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_第1页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_第2页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_第3页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_第4页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评注

01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参考内容二、本条的基本含义目录0302内容摘要《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本条是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制的规定。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其中第(五)项“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为判断民事行为无效的一般性条款。《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民法的基本无效判断标准,即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判断标准。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学界对第58条第(五)项的规定提出诸多批评,认为该项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学者认为,“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实践中难以操作。具体判断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随意性很大,容易引起混乱,甚至会出现同一案件不同的法院或不同的法官裁判结果不一样的情况。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因此,在《民法通则》实施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多个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对无效民事行为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的限制和细化。如《民通意见》第75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其中第(五)项“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与《民法通则》的规定完全一致。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通意见》第75条的规定并不是对《民法通则》第58条的重述,而是在列举无效民事行为的同时,采用反面推导的方式对有效民事行为的判断标准作出了规定。即“不法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故《民通意见》实际上是规定了无效民事行为的判断标准,并同时确立了有效民事行为的判断标准。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为了克服《民法通则》规定的无效条款过于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民法典》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则。《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一、本条的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本款规定确立了我国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同时,通过但是书的规定,明确了判断无效的例外情形:如果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则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二、本条的基本含义(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款采取了强制性规定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区分理论。所谓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是指对违反强制性规范的私法上的行为,在效力后果上以私法上的方式予以一定制裁的强制性规定。所谓管理性(或取缔性)(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强制性规定,是指它更着重于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加以制裁,以禁止其违法行为,但不直接涉及对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否定。管理性强制规定更多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更多体现的是公法的价值判断;而效力性强制规定直接否定了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效果,对私法上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的影响。效力性强制规定由于直接涉及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一般要求法院直接援引并依据其内容作出裁判。而管理性强制规定由于更多体现公法的价值判断,一般不直接作为否定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根据。参考内容内容摘要《民法典》第552条规定:“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这一条款涉及到的是债务加入的概念。内容摘要债务加入,实际是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与债务人达成双方方协议或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双方协议或第三人向债权人单方承诺由第三人履行债务人的债务,与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承担同一债务的方式。简单的理解,债务加入是第三人加入原债务关系中来,成为新债务人,与原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内容摘要对于债务加入的构成要件,首先,第三人加入债务的目的应为保证原债务的履行以实现原债权。如果原债权债务关系已被认定为无效或已撤销,债务加入则无适用基础。其次,第三人具有主动承担既有债务的真实意思表示。无论是与债务人约定加入,还是向债权人表示加入,均须有愿意与债务人一起承担原债务的意思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滕某某与吴某1、吴某2民间借贷纠纷案:滕某某与案外人黄某某是夫妻关系。2012年6月6日,被告吴某1向黄某某借款人民币10万元,并出具借条给黄某某。2016年6月6日,原告经黄某某同意,将该笔借款的债权人由黄某某改为原告滕某某,被告吴某1重新出具借条给原告。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借条载明:被告吴某1借到原告滕某某人民币10万元,借期12个月,即自2016年6月6日至2017年6月5日止,按月利率2%计算利息,每个季度还息,到期归还本金。被告吴某1借款后,仅偿还了2016年6月6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利息。2018年2月1日,被告吴某1写下一份《承诺书》给原告。承诺2018年6月30日前还清借款10万元给滕某某,2017年利息每月2000元,共计元,本金加利息共元。但到期后,被告吴某1仍然未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给原告。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在本案中,涉及到了债务加入的问题。吴某1在向滕某某借款后,滕某某将其债权人身份通过协议的方式转让给了自己,吴某1对此表示同意并重新出具了借条。虽然吴某1后来未按期还款,但在《承诺书》中又对还款进行了承诺。这意味着吴某1愿意承担该笔借款的还款责任。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根据《民法典》第552条的规定,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因此,虽然吴某2并未直接在借款协议或《承诺书》上签字认可,但其作为共同借款人的身份在法律上是可以被确认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吴某2加入了该笔债务,成为了新的债务人与吴某1一起对滕某某承担连带责任。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债务加入的规定和概念。总的来说,《民法典》第552条的规定为债权人在面对债务人违约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救济途径。特别是当第三人主动愿意加入债务并与债务人共同承担责任时,这一规定能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参考内容二内容摘要《民法典》第598条规定的是出卖人的主给付义务,这包括交付义务和所有权移转义务。这一条款对于理解买卖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物权变动的法律要件具有重要意义。内容摘要首先,交付义务是出卖人的基本义务之一,它代表了出卖人将标的物转移给买受人的法律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交付是买卖合同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只有完成了交付,买受人才能够真正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民法典》第598条对交付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交付义务是出卖人的主要义务,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交付。内容摘要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第598条并没有将交付义务与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要件混为一谈。在物权变动的背景下,交付可能并不足以导致物权的变动,而只有在符合其他法定要件的情况下,物权才能真正发生变动。因此,在理解《民法典》第598条时,我们应当将其与物权变动的法律要件区分开来。内容摘要其次,所有权移转义务是出卖人在买卖合同中另一个重要的义务。《民法典》第598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这意味着,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不仅需要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还需要确保买受人能够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内容摘要所有权移转义务的存在有其特殊意义。它表明,买卖合同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物权的变动,即使出卖人没有处分权,也不会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只有在出卖人履行了所有权移转义务的情况下,买受人才能够真正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内容摘要总的来说,《民法典》第598条对出卖人的主给付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包括交付义务和所有权移转义务。这两个义务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存在时间差。另外,《民法典》第598条并没有详细规定交付和所有权移转的具体要件和程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参考内容三内容摘要《民法典》第807条规定了承包人在未支付的建工价款方面所享有的优先受偿权。这一条款对于保障承包人的价款债权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建筑行业中引起了广泛。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评注:一、条款的正当性一、条款的正当性《民法典》第807条的正当性在于,它激励承包人通过建造行为至少保持了建设工程的价值。承包人通过将劳务、材料等附着于建设工程,确保了建设工程的可用性。这种规定无论对于建造行为是否提升了建设工程的价值,还是仅保持其价值,都有助于实现全体债权人的利益,应该同等对待。一、条款的正当性然而,如果抬高建造行为的标准,可能会使承包人因为无法得到充分激励而放弃保持价值的建造行为,进而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价值与可用性。由此,建设工程的交换价值亦会受贬损,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也得不到满足。二、条款的执行力二、条款的执行力《民法典》第807条规定,如果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如果发包人逾期不支付,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二、条款的执行力这一条款的执行力在于,它为承包人提供了法律手段来追讨欠付的工程款。如果发包人拒绝支付价款,承包人可以采取法律行动,例如催告发包人在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