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精讲及真题解析_第1页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精讲及真题解析_第2页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精讲及真题解析_第3页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精讲及真题解析_第4页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精讲及真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教材

精讲及真题解析

第一章法学

1.1重点导读

U价值分析方法

U实证研究方法

1.2本章要点详解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划分法学体系:

(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相应地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

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对于各部门法总体即整个法律制度的历史研究,

则构成独立的法律史学;对于比较法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对各国

法律制度或主要法系的整体比较,则构成比较法学。

(2)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

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是研究国内法和

国际法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它们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二、法学的历史

1.西方法学的历史

(1)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成文法不多,以习惯法为主体。

(2)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罗马法学十

分繁荣,法学不仅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而且成为罗马法的渊源之一。

(3)中世纪时期,独立的法学消失,但仍存在一定的法律思想。中世

纪后期,出现了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并再

次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出现了注释法学派。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法学派产生。

(5)17世纪,法权世界观出现,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典

型的表述形式是"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

(6)从18世纪末开始,出现了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19世纪中期以

后,法学开始由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副产品成为职业法学家的法学。

(7)20世纪初,社会法学派问世。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和新康德主义

法学派开始在德、意等国传播。

(8)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新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分

析法学派、行为主义法学,存在主义法学,综合(统一)法学派,经济

分析法学派,批判法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纷纷问世。

2.中国法学的历史

(1)夏、商、西周时期

出现了以天命和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思想。当时的立法尚不发达,人

们的认识能力也非常有限,法学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充分。

(2)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法律思想兴盛和大发展的时期,各种学说、学派层出不穷。儒、法、

墨、道四家都对法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法家的贡献尤为突

出。

(3)西汉至清代

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法学开始成为儒

学伦理学的附庸。

②在法学领域出现了"律学",东晋以后,私人注释逐渐为官方注释所取

代。

③三国魏明帝时曾设律博士,专门传授律学,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法学

昌明的景象。

④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权的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此

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同时,清政府开始研究外国的法律,修订本国的

法律。官员和学生出国考察和学习法律,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

开创了中国现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

(4)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官方的法学理论承袭封建的法律思想,移植西方资产阶级的法

学思想,为国民党的政治统治和法律制裁提供理论依据。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封建主义法学和半封建地主、

半资产阶级的法学,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主义法学。

三、法学与相邻学科

1.法学与哲学

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在思想史上,哲学曾经将包括法学在内

的一切学科都当做这一体系的一个环节。19世纪中期以后,法学从哲

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法理学(法

哲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法理学(法哲学)是对法的一般基础的哲学

反思。

2.法学与政治学

政治学是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由于法是政

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常规形式,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

性,法学和政治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3.法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法学与经济学有着

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主要因为:

(1)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

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律对经济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既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

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民主和法治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产物。民主和法治的进

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4)将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可以加深和

丰富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有助于说明法律制度,促进法律制度的改革。

4.法学与社会学

法学与社会学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有很广泛的共同论题。一方面,

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研究;另一方面,

社会学要通过法律研究社会,把法律作为社会内容的形式。

5.法学与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法学

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其缘由和表现是:第一,法律是凝结的历史,

或者说是历史过程的产物。第二,法律的生命不仅是逻辑,更重要的是

经验。第三,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法学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第四,

法学中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学说、学派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

生和演变的过程。要想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它们的内涵,必须求助于历史

的考察。

6.法学与逻辑学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和规则的科学。法学与逻辑学共同关注的焦

点是法律推理问题。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

(法律事实或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判例等法律资料)得出某种法律结

论的思维过程。

四、法学的研究方法

1.法学方法论概述

(1)法学方法论含义

法学方法论是指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

法体系的理论说明。其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或方面:①法学方法论

的原则,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发挥着

整体性的导向功能;②各种法学方法,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部分,

在研究各种法律问题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2)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基本的方法论

原则:

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③必须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④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2.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

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

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3.价值分析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

判或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就在于法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

揭示法的应然状态或价值属性;法作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

其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体现。

法学中的价值分析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它们是价值分析过程的两

个不同的阶段或方面。

4.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释义

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立(价值祛除)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

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①价值中立,指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价值标准和

主观好恶来影响资料和结论的取舍,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②经验事实,指可以通过人们的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而被发现的确定的

事实因素,这些事实因素是如此地确定、确实,以至于由此所作出的有

关"是什么”的判断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即使发生争议。也比较易于复核、

检验,而极少出现分歧严重、永无之境的争议。

(2)实证研究方法类型

①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是法学进行实证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研究者提

出具体问题,拟订出研究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采集资料和数据,在此

基础上提出知识性的命题。

②历史研究方法

对法律进行历史的实证考察,可以使我们洞察某种法律现象在历史上是

怎样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

去考察这一事物的现状及其原因。

③比较研究方法

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进行比较研究。自20世纪中期以来,法学中

的比较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

④逻辑分析方法

a.逻辑分析方法在法学领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主要是三方面的原

因:

第一,法律规则本身就是一个由各种概念所构成并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的

判断和命题。

第二,由众多规则所构成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是一个具有逻辑一致

性的有机整体。

第三,适用法律规则解决纠纷时,只有严格遵循法律本身的内在逻辑推

导出结论,才能说服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相信法律和司法公正。

b.法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主要在四个层次上被使用。第一个层次是法

律概念与法律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法律规则之间的逻辑

关系;第三个层次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四个层次

是法律原则之间的逻辑联系。

⑤语义分析方法

语义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句法、语境来揭示词和语句意义

的研究方法。

五、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1,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简况

中国正规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从1902年钦定京

师大学堂设立法律学门、1906年建立北洋法政学堂从而开启我国近代

法学教育至今,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新中国

的法学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1)引进初创时期(1949—1957)。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政法院

校,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立了法律学系,从前苏联引进了系统的法学教

材,聘请了一批前苏联法学专家到重点政法院校任教。

(2)遭受挫折时期(1958—1966)。"左"的思潮兴起,法学教育急剧

萎缩和衰败。

恢复重建时期(法学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3)1978—1991)o

(4)改革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90年代初期,一个多渠道、多

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从形式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普通法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两类。从层次

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中等专科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

究生教育。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法学教育是我国高层次法学和法律人才培

养的主要途径。

2.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1)主体意识

即明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

共生活的主体,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客体;自己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和

独立地位的政治权利主体加入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的。

(2)权利意识

即意识到自己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有各种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生态权利,并能清晰地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可行

性、界限性,在法定范围内主张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勇敢地捍卫自己的

权利。

(3)参与意识

即意识到公民的本质在于参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公共生活既是自己

的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并依照法定或约定程序热情而理智地参与政

治生活,参与社会主义建谢口公共事业管理。

(4)平等意识

即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一样,都是权利主体,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平等的义务。

(5)宽容态度

即承认别人有权利选择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发表不同的

见解。

(6)法治观念

即意识到法治优于人治,尊重和遵守经由合法程序制定的、旨在维护秩

序、保障公正、促进效率、实现自由的法律规则,按照法定界限和程序

行使权利,抵制和监督一切违法行为。

(7)责任观念

即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国家、人类负有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8)理性精神

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在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以及重大事件面前,能够从

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跟着感觉走,不空想虚幻,更不被个人

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9)人本观念

即以人为本的观念和理念。人本观念的精髓是: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

中心,把人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尊严、

幸福和全面发展,应当成为个人、群体、社会和政府的终极关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