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语文要素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俚3主意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
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
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字词句
◎认识42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读
准6个多音字,会写52个字,会写46个词语。
◎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
写句子。
◎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阅读
◎朗读、背诵四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能找到关键语句,并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知道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口头表达
◎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书面表达
◎能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能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围绕一个意思用
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自己改正错别字。
单元教学导引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在“理解
一段话的意思”方面已有了怎样的学习准备?可能会存在什么困难?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已有的学习准备,可能存在的困难◎能用多
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围绕一个想法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段落中有不理解的词句
◎找不到段落的关键语句
2.如何加强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围绕一个意思进
行表达?
◎仿照课文相关段落进行仿说。
◎利用课后的小练笔迁移仿写。
内容古诗三富饶的海滨小美丽的习作语文园合计
首西沙群城小兴安地
岛岭
课时22222212
17古诗三首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人文主题
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预习卡》;朗读诗歌,自学生字,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2.查阅资料,了解诗人。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庭”,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能背诵并默写。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初步
体会诗人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整体感知
1.出示三首古诗的题目,指导学生读诗题。
(1)指导读准“庭引导学生给“庭”组词,并结合注释理解“洞庭”。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读三首古诗,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了解三首古诗的共同
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诗题“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学生跟读。
提问:你能将“望”和“饮”换成另外的字吗?引导学生理解“望”和“饮”的
意思。
2.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学生快速读课文。教师指名学生交流。(板书:写景)
(2)追问: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处景观呢?
二、读好古诗,了解景物
1.导入:这节课,我们先跟着诗人李白去看看天门山的景色。板书:望天
门山。学生齐读诗题。
2.朗读《望天门山》,读出停顿。
(1)读懂诗题,了解天门山。
①提问:谁对天门山有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天门山。
②引导:当你读到“天门山”这三个字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指名学生交流。
③出示天门山的图片,指名学生说欣赏图片的感受。
④学生齐读诗题。
(2)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①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②指名学生读。教师随机正音,指导读准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
帆”。
③教师范读“天门中断楚江开”,学生模仿练习朗读。
④指导学生有停顿地练读全诗。指名读,齐读。
3.理清景物,整体感知。
(1)提问:诗中写了几种景物?读一读古诗,圈出诗中的景物。
(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指导。
预设学生圈画如下:
设计意图:
通过圈画诗中景物,大致了解古诗内容,为接下来理解诗意作铺垫。
望天门山
[唐]李白
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
长江。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孤帆”是“孤零零的船”的意思。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4.分小组比赛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想象第一、第二句诗描写的画面
1.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1)出示诗句。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2)让学生借助“断”“开”等字,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
①重点理解“断”“开”,体会长江水势的浩荡。
②出示“楚江”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江”。
③指导朗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④指导书写“断”“楚”两个字。
(3)聚焦"回”,指导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学生重点理解“回”是“回旋”的意思,想象江水旋涡汹涌的景象,理解
诗句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朗读“碧水东流至此回”。
③指导书写“至”字。
2.小结学法: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四、想象第三、四句诗描写的画面
1.出示第三、第四句诗,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然后交流。
2.激疑思考: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讨论“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
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体会诗句中“出”“来”所描写的情形。
4.指导朗读第三、四句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
愉悦的心情。
5.指导书写“孤”“帆二
五、背诵积累,指导书写
1.背诵积累。
(1)齐读整首古诗,小组赛读。
(2)教师出示背诵提示,学生补充背诵。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楚江—,碧水o
—青山—孤帆日
(3)教师出示“水势浩浩荡荡经过天门山”“夕阳西下,孤帆顺江而下”等场
景的图片,让学生配上相应的诗句。
(4)配乐诵读。
2.指导书写。
(1)出示“楚、断、孤、至、帆”5个字,学生观察字形。
(2)重点指导“楚、孤、帆”的书写。
①学生交流“楚”字的书写注意点。教师范写,强调要把横钩写正确。
②学生交流“孤、帆”容易写错的地方。教师范写时用红色粉笔书写“孤”
的竖提、点和“帆”的点,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学生默写古诗。
①教师投影默写纸,让学生观察每行的方格数,讨论古诗的书写格式:分行
居中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②学生按照正确格式默写古诗。
(4)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
法,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放学以后,同学们可以向家人朋友介绍
天门山的美景。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宜”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
8个字。
2.借助《随堂练》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绘的景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诵读《望天门山》,回顾学法
1.学生诵读《望天门山》。教师提问:我们是怎么学《望天门山》的?
2.指名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相机板书。
(1)读好停顿。
(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
(3)想象画面。
3.布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去领略西湖和洞庭的美丽风光。
二、运用学法,学习后两首诗
1.读一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2)指名读两首古诗,指导读准节奏。
(3)说说读了这两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设计意图:
学法迁移,为学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来理解诗意和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提供了学习的
支架,也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更多古诗打下了基础。
2.品一品,抓重点字词,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默读全诗,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自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激潮”。
①出示词语“激涌”,根据偏旁猜一猜它跟什么有关?
②联系生活回忆,在哪里见过水光激潮的情景?
③欣赏西湖水光激潮的美景,说说这样的水面像什么?
④想象画面,朗读诗句。
3.品一品,抓重点字词,学习《望洞庭》。
(1)默读全诗,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自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和”。
①出示字典中“和”的7种解释,理解此处“和”的意思。
②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
面美,感悟“和”的美妙。
③引导学生读出“和”的意境。
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撒在湖面上,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那么的
宁静……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下,点点银光,如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的温柔……
4.比一比,换词比较,体会妙用。
(1)《望洞庭》的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2)出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诗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3)学生自读,老师读,学生闭眼静听,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引读诗句,体会诗人不同的比喻所描绘的美。
5.写一写,观察生字,认真练写。
(1)观察这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的字形,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不容易写?
(2)仔细观察字形,练习书写。
(3)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给大家讲一讲生字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点评。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以及学到的学习方法。
2.作业:背诵《望天门山》给家长听,并说说这首诗的大意。搜集更多写
祖国大好河山景象的诗句读一读。
3.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
课堂上,我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
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直至会背诵。学生在
读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
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
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视频,让学生对
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
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
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再突破诗歌教学的难点,主要抓
住“敝潮”“空蒙”“好”这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晴天时阳
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之美。
为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
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望洞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借助了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用丰富的
想象使诗句描绘的美景如在眼前。为后面品读古诗、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打下基
础。不足之处是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语言文字所体现出来
的意境,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忽略了结合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社会,进而对学生进行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
教学资源
《望洞庭》自主学习单
我会自学古诗
1.我能朗读。
(1)“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
(2)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我能理解。
能够使用借助注释、图文对照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我能想象。
(1)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背诵古诗。
(2)我猜测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
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
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写作:
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人文主题
了解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增强对祖国海岛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初步培养“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
话的意思”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借助《预习卡》,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思考课文是从几个方
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2.学习默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饶、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7
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
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丽和海底生物的可爱。
4.能根据提供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
教学过程
一、生字切入,导入新课
1.巧变换,认生字。
(1)板书“尧”字,引导:同学们,这个字很神奇,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够
变出不同的字来,如,加“火”就变成“烧
(2)引导学生说出“绕、浇”等生字后,再引出“饶”字,并组词“富饶”,
板书后学生认读。
2.看地图,写生字。
借用地图,指出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名叫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
重点指导“岛”字的书写,引导学生与“鸟”字比较,发现不同。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
第一组: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着说一说表示颜色的词语)
第二组: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
各种海鸟
(说说哪种物产你最喜欢?为什么?)
第三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高低不平祖祖辈辈
(读一读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从四字词语中选出两个形容一下西沙群岛的美
丽,再选出两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丽
1.出示要求:大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时,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相机展开教学: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
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
互交错着。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照样子说词语、想象画面、欣赏图片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海水的颜色多
而美丽,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风景的优美。
(1)引导学生圈出表示颜色的词,体会海水颜色的美丽。指导学生朗读表示
颜色的短语时,“的”字要读得轻快。
(2)追问:海水就这么几种颜色吗?出示西沙群岛各色海水的图片、指名学
生用“深……的、淡……的、浅……的、水果+颜色”等形式说说看到的海水颜
色,理解“交错”的意思。
(3)提问: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帮助学生体
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感受海水的美丽景象。指导朗读句子。
(4)指导书写“浅、错”。先请学生观察字形发现:“浅”字共有两横,不能
少了点或撇;“错”的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2.提问:这么美丽的海水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1)指名学生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海里的山
崖、峡谷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山崖、峡谷和海水深、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视频、想象画面,让学生感受海底动物样子的有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
生物的外形、动作等方面进行口头表达练习,为习作作铺垫。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美丽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3.齐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海水的美。
四、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海底生物的特点
1.出示要求: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海底的生物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2.指名学生交流。
(1)追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教师相机点拨。
(2)借助视频,体会珊瑚的美丽。
(3)指导学生抓住“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感受珊瑚的美丽可
爱。
3.模仿动作演—*演。
播放大龙虾、海参的视频、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模仿海参的懒洋洋,大
龙虾的威武,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趣味性。
4.发挥想象说一说。
说说“各种各样”什么意思,课文中写到了哪种样子的珊瑚?发挥你的想象
力,说说可能还会有什么样的珊瑚。
5.仿造句式写一写。
引导学生表达: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
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有的像o
6.模仿说话练习。
(1)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珊瑚图和海龟图,布置任务:你能模仿课文中写珊
瑚、海参或者大龙虾的方法,选择一幅图说一两句话吗?学生观察图片,自由练
说。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外形、动作等方面来说。
(3)同桌互说。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优、淡、岩、虾、挺”,学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注意点。
2.教师重点指导“淡、挺”的书写:“淡”右边的“炎”上下两部分要注意
笔画的穿插,上面“火”的捺要变成点。“挺”字的横折折撇在竖中线上,捺要
舒展。
3.学生抄写词语:位于、部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相互、交错。
4.订正《预习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粪、辈”等3个生字,会写“刺、鼓”等6个字,会写“成群结
队、游动”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
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1)教师报词语,学生听写: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相互交错
(2)同桌互相批改,并订正写错的字词。
2.回顾内容。教师出示上节课的板书,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课
文内容。
二、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鱼多鸟多
1.自读课文第4、5自然段,说说西沙群岛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从梳理段落的主要内容入手,加强对这个语段的整体把握,并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借
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式品味语言,体会鱼的美和多,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交流分享。
3.找出这两段中写鱼多或者鸟多的句子,读一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话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这种句子的作用。
4.聚焦第4自然段,感受鱼多,领会作者的写法。
(1)画一画:画出写鱼多的句子,相互交流。
(2)想一想:海洋里很多鱼的样子都很特别,我们也没见过,但是读了第4
自然段,特别是下面这几句话时,我们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细读
这几句话,发现表达的奥妙。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
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
一样圆。
(3)说一说:这几个比喻句中的“红缨”“扇子”“皮球”你都熟悉吗?说说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出作者运用了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会让文
章更具体生动,易于理解。
设计意图:
理解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除了能帮助学生理清段落结构之外,还为学生找出关键句提
供了方法上的指引,并对关键句在段落中的作用形成一定的认识。
(4)小结写法: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条理清晰,借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会让
文章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写一写:出示课后图片,学生观察,尝试着用第4自然段学到的方法进
行表达。
(6)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三、看图写话,学习表达
1.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指名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的表达方法,在读中学写,当堂练习,降低练笔难度。
2.引导:课文是怎么介绍海底生物的?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抓住颜色和动作来写海底生物的样子;用“有
的……有的……”“……像……”等句式来写海底生物的样子……
3.布置任务:请选择一幅图,把你看到的图中的景象用几句话写下来。
4.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围绕“有没有将图片内容写出来”展开交流、
评价。
四、回顾全文,介绍喜欢的部分
1.布置任务:西沙群岛有那么多的物产和优美的景色,你最喜欢什么?指
名学生交流。
(1)教师播放无声音的西沙群岛风景视频(海水、海底、海岛),学生根据课
文内容和板书的提示尝试为视频配音。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自然大方”“内容清楚”两方面进行评议。
2.同桌互相介绍、交流。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刺、鼓、数、厚、宝、贵”,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根据上节课书写
“优、浅”的经验,你认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撇要舒展。
3.学生抄写词语:成群结队、游动、堆积、宝贵、肥料、祖国、事业、发
展。
4.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开堂让学生围绕题目中的“富饶”读课文,大部分同学一下就能找
到全文的中心句。接下来的学习就围绕中心句来具体说明,充分朗读。课文很长,
第一课时的朗读效果不是很好。第二课时由于大量的图片使没有见过海的孩子们
激动无比,朗读效果迅速提升。孩子们随着“导游”的带领,到西沙群岛遨游了
一番。
19海滨小城
语文要素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写作:
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人文主题
感受南国小城迷人的风光,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借助《预习卡》自学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文中的哪些词句你特别感兴趣?圈画下来读一读。
:第-■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滨、鸥”等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字,会写
“海滨、街道”等词语。
2.能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并感受海滨的美。
3.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层层推进,激发阅读兴趣
1.读词。同学们,下面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湖滨江滨海滨)
2.解“滨”。
(1)读准字音。(提醒注意读准前鼻音)
(2)观察字形。看偏旁,猜字义,你们猜猜“滨”是什么意思?
(3)理解词语。如果说靠近湖的地方就是湖滨,那“海滨”是什么意思呢?(靠
近海的地方)
3.聊“景二你见过海滨小城吗?用一个词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4.入题。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走进广东这一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
城)
二、整体入手,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初读全文感知。这座海滨小城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导读好长句。课件出示下列句子。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
滩上一样。
(提示:除了提醒注意读好停顿,还要注意个别字的正音,如“胳臂”中的
“臂”要读轻声“bei”,孩子对这个比较陌生,要反复练习)
3.抓住关键语句。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中有一
句话概括了海滨小城的特点,请用横线画出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
洁)
4.理清描写顺序。围绕“美丽、整洁”,课文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象呢?请
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并填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美丽整洁
教师梳理小结:围绕“美丽、整洁”,作者主要写了海上、沙滩、庭院、公
园、街道这五个场景。
三、学习第1、2自然段,圈画品味,体会海滨之美
1.引导学生自读第1、2自然段,思考: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
出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2.指名学生交流,追问:哪些词句让你对大海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交流景物的样子,体会颜色美。
(1)提问:海上有这么多的景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默读课文,圈画出
有关词语。
(2)指导学生围绕描写颜色的词语展开交流,体会景物的美。指名读,齐读。
3.研读文本,想象画面美。
(1)引导学生读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学生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景物和描写颜色的词语,交流想象的画面。
②指导学生读好“……是……色的”"……色的……”句式的短语的节奏,
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指导读好句子。
③出示句子: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机帆船是棕色的,军舰是银白色的,它们来来往往。
提问: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配乐齐读第1、2自然段。
4.提问:你最喜欢课文第1、2自然段中哪句话描绘的景象?为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
(2)布置任务: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提示摘抄注意事项:开头空两格,
不添字不漏字。学生摘抄句子。
5.小结:我们通过“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的学习方法
体会到了海滨小城的大海之美和文章语句的韵律美。
四、迁移学法,体会沙滩之美
设计意图:
学法的迁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引导学生经历从“会读一段话"到''会读一类
话”的语言实践过程,发展阅读的高阶思维能力。
1.布置任务:大声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描写了沙滩上哪些景象?
(1)学生运用“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摘抄喜欢的句子”的学法,同桌合作
学习第3自然段。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板书:寂寞的贝壳、喧闹的船队。
2.提问:你摘抄了这个段落中的哪个句子?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1)引导学生围绕“各种颜色、各种花纹、遍地”体会贝壳的颜色之美和数
量之多。在学生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贝壳之美。
(2)说话训练:沙滩上的贝壳真美啊!
(3)出示贝壳图片,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贝壳的美和多。指导朗读。
预设2: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
那里。
(1)提问: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寂寞?心情怎样?
(2)指名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预设3: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⑴引导想象说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教师播放船队归来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海滩的“喧闹”。
指导朗读。
3.小结:寂寞的贝壳和喧闹的船队两种不同景象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海
滨之美。请女生读写贝壳的句子,男生读写船队的句子。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观察字形并与同桌讨论:书写这些生字需要注意
什么?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强调:横笔多的字,要注意横笔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有撇、捺的字,书写要舒展;“灰”的左上部分和“载”的右上部分也要写得舒
展,为里面的部件留出空间。
(2)教师范写,提醒注意点:“躺”的“身”最后一笔撇不出头;“载”的“车”
最后一笔变成提,斜钩和撇要舒展;“靠”的横画多,书写时不要遗漏,还要注
意横画之间间距均匀;“洁”字右上部分是“士”不是“土”;“夏”字横画多,
不要遗漏,横画之间间距要均匀。
(3)学生练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评议。
2.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海滨街道交界来来往往银光闪闪汽笛满载船队靠岸遍
地渔民
六、布置作业
1.学生抄写词语。
2.订正《预习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尝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体会
庭院、公园和街道的美。
2.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尝试找到段落的关键句
1.导入:这节课,我们将感受海滨小城庭院、公园和街道之美。
2.提问: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是怎么找到第18课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的吗?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先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再想想这些句子是围绕哪一
句话来写的。
3.布置任务:读一读第4自然段,画出段落的关键句。
(1)指名学生交流,追问:你为什么认为这句是关键句?
(2)引导学生从“每句话的意思”和“整段话在写什么”两方面来判断段落
的关键句,相机板书:树。
4.布置任务:课文的第5、6自然段也都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大声读一读
这两个段落,把关键句画下来。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板书:公园、街道。
二、借助关键句,读懂第4自然段
1.引导学生大声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围绕关键句,段落写了哪些内
容?指名学生交流,相机指导“亚、凰”等字的读音。教师梳理:树的品种、香
味和开花后的情景。
2.提问:读了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指名学生交流,追问:你是从哪
些字词中体会到的?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学生围绕“树多”进行交流。
(1)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随文教学生字“凰,
(2)引导学生抓住树木品种之多来体会庭院树多;出示文中提到的桂树、椰
子树、橄榄树等树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树的茂盛。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预设2:学生围绕“桂树叶香味浓郁”进行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满街满院都是"感受桂树叶的香味浓郁。
(2)引导想象:核树叶的香味飘到了哪里?那里的人们会怎么样?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预设3:学生围绕“凤凰花美”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找到关键句,再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师相机点
拨,让学生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下领悟学习的方法。
(1)引导学生从“热闹”“一片片”体会凤凰花多。
(2)多媒体展示凤凰树开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后想象说说:无数的凤凰
树开花后,小城会是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一片片红云”语言的生动和“笼
罩”一词运用的准确。
(3)提问:句子中哪个词让你觉得有新鲜感?指名学生交流,追问:平时你
会怎么用“热闹”这个词?
(4)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三、由扶到放,小组合作,感受公园、街道之美
1.过渡:刚才,我们借助关键句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四人
小组合作,用这样的方法,去读一读课文接下来描写公园和街道的风景的两个自
然段。
2.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后,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相机指导。
(1)借助关键句体会公园的美。
①引导学生围绕“许许多多”“绿绒大伞”“密不透风”等词语体会榕树的多
和美。指名学生读句子。
②引导想象说话: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追问:公园里的人们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读懂人们对公园的喜爱。指名
学生朗读。
④学生齐读整段话。
(2)借助关键句体会街道的美。
①提问: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街道也很美的?引导学生从“除了……都……”
”……甚至……”等词语中体会走在街道上舒服的感受和街道的干净。(板书:
舒服、干净)
②提问: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③学生齐读整段话。
3.课件出示三个关键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1)提问:读一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更、也”等词语
中体会三句话之间的递进关系。
(2)分小组读第4〜6自然段。
四、聚焦表达,主动积累优美语言
1.总结全文。蓝色的大海,银白色的军舰,金黄色的海螺,火红的凤凰花,
细沙铺成的小路……这座海滨小城的每一处都是那么美,难怪作者说:“这座海
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学习表达。作者把海滨小城写得那么美,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那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在习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预设:
一一按一定的顺序写;
——用了很多好词语,比如表示颜色的词语;
一一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采用“总一分”段落结构。
3.交流、摘抄喜欢的句子。
(1)提问:你最喜欢课文里的哪些句子,为什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喜欢
的句子。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从“语言生动”“有新鲜感”等方面相机提示句子好
在哪里。
(3)学生摘抄好句。
五、布置作业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辽阔的大海、
----
了三q/七海Z热闹的海滩
笊/温馨的庭院美丽整洁
城7小城宜人的公园
整洁的街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此文的写作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
同桌间相互交流,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很多事要学生
自己去思考、去探讨才会加强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才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
乐。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
语表达上的好处。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写作:
学习本文的写法,尝试介绍家乡最美季节的景色。
人文主题
领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了解那里丰富的物产,激发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
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图片和视频;课文朗诵配乐;《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预习卡》。
2.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课外资料。
:第-■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融、侧”等13个生字,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
脑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初步体会“抽出”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欣赏美景,导入新课
1.播赢频;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今天让我们一起
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富饶吧!
2.导入新课。美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提醒
读准多音字“兴”)
二、读好长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
长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反馈,教师指导。
(1)字词反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再指名读,齐
读。
(2)指导读好长句子。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练习读。指名学生读,教师相
机指导。
设计意图: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读好短语、读好停顿再到读好长句子的
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
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
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①出示小兴安岭夏日树木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图片上的景象,
再圈出第一句中的AABB式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这类词语。齐读句子。
②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中的形容词,想象画面。学生练读,小组比赛读,放进
句子中展示朗读。
③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森林向
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的停顿。
④学生练读长句子。指名展示读。
(3)教师小结:朗读长句子,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以外,还要注意在句子中
间适当停顿。
3.借助学习单,梳理主要内容。
(1)提问:课文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哪些美丽的景物?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景物,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并共同完成学习单。
季节,描写的景物春
夏
秋
冬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的方式,梳理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和物产,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容,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3)教师投影学生填写的学习单,引导学生交流补充,完善学习单的填
写。
(4)提问:课文中有一句话总体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你发现了吗?学生
齐读最后一段话。(教师板书: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三、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
1.朗读课文,圈画景物。小兴安岭美在四季,美在树木。不知不觉中,我
们来到了小兴安岭风景最美的地方,此时正好是这里的春天。请同学们自读第2
自然段,说说小兴安岭的春天除了写树木,还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
2.品读想象,感受景美。从哪里感受到这些景物非常美丽?(提示:启发学
生抓住“溪水”“小鹿”等景物来感受美。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老师可以播放
溪水淙淙的声音。学生汇报“小鹿”一句时,引导学生从“欣赏”“俯下、侧着
脑袋”等词去体会,并想象小鹿还会干什么,感受作者对小鹿的喜爱)
3.朗读背诵,积累语言。小兴安岭的春天真美,让我们把这样的美丽留在
心里吧!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一背第2自然段。
4.梳理小结,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办法在学习第2自然段呢?
默读圈画一一品读想象一一抓住有新鲜感的词句来体会一一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新解新教材》生字课件。
2.出示《新解新教材》课件重点词语。
指名学生读。提问:书写这些词语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教师梳
理。
笔画写正确:“袋”字的“代”不能多撇,“衣”不能少撇;''视"字的。”
不能多一点;“线”字右边部件中的点和撇不能丢;''严"字的点和撇不能漏写。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五、布置作业
学生抄写词语,订正《预习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浸”等字词表达上的好处。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并尝试介绍家乡最美季节
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方法
1.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2.回顾学法,明确学习要求。
(1)提问:上节课,我们是怎么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总结学法:抓重点词句、品悟美、有感情地朗读。
二、迁移学法,感受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
1.谈话,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学描写小兴安岭
夏天、秋天和冬天的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体现了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巨
大的宝库的?可以利用下面的学习单来开展自主学习。
季节,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抽出、融化、汇成、
淙淙、有的……有的……,生机勃勃夏天秋天冬天
设计意图:
在第1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回顾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抓住景物的样子,尝试
在合作学习中运用方法,获得阅读经验,体会小兴安岭夏、秋、冬之美。
2.汇报、分享学习收获。(提示:根据自己填写的表格汇报学习收获,教师
要根据学情展开教学,对于文中用得好的关键词要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品悟。)
预设:
——夏之美丽。重点要抓住“浸”字感受森林像童话中的仙境一样美丽;抓
住表示颜色的词语感受小兴安岭的色彩非常丰富。
——秋之诱人。可以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小兴安岭物产非常丰富,
着重指导读好“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
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一冬之有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在像童话世界一样的洁白雪地里,
一些小动物出来玩耍的情景。
3.赞美,开展朗读竞赛。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
赞美之情吧!
三、分层表达,完成课后选做题
设计意图:
根据教材课后题,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单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用一
段话描写家乡最美的季节,既是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内化,也是为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准
,备素材。
①用一句话说说喜欢的季节带给自己的感受。
②借助学习单把季节中的景物说清楚。
③运用“严严实实、苍翠”等文中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来描述景物的样
子。
(2)学生练习,同桌互说。指名学生集体交流。
(3)小结:我们从景物和景物的样子两方面,运用积累的词语,把喜欢的季
节介绍得那么吸引人,怪不得作者说小兴安岭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
巨大的宝库。
2.“选做”练笔。
(1)过渡:小兴安岭的四季这么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季节最美?指名学生交
流,追问: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人?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交流:你能学着介绍小兴安岭四季的方法介绍一下你家乡美丽的季
节吗?学生练习,指名交流。
(3)布置练笔任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刚才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总起-树多景美\
/春一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一树木浓雾太阳草地野花景色优美
分述
秋一树木落叶野果药材物产丰富
久一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
总结•=大花园宝库
教学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
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
文之后,可以在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
主义情感。
2.J以培养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三年
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
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发展个性为主: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赏析完课文之后,
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各显其能,
张扬了个性,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
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一处景物。
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观察记录单”;《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2.学生:课前观察身边的一处美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2.能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进行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激趣,寻找身边的美景
活动一:欣赏图片,感受美
(出示公园、山林、荷塘、校园图片)
1.欣赏图片,猜猜这儿是哪里?
2.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二:回忆生活,寻找美
1.回忆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发现身边的美。
2.说说在你眼中哪儿最美,为什么?
板块二看图说话,说说公园一角的美
活动一:以“公园一角”为例
1.欣赏熟悉的“公园一角”的画面,用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美。(课件出示公
园图片)
2.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完成思维导图。
I___!___________I
3.结合思维导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看到的公园一角的美。
4.小组评议,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活动二:我是语言表达“小医生”
1.全班交流说说美丽的公园一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装饰装修合同范本
- 医院和药店合作协议书范本
- 商协会公司劳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服务协议
- 固定资产折旧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企业保洁保安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建筑设计与工程咨询合同
- 专业老鼠防治合同
- 施工合同权益规定
- 二零二四年度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合同:某智能科技公司与停车场的车牌识别系统协议
-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
-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 非财务人员财务预算培训PPT讲座资料课件
- 英语谜语大全及答案100条
- 【精选】感恩主题班会“感谢一路有你”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 ApacheShardingSphere架构及规划PPT课件
- 三年级上册美术 我的自画像册
- 《哈尔的移动城堡》(PPT课件)
-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 初中理化生数地仪器配备标准
- (完整版)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中文版短卷和长卷及评分标准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