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_第1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_第2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_第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_第4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业陷阱防范目录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第二节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自我防范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预防措施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1.就业渠道陷阱就业渠道陷阱是通过各种就业渠道发布不实的招聘信息,利用高薪、高职位等诱惑条件吸引大学生的求职陷阱。常见的就业渠道陷阱通常出现在一些非主流的就业渠道中,如非主流招聘网站、QQ信息、微信和微博等。2.工资待遇陷阱用人单位往往对求职的大学生许以高薪,但是不签订任何书面合同或就业协议,等到求职者领取工资时,不是打折就是推脱,有的甚至以公司倒闭为由不发一分钱。有些用人单位只许给求职大学生一个很高的工资总额和无据可查的升职加薪计划,而实际上这个总额包含保险金、养老金、失业金等各种项目,在扣除后实际到手的工资远远低于承诺的工资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3.单位资质陷阱单位资质陷阱是用人单位伪造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欺骗大学生求职者,从而获得低廉或免费劳动力形式的求职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把不属于自己的资质、荣誉、业绩等都添加到自己头上,给自己的单位人为地披上一件光鲜的外衣后,再展示给求职的大学生。4.工作中介陷阱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有一些人很主动热情地介绍好工作,而这些热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法预知的危机。例如,传销就属于这种求职陷阱,传销中的介绍人总是在求职大学生面前展示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向求职大学生吹嘘自己工资高、工作轻松,生活自由,发展空间很大,这往往使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上当受骗。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5.试用期陷阱01020403只试用不录用。即毕业生等到试用期满时,用人单位随意找个理由就将其辞退。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考核合格后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是劳动者开始工作时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随意延长试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限有明确规定,试用期的时间与劳动合同签订的就业服务年限有关,不能随意延长试用期。混淆实习期、见习期与试用期的概念。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6.合同陷阱合同陷阱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详见本书第8章)可能存在与劳动法相违背的地方,用人单位通过合同陷阱以达到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口头合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权利、义务达成口头约定,不签订书面正式协议。单方合同模糊合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里只约定大学生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而很少约定甚至没有约定大学生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真假合同。假合同按照劳动部门的要求签订,真合同则是从用人单位利益出发签订的合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合同内容含糊不清。合同内容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具体文字表述不清,甚至可以有多种解释。真假两份合同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7.协议陷阱《就业协议书》是明确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将承诺写入合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霸王合同”。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8.地点陷阱很多大企业在全国各地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大学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误以为工作地点就是总部所在的大城市。9.智力陷阱智力陷阱指以招聘为名,无偿占有大学生求职者的广告设计、策划方案等创意,甚至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现象。例如,某些用人单位按程序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面试,再进行笔试,在面试、笔试时,故意把本单位遇到的问题作为考试题目,要求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求职者作答,待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完成其承担的项目后,再告知面试不通过,实际无一人被录用。目录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第二节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自我防范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预防措施一、培养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意识1.学校层面010302加强就业指导针对性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教育多向大学生介绍防范求职陷阱的知识一、培养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意识2.学生层面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应该坚定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人生目标端正就业心态大学生培养防范意识,还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加在就业过程中对求职陷阱的辨识能力。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方式就是了解和学习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内容,如《民法典》和《劳动法》中的相关内容,加强自己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二、增强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1.层层过滤就业信息各大高校官方网站或就业指导部门发布的就业信息都是经过严格核实的,包括核实用人单位的工商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基本上确保了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如果大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就业信息,那么一定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核实后再决定是否相信。二、增强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2.时刻保持警惕性面试前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入职培训的前几天,要留意该用人单位是否隐瞒工作性质及业务性质。面试地点太偏僻、隐秘或临时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要求夜间去面试的用人单位,大学生皆应加倍小心。面试前后随时与学校辅导员、同学、家长保持联系,并告知面试地址及电话号码。向用人单位咨询一些具体问题。部分用人单位为了吸引求职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应聘岗位的薪酬,这一点大学生最好在面试前与用人单位确认。大学生可以通过百度、天眼查等网站查询企业的运营状况、有无纠纷、近年口碑、其他情况等。二、增强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如图所示为天眼查的官方网站。二、增强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面试时面试时,如果面试人员所提工作内容空泛、不具体时,不要被对方夸大的言辞所迷惑。如果面试时,大学生感觉到有不安全或不正常的状况,要以某种借口迅速离开该单位,及时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及要求。面试过程中,大学生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要求交保证金或其他培训费用(如报名费、训练费等)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而盲目交费。面试时如果地点较偏远,则最好有同学或朋友陪同前往,并备有适当的防范器物。如果无法结伴而行,至少要将自己的面试时间和地点告知辅导员、同学或家人。要求提供亲友名单、身份证号码(复印件)的用人单位均可能有诈财之患,要注意避免。二、增强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3.谨慎行事在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且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大学毕业生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在形式上宣告了工作尘埃落定。但近些年来,《就业协议书》引发的纠纷屡有发生。有的大学生正式到单位报到后,单位擅自降低劳动报酬,变更原来双方约定的工作岗位;更有甚者以“试用期”(或见习期)为由不签订劳动合同,使得毕业生长期处于“试用期”,却只能拿到最低的报酬。所以,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前,大学生一定要反复斟酌,多方面考察,认真核查企业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三思而后行。二、增强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防范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查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查看该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公司)登载的营业项目、刊登的项目、面试现场所见的真实情况,三者是否相符。登录有关部门的网站查看该公司是否被列入黑名单。面试当天或初进该单位的数天内,是否被要求付给该单位一笔钱,若有,则要特别注意。目录第一节识别求职陷阱第二节大学生面对求职陷阱的自我防范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预防措施一、网络求职陷阱及预防1.信息量大却易泛投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不仅容量大,而且更新速度快。一些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招聘网站会随时更新各种招聘职位信息。大学生求职者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同时看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而且能及时获得最新的招聘信息。2.无时空限制但容易泄露隐私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地区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随时投递简历。这就是网络招聘的突出优势,能够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不同地域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实时沟通。一、网络求职陷阱及预防3.足不出户却难辨信息真假通常求职者的个人简历在互联网上传了之后,就有机会被用人单位浏览到,如果用人单位觉得求职者很合适,就会主动联系求职者,这使足不出户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了现实。然而,互联网中招聘网站很多,各种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更是多得难以计数,求职者很难分辨这些招聘信息的真假。即便网站会对招聘信息进行审核,但是百密也难免一疏。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牟利或从事其他不法活动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位求职者的面前,所以大学生需要注意这种网络求职陷阱。二、变相直销陷阱及预防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商品的经销方式。我国有直销法规,并对正规的公司发放直销牌照。一些传销组织将传销伪装成直销,设置陷阱来欺骗消费者。概念定义行为特征人员管理商品退换直销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商品直销是合法的经营行为,以“单层次”为主要特征直销员无须交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接受业务培训和考试也无须任何费用。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直销商品30日内未开封,可凭发票或售货凭证办理换货和退货传销组织者或经营者发展人员,以发展人数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酬,或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以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牟利传销是非法经营行为,以“拉人头”“入门费”“多层次”“团队计酬”为主要特征参与者通常要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通过不断发展人员加入,形成上下层及网络,并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交纳的费用中提取报酬传销活动中所谓的“商品”或交纳的“入门费”通常不予退还二、变相直销陷阱及预防1.野蛮推销直销通常是希望通过人脉的积累,形成一个商品流通的网络,而从该网络中自己节点流通出去的商品就会给自己带来收入。也就是说,直销的收入多少取决于自己的人际网络的大小,商品只不过是让自己的人际网络产生收入的一个载体。而人际网络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一些急于求成的大学生就会为了利益努力推销商品,希望通过只有少数人的网络实现数量较大的营业额。大学生如果不顾自己朋友、亲戚,甚至是邻居或一面之交的熟人的感受,野蛮推销,不仅会破坏自己的人际资源,还会让亲朋好友“敬而远之”,最终失去这个人际网络。二、变相直销陷阱及预防2.自己大量购买商品在直销过程中,一旦无法形成人际网络,商品卖不出去,通常需要节点营销人员就先把商品买了放到自己的家里,这样,商品都卖到了下级营销人员的手里。也就是说,大学生一旦陷入这种变相直销陷阱中,就需要不断花钱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最后花光自己的钱,甚至还要动用父母的积蓄,囤积了一堆商品。3.免费培训变相直销最大的陷阱其实就是免费培训。这种免费培训通常不是技术培训或者销售培训,而是所谓的关于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营销人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培训;培训接下来就是告诉营销人员,成功就要放下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要做到“服从”,诸如此类,其目的是让营销人员野蛮地推销商品,或自己大量囤货等。三、其他常见求职陷阱及预防1.培训陷阱没有社会经验或行业经验的大学生求职者是以培训为名行骗的骗子公司的主要目标。大学生求职者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求职陷阱不太了解,再加上求职心切,成了骗子行骗的主要目标人群。而且,就算大学生意识到受骗了,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即使上当受骗也不愿声张。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求职者应该冷静地分析自我需求,对自己的基础做恰当的分析后再做决断,切不可怀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去参加培训班。三、其他常见求职陷阱及预防大学生要预防职业培训中的陷阱,保护自己的利益,需要注意下面几点。选择培训机构时事先要对该机构的资质做评估。可以从口碑、规模、教学质量等因素参考。提出试听课程,看课程是否适合自己,课程各方面是否与描述的一致,勿轻信广告用词。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课程时间长度、课程量等选择适合的课程(可以咨询专业人员)。对教师资质、教材质量进行分析。选择合适自己的教学模式。量力而行,价位高未必适合自己。切勿盲目跟风,先确定发展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再选择具体课程。培训前应该签订相关合同,作为对双方的约束,做到有据可查,不吃哑巴亏。三、其他常见求职陷阱及预防2.虚假年薪现在的招聘广告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会使用“年薪”这个词,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对其的理解各不相同。求职者认为,年薪就是12个月的工资相加,是将年薪分成12份,最多分成13份(包括年终双薪)按月发放。但一些用人单位对年薪的理解是一年后能够拿到手的最多的报酬,同时,要拿到年薪必须先完成相应的考核。用人单位的理解对于求职者而言是一种“陷阱”,很多求职者被用人单位提出的“年薪××万”的幌子所迷惑,最终踏入“陷阱”。三、其他常见求职陷阱及预防这种虚假“年薪”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形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一个月工资应为年薪的1/12,至少不能相差太大。然而很多大学生刚开始工作时,用人单位为其定的工资低得令人咋舌,维持温饱尚且困难。对此,单位解释:3个月试用期满,考核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