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文综历史_第1页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文综历史_第2页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文综历史_第3页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文综历史_第4页
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文综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前期的曾侯乙古墓出土的《天文图》为目前已知的中国和世界最早的一张具有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如图所示),该图绘在古衣箱盖上,中心书写篆书“斗”字,“斗”字按顺时针排列二十八星宿的名称。该考古发现可实证我国()A系统性天文观测历史悠久 B.天文学萌芽缘于数学进步C.“书同文”在战国时已实现 D.早期国家王权依附于神权2.汉初,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汉武帝时,朝廷以“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和“便远方之贡”为由,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汉武帝此举()A.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 B.旨在消除豪强对朝廷的欺瞒C.侵夺了地方富商大贾的利益 D.有利于保障中央政府的财力3.据文献记载,宋太祖第一次前往相国寺时,曾向僧人请教礼节,僧人主张“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欧阳修认为此言“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帝王礼佛不拜由此成为宋代定制。由此可知,北宋时期()A.帝王采取文化专制政策 B.佛教发展受制于现实政治C.宫廷礼制深受佛教影响 D.官方哲学吸收了佛教因素4.明代密疏制度要求奏章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批,无须内阁票拟,皇帝也无需与他人商议密疏内容。皇帝除下诏鼓励阁臣以密疏言事外,还对应进密疏而没有进密疏者予以批评。据此可知,明代密疏制度()A.受到阁臣意见的影响 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央决策方式发生异变5.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调任陕甘总督。其间,他就当地清军训练情况上奏朝廷称:“呼名应点,合队列阵,弓箭,藤牌,鸟枪,抬枪次第行走,既毕,散归不复相识。”左宗棠此言意在()A.抨击八旗子弟奢靡腐化 B.建议调整地方征兵制度C.强调洋务强军的重要性 D.提醒中央关注边疆危机6.1928年前建设的中国铁路,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北、平汉地区。而1928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所规划新建的铁路,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铁路就有1947.2公里,占总数的51.39%,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有331.2公里,占总数的8.7%。这一规划建设(

)A.旨在“围剿”陕北地区的红军 B.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局面C.利于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D.巩固了国民党的势力范围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意在说明()A.持久抗战对中国重要性 B.战略决定抗战全局走向C.走群众路线是抗战的法宝 D.民心向背决定抗战策略8.如图所示为1953—1978年的部分年份中,所统计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中学和小学分开统)。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中,作用最显著的是()注:按照1977年的相关规定,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初中教师应达到大专水平,小学教师应达到高中或中师水平。A.政治运动 B.经费投入 C.学校体系 D.教师地位9.在古希腊建筑中,确实有以男子雕像代多立克柱子,以女子雕像代爱奥尼式柱子的。这种艺术追求贯彻在柱式风格的推敲中,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这反映出古希腊()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B.科技文化繁荣发达C.建筑凸显人文精神 D.将神话故事人性化10.15世纪后期哥伦布与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的书信显示,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提供了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并确认“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因此,哥伦布最初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并非“瞎猫撞上死耗子”,只不过没有继续西行抵达终极目标而已。由此可知()A.当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地貌 B.地圆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C.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 D.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11.1789年10月,“社会俱乐部”在法国成立,其主要创立者为修道院院长和新闻记者,他们通过机关报《铁嘴报》宣传消灭包括国王在内的一切压迫者的思想。他们将政治平等、平分财产、消灭私有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作为俱乐部的宗旨。由此可知,该俱乐部()A.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C.重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D.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12.据2023年6月28日英国新闻网站报道,欧盟领导人将在本次峰会上确认与美国不一致的对华政策,对中国采取“多层面”战略,将其定义为“同时是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这反映出()A.欧盟重视外交的独立自主 B.美国单边主义受到抨击C.欧盟与美国政策分歧较多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摘编自【美】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美国史(上卷)》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农业现代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角度内涵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看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历史发展脉络表明,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关系越来越紧密。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时期,民族交融都在发展。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从中国历史上先后实行的民族政策看,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差异的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内聚成了中国统一的格局。从历史传统看民族关系各民族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摘编自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历史阶段得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请考生从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旧封建士族(武士阶层)在政治和财政上都成为新政府的负担,甚至危及新政权的存亡。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秩禄处分”,由政府发放禄券,代替原有的家禄,由政府逐步收买、偿还这些禄券。1870—1877年,政府分三个阶段向310971位武士发放了价值1.13亿日元的金禄公债证书,一次性赎买武士阶层的家禄特权。1876年,明治政府修改了国立银行条例,规定个人可以用“秩禄处分”中的金融公债为资本金设立银行,将武士阶层手中的政府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金,将士族引向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使旧幕时代的食禄阶层转化为新的自立阶层。这既以和平方式解决了士族问题,同时又将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该政策仅着眼于经济方面,而没有对士族意识进行改造,为尔后日本的军国主义留下了思想上的根源。——摘编自臧佩红、米庆余《近代日本的“秩禄处分”与“士族授产”》(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政府对士族阶层改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治政府对士族阶层的改造。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拉开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1949―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的财政支出共计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远高于同期的美苏两国。——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材料二1979年7月7日,邓小平指出:“应当肯定我们过去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确的。……具体办法要修改。”此后,中国逐渐压缩对外援助规模,1980—1981年,外援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06%。1980-1985年,中国累计向联合国系统提供了5031万美元的捐款。1985年,中国加入非洲开发银行,对其进行融资和捐款。1993年开始,由政府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具体执行援外项目,大量援外承建机构通过转制改革转型成为企业,变成市场主体。对外援助政企分开、注重政治与经济双重效应的机制逐步确立。1995年,中国开始对外提供优惠贷款,为受援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的生产、建设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这符合国际发展援助的主流。——摘编自唐丽霞《新中国70年对外援助的实践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宣帝时,先零羌与匈奴联合,大举攻汉。赵充国以七十六岁高龄统兵出征,他提出“帝国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属将金城率骑兵进湟水,首战告捷,控制战略要地。而后,晓谕群羌,“大兵诛有罪者,明白有别”。同时,释放俘虏,使诸羌“宣天子至德”。“诸羌先后降者万七百余人”。先零羌败退至南山和青海湖以西据险以持并指日而待。赵充国罢骑屯田,“所降复得五千余人”。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秋,诸羌“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余羌悉平。赵充国请旨在归降诸羌中封王、侯、君,置金城属国,并设属国都尉治理之。属国都尉下设千人、司马、侯,千人以下首领一般均由羌人自己担任。在地方行政建制上,设破羌县和河关县以加强管辖、扼束羌人。——摘编自苏药《简论赵充国安羌定边的战略与策略》(1)根据材料,概括赵充国安羌定边的主要战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充国安羌定边战略的历史意义。

商洛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前期的曾侯乙古墓出土的《天文图》为目前已知的中国和世界最早的一张具有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如图所示),该图绘在古衣箱盖上,中心书写篆书“斗”字,“斗”字按顺时针排列二十八星宿的名称。该考古发现可实证我国()A.系统性天文观测历史悠久 B.天文学萌芽缘于数学进步C.“书同文”在战国时已实现 D.早期国家王权依附于神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前期(中国)。根据材料“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前期,当时人已观测到了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到相当成熟阶段的重要证明,反映了古代系统性天文观测历史悠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天文学与数学关系,排除B项;材料提及当时使用的篆书,不能说明其他诸侯国也使用篆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与神权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汉初,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汉武帝时,朝廷以“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和“便远方之贡”为由,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汉武帝此举()A.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 B.旨在消除豪强对朝廷的欺瞒C.侵夺了地方富商大贾的利益 D.有利于保障中央政府的财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均输平准政策,该政策的实行能够保证朝廷所需的贡物,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各地的经济联系,有利于筹措军费,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排除A项;均输平准政策旨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筹措军费,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对地方富商大贾利益的侵犯,排除C项。故选D项。3.据文献记载,宋太祖第一次前往相国寺时,曾向僧人请教礼节,僧人主张“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欧阳修认为此言“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帝王礼佛不拜由此成为宋代定制。由此可知,北宋时期()A.帝王采取文化专制政策 B.佛教发展受制于现实政治C.宫廷礼制深受佛教影响 D.官方哲学吸收了佛教因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古代中国实行君权至上的专制制度。帝王礼佛不拜反映宗教神权在世俗王权面前退让,反映佛教发展适应现实政治,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封建政府控制佛教、压制思想,无法得出“采取文化专制政策”,排除A项;材料体现政治影响佛教,而非佛教影响政治和礼制,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儒学或理学吸收佛教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代密疏制度要求奏章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批,无须内阁票拟,皇帝也无需与他人商议密疏内容。皇帝除下诏鼓励阁臣以密疏言事外,还对应进密疏而没有进密疏者予以批评。据此可知,明代密疏制度()A.受到阁臣意见的影响 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使中央决策方式发生异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皇帝除下诏鼓励阁臣以密疏言事外,还对应进密疏而没有进密疏者予以批评”,皇帝通过密疏可以更直接了解一些事情,以便加强自己的统治,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据材料“明代密疏制度要求奏章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批,无须内阁票拟,皇帝也无需与他人商议密疏内容。”可知密疏制度不受阁臣影响,排除A项;密疏制度加强的是皇权,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密疏制度对中央决策方式没有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5.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调任陕甘总督。其间,他就当地清军训练情况上奏朝廷称:“呼名应点,合队列阵,弓箭,藤牌,鸟枪,抬枪次第行走,既毕,散归不复相识。”左宗棠此言意在()A.抨击八旗子弟奢靡腐化 B.建议调整地方征兵制度C.强调洋务强军的重要性 D.提醒中央关注边疆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既毕,散归不复相识”可知,左宗棠强调当地清军传统训练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强调通过洋务来强化军队建设,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陕甘地区的军队训练,并非八旗子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军队训练的问题,并非军队来源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边疆地区的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6.1928年前建设的中国铁路,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北、平汉地区。而1928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所规划新建的铁路,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铁路就有1947.2公里,占总数的51.39%,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有331.2公里,占总数的8.7%。这一规划建设(

)A.旨在“围剿”陕北地区的红军 B.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局面C.利于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D.巩固了国民党的势力范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至1937年(中国)。根据材料“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铁路就有1947.2公里,占总数的51.39%,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有331.2公里,占总数的8.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至1937年,长江以南修建了占总数一半的铁路,西北地区铁路建设也有增加,各地铁路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C项正确;西北地区修建的铁路所占比重很低,所以并不是为了“围剿”红军,排除A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铁路建设主要是利于经济发展,对其势力范围没有起到巩固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意在说明()A.持久抗战对中国的重要性 B.战略决定抗战全局走向C.走群众路线是抗战的法宝 D.民心向背决定抗战策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可知,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毛泽东较系统地提出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他把“动员全中国人民”看作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深刻阐述关于人民战争的重要思想,反映出走群众路线是抗战的法宝,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群众的力量,而不是持久抗战的战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战略与全局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8.如图所示为1953—1978年的部分年份中,所统计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中学和小学分开统)。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中,作用最显著的是()注:按照1977年相关规定,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初中教师应达到大专水平,小学教师应达到高中或中师水平。A.政治运动 B.经费投入 C.学校体系 D.教师地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自1953年至1978年,中国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呈现下降趋势,1953年至1963年,中国中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到1978年,中国中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率缺明显提升,结合材料“1977年的相关规定,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文革时期高等教育受到破坏,所以影响材料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政治运动,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革对高等教育的破坏,导致本科毕业水平在中学教师群体中的比例下降明显,在影响显著程度上,高于经费投入、学校体系和教师地位的影响,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9.在古希腊建筑中,确实有以男子雕像代多立克柱子,以女子雕像代爱奥尼式柱子。这种艺术追求贯彻在柱式风格的推敲中,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这反映出古希腊()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B.科技文化繁荣发达C.建筑凸显人文精神 D.将神话故事人性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世界)。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分别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据材料可知,出现了以男子雕像代多立克柱子,以女子雕像代爱奥尼式柱子的雕刻,说明古希腊的建筑体现了人文的精神,C项正确;古希腊实行公民政治,公民只限于成年的男性,可见男女不平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建筑雕刻的风格的新现象,没有体现出繁荣发达,排除B项;神话故事人性化是通过将神灵和神话角色描绘成立体的、拥有人类特征的形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15世纪后期哥伦布与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的书信显示,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提供了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并确认“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因此,哥伦布最初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并非“瞎猫撞上死耗子”,只不过没有继续西行抵达终极目标而已。由此可知()A.当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地貌 B.地圆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C.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 D.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据材料,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的世界地图以及“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的认识成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重要条件,反映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对美洲、印度、南部非洲等地区的了解十分有限,当时的地图并不能准确反映世界地貌,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托斯卡内利和哥伦布认可地圆说,仅凭此不能断定地圆学说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本意是哥伦布向西航行是有地理知识方面的依据的,但当时哥伦布并不知道西面有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11.1789年10月,“社会俱乐部”在法国成立,其主要创立者为修道院院长和新闻记者,他们通过机关报《铁嘴报》宣传消灭包括国王在内的一切压迫者的思想。他们将政治平等、平分财产、消灭私有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作为俱乐部的宗旨。由此可知,该俱乐部()A.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B.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C.重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D.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年(法国)。据材料可知,1789年10月,“社会俱乐部”在法国成立,将政治平等、平分财产、消灭私有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作为俱乐部的宗旨,从中看出,其带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A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B项;“社会俱乐部”主要创立者为修道院院长和新闻记者,材料中没有体现工人阶级的信息,排除C项;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排除D项。故选A项。12.据2023年6月28日英国新闻网站报道,欧盟领导人将在本次峰会上确认与美国不一致的对华政策,对中国采取“多层面”战略,将其定义为“同时是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这反映出()A.欧盟重视外交的独立自主 B.美国单边主义受到抨击C.欧盟与美国政策分歧较多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欧盟领导人将在本次峰会上确认与美国不一致的对华政策,对中国采取‘多层面’战略,将其定义为‘同时是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后,随着“多极化”的发展,欧盟要求摆脱美国的影响力,对于中国实行更加自主的外交政策,A项正确;本题主旨“欧盟的自主外交”,“美国单边主义受到抨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欧盟与美国政策分歧较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摘编自【美】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美国史(上卷)》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农业现代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答案】13.同:政府主导;重视基础设施改善;重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苏联经验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异:美国以私营农场为主体,中国以各级农业集体化组织为主体;美国以农业机械化为重要突破口,中国以改良作物品种为主要抓手;美国重视技术推广,中国重视自主研究。(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4.背景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石油农业和电力技术的成熟;西进运动等对农村生态的破坏。(答出三点即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封建剥削制度被推翻)人地矛盾尖锐;周边局势紧张(遭到西方列强包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风尚的形成。(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意义美国: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为工业的复苏提供了原料、市场;推动了国土开发;积累了农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答出两点即可)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答出两点即可)15.启示: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自身具体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科学种田;注重生态保护,切勿透支地力;加强国际合作,共筑人类粮食安全屏障。(答出一点,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第一小问同,根据材料一“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与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材料二“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知,重视基础设施改善;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与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重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根据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苏联经验的影响。第二小问异,根据材料一“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以私营农场为主体,中国以各级农业集体化组织为主体;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与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美国以农业机械化为重要突破口,中国以改良作物品种为主要抓手;根据材料一“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与“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可知,美国重视技术推广,中国重视自主研究。【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第一小问背景,从美国与中国角度分析。从美国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一“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背景: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石油农业和电力技术的成熟;西进运动等对农村生态的破坏。从中国角度看,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与““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中国当时的背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封建剥削制度被推翻)人地矛盾尖锐;周边局势紧张(遭到西方列强包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风尚的形成。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为工业的复苏提供了原料、市场;推动了国土开发;积累了农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中国的角度看意义,根据材料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与“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是: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从自身具体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并且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科学种田;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可知,注重生态保护,切勿透支地力;根据材料二“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可知,加强国际合作,共筑人类粮食安全屏障;根据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可知,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角度内涵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看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历史发展脉络表明,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关系越来越紧密。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时期,民族交融都在发展。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从中国历史上先后实行的民族政策看,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差异的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内聚成了中国统一的格局。从历史传统看民族关系各民族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摘编自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历史阶段得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角度: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时期,民族交融都在发展。观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期,但也是民族交融的高峰期;元朝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期,但也是民族交融的高峰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与中原汉族杂居通婚,采用汉族耕作方式,逐渐定居。中原民族大量迁往江南与江南少数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开发。北朝统治者更是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创立了均田制、租调制、参照《周礼》革新官制,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元朝结束自唐末五代以来国家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元朝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交融,元朝统治者将行省制推广到原吐蕃地区以外的几乎所有民族地区,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民族往来。综上所述,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观点阐述类,时空是古代的中国。题目要求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历史阶段得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题目给定的角度有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看中国的民族关系、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从历史传统看民族关系等四个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根据历史立德树人的要求,考生可以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民族关系,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时期,民族交融都在发展。因此得出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期,但也是民族交融的高峰期;元朝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考生在论述本题思路是分别从魏晋南北朝分裂,但是民族呈现出交融的态势,元朝统一,也推动了民族交融两个方面举例进行论证。考生第一步先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根据所学知识,考生可以列举民族交融表现:从北民南迁,北方政权国号多为以前汉族政权的国号,游牧区也开始有农耕出现,胡汉杂居通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事例进行论述,得出结论:国家虽然未完成统一,但是民族交融很频繁。考生第二步论述元朝统一,同样也促进了民族交融,考生可以列举民族交融表现:元朝外国人到中国定居和中国人通婚,新的民族产生(回回),回回是民族交融的产物,考生也可以列举元朝的行省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民族往来。最后,考生得出结论,不管归家是否完成统一,都存在民族交融,而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请考生从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旧封建士族(武士阶层)在政治和财政上都成为新政府的负担,甚至危及新政权的存亡。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秩禄处分”,由政府发放禄券,代替原有的家禄,由政府逐步收买、偿还这些禄券。1870—1877年,政府分三个阶段向310971位武士发放了价值1.13亿日元的金禄公债证书,一次性赎买武士阶层的家禄特权。1876年,明治政府修改了国立银行条例,规定个人可以用“秩禄处分”中的金融公债为资本金设立银行,将武士阶层手中的政府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金,将士族引向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使旧幕时代的食禄阶层转化为新的自立阶层。这既以和平方式解决了士族问题,同时又将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该政策仅着眼于经济方面,而没有对士族意识进行改造,为尔后日本的军国主义留下了思想上的根源。——摘编自臧佩红、米庆余《近代日本的“秩禄处分”与“士族授产”》(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政府对士族阶层改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治政府对士族阶层的改造。【答案】15.特点: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动作为);和平赎买(用经济手段解决);逐渐深入(由易到难);引导自立。16.评析:取消了武士特权,削弱了武士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影响力,巩固了政权;打击了封建身份制度,有利于政治转型;减少了明治政府的财政压力;积累了资本和劳动力,有利于殖产兴业;有利于日本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只着眼于经济层面,未深入思想层面,留下军国主义思想根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由材料“明治政府推行‘秩禄处分’,由政府发放禄券,代替原有的家禄,由政府逐步收买、偿还这些禄券。”可得出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动作为);和平赎买(用经济手段解决);由材料“1870—1877年,政府分三个阶段向310971位武士发放了价值1.13亿日元的金禄公债证书,一次性赎买武士阶层的家禄特权。”可得出逐渐深入(由易到难);由材料“将士族引向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使旧幕时代的食禄阶层转化为新的自立阶层”可得出引导自立。【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由材料“一次性赎买武士阶层的家禄特权”“这既以和平方式解决了士族问题,同时又将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及所学可得出取消了武士特权,削弱了武士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影响力,巩固了政权;由材料“将武士阶层手中的政府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金,将士族引向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使旧幕时代的食禄阶层转化为新的自立阶层”及所学可得出打击了封建身份制度,有利于政治转型;减少了明治政府的财政压力;积累了资本和劳动力,有利于殖产兴业;有利于日本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由材料“该政策仅着眼于经济方面,而没有对士族意识进行改造,为尔后日本的军国主义留下了思想上的根源。”可得出只着眼于经济层面,未深入思想层面,留下军国主义思想根源。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拉开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1949―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的财政支出共计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远高于同期的美苏两国。——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材料二1979年7月7日,邓小平指出:“应当肯定我们过去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确的。……具体办法要修改。”此后,中国逐渐压缩对外援助规模,1980—1981年,外援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0.6%。1980-1985年,中国累计向联合国系统提供了5031万美元的捐款。1985年,中国加入非洲开发银行,对其进行融资和捐款。1993年开始,由政府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具体执行援外项目,大量援外承建机构通过转制改革转型成为企业,变成市场主体。对外援助政企分开、注重政治与经济双重效应的机制逐步确立。1995年,中国开始对外提供优惠贷款,为受援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的生产、建设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这符合国际发展援助的主流。——摘编自唐丽霞《新中国70年对外援助的实践与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变化,并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