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成都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解决方案2008年8月
目录的市综合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东方通科技东方通科技正全力投入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并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东方通科技拥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专门从事电子政务工程的市场和平台技术研究,经过与众多政府部门的技术专家、集成商合作伙伴、其它软件产品供应商的共同研讨,针对国内政府项目的实际问题,提出我们的电子政务基于中间件平台技术的解决方案,期望为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建设作出贡献。
东方通科技是中国专业的中间件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是信息产业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投资企业,也是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东方通科技一直从事中间件基础架构软件的研发及技术推广,是中国中间件相关产品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为国产基础软件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通科技覆盖了金融、通信、能源、交通、政府等行业,总装机量超过40万套,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通信、交通部、农业部、中国海事局、中国外运、中国石化等都是全国性的大用户,在国内中间件市场份额达到了18.1%(数据来源:2006-2007CCIDConsulting),十几年来一直都在与全球顶尖的中间件厂商抗衡,实现了中国基础软件在市场占有率上的跨越式突破。东方通科技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纳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中间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获两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基于公司多年来在电子政务领域建设的经验和积累,结合当前最先进的基础架构软件技术,我们组织编写了成都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希望能为成都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推动力。
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形成背景政府职能改革进入成熟阶段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监督的法治政府。推进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要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不应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把不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交给市场、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二是政府应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的同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进一步健全公共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当前的政府机构组成分类来看,基本分类方式取决于国民经济构成的分类,如管理生产力要素的有劳动局、人事局、土地局、水利局;控制管理宏观经济的有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税务局、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等;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公共事业局、环境保护局等;以监督职能为主导的机构有技术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物价局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大部分由市场来判定其价值,不同企业的价值,更多地从其综合市场竞争能力来体现。政府机构的职能也逐渐转化,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自由竟争环境成为主题。政府机构逐渐由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执行,转变为如何有效地营造市场环境,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政府的大部分机构,既拥有制度制定权,又拥有行政审批权,还带有对法规、政策的解释和监督权。它们的关键业务流程和辅助业务流程并不十分清晰。从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来看,将以审批制度执行过程为主导,逐渐形成政府职能的关键业务流程。法规、政策制订的过程,对制度执行监督的过程,还需要随着机构的调整、政府职能的明确,逐渐去清晰业务流程模式。从长远来看,机构改革有助于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就“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这些都与电子政务的公开、统一、平等等特性是一致的。电子政务完全可以作为实现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政府机构改革应该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统一起来。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不断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其中,39个为发展中国家、23个为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5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到,发展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制定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互联网应用成为趋势根据政府机构的业务形态来看,通常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应用领域:政务信息查询: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为其提供政策、法规、条例和流程的查询服务;公共政务办公:借助互联网实现政府机构的对外办公,如:申请、申报等,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增加透明度;政府办公自动化: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机构内部办公的效率,如:公文报送、信息通知和信息查询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为电子政务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环境。无论是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对外办公、还是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政务信息查询,都在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方向发展。
需求分析信用信息系统主题应用建设需求成都市提出了建设市综合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相关要求。提出建设“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要求,力争在原有430/630以及企业信用等系统基础上,建设完善的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成都市社会信用系统的具体建设目标有: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的建设,逐步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等;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服务于社会重点领域;整合现有数据库和系统资源,建设统一规范的信用基础信息库,实现全市信用征信基础信息的集中、统一与规范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各政府部门之间准确、完整、规范、清晰、权则结合信用征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用征信信息的高度共享和综合应用;基于信用基础信息库及综合应用体系架构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建设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开发信用征信增值服务,为成都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保障。对资源共享交换基础设施的需求成都市建设社会信用,对信息源的整合是支撑平台的核心需求。首先,成都市已经建设了企业信用,并独立使用自身的交换平台。建设社会信用,还包括需要增加11个部门的信息交换接入。必须能够从多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社会信用中心库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信用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和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支撑手段。通过灵活的适配器实现数据灵活采集和交换,以及对整个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围绕信用主体建设,逐步建立以电子政务为基础的信用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信用评估服务体系等。信用征信系统将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规范信用行为,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完善信用监管,逐步创立我市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起覆盖全市各个行业的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部门间的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该系统建设,要求达到以下要求:1、在技术上运用我市现有网络和数据库,按照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要求,通过整合多部门部门的相关信用记录,能够对数据进行归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数据权威性高、更新及时、覆盖我市的区域性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2、根据信用信息存储要求,规范各部门和行业的信用信息的表述、编码,便于数据的融合。3、建成区域内较为完备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采集汇总、发布查询、信用报告、信用评估等的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查询体系,通过信用服务网站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4、通过信用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企业信用预警、企业信用评级等信用产品;建立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理论方法及评分模型,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预警、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调查等信用产品。5、加快培育征信产品市场,在政府采购、资金信贷、政府投融资项目的招投标、公务员录用和考核、企业和个人评级评优、企业资质认定、质量保护、行政审批等工作中,推广使用征信产品,达到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提高我市整体竞争力的目的。信息处理功能需求信用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大致从三个层次来搭建: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及处理、信息应用。信用信息采集信用信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及数据接口规范,从本单位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通过接口程序,按照数据报送要求,向成都市社会信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处理平台发送,为成都市社会信用系统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各部门数据报送的内容和报送频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执行。信息交换及处理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通过接口程序进入到数据交换处理平台后,首先在平台的数据接收库中进行备份存储,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按照相关数据需求,分解为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民基本信息数据库三个数据库需要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转发管理程序分别转发、存储到相应数据库中,三个数据库对接收的信息数据再按照数据规范,分别进行存储、整理,归类。信息应用信息的应用,通过信用服务应用体系对外提供服务和内容展现。首先为了政府部门监管的需要,此系统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综合查询服务;其次,根据对企业及个人授权,可以提供相关信用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再次,经被征信企业或个人授权后,向社会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为企业和个人开展信用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再就是向具有一定资质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提供数据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公民基本信息数据库:重点归集个人基本信息和司法机关形成的个人信息。其功能定位:为政府部门建立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批量的个人身份比对;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过程中提供个人身份核查;为社会提供个人身份核查。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本质上就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就是信息,即各种各样的数据。因此,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信息(数据)这个核心来展开,构建成都市社会信用的数据交换平台(以下简称“交换平台”)之前需要重点分析信息共享交换面临的如下关键问题:信息为谁服务?信息如何提供服务?信息从哪里来?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存储、管理共享信息?如何安全共享交换信息?如何能够长效共享?信息为谁服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需要适应不同用户的岗位特征需求,只有明确了信息为谁服务,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需要提供哪些服务,以及需要哪些信息等,项目建设也才好开展。例如领导更关注的是数据的统计结果,通过对底层数据形象的加工展现从而提供决策支持;而其他公务员更关注办公的便捷高效,希望信息能够共享交换,通过系统获取所需各类办公信息,执行各种办公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效为公众服务。信息如何提供服务明确了信息为谁服务,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调研分析需求,明确信息提供哪些服务,如何提供这些服务的问题。尽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越多越方便越好,但是,这相应的也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作为保障。一般情况下,基于B/S结构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数据量或涉密业务信息的可靠、安全、实时传输上就不如通过成熟的中间件产品更为稳定了。信息从哪里来信息资源如同一个浩瀚的大海,工作人员在使用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时为了获取所需信息,首先需要知道从哪里获取,明确数据供应链的源头。领导希望看到的是各级汇总后的统计数据,以方便进行决策,信息更多的是从各直属单位和下级部门获取。而业务人员更多的是为了进行业务处理,数据的交互方式就会较为复杂,可以从各处获取所需的数据。如何获取信息信息如何获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管理和制度上,明确需要哪些信息,以及从哪里来获取。制定一套机制,保障数据及时、有效的更新、获取,这需要领导和管理上的保障。二是从技术上,明确需要获取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取。对于具体采取主动获取、被动接收,同步还是异步交换,则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系统的交换需求分别对待,充分考虑如何保障信息的鲜活性。如何存储、管理共享信息获取到信息后,就必须考虑信息如何存储等问题。数据信息的存放通常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考虑,使数据信息条理化、有序化,确保在其他应用系统需要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定位并获得所需数据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总结,我们国家制定了很多电子政务政策法规和信息化标准,这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们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规划,采取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如何安全共享交换信息信息只有在不同单位(部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在允许和可控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安全可靠地交换共享,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是个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业务系统、不同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平台的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做好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确保各类信息最大限度、安全可靠地共享交换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能够长效共享建议从实际应用出发,以应该来推动,通过示范性应用服务建设,充分利用共享交换平台、共享数据库等已有资源,实现业务协同。再以试点为基础,优化平台服务,积累共享交换资源,扩大应用范围,将业务协同机制、共享交换模式运用到所有的管理和服务中。但共享交换平台仅在技术层面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要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还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从政务层面予以保障,政务、技术两方面协调促进,共同发展。
总体规划设计成都市社会信用建设,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平台,整合多部门的数据资源,提出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目标。系统总体逻辑结构本次工程建设,包括了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基础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系统整体层次结构如下:对于开放的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访问门户访问信用服务系统,信用网站作为信用系统的访问窗口。在信用体系中,建设信用服务体系,包括查询、企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重点人群、对外服务等诸多服务内容。不同的服务,根据其所服务的对象,在访问层受到不同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的管理。信用网站与对外服务体系,完全基于J2EE的基础框架和开发环境来实现。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用信息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信用数据中心,保存信用库所涉及的各类信息,并提供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场所。数据交换平台包括交换服务及上层管理系统、接口等,成为资源体系建设和上层应用层各系统得以访问的服务与接口。同时,也包括底层所需要的交换中间件产品作为基础软件环境。针对数据交换,另外包括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数据交换体系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数据清洗比对加工处理三个子系统。数据采集通过东方通科技交换集成中间件实现基于适配器的采集逻辑配置和部署,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流程完全基于东方通科技的交换集成中间件来完成。数据比对和处理过程,需要在已完成的原始采集数据基础上通过逻辑定制进行实现。统一的身份、授权、访问控制等服务,基于基础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对内的一致性基础服务和安全保障。中间件物理部署社会信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部署运行在政务外网,系统运行环境为分布式的网络环境,由中心运行环境及各部门前置运行环境组成。中心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交换中心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群、安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等。各部门交换前置机运行环境部署在各部门政务外网。下图是数据交换及应用的中间件物理部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设计建设原则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须遵循如下原则:加强领导、统一规划需求导向、应用切入先搭架、后强化、再固化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数据交换平台定位职能定位为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提供跨部门、整合原有相关业务系统、跨平台与可伸缩性的整体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系统建设所需要的所有数据交换功能与逻辑的实现手段。为系统的成功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功能定位在功能上,数据交换平台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实现各部门和独立数据源、遗留系统的前置接入环境实现,支持通过适配器的方式实现不同部门和系统的交换接入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过程完全可以通过配置脚本的方式简单实现,从而实现零代码开发;2、对于来自不同前置接入点的采集数据,按照系统建设的逻辑要求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的加工处理和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加工处理旨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对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类型的转换、数据字段的映射等交换过程中面对的数据异构问题。通过交换过程实现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的有序流动。提供完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信服务;3、提供数据的载入和汇集。数据通过交换处理后,形成为可集中存储的原始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按照中心数据库设计进行数据载入;4、提供全面的可用性支持。包括提供丰富的适配器构件库,可以使用系统建设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数据源载体、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提供全面的开发接口和开发环境,提供可视化的开发工具。提供适用的管理与监控工具,实现远程的系统管理与监控功能。数据交换平台软件结构数据交换平台的软件结构,采用交换总线的方式实现。交换中心节点部署包括TongLINK/Q消息队列环境,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环境。前置交换节点部署主要包括TongIntegrator客户端、TongLINK/Q消息队列环境、适配器、前置交换信息库,用以实现资源与系统的接入,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本期系统新增9个系统和部门的接入,中心采用双机交换服务器的部署方式,并在已经部署有数据交换前置节点的相关接入部门进行前置交换软件环境的升级。部署和升级后的数据交换平台总线架构部署如下图所示:数据中心设计社会信用信息资源主要由部门业务信息库、采集信息库、信用生产库和管理标准数据库共同组成。来自于前置部门被采集的信息,在中心进行缓存和待处理,都是存在于采集数据库。采集数据库经比对、清洗、过滤等处理过程后,沉淀为中心的标准社会信用核心库。而当我们访问和使用信用数据,则需要对核心库进行发布,形成一个前置数据,在前置数据中同时也保存统计信息。另外,需要通过数据库存储规则字典和相关的管理数据。其数据设计如下:应用服务器集群设计在多层Web应用体系结构中,TongWeb位于前置的WebServer的后面,多个TongWeb服务器可以通过集群技术(cluster)来支持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客户访问一个URL的时候,前置的WebServer将根据多种算法将请求转发给后端的某个TongWeb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多个TongWeb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TongWeb针对不同的WebServer,以插件或内置模块的形式提供了导向器(TongWebDirector)。TongWebDirector目前支持的主流Web服务器有Apache、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IIS)以及SunOne。TongWebDirector通过分配用户负载到多个TongWebServer以提高应用的高伸缩性和高可用性。负载均衡算法支持加权轮转(WeightedRound-Robin),简单轮转和随机分配算法,并提供热备份能力。同时,提供基于内存的Session复制和基于JDBC的Session复制两种可选的Session复制方式保证集群的无故障迁移能力。关键技术路线J2EE体系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要选择支持强大的企业级计算的成熟的技术路线。当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计算平台首推J2EE的企业标准。J2EE是主流的技术体系,J2EE已成为一个工业标准,围绕着J2EE有众多的厂家和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软件产品,合理集成以J2EE为标准的软件产品构建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得到较好的稳定性、高可靠性和扩展性。J2EE技术的基础是JAVA语言,JAVA语言的与平台无关性,保证了基于J2EE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和支撑环境可以跨平台运行。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的载体,采用中间件使得平台的先进性、可靠性得到保证。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软件管理着客户端程序和数据库或者早期应用软件之间的通讯。中间件在分布式的客户和服务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如事务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基于Web的计算等。中间件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中间件远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重大投资。利用这些技术有助于减轻开发者的负担,使他们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对象模型创建分布式应用软件时更加得心应手。由于中间件能够保护企业的投资,保证应用软件的相对稳定,实现应用软件的功能扩展;同时中间件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一个由不同硬件构成的分布式处理环境的复杂性,所以它的出现正日益引起用户的关注。Web服务(WebService)Web服务是为了让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一起工作,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用户可以控制要获取信息的内容、时间、方式,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在无数个信息孤岛中浏览,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利用Web服务,公司和个人能够迅速且廉价地通过互联网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建立全球范围的联系,在广泛的范围内寻找可能的合作伙伴。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开发和使用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活动将过渡到开发和使用Web服务。将来,Web服务将取代应用程序成为Web上的基本开发和应用实体。数据集成技术数据交换集成技术是实现资源共享交换的核心技术。交换集成技术必须首先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考虑到需要接入各种不同的系统和数据接口,该系统需要满足多种国际工业标准,能够与现有的常见数据载体进行对接,支持XML标准数据交换并提供数据访问的定制能力。通过数据集成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累加软件模块的方式,完成数据集成和交换流程的定义,并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逐步更改。
数据交换子系统详细设计实现目标数据交换系统包括交换中心及各部门交换节点两部分,基于中间件产品完成数据交换系统的开发,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如下目标:1、完成跨平台异构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它支持两种类型的数据共享和集成,即分布式的数据汇集和分布式的数据访问。对于新的应用系统,以及已有的采用中间件的应用,可以实现分布式的数据访问。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存放在应用系统自己的数据库中,每个应用节点通过建立Web服务来展示自己所能提供的数据的模式,在接到数据服务请求时,通过Web服务调用来向外提供数据服务,在交换过程中使用XML来封装数据。对于网络状况不好的一些应用,或者基于C/S结构的应用,可以将其需要共享的数据通过节点服务器把数据提取到数据中心来,并定期进行更新。平台在接到数据服务请求时,直接从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服务。2、支持集中交换、分布交换相结合的混合交换模式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上的一个基本信息处理功能。由于政务业务的复杂性,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信息交换支持的应用需求的差异,形成的交换应用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交换模式适应多种应用的需求。在本系统建设规划时,要根据应用需求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集中、分布两种交换模式的特点解决待定的问题。3、保证数据交换和传输中高效、可靠、安全平台利用按需连接,多路复用,优先级管理,压缩传输等技术,保障数据高效、可靠、灵活地传输;平台对传送数据包可以加解密,平台本身提供传输节点间的身份认证机制,另外还提供了对第三方安全策略的支持,多层次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系统结构数据交换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数据交换系统的结构简化了电子政务应用主体内部功能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系统由一台中心服务器和多台节点工作站服务器构成。中心服务器部署于系统数据中心,提供包括应用服务组合(ProcessComposer)、组件开发环境、统一部署、监控管理、安全管理等平台公共应用支撑服务。节点工作站服务器分别部署于各委办局应用系统节点,构成分布式的服务组件运行环境,并提供事件管理功能如可靠事件的传输管理机制等,与各节点应用接口的接口适配器(Adapters)运行于节点工作站上。中心服务器运行于覆盖各个部门的政务专网,节点服务器可以运行于政务专网或者委办局内网(跨防火墙),组成一个网状拓扑结构的应用互联网络。数据交换是通过连接节点适配器服务组件以及数据转换等一系列功能组件,形成端到端(P2P)的数据(业务)流程而实现的。由于可以灵活连接服务组件的输入输出端,因而可以灵活构成满足不同需求的交换逻辑。通过配置在每个数据交换节点(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各个委办局)的交换服务,每个交换节点只需要与数据交换系统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交互,并通过XML进行数据转换,而不需要应用系统间相互直接连接访问就可以获取到所需要的数据。对于遗留的老系统,通过在该数据交换节点上配置数据交换适配器,可以方便地将老应用系统封装成标准的接口,从而能够接入平台并提供一致的访问行为和接口。数据交换系统的整体行为就像一个虚拟的中心数据库,同时又像一个交换机。整个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底层实现和存储机制对各应用节点是透明的。该结构属于松耦合,如同星形网络一样,很容易进行层次化的结构扩展,构建出多级的数据交换系统结构,以支持更大范围的广域方案。数据交换系统将安全平台所提供的信任与授权服务、数据存储层与应用层的有效隔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大量的不同位置、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共享和相互访问,进而集成相关的业务应用,形成社会信用、基础交换平台。系统功能数据交换系统提供如下功能:基于消息和事件驱动的多种会话模式:推: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主动信息推送方式拉: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被动信息获取方式组播:在一个域或群组范围内的多点群发方式支持各种不同会话策略:实时:基于事件驱动,由系统运行时动态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定时:由系统定时器根据预设的定时策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手工:系统运行时由用户手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支持多种灵活的交换策略:包括两种数据交换方式:对等交换(数据“不落地”)模式:各委办局之间通过交换平台实现透明的点对点对等交换,交换的数据不需存储在交换中心节点中。这种模式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数据交换通道或交换总线。交换共享(数据“落地”集中)模式:各委办局之间通过交换平台实现交换,交换的数据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存储在基础数据库中,形成需要共享的基础数据。支持多种数据接口。能够提供数据库、文件系统等多种接口方式。支持多种传输协议。通过可靠消息队列技术实现跨网络的基础数据传输。能够进行跨网段数据交换。能够跨网段、跨防火墙访问,提供相同或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转发功能,数据交换性能不应有明显降低。保障信息安全。能够基于安全基础服务,通过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等手段,实现信息内容的保密和操作的不可抵赖。提供数据交换日志。能够对所有的数据交换任务纪录详细的日志信息,确保能够对数据交换任务进行追踪和事后审计。能够支持多种部署模式。平台除了支持通常的单级平台部署模式外,还能够根据政府应用需求,被部署为两级平台模式,满足两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现共享交换功能及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过程的可视化展示。具有数据合法性验证的手段,能够对交换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之间的两类合法性验证。采用安全的加密手段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具备数据交换路由解析功能,可实现数据的多步多级传输。解析的规则可通过系统管理工具进行后台更新和维护。拥有断点续传功能,保证数据“只传一次”,即不重传、不漏传、断点续传,实现高效传输。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任务的优先级顺序,实现任务调度功能。数据交换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用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软件结构设计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软件体系,包括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和消息中间件TongLINK/Q等来构架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中间件平台。具体设计策略是:通过消息中间件的部署,建设一个基于可靠消息传输的数据传输虚拟网。该消息传输为每一个使用数据交换服务的系统设立一个节点(如果条件允许,比如若干部门或系统位于同一个骨干网络中,网络通信认为是可靠的,也可以共享一个节点),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通过该消息传输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网络即可以完全支持其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进行消息通信,进而形成一个完全可靠的基础的数据传输通信体系。通过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转换和过滤,并对数据进行再加工。TongIntegrator提供丰富的可用适配器组件,完全能够直接解析和兼容现有的所有系统环境、数据结构和信息载体,并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交换模式,包括主动/被动模式,实时/及时/定时/触发与手动模式,集中共享与分布交换模式,同步/异步模式等。考虑到本系统建设的技术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将集成中间件部署到数据资源中心,建立中心交换节点,并在各部门或系统的交换节点进行对等部署,建立适配器运行环境,结合TongLINK/Q传输队列和子系统地通信机制,建立完全分布式的数据交换体系。通过消息传输基础平台和集成平台的综合部署,完成对整个数据交换平台基础软件环境的建设。基于中间件TongLINK/Q与TongIntegrator的数据交换平台,总体设计采用以数据资源中心为核心,关联各部门和机构的业务系统的设计方式,总体呈现星型结构。中间件平台软件部署拓扑结构如下:最底层为数据资源层,包括所有部门的外部数据接入。其上一层是实现数据整合、分布式环境数据接入、访问和通信的支撑软件层。这部分重点完成数据的接入、转换、和通信,实现不同部门前置节点的接入,数据的接入,以及数据的处理。通过这一层的实现,提供平台的交换服务功能。这一层完全由现在已经具备的消息中间件和应用集成中间件来实现。交换管理平台的数据接入,采用数据适配器来实现。适配器部署在前置交换节点,通过适配器分布式的部署,实现对分步异构数据的访问和抽取,从而建立数据的生产者和数据的消费者,直接使用数据交换服务完成数据的生产消费,而不再需要使数据在中心落地。再上一层,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应用层。这一层的模块,利用已经存在的数据交换服务和接入能力,对所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并对沉淀生成的社会信用生产核心库进行管理,对外提供服务和发布。各部门接入,其数据交换和处理需要基于数据交换平台的传输节点来实现。所以,在各部门,首先要部署数据传输的消息中间件节点,以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同时,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都具有自己的本地数据库系统。同时,数据交换平台中心也需要部署TongLINK/Q节点。由所有的TongLINK/Q节点与骨干网络一起,构成了一个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虚拟网络平台。对于数据交换中心,系统必须维护一个资源库,包括来自各部门的关系数据和统计数据等。资源中心通过数据集成中间件,对来自各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加工、转换和在整理,以及对数据进行挖掘,形成有效的、一致的资源中心数据。同时,数据中心的集成中间件还支持数据的路由,可以同时将数据分发到多个目标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数据中心的应用,包括以资源为中心的所有的操作和数据维护支持。如基于核心数据的查询统计、数据挖掘、数据迁移与同步等,基于数据交换平台中心实现。这样做可以:使业务系统直接访问资源中心数据;利于对数据的安全和维护进行集中的管理;使相关功能独立于任何特定业务系统,而提供统一一致的服务,更好地与资源中心的相关数据业务集成。数据传输设计数据交换中心首先要实现与分布在政务资源交换网中的各个部门建立可靠高效的数据连接通道,基于消息中间件TongLINK/Q建立的底层通讯网络为各个部门与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数据交换平台的传输网络,提供松散耦合的消息通信机制。消息通信由消息中间件来完成。消息中间件负责将交付的消息传送到目标节点的目标队列。消息的发送者和消息的接收者完全不需要关注对方在什么位置,他们之间通过队列实现点对点的消息传输。同时,消息传输网络,也支持发布/订阅模型的消息传输。在应用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时,应用进程通过TongLINK/Q接口函数,将消息放入消息队列中。TongLINK/Q核心进程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根椐消息中的接收者的名字,通过TongLINK/Q之间建立的数据通道,将该消息传送到接收者所在TongLINK/Q核心。接收者所在的TongLINK/Q核心收到消息,若是需要可靠传输的消息写入消息队列中,接收应用进程通过调用TongLINK/Q的接口函数,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至此,一个消息传递完毕。消息中间件TongLINK/Q的消息传输一次且只有一次,是可靠的传输,其可靠性主要反应在TongLINK/Q许多内建功能的可靠上。即使在网络阻塞,物理链路暂时中断,甚至主机宕机等严重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续传保证数据不丢、不重、不错的传送到接收节点。交换适配设计在信息交换平台中,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提供数据转换、数据过滤、数据压缩和加密、例外处理等功能,信息交换平台所需要的异构通讯、消息路由、应用搭建部署、平台管理等等都含盖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之中。TongIntegrator通过定义适配器的方式,实现数据的灵活定义和转换。适配器通过使用TongIntegrator缺省提供的组件,实现数据的处理过程。组件包括源组件、目的组件和中间组件,通过组成一个数据处理和转换的链路。通过适配器在TongIntegrator核心平台上的运行,即能够实现具体的数据转换功能。同时,TongIntegrator还提供组件的扩展和定制功能,以实现用户对数据的特殊处理要求。数据交换平台缺省提供对当前所有主流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源进行处理,包括关系数据库、文件、二进制数据、XML、EXCEL、TongLINK/Q、JMS等众多数据格式、消息模型和通信方式等。下面是基于TongIntegrator集成不同数据源和相关系统的架构描述:各行政职能部门包括已经建立的多个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基于不同的文件、数据库、J2EE等技术建设。在实现本地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时,通过应用集成中间件的各种适配器,只需配置即可完成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内容的加工。在全区数据交换中心,利用TongIntegrator的应用集成能力实现原有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无缝互联。通过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实现数据与应用集成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TongIntegrator提供的应用开发方式是以适配器脚本定义的适配器为主,同时,也提供对组件的扩展定义接口。适配器开发:TongIntegrator提供图形化开发工具,以直观快捷的方式开发适配器,并可以直接关联源组件、中间组件和目的组件,完成数据转换和加工过程的直接定义。TongIntegrator缺省提供了常用的各种组件,作为适配器定义的资源,覆盖了文件、关系数据、消息模式等众多常用数据交换模式。组件扩展开发接口:除了产品缺省提供的组件外,对于源组件、目的组件和中间组件,TongIntegrator都提供了开发接口,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适合于自身业务的组件,扩展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下面是一个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的组成和相关的功能定义的图示,下面的组件关系说明了适配器的组成,上面的关联定义了这些组件的角色和功能。一个适配器就是定义了数据转换和处理的一个规则:
中间件产品选型选型原则与要求在本方案基础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及信用信息系统设计当中,应用、服务及管理系统实现的基础架构与环境,以及数据交换基础中间件的选择,属于该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选型,技术的选择对系统建设尤其重要。具体的选型原则是:1、满足系统应用的需要这是系统结构选型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开发软件系统的目的。同时满足系统对中间件产品的成熟可靠方面的要求和跨平台兼容性的要求。2、实用性好的结构必须是实用的,必须经过实践检验的,在考虑的实用性时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用户经常使用和熟悉的环境,提高系统的可行性,通常一个实用的结构也是社会的主流方式。3、可维护性用户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的发展,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增加了新的需求,因此所选的结构应该是有良好的可维护性。4、可扩展性社会在前进,技术在发展选用的结构应该可以可扩展的,同时可以接纳新的技术,新的思想以使该结构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要发展需要。5、投资保护投资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用户以往投资的保护,即选择的结构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用户的现有的设备,人力、网络资源,不让用户追加技术投资;对用户现有投资的保护,即用户的选择应该是可发展的,应该是可以在长时间内满足用户业务发展以及技术的发展的需要。从该系统的业务和应用需求可以看出,系统建设既要适应本次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将来的系统扩展性和应变性,软件设计要保证在功能上的可扩展性,满足不同政府机关不同业务处室工作人员的需要,并方便今后进行其他业务系统的扩展和再开发。因而在结构选型上,要有强的伸缩特性,并且技术上要先进、成熟、可靠和稳定性。经过对用户的现有状况及业务需求比较分析,我们郑重推荐:1、采用J2EE架构实现系统的B/S结构应用系统,包括信用信息系统的相关查询、管理和业务系统,实现服务系统,如查询与访问服务等,以及实现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管理系统。推荐采用东方通科技符合J2EE1.4标准规范集的成熟应用服务器TongWebv4.6实现应用服务器环境。采用J2EE体系结构的特性包括: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平台无关性;代码复用性,维护成本低;快速开发能力,带来系统实用性及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集成性,数据访问能力强,可以访问各种异构数据。2、采用基于可靠消息传输技术的消息中间件技术和具有集成适配器框架及组件库的集成中间件技术实现数据交换基础软件平台。这里推荐采用东方通科技具有13年以上应用经验和产品成熟度的消息中间件TongLINK/Qv6.3.3以及参与全国大量政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v2.5联合实现数据交换的基础软件设施。采用该产品的数据交换基础架构的特性是:消息传输技术经过多年来大型项目成功实施的检验,成熟可靠;数据交换框架完全基于JAVA技术,充分具备了灵活性和兼容、开放性要求,能够适应当前政务系统所有的数据交换业务需求;系统灵活可伸缩扩展,符合系统规模变化、业务调整以及系统维护所提出的要求;具备完整的管理、监控工具,管理维护手段科学、先进、实用,产品完全达到易用性;该交换模式完全适合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对数据交换基础软件的各种要求;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产品定位在大型机构中间,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个典型的需求需要一个“点对点”的数据链接,并且需要定制编程以便系统之间“会话”。随着新系统的出现,定向连接和定制编程的情况也会增加,这最终会成为信息流动的瓶颈。很多机构都通过开发“中间件”作为应用之间的数据代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中间件能够极大的减少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信息提供者针对同一个中心接口程序编码,而这个程序则通过网络来与其他的程序连接。在新系统出现的时候,与其他系统通讯,只需要编写一个消息接口。但是,中间件解决方案也有局限性。它在提供中心点通讯的时候,不能提供自动定制接口编程。进一步说,中间件使机构依赖于某个产品供应商。产品功能TongIntegrator包含TongIntegrator通用适配器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像TongLINK/Q这样的消息中间件来管理JMS主题(发布和订阅消息)和队列(点对点消息)。适配器是根据应用来定制的,为构建在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之上的应用提供简单易用的连接服务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应用的对接,并把抽取和接收的XML消息发送到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路由和数据转换。适配器应可重用并可配置,包含数据路由和数据转换代码。适配器是外系统接入业务集成平台的桥梁,是多种异构系统之间互连互通及互操作的重要组件。在TongIntegrator中,适配器遵循JCA标准,真正实现了适配器的重用。TongIntegrator提供的适配器分为入站适配器和出站适配器两种,包括常见的外系统适配器,如文件适配器,Oracle、DB2、SqlServer等数据库适配器、JMS适配器等。使用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有助于简化连接解决方案的安装、部署和配置。这些适配器产品提供了无需编码的连接解决方案,削减了解决方案实现成本,降低了项目失败风险,减轻了与企业应用集成情境相关的责任。TongIntegrator提供数据流给需要数据集成的应用,也就是数据从哪里来,哪个应用对其感兴趣,以及如何被每个系统使用。它把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隔离,系统的灵活性不会受到数据的物理位置和需要存储信息的消费者个数的影响。这样,不需要定制应用就可以在系统之间集成信息了。产品技术特点TongIntegrator是一个软件工具包,一个用JAVA写的适配器框架。这个适配器的目的是简化数据共享困难的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TongIntegrator通过创建一个所谓的“垂直应用”方案,即自动定制系统集成需要的大部分编码解决了这个问题。TongIntegrator通过对开发人员提供一组用来连接系统——系统和系统——中间件的标准连接器即适配器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TongIntegrator现在提供如下产品或协议的标准适配器集:TongLink/Q、IBMMQSeries、JDBC、文件系统(FlatFiles)、Socket、WebserviceTongIntegrator也提供解决数据集成问题的适配器,比如数据迁移,过滤和增强,并支持数据交换标准,比如XML,FIX,SWIFT等等。这个产品还有处理例外的能力。TongIntegrator软件包可以为不同的中间件系统提供适配器,这样就能把开发人员从对特定的中间件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这是通过“代码包”来完成的,它对接口协议需求进行了抽象,使用TongIntegrator框架,就可以完成某个中间件产品的适当接口。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新的TongIntegrator适配器。TongIntegrator主要特点如下:支持工业标准TongIntegrator设计为可以利用现存的工业标准。比如,在消息架构中传递时,消息可以映射为XML格式,然后又可以映射回到网络中订阅系统需要的特定消息格式。伸缩性TongIntegrator有一个内在的伸缩性设计,保证了在系统增加的情况下,不牺牲效率。这保证了能够迅速和容易的连接新系统而且不影响吞吐量。这样,机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集成大量的系统。企业级的标准接口数据压缩------减少带宽瓶颈例外处理------创建和维持了一个“消息例外处理”的接口,它保存了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处理的消息,这些例外消息也可以被送回重新处理。进程管理-----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执行和监视TongIntegrator进程的工具。这包括通过浏览器界面进行的远程控制和日志功能。易于维护通过把应用解除偶合或分离应用,在系统环境中,更容易维护。对接口的改变被TongIntegrator的接口屏蔽了。同时,TongIntegrator也使得替换过时的应用极为容易。重用TongIntegrator提供了重用应用代码需要的框架。使用简单每个TongIntegrator的适配器都通过一个简单的配置文件来定义。因为TongIntegrator提供了一套“离架”组件,构建一个适配器甚至可以不写任何程序代码。压缩和加密因为效率原因可能需要对消息进行压缩(解压),或者是因为安全原因需要对消息加密(解密)。丰富数据丰富消息的内容可能是适当的。这可以是基于查找另外的系统或者是用硬编码的规则来实现。需要检查数据的一致性和消息内容的完整性。消息过滤有时需要根据消息的内容来区分消息。这可能是需要丢弃消息或对消息进行特别的处理。消息转换为了保证兼容性而进行的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消息内容翻译。例外处理被拒绝的消息需要特别的处理。消息中间件TongLINK/Q产品定位TongLINK/Q提供网络应用的可靠数据传输功能。TongLINK/Q属于消息传送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消息,这些消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传递。为系统提供数据传输的消息总线,实现不同逻辑节点之间的数据可靠、高效、安全的传输。消息中间件TongLINK/Q的主要功能是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消息,这些消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传递。TongLINK/Q提供可靠传输服务,通过内部的可靠队列传输机制,使数据可以尽快、可靠地送达接收方。在传输期间能够应对网络故障、主机宕机等各种意外情况,可以做到断点续传,保证数据“一次传递、可靠到达”。产品功能网络结构TongLINK/Q支持网状或树状网络结构,能够根据业务系统的要求,灵活配置出各种网络传输结构。传输通道TongLINK/Q在两个需要传输数据的TongLINK/Q之间预先建立传输的通道。每次数据传输使用已经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TongLINK/Q的数据传输通道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对车的作用。可靠传输无论在传输中出现网络或主机等故障,TongLINK/Q对传输的数据都保证能够可靠到达目的地。灵活的应用触发,保消息及时获取。当有队列中的消息满足设定的条件时,才通知应用接收消息,减少应用与系统的冗余交互断点续传TongLINK/Q提供断点续传的功能。压缩传输TongLINK/Q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提高传输的速度,并支持大文件的压缩。加密传输TongLINK/Q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并支持大文件的加密。传输协议TongLINK/Q支持TCP/IP网络传输协议,与物理网络无关。支持集群多个节点的多个接收队列组成一个Cluster,Cluster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在操作上可以看作一个节点,内部的多个接收队列对应用透明。大大增强了传输效率。跨节点发布订阅发布者与订阅者无需知道对方的位置,只发布和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网络类型TongLINK/Q支持的网络类型包括租用线(Leasedline)、拨号线、分组交换网(X.25)、DDN,帧中继(FrameRelay)、卫星网络等统一管理TongLINK/Q通过统一的管理机,实现对系统中所有TongLINK/Q的远程管理,包括远程监控和远程参数配置,B/S监控管理界面。管理工具TongLINK/Q提供管理工具实现对系统的统一管理。加密接口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加密算法压缩接口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压缩算法CA接口TongLINK/Q提供与CA的接口开发接口TongLINK/Q提供的开发接口,支持各种常用的开发接口。数据库TongLINK/Q的运行不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操作系统TongLINK/Q支持各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各种UNIX、LINUX、Windows。Web集成TongLINK/Q能够通过JMS或JNI接口和WEB应用进行集成。产品技术特点功能上:TongLINK/Q满足用户对可靠消息传输的需求,满足用户对多种应用模式的需求。性能上:TongLINK/Q在性能与国外产品非常接近,带宽资源利用率高优势:1993年诞生的TongLINK/Q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并且充分考虑国内网络状况复杂程度(高速、低速网络环境并存),能够满足国内多层树型结构的行政管理体制需求。应用服务器TongWeb产品定位为了方便地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Internet上基于三层/多层结构的应用,需要规划一个整体的应用框架,为企业组件的运行提供一个基础的支撑平台,这一支撑平台即是应用服务器。TongWeb应用服务器是由东方通公司开发的一个强大的符合J2EE工业标准的Internet应用支撑平台。TongWeb是用于支持功能强大的和可扩展的多层Web应用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它能够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开发、部署和管理关键的、分布式的Internet应用。TongWeb的构件都是松藕合的,构件之间协调工作,使多层应用能在高性能环境里运行。所有构件都有良好定义的公共接口和标准实现,这样就可以对用户需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燕窝产品安全检测与质量保障合同
- 2024年水塔施工与设计变更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索赔应对策略及合同管理规范3篇
- 2024年版的茶叶购销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环保设备买卖及维护合同
- 2025年度环保工程班组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转让合同范本二零二五版3篇
- 2024年跨区域燃气管网铺设与运营合同
- 2025版高速货物汽车运输服务及补贴政策合同3篇
- 2024年食品加盟连锁合同3篇
- 数学-湖南省天一大联考暨郴州市2025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郴州二检怀化统考)试题和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 施工现场环保要求措施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 瓷砖店销售薪酬方案
- 小学体育课件教学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12:议论文阅读
- 我和我的祖国拼音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