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_第1页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_第2页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_第3页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_第4页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摘要:古今中外,家庭暴力事件一直都是层出不穷,针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位,维护家庭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家庭暴力如今已经成为当下国际社会一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受害人的人身安全,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也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我国目前针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主要是依据15年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以及《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对家庭暴力的具体规定。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健全,是我国发展至今,社会却仍然出现家暴事件的根本原因。首先,本文将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及现行预防机制进行概述,并分析出家庭暴力导致的危害,进而分析家庭暴力形成的具体原因。其次,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行的主要预防措施进行概述,分析《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其他相关法条规定的具体实施带来的成效和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相应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足之处和立法的缺陷。最后,参考国外相关法律条文,借鉴相关措施,提出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人身安全保护令

目录TOC\o"1-2"\h\u摘要 11.绪论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目的 32.家庭暴力理论概述 42.1家庭暴力法律内涵 42.2家庭暴力法律特征 43.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 63.1拓宽家暴救济范围 63.2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63.3设立强制报告与公安告诫制度 73.4设定人身安全保护令 74.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足 94.1未能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94.2家庭暴力行为刑法规范有限 94.3家庭暴力犯罪诉讼模式单一 94.4家庭暴力案件存在取证难题 105.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域外考察与借鉴 115.1美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 115.2英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 116.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几点建议 136.1创设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 136.2增设家庭暴力罪 136.3构建家庭暴力案件公诉制度 136.4构建多方取证认证体系 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

1.绪论1.1研究背景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暴力是长期以来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一大难题,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影响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稳定。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体现了我国法治的进步。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一些内容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该法律规范中一些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多为倡导性或建议性的,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模式,家庭暴力问题要得到解决仍需付出很多努力。并且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在出现家庭暴力的时候,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程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家庭暴力事件难以得到有效处理。1.2研究目的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该法分为六章,第一部分总则对家庭暴力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规定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第四章详细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具体内容,第六章则规定了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反家暴法出台以来经过了六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依旧存在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实践当中依旧有着大量难以解决的家庭暴力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现有法律,如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中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积极探讨我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现状,指出我国现有反家庭暴力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个人意见、建议。

2.家庭暴力理论概述2.1家庭暴力法律内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中明确界定了:“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1〕30号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家庭暴力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方式和手段,为最大限度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现象,2016年3月1日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其中在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内涵及外延已做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暴力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增强了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反家庭暴力法》颁行前,家庭暴力现象发生的范围基本确定为家庭成员之间。《反家庭暴力法》对此做了调整,扩大了其适用范畴。综合考虑我国家庭现有实际情况,最终将家庭成员的范畴界定为包括但不限于近亲属,既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亲属,也包括其他具有亲密亲属关系的人,例如公婆与儿媳,岳父母与女婿等。另外,家庭成员不以共同生活为必要条件。其次,《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个界定的内涵明确确定家庭暴力现象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2.2家庭暴力法律特征1.家庭暴力具有普遍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7亿家庭约25%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我国每年有15.7万名女性自杀,其中60%是家庭暴力导致的15,从这些数据中能看到家庭暴力在我国家庭中存在的数据很高,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李娟:《中国现阶段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的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2.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家庭暴力发生的地点往往在家庭内部,因家庭生活的隐私性使得家庭暴力难以曝光,无法保护受害者。居委会、村委会也是不告不理,劝和不劝分,这就大大纵容了家庭暴力行为的连续发生。3.家庭暴力具有持续性家庭暴力有着时间上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很多家庭暴力案件中,暴力行为持续的时间往往是几年,有的甚至是十几年。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3.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3.1拓宽家暴救济范围《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3.2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我国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一方面保护了女性群体,同时对未成年这一特殊群里也有了一定的特殊保护。一是设立临时安置所。《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当今社会,“虐童”现象十分普遍。有必要从立法层面去保护那些无法自主寻求庇护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方芳:《关于反家庭暴力法强化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几点思考》,载《人民法院报》2016年3月2日,第6版。[]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21条.3.3设立强制报告与公安告诫制度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14条对强制报告的责任主体进行了立法规范,为了能够突出报告义务本身的强制性,《反家庭暴力法》在其第35条内容中,对违反强制报告制度的主体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具体的处罚措施。由于隐蔽性是家暴的显著特征之一,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有效干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通常难以做到及时,所以经常发生“报告困难”。出台了强制报告制度,使得我们具有了更多的途径掌握家暴方面的信息,对家暴行为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这使得受害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反家庭暴力法》第36条、第37条针对公安告诫制度方面提出的规定更加完善,对告诚书的内容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居(村)民委员会承担的职责。公安告诚这一制度的建立,相比出警调解而言,更具震慑作用,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制止家暴的再次发生。从《反家庭暴力法》第20条可以看出,法、检等司法机关可以将公安部门的告诫书作为其判定家暴事件的依据。这种措施使得告诫书在法庭上具有了证据效力,提升了公安机关处理家暴案件的实效。3.4设定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令制度是国际公认的,一种对家暴预防与制止最有效的法律武器。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方面独立成章,该设计也成为了反家暴法的一大亮点。内容涵盖了保护令的申请条件、申请方式、申请主体、管辖法院、裁定的内容与时限、救济方式以及保护令的效力。其具体的措施为: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参见《反家庭暴力法》第29条.2016年的3月1日,即《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的当天,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就颁发了北京市第一个人身安全保护令。61岁的农村老太谷某,遭丈夫赵某家暴隐忍30余年。因她于2015年8月12日再次受到丈夫赵某暴打,造成“鼻外伤,鼻出血”等伤情,绝望之下,只能拨通了法律援助电话。谷某当即被告知,《反家庭暴力法》即将正式颁布实施,其可通过申请保护令,保护自身安全。2016年的2月29日,谷某走入了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手里拿着被暴打的照片、诊断证明书等材料。3月1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依据谷某提交的材料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赵某以辱骂、殴打等方式对谷某实施家暴,同时禁止其接触、跟踪、骚扰谷某。赵某在法庭上就保证能做到不再打骂和骚扰谷某。人身保护令的裁定,能尽快帮助受害人回到正常生活中,同时对施暴者能够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

4.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足4.1未能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家暴本质是侵权,受害者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主张权利救济,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参见《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权利。而《反家庭暴力法》在第五章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上面,只设计了公法范畴的责任,忽略了针对家暴这种[]参见《侵权责任法》第15条.4.2家庭暴力行为刑法规范有限我国《刑法》规定只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才会构成刑法中相应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侮辱罪等这些罪名。[[]包雯,翟海峰,王韬等著:《家庭暴力引发犯罪刑法适用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包雯,翟海峰,王韬等著:《家庭暴力引发犯罪刑法适用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4.3家庭暴力犯罪诉讼模式单一与家暴犯罪联系最为密切的罪名是虐待罪,我国《刑法》第260条的规定,虐待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参见《刑法》第260条[]参见《刑法》第260条.4.4家庭暴力案件存在取证难题由于家暴的隐蔽性,受害人的取证能力和法院对证据的认定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常常因家庭地位弱势,以及害怕施暴人继续施暴而放弃取证,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证据灭失,而施暴人必然否认自己的长期施暴行为,则这种情况下,法院很难认定存在家暴行为。在以家暴为缘由,提出离婚的诉讼案件中,大多因为被告不承认,也没有充分的证据,因而不被法院认定为家暴。尽管《反家庭暴力法》已经明确规定,受害者遭遇家暴可以报警,警察必须保留伤情鉴定书、告诫书、出警记录等作为施暴证据,但是这也不能解决家暴取证难的问题。

5.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域外考察与借鉴5.1美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1.施行强制性法律政策强制性法律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制性逮捕”,如夫妻双方发生打架事件,警方在接警后发现现场有人受伤,将即刻行使“强制性逮捕”权,将施害一方逮捕。二是“强制性起诉”,如美国社会比较常见的父母打孩子,除了由警方逮捕父母之外,当地政府还将起诉涉事父母,将该类犯罪上升为公诉罪名,一旦警方立案就不能撤诉。以上政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司法层面对于愈演愈烈的家暴现象一贯漠视的态度。2.设立反家暴专门法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家庭法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部分州成立了专门的家事法院,专门应对各种家事问题,解决各种家事纠纷。比方说,当前加利福尼亚州共设置了12个家暴法庭,该法庭所审理的是那些情节轻微涉及刑事犯罪的家暴案件、民事案件。与普通刑事法官不同的是,该法庭的法官除了在法庭内独立行使审判的职能外,其还要需要深入到各个社区、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在此纽带下,社会各界的力量都能够参与进来,逐步构建起严密而庞大的防治家暴的社会体系。5.2英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1.禁止性法令英国通过颁布相关的禁止性法令,使得受害人免于施暴人的接近,在一定时间段内,受害人能够拥有相对安全的环境。比方说,互不妨碍令,法院根据家庭案件的具体情况签发该禁止令,受害人及其子女都能够免受侵扰;占有令是针对夫妻共有房屋而设定的,法院可以签发占有令,由受害者独自享有房屋居住的权利,要求施暴人离开相关场所;照护令,法院可以直接指定适格的地方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受家暴的儿童进行照护。[[][]马桂林:《反家庭暴力中公力救济措施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6页。3.规定民事赔偿与财政救济制度英国在其《1984年婚姻与家庭诉讼法》内充分阐述了婚姻诉讼和家事诉讼的区别与联系。该条款的设立,使得家暴在英国除了能够当作要求诉讼赔偿的理由之外,还可以作为婚姻感情破裂的认定依据。倘若由于家庭暴力等导致焦虑与各种经济损失,那么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赔偿。另外,该国的《1978年家事诉讼法与治安法院法》还强调,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法院有权利进行财政救济。在确定相关当事人无法共同居住的时候,受害的一方可以提出申请,从法院得到财政救济令。除此之外,受害人在整个过程中所受到的身体伤害与精神损害也是法院在发放财政救济令时所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6.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几点建议6.1创设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婚姻法解释(三)》对夫妻个人财产作了明确规定,总结归纳为:个人的婚前财产,明确规定只归一方的遗嘱或赠与的财产,专属个人的医疗费或津贴。该规定对家暴的婚内损害赔偿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法院受理损害赔偿请求均要以离婚诉讼为前提条件,因此,家暴受害者在不起诉离婚的情况下很难获得相应的损害赔偿。建议结合《侵权责任法》单独设立家暴损害赔偿制度。若发生家暴事件,家暴受害者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不以离婚和继承为目的的损害赔偿。法院依据申请可以作出宣告撤销双方共同财产,暂时更改为区分财产的裁定。受害者的身体健康遭受损害的,受害者有权请求法院判令施暴者以个人财产支付医疗费、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者伤残的,有权请求支付医疗赔偿金等其他必要费用;造成受害者死亡的,有权请求支付丧葬费等其他合理费用;造成受害者精神损害的,有权请求支付精神损害抚慰费;造成受害者财产损害的,有权请求施暴者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一以民事法律规制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6.2增设家庭暴力罪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家庭暴力行为定性标准缺乏统一性,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也只能比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侮辱罪等罪名来处理与家暴行为相关的犯罪行为。然而,这些罪的定罪量刑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施暴者来说也缺少震慑力。目前,我国刑法还未设立“家庭暴力罪”。为了有效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权、生命权,建议增设涉及家暴的犯罪。新设定的家暴罪名可以有以下几类(但不局限于此):强制堕胎罪、婚内强奸罪、致命暴力恐吓罪、违反保护令罪,等等。6.3构建家庭暴力案件公诉制度家暴事件由于其特性不同,与其他的犯罪相区别,不易被外界察觉。因此,有关机关对家暴案件的调查也受到环境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做到彻底和全面。西方国家在审理家暴案件时,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美国的“强制性起诉”制度、挪威的“公诉原则”油然而生。笔者建议,将家暴案件纳入公诉范畴,建立家暴案件公诉制度。一旦发现家暴事件的存在,并严重侵害到受害人的权益时,相关部门或任何公民都可以向检察院举报,检察机关适情向法院提起公诉。鉴于我国女性大多思想保守,建议赋予家暴中的性侵犯罪受害者自诉的选择权。公诉与自诉相结合,可以加大对受害人的保护力度,在案件的处理中,也能保护公民的隐私不外泄。目前,家暴执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执法人员不够专业,态度相对消极,对案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受害人的诉求未能被及时采纳等。正因为这样,笔者建议效仿澳大利亚和美国设立“反家暴专门法院”的先进经验,在我国基层人民法院中普遍设立“家事法庭”,一来加强对家暴的司法干预,二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6.4构建多方取证认证体系一是完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法官应综合考量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来分配举证责任。如果存在家暴事实的可能性高,则可以减轻或免除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改由施暴者对主张不存在家暴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即采用举证责任的倒置来处理证据不足的家暴案件。二是扩大证据合法性的认定范围。家暴案件与一般民事案件具有不同之处,其合法性的标准应该更广,建议适当拓宽受害人收集取证的方式方法,扩大证据合法性判定标准,例如,通过违法途径获取的家暴事实证据,但违法程度较低,未对社会造成危害,法官可以自由裁量,根据采纳证据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大小,决定是否采用通过该手段获得的证据;再如,对于轻微违法行为,未造成公民权利受侵害而获得的证据,好比对家暴事实的录音摄像等证据,虽然在采集过程中不为施暴者所知,但还原了事实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三是拓宽证据类型。家暴案件一般发生在比较私密的家庭空间,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直接证据的收集相对较难,建议增设专家证词和品格证据两种证据种类,作为认定事实的辅助性手段,并适情加强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明效力,降低受害人举证难度,有助于法官全面剖析案件实质,从而为法官作出公正裁决、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结语家庭暴力不仅带给一个家庭灾难,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制止和预防至关重要。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已经颁布施行了接近6年时间,从对家暴事件的预防、救济到惩处全方位覆盖,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缩影。然而,专门立法还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矛盾,需一系列制度和办法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