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SHIJIAN1368年建立者【】JIANLIZHE朱元璋(明太祖)朝代【】CHAODAI明朝都城【】DUCHENG应天(南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3课高中历史明太祖MINGTAIZU明太祖MINGTAIZU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庙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一、明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一:元氏……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太祖实录》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认为“元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思考2: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朱元璋接下来会做什么?皇帝中书省(宰相)六部元朝行政机构皇帝六部明初1、目的:加强皇权2、影响变化1:废宰相(明太祖)(1)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加强皇权;(2)皇帝工作压力剧增。习题:
下表为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天内)各部门送进皇宫的奏折及其呈报的事件数量(单位: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奏章数量1160呈报事项3291明太祖日均批阅奏章145明太祖日均处理事件约411A.朱元璋是古代最勤奋的帝王B.废丞相导致皇帝的负担加重C.明代初年国家政局极不稳定D.内阁成员处理政务能力薄弱一、明政治制度的变化变化2:设内阁(明成祖)根据材料思考:(1)内阁成员的来源和工作地点分别是?(2)假如你是成祖时期的内阁成员,你的工作是什么?1、内阁的性质:
辅佐皇帝……秘书机构2、明中后期职权和地位的变化(1)职权:“票拟”(“批红”)(2)地位:……被比喻为宰相。(3)你喜欢当成祖时期还是仁宗时期的内阁成员?(4)内阁成员真的是“俨然汉、唐宰辅”吗?一、明政治制度的变化比较2张图表,列举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的表现。①司礼监获得批红权;②宦官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学习聚焦:明朝废除宰相后,(变化1)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变化2)宦官也趁机获取了更多权力。(变化3)变化3:宦官专权(后期)体现、旨在加强皇权一、明政治制度的变化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非洲阿拉伯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传》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探究思考】: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实质?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⑴时间:⑵目的:⑶实质:⑷影响:1405年到1433年政治目的:宣扬国威自然经济下的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含义:古代中国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的、通过朝贡和赏赐等方式进行的官方贸易体系。特点:由官府控制;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金银珠宝、瓷器、茶叶、丝绸等铸钱、开井引水、种茶、纺织等技术鹦鹉、黑熊、黑猿、白鹿、狮子、麒麟(长颈鹿)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影响: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航线之长、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久,在当时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比肩……他的船队规模之大,船舶字巨,航海技术之精良,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出其右。——樊树志《国史十六讲》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白寿彝(明朝官员刘大夏曾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积极性:局限性:①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促进了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③劳民伤财: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①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②促进了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③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探究思考】4、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如何理解这句话?(P78思考点,如何看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探究思考】5、分析明朝倭寇猖獗的原因倭寇由于合法的海外贸易遭到禁止,不得不从事海上走私贸易,这样一些中国商人是后期倭寇的主体。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渔民和从事外贸商人的生计,导致他们与倭寇相勾结,加剧了倭患。【倭寇】
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日本海盗日本海盗+中国海商倭寇者,日本之海盗……自元初日本北条氏执政时代,迄明中叶丰臣氏当国时代,寇掠三百余年。沿海数千里,备受荼毒。——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倭寇侵扰寸板不许下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实行海禁中外勾结,倭患严重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背景:措施:结果:①元末,日本海盗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②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③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造成巨大破坏。①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②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①稳定东南沿海形势;②朝廷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隆庆开关)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俞大猷隆庆开禁
明穆宗朱载垕即位时,面临“四方之民竭矣,各处之库藏空矣”的窘境,国家财政严重紧张。北部鞑靼部落持续进犯,东南沿海倭寇之乱屡打不绝。内忧外患的局面使他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政策过于严厉对王朝统治并无好处。——夏秀瑞、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禁开明朝前期眼里海禁贸易的原因明朝后期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限制的原因(1)海禁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2)自元代开始,倭患日炽。(3)防止内外力量勾结。(4)根本上中国重农抑商的大陆自足发展的传统民族心理。总结分析(1)倭患基本解决,沿海形势逐渐稳定。(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3)社会各阶层要求开禁的呼声越来越高。(4)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西方殖民者入侵
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澳门逐步沦为西方殖民者第一块在华殖民地。
——摘编自彭勇《明史》明廷允许葡萄牙租借澳门,是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实行以防北方民族为主这一民族政策的结果。3、西方的侵扰16世纪中期(1553年),葡萄牙取得在濠镜澳(今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2)表现:①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澳门大三巴牌坊——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见证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西班牙占荷兰占16世纪台湾形势图(中国地图出版社)3、西方的侵扰1.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还侵占了我国台湾北部。2.天启四年(1624年)以后,荷兰侵占台湾南部。3.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人,独占了台湾。荷兰(红毛鬼、红夷)红衣大炮(红夷大炮)表现:②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明朝统治前期,中国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仍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朝统治后期,倭寇入侵,更严重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欧洲殖民国家的东来,说明此时的欧洲已经不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了,而是一个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中国对此只能被迫采用战争自卫方式,在对外关系上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葡西荷殖民国家东来被动应对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主动交往明朝后期---国势衰落---戚继光抗倭---冲突明廷允许萄人租借澳门......是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以防北方民族为主。
——刘祥学《从明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看葡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逞的原因》明朝如何处理东北、北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的?【蒙古】有战有和、修长城、和议、册封、互市【西藏】封授;设立行都指挥司等机构;委任上层【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号威德兼施以夷制夷因俗而治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努尔哈赤皇太极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阅读材料,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和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顺治帝迁都北京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世祖福临顺治帝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