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装订本)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装订本)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装订本)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装订本)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装订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课录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

20至20学年上学期

每周常规检查记录表

姓名:班级:学科:

日期节数二次备课检查结果查课人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己经达到

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

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

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

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

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

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

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

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

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

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甫自估

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1认识时间单

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

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

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

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

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

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

的方法。

六、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

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时、分、秒...............4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班科测试分析

参考人数优秀人数及格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试题

内容

简介

试题

难易

程度

检测

反映

出的

问题

改进

措施

班科测试分析

参考人数优秀人数及格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试题

内容

简介

试题

难易

程度

检测

反映

出的

问题

改进

措施

三年级开学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二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

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

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

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

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D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

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

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离家太远。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

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

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一单元时、分、秒

学科数学课题时、分、秒课型课时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

教学难点位。

2、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

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

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

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

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

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

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

(1)(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

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个字、点一下头)

(3)你感觉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10秒。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

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

学生活动,然后反馈。

2、感受15秒。

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12走到

几呢?

学生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3、游戏活动

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另一

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

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

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梁祝”。)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

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

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分针走了1小格呢?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长,

还知道了1分=60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如果给你10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来做个

小实验。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大家根据自己的

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

学生活动。

四、课堂小结

10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为1秒

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时间的计算课型新授课时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时针走一大

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1时等于()分1分等于()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分1分=()秒5时=()分

180分=()时120秒=()分240分=()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

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小精灵要求我们解

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嘴优化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

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交

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

教师给予奖励。

3、63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4、64页的第5题,师生共同读题,学

生独立完成。5、65页的第8题,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四、小结

这节课你乂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

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3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

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

点本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练习课型新授课时

1、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复习

出示本校《北关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一下的问题:

(1)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2)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3)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

(4)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5)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二、激趣导入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更有效率的

做每一件事情。

(1)出示67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表格。(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时间最合

理。

(2)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

表》。

(3)展示作品。

四、课外作业

(1)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

义的周末。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新授课时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

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

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回忆梳理构荚£网络

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彳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

愿意帮老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

学了哪些知识?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不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一以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知识结构网络:

〈秒的认识1r时间的计算

分=60秒>Y

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Y

<.1时=60分J1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

应用题)

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3时()100分

5时()500分150秒()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J”,错的打“X”)(每题2分)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B.5分钟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B。5C.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

()时到无锡.

四'小结质疑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学科数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课型新授课时

1、自狗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体W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教学难点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基础训练

【口算】34+832-103+761-60

42-2015+3060+488-80

(二)新知学习

(1)学习例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2)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学习例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1)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用80元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

具盒,够吗?

G5元13元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课型新授课时

1、自狗多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体4色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教学难点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去“世博会”参观的事情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

棒!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参观“世博会”购买车票的问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

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

生2:我知道了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

师:同学们获取了这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大家有信心

正确解答问题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2。

师:今天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帮忙来解决问题!(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

少钱?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已知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要求普通快客的

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就是计算65比54多多少,用减法计算65-54。

师: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算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0

生:我们可以先算65-50=15,然后再算15-4=11。

对于算法合理的学生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师:你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我们已经知道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是48元,要

计算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的票价便宜多少钱,用减法计算65-48o计

算的时候,可以先算65-40=25,再算25-8=17,所以结果是便宜了17元钱。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提问题并解答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问题合理,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你能完成下面的习题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抢答比赛,汇报交流计算结果;对解答全部正确的学生给予表

扬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7-43=52+16=34+56=

25+36=44-19=82-48=

小红的爸爸体重是65千克,小红的体重是36千克,爸爸比小红重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型新授课时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儿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难点:儿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终于进入了世博园,同学们想不想进纪念品商店逛一逛

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3。

师: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3)

生:知道了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个“海宝”。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生: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师:谁能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呢?先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跟大家分享?

生1:求这一天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计算上午与下午卖出“海宝”个数

的和,用加法计算,算式是380+550。计算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因为380可以看

作是38个十,550可以看作是55个卜,这样38+55=93,所以380+550=930。

生2:在计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竖式笔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这样就是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肯定表扬。

生: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师:会解答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呢?

生1: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其实就是计算上午与下午卖出的

“海宝”相差多少个,用减法计算,550-380=170(个)。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2:因为550可以看作55个十,380可以看作38个十,我们可以先计算

55-38=17,所以550-380=170。

生3:我们也可以借助竖式进行笔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当哪一

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就是这样算: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百位上是1呢?

生:因为十位上的5减8不够减,向百位上借走了1,这样百位上还剩4,再减3

就得lo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出下面各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展示竖式计算方法及结果,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

鼓励。

三、总结提升

师: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满十进1;减法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

1……)

四、当堂练习

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50+170740-210290+3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实际问题。

Si由&-

180元290元310元

(1)妈妈准备买一部电话和一个电饭煲,共需要多少钱?

(2)一个电饭煲比一台电风扇贵多少钱?

(3)爸爸有700元钱,买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饭煲够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估算课型新授课时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难点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八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

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

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

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

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

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

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

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

电影坐得下吗?

生1:首先要计算出这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算式是196+226。估算的时候,

可以把196看作200,这样200+226=426,应该是能坐下。

生2:可以把196看作200,把226看作230,这样200+230=430,比441小,所以

坐得下。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

不用计算,把苹果准确地放到筐里。

育红小学有学生723人,八五小学有学生606人,估算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数

大约相差多少人。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新授课时

1.通过具体题目,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目标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难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师:对第一单元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归

纳梳理,你有信心做好吗?首先来说说你的收获吧。

学生可能会说: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我学会了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我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啊!值得表扬,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进

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知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要相同数位对齐。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举例说一说。

生:几百几十加、减儿百几十其实质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如650-340,

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教材第

19页第1题)

师:你能自己笔算下面各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3题)

生1:可以把441看作440,把632看作630,这样630-440=190(个),所以中国

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

生2:可以把441看作400,把632看作600,这样600-400=200(个),所以中国

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200个座位。

三、总结提升

师:经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及时

总结收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50+230=740-460=530+380=540-130=

490+150=440-350=230+170=340-180=

认真审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测量

学科数学课题毫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⑴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

米。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

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L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

单位。位于厘米间的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从尺子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

几个小格?(10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度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作单位计量的。(电脑演示:①自动铅

笔、签字笔标志0.5mm、0.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橡皮长4()⑵教室长10()

⑶玻璃厚5()⑷铁皮厚2()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

教学目标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1.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

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1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

照片长:数学书长:

宽:宽:

二、探究新知

L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请学生在尺子上找

出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10厘米有多长。

师:10厘米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

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⑵练习:2米=()分米3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画一下/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学生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四、练习

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上,沿长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

少段?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千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步骤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一一千米。

二、探究体验

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

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不过刚才

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

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

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

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

并计算一下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

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

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四、巩固练习

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

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米与千米的换算课型新授课时

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这种关

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感受千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