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目录一、总则 3(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3(三)适用范围 3(四)应急预案体系 3(五)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3二、危险性分析 3(一)企业概况 3(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结果 4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5(一)应急组织体系 5(二)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5(三)应急管理办公室 5(四)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6(五)各片区应急小组和班组自救互救组 7四、预防与预警 7(一)危险源监控 7(二)预警行动 7(三)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 8五、应急响应 9(一)应急响应分级 10(二)应急响应程序 11(三)现场应急结束 13六、事故信息发布 14七、后期处置 14八、保障措施 14(一)通讯和信息保障 14(二)应急队伍保障 15(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5(四)经费保障 15(五)其他保障 15九、培训与演练 16十、应急日常管理与预案更新 16十一、奖惩 16十二、相关预案 17十三、附则 17附件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 18附件2:指挥中心成员、救援工作小组、外部救援力量联系方式 19附件3:公司主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分布情况 20附件4-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21附件4-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4附件4-3: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6附件4-4: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9附件4-5: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附件4-6: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6附件4-7:压力容器事故(氧气、乙炔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8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正确指导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保障应急救援行动迅速、准确、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大事故风险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各生产区、仓库等场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四)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综合应急预案——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性文件。2、专项应急预案——针对某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或者某专业救援行动而制定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生产场所、设施、岗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而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五)应急工作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2、内部救援和外部救援相结合的原则。3、根据事故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分级响应的原则。4、快速反应,先人后物的原则。5、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原则。6、在有效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实施紧急救援的原则。二、危险性分析(一)企业概况长兴xxx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1人。固定资产500万元,2013年产值350万。公司现有车床、锯床、剪板机、等离子切割机、刨床等设备,设备齐全。本着诚信双赢创新的经营理念和开拓,拼搏,进取的职业精神,愿意与国内外更多的客户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安全生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公司十分注重于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先行、舍得投入。企业要发展安全须为先,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为落实安全生产,改变现状,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结果根据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我公司主要危险性情况见下表。危险源危险性分析表危险源名称可能发生事故类型诱发因素事故后果和影响生产线运行中的各类设备机械伤害人身伤亡剪板机、锯床等运行中的设备故障或操作失灵设备的运动部件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护装置或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均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夹击、卷入、绞、剪切等机械伤害。造成操作人员重大伤害甚至发生人员死亡电气设备漏电触电,电气火灾现场各用电单元,由于线路老化、电气设备短路、电气设备未按规程要求接地或接地不良等原因当电气设备漏电,会造成诸如电气火灾、爆炸、员工触电事故。油漆、松香水、易燃物等)火灾电火花、高温表面、明火、管理不善、防火措施不到位等均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火灾能引起爆炸、二氧化碳中毒、塑料燃烧引起中毒等,致使事故扩大,对公司员工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化学品(油漆、松香水)火灾、中毒各种化学品在厂内搬运、储存、使用过程中,因安全措施不到位、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化学品事故易引起中毒、火灾等危险,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起重设备起重伤害高空坠落由于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变化较大,暴露、活动的零部件较多,作业中经常需要多人密切配合,作业人员存在思想麻痹、违章操作等原因在起重设备操作中,若防护措施不全或损坏、人员操作失误、均可能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意外跌落的高空物件也可能对地面过往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发生起重伤害。电焊机、氩焊机等高温灼烫火灾在运行作业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火灾引起的烫伤。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可能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氧气瓶、乙炔瓶火灾、爆炸、中毒等气瓶、阀门、计量装置等损坏、腐蚀,外来撞击和破坏等均可能引起气体泄漏。当气瓶、管道存在缺陷或人员操作失误时有可能引发气体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事故。三、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公司的应急组织体系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管理管理部、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班组自救互救组等组成。公司应急组织结构图见附件1。(二)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指挥中心组成总指挥:副总指挥:中心成员:指挥中心设在综合办,电话在总指挥因事外出、不能进行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时,由副总指挥代理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不在时,依次由安全员、车间负责人、公司值班负责人代理救援指挥职责。2、指挥中心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审查和修订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装备。3)负责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各项防范工作和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演练。4)负责统一指挥事故发生后各单位的生产。5)负责协调、指挥和调动公司各方面力量实施救援行动,抢救受伤人员、控制后续危害,防止事故扩大。6)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7)负责向地方人民政府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8)负责事故信息发布。9)负责组织事故后的生产恢复。10)负责妥善安置伤亡职工与家属。11)负责协助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12)其他相关应急救援职责。(三)应急管理办公室指挥中心下设应急管理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主任兼任。应急管理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督促落实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装备和应急设施建设与维护、应急教育和演练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四)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公司设置六个应急工作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名,根据事故救援工作需要,各组组长可以临时指派一名或者多名副组长,负责组织处理相关应急事务。1、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一旦发生事故时,负责全厂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落实各部门的职责,若总指挥不在时,应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2、消防工作小组成员:主要救援职责:负责实施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搜救;协助现场清理。3、医护工作小组成员:主要救援职责:负责组织伤员急救、伤害处置和送医院治疗等任务。4、抢险抢修和现场恢复小组组长:成员:主要救援职责:事故现场抢险抢修和现场清理;泄漏和残余危险物质处理;事故现场监测与控制;现场洗消与恢复。5、治安保卫小组成员:主要救援职责:负责事故警戒与管制、现场保护、人员疏散、治安保卫。6、事故接待与协查小组成员:主要救援职责:负责外部救援人员、地方政府的调查、慰问人员的接待,协助事故调查取证。7、综合保障小组组长:成员:主要救援职责:事故报告、伤亡职工和家属安抚、接待与善后处理;后勤综合保障;应急资源协调和调配;职工思想引导与矛盾疏导;组织处置事故后的突发不稳定事件;事故信息发布;其他职责。(五)各片区应急小组和班组自救互救组各片区应成立本片区的应急小组和班组自救互救组,在外部救援队伍、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各救援工作小组到达现场前,负责组织指挥和实施现场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接受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并协助和配合各救援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公司各级应急救援组织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系方式见附件2。四、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1、分级管理与监控公司对各车间进行管理与监控。危险源每月由公司领导、安全员、生产车间负责人按照规定频次和规定内容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司领导每三月至少检查一次;安全员每一月至少检查一次;车间负责人每二周至少检查一次。各级责任人对监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督促和组织实施整改。公司管理部门对各级责任人履职情况、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2、检测评估公司每3年组织检测评估一次,检查各项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环境条件等进行定期检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可能诱发重大事故的管理缺陷和事故隐患实施治理,保障各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发生重大事故。(二)预警行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正常情况,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发生事故。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班长或者车间负责人。当对现场危险情况的控制无显著效果,可能引发严重火灾爆炸事故或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时,班长或者车间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紧急处置,开展岗位自救和互救,并及时报告,提醒可能受事故危害区域内的所有人员,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置措施后,快速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向安全员报告(非工作时间发生事故预兆,应立即向公司值班人员报告)。安全员(或者公司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预警报告以后,应快速判断和预测事态严重程度,并进行应急调度。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的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1、一般事故由安全员(或者公司值班人员)指挥事故车间进行现场应急响应;2、重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或者重伤以上事故要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成员,指挥中心各成员接到事故通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由总指挥(或者副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或者副总指挥到达现场前由安全员(或者公司值班人员)进行指挥。3、发生的事故可能影响周边厂家的生产安全时,应立即向园区管委会报告,由园区管委会通告周边厂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特别紧急情况下,应直接派人告知。4、对可能发生严重火灾、爆炸或者人员伤亡的事故预兆,应立即向外部报警:火灾事故拨119,人身伤害事故拨120。(三)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1、未遂事故和轻伤事故的报告与处置发生未遂事故和轻伤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并报告车间领导、安全员。由安全员负责组织调查处理,对于一般的未遂事故和轻伤事故。对事故有关信息由安全员月底统一汇总后报上级有关单位。2、重伤及以上事故的报告与处置1)事故分类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事故分类的有关法规、规范,将重伤及以上事故分以下三类:①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2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经济损失1~10万元,且无人员死亡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2人死亡,或者3~9人重伤,或者设备被严重损毁的严重火灾爆炸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100万元的事故。③特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工房被严重损毁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注:以上事故分类与国家关于事故分类的标准有较大差别)2)事故报告和处置①发生一般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援,并报告车间领导、安全员(或者值班负责人),安全员(或值班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并报告公司领导。②发生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立即启动公司级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员(或则值班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并在总指挥或者副总指挥到达现场之前,组织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相关信息应在1小时内电话报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委会环保安监局及有关单位和部门。事故报告以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③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事故周边影响及预计的发展趋势;f.已经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效果;g.事故救援情况和所需要的支援;h.事故报告单位的联络电话、联系人、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i.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事故调查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由公司自行组织调查处理。重伤以上事故由国家或者地方人民政府直接组织调查,或者授权、委托有关部门调查。五、应急响应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各级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见下图:现场抢险抢修警戒与交通管制消防与医疗救护事故危害监测控制影响救援因素排除各项应急保障工作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事态控制公司级应急启动事态判断响应关闭救援行动应急结束地方政府应急支援支援中心成员到位应急小组到位应急资源调配生产应急调度现场指挥到位个体防护到位到位应急恢复事故报告消防支援救护支援信息反馈事态报警班组级应急启动人员自救互救现场应急处置恢复/紧急疏散公司应急值班(一)应急响应分级1、轻伤事故或者一般事故的响应由车间、班组负责立即组织实施现场应急,报告安全员(或者当班值班负责人)后,由安全员(或者当班值班负责人)组织应急响应与救援。本车间及其他车间、班组和个人都应协助事故应急响应与救援工作。2、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的响应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应启动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含“专项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应急响应与救援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到达以后,由政府部门组织应急响应与救援工作。车间、班组等应急组织负责事故初期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二)应急响应程序1、轻伤事故和一般事故的响应程序发生轻伤事故或者一般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抢救受伤人员、扑救火灾、处置设备设施异常,并将事故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安全员(非白班时间和双休日应报告公司值班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和人员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救援。对不同类型的具体事故,按照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执行。2、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的响应程序1)发生重伤、死亡(重大、特大)事故的,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报主管领导和安全员,主管领导并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同时现场有关人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确保现场完整,不被破坏。2)救援指挥与行动①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各救援工作小组和有关人员在接到重大事故预警或者事故通报后,应立即准备相应的救援器材与装备、个人防护器具,赶赴指定地点,按照救援职责分工展开应急救援行动。②救援人员进入有急性中毒危害的事故现场实施应急救援,必须佩带防毒面具。进入有腐蚀灼伤危害的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必须佩带防腐手套、防腐鞋、防护眼镜等护具,特别危险场所应穿好防护服。③指挥中心各成员在办公楼前集合。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根据所到人员情况,指定事故现场救援副总指挥和协助人员、医疗救治组长和协助人员、事故接待组长和协助人员、综合保障组长和协助人员。④现场救援副总指挥和协助人员、相关救援工作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入事故现场应选择能避开事故危害的安全行动路线,防止吸入有毒有害物质、防止爆炸飞散物、冲击波对救援人员的伤害。⑤设立现场临时指挥所。位置应处于靠近事故地点、便于现场救援指挥的安全地带,当事故现场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时,应选在上风方向。灭火、搜救和现场抢险过程中有触电危险的,应先断电。发生的事故可能影响围墙外高架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时,应通知供电部门断电。⑥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救援行动,指挥人员应详细了解和掌握现场相关情况、并确认现场无爆炸危险以后,方可派救援队伍应进入现场救援。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应采取完备、有效的个人防护,听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严禁莽撞进入事故现场而导致救援人员的生命危险。⑦消防工作小组、医护工作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现场救援副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自身的救援职责实施救援行动,抢救现场受害人员、组织撤离和疏散事故区域的其他人员。⑧抢险抢修和生产恢复小组进入事故区域后,应协助现场施救,检查和组织排除事故现场的危害;检查事故受影响的周边区域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周边环境等情况;对存在事故危险的部位实施应急处理和控制,防止次生和衍生危害。⑨治安保卫小组在公司各门岗和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位置拉起警戒线设立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并对进出公司的人员进行详细检查登记。⑩事故接待与协查小组、综合保障小组按照救援职责分工,做好救援的相关工作。综合保障小组应随时掌握事故情况,并按照“事故信息报告”的要求将事故有关情况报告上级有关单位。3)应急调度与危害控制发生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后,安全员(或者值班负责人)应对各车间和部门的生产进行应急调度。各生产车间立即紧急停产,并撤离无关人员。切断事故现场供电(需要保持照明的除外)。指挥中心应组织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区域的状况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人员撤离情况;事故现场的安全状况和保护情况;受事故影响的车间和班组的安全停车情况;建筑物和储存、输送设备设施的受损情况;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污染情况等。对存在现实危险的应立即组织进行处理,并通知环境监测站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严密监测。4)紧急避险在生产操作、危险处置、现场施救和抢险抢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救援人员发现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快速撤离危险场所,到安全地带躲避。对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应进统计,确定受害和受困人员。撤离应选择能避开事故危害的安全路线,在遭遇有毒气体,应向侧风方向和上风方向撤离,防止吸入有毒有害物质。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撤离,应选择能遮挡飞散物、冲击波的路线。5)外部救援与扩大应急发生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必须立即请求社会救援力量的援助,并向地方人民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社会救援队伍进入企业时,指挥中心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社会救援力量的联系方式见附件2。6)应急救援其他注意事项①对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应以地方的专职消防队的专业救援为主,公司各救援分队应协助专职消防队做好现场救援的外围工作。②未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救援人员不得进入高浓度有毒气体环境,在一般浓度的有毒气体实施救援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③对正在处于快速发展期和猛烈燃烧期的火灾事故,进入现场实施救援和灭火应限制在现场救援行动所需的最少人数。④对存放化学品的场所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应尽快撤离所有现场人员,救援人员不得进入现场灭火。⑤参与有毒害物质环境应急救援行动的所有人员,无论有无中毒症状都应送医院观察。⑥发生重大事故以后,应严密加强对其他未发生事故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保卫工作,严防不法分子恶意破坏。(三)现场应急结束1、在确定事故现场全部伤亡人员找到、事故现场得到控制,所泄漏的危险物质清理干净、得到妥善处置,所可能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以后,经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检查和批准以后,救援人员撤离现场,事故现场应急工作结束。2、保持对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记录事故现场因救援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录像,调查事故时的现场人员情况,整理有关工艺、设备运行记录和现场监控录象等资料,待事故调查组进驻后,向其移交。3、对事故伤亡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初步估计事故经济损失,总结事故救援工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事故及其救援情况。4、在事故发生后,未经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拍摄、录像或者移动现场物件、破坏事故现场等,确因现场救援需要挪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好标记和记录。六、事故信息发布对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的有关信息,由事故调查组负责对公共媒体发布。未经授权与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向外发布事故有关信息。七、后期处置一)在事故现场人员搜救工作完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取证工作基本结束以后,经调查组同意,可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对公司无法保障安全清理的事故现场,应委托有专门资质的单位实施进行处理和清理。由公司负责组织清理的事故现场,清理作业前应制定严密的安全作业方案并经事故调查组审查批准,作业过程应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二)对事故所造成的其他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管道等的损坏,应进行统计和清理、修复。三)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应进行有效处理和严密监测,直至处理合格。四)对伤亡职工、家属进行安抚,妥善安排受伤住院治疗人员的陪护。做好全体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逐步消除事故影响、恢复生产秩序。五)向社会保险机构报告事故及其伤亡、损失情况,拟订事故善后赔偿和安置方案。六)做好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来厂进行救援指挥、调查、慰问人员的接待工作并记录有关情况。七)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公司实施事故现场抢险抢救和应急救援与处理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改进和提高抢险救援能力提供依据。八)评估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进行修订与完善。八、保障措施(一)通讯和信息保障公司内部固定电话的稳定运行由综合办负责,应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在突发事故的情况下,综合办及有关维修人员在得知事故信息应立即进入工作岗位,对事故所造成系统或者局部通讯失效进行抢修。公司各级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与事故救援密切关系的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应每天24小时开机,以便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及时联络。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救援工作小组主要成员的联系方式见附件2。(二)应急队伍保障除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和各救援工作小组主要成员以外,在得到重大事故通报后,轮休的消防队员、保安人员、全体管理人员、司机等应立即赶赴各自工作岗位待命;需要抽调其他人员时,另行通知。各类人员根据抢险救援需要和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参与应急救援行动,救援过程中应严格服从调配,未经许可不得离开。(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在事故救援期间,公司各部门的物资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配。公司内部应急物资如救援器材、防护器具等不足以应对重特大突发事故时,安全员应及时与本地区的应急物资供应商联系供货。另外,公司可与临近单位签订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在紧急情况下可请求协议单位给予应急物资装备支援。公司有关单位应加强对应急物资装备的管理,保持其性能和状态的完好。公司主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分布情况见附件3。(四)经费保障公司设立应急专项经费,数额2万元。应急专项经费为单独储备的专用费用,由公司财务予以保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监督管理。应急专项经费仅限用于重特大事故应急时的伤员急救、应急物资购置和租赁等与救援成效有直接、重大关系的事项。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一般事项,未经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批准不得动用应急专项经费。应急专项经费被使用后应及时补充。应急专项经费不能满足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需要时,应及时抽调公司其他资金,必要时应向社会金融机构融资。(五)其他保障1、交通运输保障:事故时的交通运输由公司安全员负责,内部各私人车辆应服从安全员的统一调配。另外,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的实际工作需要,公司可紧急租用各类社会客运、货运车辆参与事故救援工作,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予以支持和配合。2、治安保障:事故时治安保障由公司综合办负责,必要时可抽调生产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当公司内部治安保障力量不足时,应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或公安机关求援。3、技术保障:公司内部各专家成员应加强对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技术和知识日常学习与研究,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当公司技术力量不足时,应及时向专业机构咨询,寻求技术帮助。4、医疗保障:简单的外伤由公司内部处理,严重伤害送医院。5、后勤保障:由公司综合办提供基本保障,不足时由社会服务单位提供支持。九、培训与演练1、针对各危险源的危害特性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指挥中心应加强对各救援小组现场应急救援能力的培训与考核,以确保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各生产单位应加强对全体员工紧急情况处置能力培训和危险场所急救、逃生知识教育。岗位操作人员的应急知识教育纳入岗位培训考核内容。2、针对公司各项重大事故类型,指挥中心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演练;各车间应针对本单位的危险源实际状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通过演练,明确救援职责、熟悉应急程序,提高指挥中心成员和各救援分队的应急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提高现场人员处置异常情况的能力,同时检查和评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进行修正、完善和改进。十、应急日常管理与预案更新(一)指挥中心定期检查各救援分队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包括救援装备器材的保管和维护保养、急救药品的准备、救援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保持必要的应急能力。(二)指挥中心每季度随同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例会,检查上季度的应急救援工作,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三)公司应根据以下相关条件的改变,适时修订预案:1、公司的组织机构、指挥中心重要成员、各救援力量有显著变化;2、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储存状况发生重大变化;3、在演练和事故救援过程中发现预案在救援程序和方法上存在缺陷和问题;4、危险物质特性有新的认识、现场危险程度和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5、一般情况下,预案应每三年修订一次。十一、奖惩对在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公司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奖励。对在事故应急救援和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服从指挥与管理,或者有失职、渎职行为的部门和个人,按照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对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移送司法处理。十二、相关预案以下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为本预案的附件:附件4-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附件4-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4-3: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4-4: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4-5: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附件4-6: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附件4-7:压力容器(氧气瓶、乙炔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十三、附则(一)术语与定义1、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2、应急响应:是指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3、应急救援:是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者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二)应急预案备案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长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三)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公司综合办、安全员制定,并负责解释。(四)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从颁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办救援工作小组消防工作小组治安保卫小组事故接待与协查小组综合保障小组抢险抢修和恢复小组部门应急小组生产车间应急小组各部门应急小组班组自救、互救组医护工作小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办救援工作小组消防工作小组治安保卫小组事故接待与协查小组综合保障小组抢险抢修和恢复小组部门应急小组生产车间应急小组各部门应急小组班组自救、互救组医护工作小组
附件2:指挥中心成员、救援工作小组、外部救援力量联系方式公司内部应急联系电话:姓名工作电话手机号码虚拟网外部救援力量联系电话:长兴安监局6256626环保局6055109消防中队6235226金陵医院6208590派出所6236110通用报警电话:报警总控制台110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附件3:公司主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分布情况序号应急物资名称总数量分布情况所在部位数量14公斤干粉灭火器12具办公楼4配电室2生产车间6
附件4-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危害后果外电线路操作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未进行防护与线路碰撞造成大面积停电或人员触电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事故未按规范实行供电系统无接地或接零造成人员触电系统未达到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造成人员触电一漏多控、漏电失灵造成火灾、人员触电配电箱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人员触电线路老化、龟裂漏电造成人员触电无避雷装置造成雷击、火灾、人员触电小型电动工具不符合规范要求无接地或接零漏电,造成人员触电接线不规范、乱拉乱接造成人员触电、火灾1.2事故类型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区域380V、220V、直流220V、110V、48V等系统,电动机械和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剪板机、电焊机等。1.4事故危害程度人体与带电体接触导致电弧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严重时致人死亡。1.5事前征兆1.5.1高、低压交流系统发生接地。1.5.2直流220V、110V系统发生接地。1.5.3人员误操作、保护措施不完善。1.5.4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1.5.5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2组织机构及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事发车间主任成员:事发部门班组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2.2指挥部人员职责2.2.1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触电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2.2事发车间班组长职责:组织、协调本车间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2.2.3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2.2.4人员受伤是否严重人员受伤是否严重现场简单医疗处置是否拨打120采取必要急救措施后送医院排险、控险措施触电事故发生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触电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3.2.2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3.2.3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措施。3.2.4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3.2.5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3.2.6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及时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4.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应该使用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4.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4.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4.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4.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4.7在运送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4.8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5应急演练触电现场处置方案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周期为每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6联系方式及应急物资(见综合预案)附件4-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在机械设备检维修过程中不遵守相关操作规程。1.1.2机械设备运动部位、部件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不完善。1.1.3机械设备电源开关分布不合理。1.1.4擅自违章拆解、改造机械设备,使之不符合安全要求。1.1.5违章进入机械运行危险区且不能保证与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1.1.6不具机械操作技能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设备。1.1.7对机械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1.2机械伤害事故类型事故类型包括挤压、碾压、剪切、切割、缠绕、卷入、刺伤、摩擦、碰撞等。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尤其是车床、铣床、砂轮机等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1.4事故危害程度机械伤害事故会造成人员肢体绞伤、皮肤裂伤、骨折等,严重会导致死亡。1.5事前征兆1.5.1检维修作业未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1.5.2机械设备各运动部位无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1.5.3从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1.5.4设备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如有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1.5.5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因素高的机械运行现场。1.5.6机械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HYPERLINK培训,不能掌握设备性能。2组织机构及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事发车间主任成员:事发班组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2.2指挥部人员职责2.2.1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机械伤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2.2事发车间班组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2.2.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被伤害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2.2.4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3.2.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3.2.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3.2.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或送至医务室接受救治。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3.2.5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3.2.6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3.2.7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4.1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必须先对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4.2如受伤人员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为防止伤员高空坠落,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4.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4.4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4.5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4.6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附件4-3: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高效有序地做好本公司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遇险快速反应能力,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易燃、可燃物:松香水、油漆、易燃物等存放处、使用处、电气设备安装场所。2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2.1生产场所火灾事故会导致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2.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伤及周围人员及设施,事故可能造成设备设施严重损坏。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快速反应;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公司成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小组成员及职责见总预案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5.1.1监控方式监控方式要坚持技术监控为主,人工监控为辅的原则,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掌握和控制危险源运行参数,保证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不具备技术监控手段和措施的危险源,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5.1.2监控方法对各岗位人员的实际操作、各种附属设施、各消防设施等严密监控。5.1.2预防措施5.1.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防火检查,及时消灭火灾隐患。5.1.2.2配备消防器材和设备,存放地点应明显,易于取用。5.1.2.3易燃区动火严格办理动火工作票,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进行作业。5.1.2.4积极开展火灾事故专项预案演练。5.2预警行动5.2.1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汇报。5.2.2班长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5.2.3发生火灾爆炸或因爆炸引发火灾及建筑物坍塌等情况,应随时向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汇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施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6信息报告程序6.1发生火灾爆炸或因爆炸引发火灾及建筑物坍塌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在快速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6.2报警联系方式见总预案6.3根据事故的紧急情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经应急救援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和采取控制措施情况等。7应急响应7.1响应分级7.1.1一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甚至需借助地方应急资源的介入的紧急情况。7.1.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7.1.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事故发生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7.2响应程序油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班长,班长在快速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公司负责人汇报,并立即启动处置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如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后无法控制事态,应立即请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扩大应急,直至地方应急资源介入。8应急处置8.1隔离、疏散8.1.1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8.1.2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避免产生二次事故(火灾事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8.1.3如烟雾浓度很大时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8.1.4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确认是否有人滞留在事发区。8.2火灾控制8.2.1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灭火器来控制火灾。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8.2.2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8.2.3扑救火灾应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8.4现场急救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8.4.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8.4.2现场救援人员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8.4.3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8.4.4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8.4.5如有因爆炸引起对人员造成的物体打击等伤害,立即将伤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和简单包扎,并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然后紧急转送医院或拨打120。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8.4.6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8.4.7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班负责人,并拨打120,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上报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合现场紧急救援。9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配备必须的装备和器材(详见综合应急预案),应急装备和器材由各岗位人员负责保管,严禁私自挪动应急装备和器材。10应急演练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周期为每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附件4-4: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松香水、油漆等化学品在使用、储存、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及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都可能造成火灾、中毒等事故。1.2事故类型化学危险品造成火灾、中毒等事故而引发员工人身伤亡事故。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车间、库房及使用地点。1.4事前征兆1.4.1化学品储存地点有强烈刺激气味溢出。1.4.2使用人员违反相关操作规程或使用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1.4.3化学品贮存容器老化或质量不合格。2组织机构及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车间主任成员:车间班组长安全员现场岗位人员2.2指挥部人员职责2.2.1车间主任2.2.2车间班组长2.2.3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人员受伤人员受伤是否严重现场简单医疗处置是否拨打120采取必要急救措施后送医院排险、控险措施化学品事故发生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当发生化学品事故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化学品危害原因,及时消除危险点,设置隔离带,维持现场秩序。3.2.2如有人员受伤,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将受伤者移至安全地带,检查判断人员受伤情况,就近迅速清除伤员接触处的残余化学物质,脱去被污染或浸湿的衣裤,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皮肤,时间不应少于半个小时。3.2.3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3.2.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2.5当受伤人员能行动,应立即离开事发现场,如有中毒者应给予氧气吸入,出现昏迷者,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3.2.6当发生大面积灼伤或有生命危险时,应及时安排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3.3事故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及时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4.1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或打开换气扇通风后进入救援。4.2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决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害事故。4.3冲洗后可用消毒敷药或干净被单覆盖伤面以减少污染,不要在受伤处随便使用消炎类的药膏或油剂,以免影响治疗。4.4在经过简单的自救后,要赶快送医院救治。4.5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4.6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4.7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5应急演练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周期为每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6联系方式及应急物资(见综合预案)附件4-5: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预防、控制起重机械事故,能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车间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分布在车间的行车。2.1重物坠落:因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保护装置失灵、起升机构零件故障等原因造成。2.2金属结构破坏:金属结构作为起重机的主要支撑,不仅承载起重机的重量,还有吊物的重量,因超负荷、材质缺陷、应力疲劳等原因引起金属结构破坏。2.3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未建立安全通道、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失灵、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等,起吊重物对人体造成挤压。2.4高处坠落:操作人员在起重机上进行安装、拆卸、检查、维修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2.6触电:电气绝缘措施不到位或绝缘破损,触碰到带电体,引发触电伤害。2.7其他伤害:人体与起重机运动部件接触引起绞、碾;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金属重物、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捆绑不牢引起的伤害。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快速反应;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组织机构及职责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车间主任成员:车间班组长安全员现场岗位人员4.2指挥部人员职责4.2.1车间主任:全面指挥起重伤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并汇报有关领导。4.2.2车间班组长:组织、协调本班组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4.2.3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4.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5.1.1监控方式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强化现场作业过程安全监控,加大起重作业现场的检查力度,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5.1.2监控方法严格遵守起重作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作业现场设立专人看护和临时警戒区域。5.1.3预防措施5.1.3.1起重机械必须备案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5.1.3.2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十不吊”、“五不挂”。5.1.3.3起重机作业人员必须经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5.1.3.4作业前,要对整个作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编制控制危险因素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做到四个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施工方法明确、吊装物体重量明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明确。5.1.3.5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5.1.3.6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要离地面太高,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吊运重物从人员上空越过,所有人员不准在重物下方停留或行走,不得将重物长时间吊悬在空中。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使用制动器制动。5.1.3.7起重机械工作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空间,以免影响操作或引起误操作。5.1.3.8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闸刀,并将运送物送下。5.1.3.9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紧电源控制箱,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操作。5.1.3.10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5.2预警行动5.2.1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值班长汇报。5.2.2值班长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5.2.3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后,辖区负责人应随时向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汇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施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6信息报告程序6.1发生由起重伤害事故后,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在快速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各负责人汇报,各负责人要立即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6.2现场报警联系方式拨打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6.3根据事故的紧急情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经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和采取控制措施情况等。6.4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详见总预案)7应急响应7.1响应分级7.1.1一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甚至需借助地方应急资源的介入的紧急情况。7.1.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7.1.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事故发生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7.2响应程序起重机械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班长,班长在快速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向总指挥汇报。立即启动处置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如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后无法控制事态,应立即请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扩大应急,直至地方应急资源介入。8应急处置8.1
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后,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以及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8.2应急指挥指挥部应准确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派专人对影响区域进行检查,确定抢救方案,需保证事故现场相对安全和稳定时,抢救队员才可以进入现场抢救受伤人员。8.3对压住受伤人员的重量和体积较大的铁件、构件,应由吊车平稳吊离;重量和体积较小的物体,至少由两人轻轻抬离,防止对受伤人员的二次伤害。8.4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往往会伴生着其他事故的发生或造成隐患,必须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综合性的处理,防止事故后的连锁反映或出现新的意外事故。8.5确认事故隐患被彻底清除后,同时事故原因已调查清楚,相应的证据已获得,才能恢复施工生产。8.6在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前应对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救助,根据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处的原则;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者,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进行人工呼吸。8.7现场紧急救治时,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者神志清醒,只有简单砸伤或少量出血的外伤时,医疗救护人员应对伤者进行消毒、止血、包扎后,送回住地休息。8.7.1如砸伤面较大、流血较多、能走动时,医疗救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后将伤者送上救护车,由医生负责救护并送到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8.7.2如肢体发生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伴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用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固定时操作者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者,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如断骨伸出伤口外,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加重伤情;搬运伤员上车时操作者要轻、稳、快,避免震荡或碰到负伤部位。8.7.3如有肢体断离者要立即拾起,用干净的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的塑料袋或胶皮带内,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避免组织细胞变质;扎紧袋口(在夏季应在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后,医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后,随救护车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断手或断肢再植和抢救。8.7.4如发现铁件从人体穿透时,不得将铁件从伤者身体内拔出,必须立即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避免处理不当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8.7.5如伤者发生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时,抢救人员不能翻动伤员,4人将昏迷伤员用手抬到木板上,抬运时,抢救者必须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抢救伤者,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严重后果;8.8急救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后,现场医疗急救人员要尽量配合医生进行急救,由医疗救护负责人把伤情、已经采取了的措施向医生做简短而明了的介绍,以便医生能尽快了解情况,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急救决策。8.9
事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或造成群体性事件时,必须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必要的支持和救援。9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配备必须的装备和器材(详见附件),应急装备和器材由各岗位人员负责保管,严禁私自挪动应急装备和器材。10应急演练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演练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安全员、车间安全员配合;演练周期为每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附件4-6: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操作不规范导致灼烫事故。1.1.2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烫伤。1.2灼烫事故类型1.2.1火焰烧伤1.2.2高温烫伤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电焊作业过程中等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火灾引起的烫伤。1.4事故危害程度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5事前征兆1.5.1电焊操作过程中的金属焊屑。1.5.2火灾事故2组织机构及职责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成员:事发部门班组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2.2指挥部人员职责2.2.1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2.2班组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2.2.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2.2.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人员受伤人员受伤是否严重现场简单医疗处置是否拨打120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后送医院排险、控险措施灼烫事故发生灼烫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当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立即冷疗,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3.2.2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避免头面部和呼吸道灼伤。3.2.3电焊烫伤:电焊烫伤时,应脱去衣物,然后冷水冲洗,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3.2.4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3.2.5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4.1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在抢救受伤的同时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4.2切勿在创面上涂抹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在除去伤着衣物时注意不要生拉硬扯,以免造成组织二次损伤,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4.3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4.4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附件4-7:压力容器事故(氧气、乙炔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快速有效的开展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根据压力容器使用要求及特点,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氧气、乙炔瓶等压力容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公司现有压力容器:氧气、乙炔瓶。2.1冲击波破坏作用冲击波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2.2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压力容器爆炸时,碎片在飞出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动能,对附近人员、设备造成较大危害。2.3介质伤害盛装毒性介质的气瓶发生爆炸时,大量有毒气体扩散,不但会造成人员中毒,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4气瓶气体泄露压力容器的元件开裂、密封失效等造成容器内毒性、可燃性介质泄露,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2.5高温灼烫容器内高温介质泄放汽化灼烫伤害现场人员。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措施果断;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组织机构及职责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车间主任成员:车间班组长安全员现场岗位人员4.2指挥部人员职责4.2.1车间主任:全面指挥压力容器爆炸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并汇报有关领导。4.2.2车间班组长:组织、协调本班组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4.2.3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4.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5.1.1监控方式监控方式要坚持技术监控为主,人工监控为辅的原则,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掌握和控制危险源运行参数,保证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不具备技术监控手段和措施的危险源,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5.1.2监控方法气瓶的运行监控,主要是对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要定时巡回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压力容器运行的安全。5.1.3预防措施5.1.3.1在购买气瓶前,应对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