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玩偶之家(节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玩偶之家(节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玩偶之家(节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玩偶之家(节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玩偶之家(节选)》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旧日的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带着一笔钱回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准备回馈母校时,校长张桂梅得知了这名学生已经做起全职太太,她不留情面地直接轰人。张桂梅直言,自己看不起这名学生,看不起全职太太。这则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导入1、含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2、戏剧三要素戏剧常识语言是戏剧的基础,是戏剧第一要素。戏剧冲突人物语言3.戏剧的特点: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故事、场景高度集中个性化的戏剧语言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4、戏剧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音乐剧(《猫》《歌剧魅影》)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5、戏剧鉴赏方法: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戏剧语言学习目标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戏剧冲突,分析作品的“突转”手法。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鉴赏主要人物形象。思考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剧作对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易卜生(1828——1906),挪威人,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和最著名的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一生共写剧本26部。著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戏剧。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作者简介四大“社会问题剧”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话剧。多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因此又被称为“社会问题剧”。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社会问题剧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现更加分工明确的部门,整个社会需要更多劳动力支持。在这样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关于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1879年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时,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妇女解放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她们发动的强大妇女解放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创作背景女主人公原型劳拉的经历与娜拉非常相似,她对丈夫基勒感情深厚,为了给丈夫治病,偷偷借债,到期还不上,伪造保人签字。事情暴露后,基勒暴跳如雷,责怪劳拉败坏了他的名誉,毁灭了他的前途。劳拉看到丈夫如此绝情,大出意外,精神受到打击,得了精神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基勒提出离婚,幸福家庭从此宣告完结。【解题】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充当“玩偶”,从属于丈夫,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1.玩偶的含义:玩具、傀儡有人之表,无人之里(自我、自由、人格、人权)“玩具”有什么特点?娜拉在哪些方面像一个“玩具”?供人玩乐,为人服务好玩时:被逗弄、被需要、被亲昵不好玩时:被嫌恶、被侮辱、被抛弃时间:圣诞节前一天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会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第一幕时间:圣诞节当天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柯洛克斯泰赶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柯洛克斯泰早年爱恋林丹太太,林丹太太决定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困境,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第二幕时间:圣诞节第二天

林丹太太找到柯洛克斯泰,经过一番谈话后,林丹太太表示可以接受柯洛克斯泰并嫁给他。柯洛克斯泰决定放弃威胁娜拉,“努力做好人”。娜拉被丈夫从舞会上拉回家,林丹太太告诉娜拉不用怕柯洛克斯泰,但要把事情的实情告诉丈夫。林丹太太告辞,海尔茂送她……第三幕走进文本,理清人物关系海尔茂娜拉阮克医生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同学(现为同事)昔日恋人老朋友夫妻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故事发展的线索是什么?信全剧始终围绕着一条线索展开,即海尔茂和娜拉如何对待之前的一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和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线索,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概括《玩偶之家》关键剧情,找到突转。发现借据前发现借据后借据问题解决娜拉出走开头至P107“好好儿睡觉,娜拉,我去看信了。”海尔茂沉浸节日舞会的兴奋中,娜拉担心丈夫知道借据的事。P107到P108“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脱有病。”娜拉在海尔茂的责骂之后突然觉醒P108至P110“可是,娜拉——”借据被退还,“转危为安”,海尔茂再显恩爱,丑态百出P110至结尾娜拉出走对海尔茂提出独立宣言突转1突转2突转3戏剧情节的“突转”突转是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指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从顺境到逆境或从逆境到顺境……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亚里士多德《诗学》思考:节选部分发生了几次“突转”?预设:第一次突转:海尔茂对妻子娜拉浓情蜜意,但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并了解借债并伪造签名的事情后,他态度剧变,对娜拉进行了一番劈头盖脸的怒骂。1第二次突转:第二封信送来,柯洛克斯泰归还了借据,海尔茂放下心来,转而安抚妻子。2第三次突转:娜拉看清海尔茂的真实面目,看清夫妻关系的本质,决心出走。3解读语言分析形象活动一1.娜拉“理想中”的那种人是什么样的人?2.她的丈夫海尔茂“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分析形象3.觉醒前后的娜拉形象?4.“奇迹中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自主阅读课本114页

阅读范围:“我耐着性子等了八年......为男人牺牲过名誉”责任担当奇迹1.娜拉“理想中”的那种人是什么样的人?海尔茂:你能不能说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你不爱我?娜拉:能,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2.海尔茂“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1、发现借据之前(看第一封信之前)(P102-107)称呼、语言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舞台说明(动作)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跟过来\搂着她……体现了他对娜拉的宠爱柔情蜜意、深情款款2.海尔茂“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2、发现借据之后(看第一封信之后)(P107-109)称呼、语言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真是可恶极了……舞台说明(动作)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走来走去\吓了一跳\走过去开门……海尔茂一改先前甜蜜的笑脸,变得暴跳如雷。恶毒冷酷、自私怯懦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2.海尔茂“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3、借据问题解决(看第二封信)(P109-107)称呼、语言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可以保护你……只要你老老实实……我的可怜的娜拉,我明白了,你以为我还没饶恕你。娜拉,我赌咒,我已经饶恕你了。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我赌咒不再埋怨你。要是男人饶恕了他老婆——真正饶恕了她,从心坎里饶恕了她——他心里会有一股没法子形容的好滋味。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舞台说明(动作)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自私虚伪、假仁假义思考:获知安全后,海尔茂对娜拉说的高频词是什么?有什么意味?109-110我的可怜的娜拉,我明白了,你以为我还没饶恕你。娜拉,我赌咒,我已经饶恕你了。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我赌咒不再埋怨你。要是男人饶恕了他老婆——真正饶恕了她,从心坎里饶恕了她——他心里会有一股没法子形容的好滋味。海尔茂“饶恕”一词反复出现,意味着海尔茂是维护男权形象的代表,是家庭关系的绝对主宰,对妻子全盘操控,随心所欲,任意抹杀。在遇到利害冲突时,自己的荣誉地位大过天,他的气极败坏将他虚情假意,自私无情的面目显露无遗。海尔茂的形象表面上: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在家:好丈夫、好父亲。实际上:他冷酷、自私、虚伪、专制、怯懦。①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②自私自利,冷酷无情。③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男

者伪

子玩偶海尔茂

(在书房里)我的小鸟儿又唱起来了?娜拉

(忙着解包)嗯。海尔茂小松鼠儿又在淘气了?娜拉

嗯!海尔茂小松鼠儿什么时候回来的?娜拉

刚回来。(把那袋杏仁饼干掖在衣袋里,急忙擦擦嘴)

托伐,快出来瞧我买的东西。海尔茂我还有事呢。(过了会儿,手里拿着笔,开门朝

外望一望)你又买东西了?什么!那一大堆都是

刚买的?我的乱花钱的孩子又糟蹋钱了?

——《玩偶之家》第一幕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承认自己是淘气的“小鸟”经济上的依附

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3.娜拉“觉醒前”是什么样的人?无忧无虑、单纯天真丈夫身患重病,她仿冒父亲的签名,借钱帮助丈夫。事情被揭发后,为了不连累丈夫,她准备自杀来挽救自己的丈夫。性格坚毅,勇于担当123无忧无虑,单纯任性

从剧作开始她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的细节中,就体现出她十足的孩子气……善良,富有同情心

无论是对失业的林丹太太,还是对身患绝症的阮克医生,她都能够真诚地予以关怀和帮助。即使是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性格坚毅,勇于担当

丈夫身患重病,她不惜铤而走险,仿冒她父亲的签名,来借钱帮助她丈夫。仿冒签名的事情被揭发以后,为了不连累丈夫她甚至做了牺牲一己性命的准备,她准备自己去自杀来挽救自己的丈夫。觉醒前分析娜拉觉醒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我死了你就没事了。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一样,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我不配教育孩子,要想教育孩子,先得教育我自己,你没资格帮我的忙,我一定得自己干,所以现在我要离开你。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痛苦不安伤心绝望清醒冷静娜拉娜拉

娜拉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后,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质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唤起了对尊严的需求,冷静,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3.娜拉“觉醒后”是什么样的人?找一找被怒斥后,能表现娜拉思想变化的舞台说明。竭力想脱身——眼睛盯着他,越来越冷静——冷静安详——她在桌子一头坐下——顿了一顿——摇头——满不在乎——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她从门厅走出去。从刚开始自作主张,脱离丈夫控制的行为被发现,那种惊慌失措不敢直面丈夫到对玩偶身份的反思,表面冷静的眼神里,内心是波澜汹涌,五味杂陈。再到剧目一系列动作,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暗示娜拉看清本质,决议离家出走,再也不要做海尔茂的玩偶了。4.娜拉口中“奇迹中的奇迹”是什么?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出去。)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平等个性自由探究主题女性觉醒活动二探究一:海尔茂最终宽恕她了,娜拉为什么会出走?(一)生活痛苦压抑娜拉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处处忍耐,她过得并不快乐。海尔茂的言语更是如刀子一般彻底撕开了最后的温情假象。P111(二)关于美好爱情理想的破灭娜拉为了所爱的人,不惜做出违反法律的事,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为了这份真爱她“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但是她终究没有等到“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P114探究一:海尔茂最终宽恕她了,娜拉为什么会出走?(三)发现了自己的“玩偶”身份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她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骨子里的不甘顺从令她做出离开家庭的决定,她要反抗自己的玩偶身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立和自由。探究二: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我首先是一个人,不是玩偶。”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鼓舞作用。但娜拉出走后怎么办?作者没有明晰的答案。探究三:娜拉出走后会如何?对于娜拉出走的结局,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于鲁迅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子君为爱出走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的权利!”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不顾家人反对,离家出走,为了生活,她卖掉了仅有的两件首饰,与涓生一起筹钱租了房子,建立了小家庭。但在一起之后的两人,矛盾日益增多。在涓生无力扛起生活的重担时,他残忍地将子君抛弃了,子君回到家后成了败坏家族门风、千夫所指、道德败坏的女子,无助又遭嫌弃的她最终抑郁成疾,不久便死去了。鲁迅唯一爱情小说《伤逝》——中国的娜拉出走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烈的战斗。《娜拉走后怎样》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娜拉走后怎样》1.社会因素: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工业革命还在发展中;挪威的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还不能为妇女提供充足的劳动就业机会。2.个人因素:从剧情来看,娜拉除了长得漂亮、跳舞跳得好之外,并没有什么特长,从人脉关系和经济基础来看,出走后的娜拉甚至难以在社会上暂时立足。“娜拉”出走为何不能成功?3.社会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中国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会有人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是这样,挪威也如此。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娜拉为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出走,要么以失败告终后重新回到海尔茂的身边,要么沦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