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安中学2012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第一章PAGEPAGE5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班级:学号:姓名: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途径(1)纵波(P波):介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类似于弹簧)。P波传播速度,可通过媒介。当P波到达地表时,使地面发生,破坏性较。(2)横波(S波):介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类似于水波)。S波传播速度,仅可通过媒介。当S波到达地表时,使地面发生,破坏性较。2.不连续面(界面)——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1)概念: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增速、减速或消失)的界面称为不连续面。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界面上下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界面。(2)莫霍面:平均深度约千米(大陆约千米,海洋约千米)。此界面以下P、S波波速均。莫霍面是与的分界面。(3)古登堡面:深度约千米。此界面以下P波波速,S波则。古登堡面是与的分界面。《问题●思考●拓展1》:上、下地幔和内、外地核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地震波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还有哪些应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3.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1)地壳①范围:地表至面之间的部分。②物质组成:③特点:厚度分布不均(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千米),大陆地壳(平均为千米),大洋地壳(平均为千米);地球固体结构的最外层。(2)地幔①范围:面以下至面之间的部分。其中,莫霍面至地下千米深度为上地幔,此深度以下至千米深度为下地幔。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层(约在地下60~250或400千米之间),该层物质呈②物质组成:与地壳接近(相似),但温度、密度和压力均增大。③特点:存在软流层(岩浆源地);地球内部质量、体积最大的圈层。(3)地核①范围:面以下至的部分。②物质组成:主要由和组成。③特点:外地核物质接近(S波不能通过,P波波速突然减小),内地核因温度、密度和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地球内部最大的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1.大气圈(1)范围(厚度):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限为地球的表面,上限约在高空千米处。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2)大气的物质组成及其作用组成成分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维持的必需物质;也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成分氧维持的必需物质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植物进行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具有作用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保护地球生物水汽含量很少大气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参考答案:一、1.(1)快固态、液态、气态上下颠簸小(2)慢固态前后、左右摇晃大2.(2)17357增大地壳地幔(3)2900减小消失地幔地核《问题●思考●拓展1》: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幔和地核内部存在若干次一级不连续面。地震波的应用: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如桥梁、水库大坝、房屋等)、地质找矿等3.(1)莫霍岩石17厚35薄7(2)莫霍古登堡10002900软流熔融(3)古登堡地心铁镍液态厚度二、1.(1)海陆2000—3000减小(2)(自上而下)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光合保温紫外线成云致雨(3)垂直物理性质运动状态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问题●思考●拓展2》: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表格略)《问题●思考●拓展3》:随纬度变化:对流层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降低。原因:低纬地区气温高,空气垂直对流强度大,对流层厚度大;高纬地区气温低,空气垂直对流微弱,对流层厚度薄。季节变化:同一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妇产科医师三基三严模拟试题(附答案)
- 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版)
- 第五章 第八节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 me m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读写课-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
- 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二单元《2.2轴对称(二)》教学设计教案
- 2024四川省纳溪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第4课《初识Python》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
- Unit 4 Section A(2a-2f)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年)英语七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第14课《三、以共享的方式发布站点》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案例分析
- 体育概论课外体育活动
- 招商代理及商业运营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屋顶拆除方案
- 如何避免时间浪费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600题及答案
- IP地址介绍和子网划分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京重点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