状(1)颈部症状: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感,颈部强直,活动受限,颈部肌痉挛,颈活动困难,有捆绑感,“发纣”,颈部胀筋感、“落枕”感等。头部常偏向一侧,抬头、低头困难,旋转困难。(2)上肢症状: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运动和感觉障碍,痛觉过敏,有触电感,手指麻木或蚁行感,手部无力,沉重感,持物不稳,震颤麻痹等症状,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3)下肢症状:下肢可出现放射性痛、冷、麻、凉、或热窜痛,无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休息后刚起来加重,少有活动后好转,再活动后又加重。与天气变化有关,遇冷加重,遇热减轻,或不明显等。重则肌萎缩,跛行,功能下降。(4)眼部症状(颈眼综合症):不能睁眼,只能闭目平卧,眼胀、眼沉、睁眼无力,伴视物不清,视力减弱,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在颈部过度活动时出现眼痛、眼肌痉挛、一过性失明、结膜充血等症状。(5)头痛: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沉痛、热痛、凉痛、局部痛、前额痛、两侧痛、巅顶痛、轻痛、中痛、重痛,重则“碰墙”止痛,甚则呕吐。(6)头晕目眩: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等,甚则有欲晕倒的感觉或突然晕倒,过后苏醒,已如常人。(7)记忆力障碍:记忆力明显下降,丢三落四,到此位忘记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记不清楚,甚则是否吃饭都不能记忆。24

(8)心脏(颈心症):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思想恐惧感,心前区疼痛等颈性冠心病的表现(心电图无相应的改变)。(9)高血压(颈高症):血压升高、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甚则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没有规律,忽高忽低,药物降压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疗后血压降至过低等。(10)胆囊炎(颈胆症):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胆区疼痛等症状。(11)慢性咽炎(颈咽症):咽部稍有充血或变紫、进食无碍、口干舌燥似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12)半身不遂(颈性半身不遂):单侧肢体偏瘫、麻木、窜胀,甚则口角歪斜、语言功能障碍、穿鞋脱袜困难、行走不稳等,脑CT基本正常。(13)自汗症(颈自汗):肢体发热、发红、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多汗,过时自然消退,不定时的发作。(14)无汗症(颈无汗):肢体发凉、怕冷、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少汗,甚则全身绝对不出汗,干燥不适,情绪不稳。(15)失眠(颈性失眠):失眠不能入睡,用镇静药物逐渐加量才能入睡,短时间内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久则影响工作和学习,各种方法治疗效果差。做梦:恶梦、长梦、做事梦、工作梦、交友梦、无规律梦等。252627颈椎病的并发症

1.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285.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29颈椎病日常保健

1、适当增加工间休息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2、配合日常的颈椎病辅助工具增强颈椎肌肉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颈部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颈椎病发作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颈部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维护颈椎骨质,椎管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3、选择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弹性不宜过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304、防止外伤与落枕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5、加强颈部的锻炼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是: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接角第一领扣;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左右转颈,颏部尽量接触肩峰。上述动作,可按节律(默数到6)反复6次。另外,经常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也有好处。方法是: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作划圈运动,向前、向后交替进行;最后用右掌拍打左肩,左掌拍打右肩,交替进行。约100次。

6、搓脚掌有利治病双脚大拇指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为人体颈椎反射区。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7、坚持做颈椎牵引313233颈椎病保健方法

1、做颈部肌肉锻炼。主要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伸,手用力阻挡,对抗用力,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同样,我们可以用手抵住头的左侧,头向左偏,手与头相抵抗,右侧同理。也可以左右旋转一下颈部,用手揉按一下颈部肌肉,这种运动可以让颈部紧张的肌肉放松一下,对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米”字操方式是以头为“笔”,按以下顺序反复书写“米”字: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画一横,头回到正位;再写一竖,头颈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到正位;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头回到正位,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头回正位,头颈尽量向右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位;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每日做1~2次,以感觉头、颈、肩轻快和舒适为度。

3、挺胸抬头、左顾右盼能强健颈椎离开办公室后,运动是强健颈椎的最好方式。春天去郊外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防治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法。而游泳的时候头总是向上抬,颈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锻炼,而且人在水中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的损伤,算得上是比较惬意的锻炼颈椎的方式。34磁疗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意义:磁场疗法是利用磁场的物理性能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磁场疗法具有镇痛、消炎、降压、安眠、止泄、止痒等作用。对临床各科病症的防治有重要价值,对某些慢性病还具有特殊的疗效。我国利用磁场治疗疾病,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我国的《神农本草经》,清楚地记载了磁石的特点及治疗的疾病:“周痹、风湿、肢节肿痛”。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千斤方》中指出,治疗金疮出血用磁石末缚之、止痛断血。当时并用磁石治疗各种疾病。到70年代,我国磁疗医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进入80年代后,我国研制出钕铁硼高磁能积永磁体以来,强磁场的医疗效果更有了显著提高,在镇痛安眠、活血通络、降压止泄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穴位,通过经络增强的生物电磁能,推动经气运行,从而有效通经止痛;磁场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同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缓解疼痛的效应;钾、钠、钙等带电离子受磁场作用后,荷电能力加强;磁场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皮层、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产生镇静止痛的效应。

35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是椎体及其周围软骨和椎间盘的损伤性以及退行性改变影响到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结构所产生的水肿、粘连,又进一步刺激神经组织产生临床症状,其中炎性刺激是一个重要原因。给予颈椎局部磁场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纠正和缓解由缺血、缺氧、水肿、致痛物质积聚等导致的疼痛。磁场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加速炎症渗出物的消散,消除对神经末梢的机械压迫,同时磁场能提高致痛物质水解酶的活性,使缓激肽、组织胺、5-羟色胺、钾离子等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达到消除疼痛的效果。在目前新型磁疗的过程当中,建议早期颈椎病患者使用一种国内常用的医疗器械“镇痛安眠垫”,镇痛安眠垫采用的是国家863计划的高新成果——钕铁硼永磁体,衬垫为纳米远红外线布。而钕铁硼生物高科技磁场本身磁场频率与人体本身的磁场能产生协调一致,不但不会引起人体本身磁场的紊乱,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人体生物电磁能增强,推动人体经气运行,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有效止痛的作用。在生物磁场的作用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和消散,产生缓解疼痛,增加颈部周围韧带,肌肉组织血氧交换的饱和度,从而有效加强颈肩周围,韧带,肌肉保护颈椎的效应,抑制了髓核的脱出,达到颈椎病治疗的效应。36早期颈椎病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早期颈椎病,症状轻微,或仅表现出头晕,失眠,局部手臂麻木,或者头颈部肌肉僵硬,活动不灵活。这个时候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轻型的病例,只要适当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如消炎痛等即可减轻症状,再辅以针灸、理疗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为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一般症状在2周~1月内可以缓解。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颈肩部肌肉力量,增加颈椎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颈椎体空间狭小造成脊髓压迫或者椎动脉压迫。加强颈椎,肩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颈椎病。据调查,颈肩部肌肉韧带,力量大的人群中,颈椎病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颈肩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颈椎病的早期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及时的发现颈椎病,并采取治疗方式,颈椎病的治疗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佐藤灸,药物治疗要记住药物治疗始终是起到主导治疗的作用。其他的治疗为辅助治疗,像牵引和理疗,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椎病的症状。绝大多数的颈椎病,不需要开刀,保守治疗就可以恢复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医治疗:针法松解术、中药靶向渗透疗法。37白领颈椎病治疗要及时过去被视作老年病的颈椎病,现在却愈来愈“青睐”年轻白领。专家说,都市白领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重视预防颈椎病;一旦患上了颈椎病,就应及时接受规范治疗。专家特别提醒道,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很可能对健康造成二次伤害。落枕是颈椎病的信号

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已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这称为“颈椎失稳”,而且椎关节已可能发生“错位”,可累及椎间盘,使骨质增生加速,发展成颈椎病。

38长时间面对电脑埋下病根专家介绍说,在正常人群中,颈椎病发病率为3.85%~17.6%,而黄种人比白人、黑人更易患上此病。先天不足,加上不恰当的工作、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年轻白领早早身陷颈椎病的困扰。“人的颈椎像体内其他器官一样,会随着服务期限增加不断老化;而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极易为人们忽视。”专家强调,如今年轻白领上班时对着电脑干活,下班后又忙着上网打游戏、聊天“放松”—如此长时间地“迫使”身体保持同一姿势,为颈椎病发病的年轻化埋下了祸根。专家说,颈椎病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吞咽障碍、视力障碍、颈性高血压、胸部疼痛、猝倒甚至下肢瘫痪等。“因此,对颈椎的日常保护,是预防发病不可忽略的环节。”比如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后可暂离座位,活动一下头颈,做做颈椎操,让肩颈部肌肉放松;夏季在空调房中,要注意肩颈部保暖。39404142颈椎病自我锻炼

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可自行掌握的治疗方法:

1、调整枕头与睡眠体位。首先是枕头的选择。若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有骨刺者,枕头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后方韧带肥厚内陷,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可将枕头垫高,枕头的形状最好是元宝形。其次是睡眠体位。可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不宜俯卧,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弯曲状态。

2、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A、不断改变头部及颈部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B、工作时间较长时,要定期远望。C、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使之与身体相适应。

3、自我牵引。双手十指交叉合拢,举过头顶放于枕颈部,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5~10秒,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压力的作用。

4、服用适当的药物,如复方软骨素、维生素E等。

5、佩戴简易颈围,可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同时起到颈部支撑作用。颈围的制作:用硬纸壳剪成高领状使之高度与颈部相适应,外包绒布。

6、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43颈椎病牵引法

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4445颈椎病的饮食注意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46颈椎病的预防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差异甚大。从年龄方面观察,魏征等对无症状的100例颈椎X线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20岁以下组,2/20人;20~29岁组,2/20人;30~39岁组,4/20人;40~49岁组,50岁以上组,16/20人。潘之清研究认为,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更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伤),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我们这里讲的是外因方面的预防。471、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2、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483、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我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颌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少数人需适当高枕,如棘突发育畸形、吻棘,枕头过低则可使症状加重。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

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应以木板床为宜,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无益。494、预防慢性劳损: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委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成脊柱病。例如长期看显微镜的人员、坑道作业人员、会计师、缝纫刺绣、牙科医生、飞机的机械师、打字员、发报员等屈颈、斜颈、扭颈、耸肩工作者,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学习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又不重视业余时间的平衡运动(与工作姿势相反的姿势锻炼,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懒腰动作),时间长了将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游泳者在浅水处跳水,经常有造成颈椎严重撞伤者,故跳水应到深水处。505、老年人的预防: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因此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枕头必须选用合乎个人规格的(保健枕分为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5个规格,男士按个人衬衣号用同号的枕头;女士按衬衣号用小一号的枕头),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腰部保暖,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冬季应注意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