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栽培及施肥技术_第1页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栽培及施肥技术_第2页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栽培及施肥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国农村秸秆还田的现象广泛,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其中含有诸多氮磷钾元素,还田后自然将元素融入于土壤之中,增加土壤元素含量。并且,秸秆还田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通过微生物之间作用以形成腐殖酸镁和腐殖酸钙,能够提升土壤渗透性,将微生物活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改善植物环境。但农作物秸秆到处堆积焚烧的现象发生,造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浪费,污染了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玉米秸秆还田的优点和弊端1、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和小麦种植的良性影响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降低了土壤的容重,提高土壤的孔隙度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机械化的全覆盖提高了土壤的保水率,使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强,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而且玉米秸秆的全量还田使玉米秸秆在土壤表层形成了保护层,增强了小麦对于温度、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加上与施肥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有效的帮助了小麦更好的成长。对于小麦来说,玉米秸秆的全量还田,使小麦的生育期相对延长,从而增加了小麦出苗的整齐度和结实率,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的产量。2、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弊端①秸秆还田中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和下一季的小麦来争夺养分,甚至会造成黄苗、死苗的现象。②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杀死,仍然停留在土壤之中,增加了小麦的发病几率。③秸秆全量还田的处理对杂草的抑制是成正比,即秸秆全量还田面积越大,对杂草的抑制能力就越强,杂草的生长量就会越少。二、小麦栽培技术1、选择机械播种秸秆还田机部分地区设备功率小,无法深度还田,导致为病虫害提供了生存环境,进而影响小麦种植。黑龙江尽管采取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方式收获玉米,但机械播种精细度不足,未能完全切割秸秆,无法控制留茬高度,造成秸秆粉碎后无法在田间均匀铺洒。所以,可推行“机收-粉碎秸秆-机播”的方式,通过安装粉碎装置,以实现农机深耕深度及整地面积,保证深度超过15cm,且粉碎秸秆长度在5cm以下,避免影响小麦播种,促进播种质量的提升。并且,应用大马力机械旋耕粉碎秸秆,实现土碎地平后镇压耕地,可避免由于秸秆粉碎后未能及时深耕土壤造成吹散情况。2、深松作业黑龙江处于我国最东、最北位置,为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干旱低温、夏季多雨温热、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的特点,夏季降水冲被,冬季则干燥少雨。在深松作业中,也应当结合黑龙江气候特点,将犁底层打破,深入至28cm以上,地面杂草较多,可通过旋耕机等器械深松,该操作应当在收获前茬作物后实施,施有机肥,通过翻地的方式在土中埋入杂草与残茬,以此分解秸秆,避免由于秸秆与土壤隔离降低小麦出苗率。3、调整墒情①在小麦种植时,需要对土壤水分进行控制,深耕及深松能够将土壤储水量提高,增加相应的速效钾与速效磷,提高蓄水保墒效果。所以,秸秆还田中,土壤湿度较低,则无法及时分解秸秆,微生物繁殖被抑制,湿度较大则会导致秸秆吸收过多水分,降低透气性,增加秸秆密度,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②在深耕之后,由于采取秸秆还田模式易导致土壤失墒,需要及时划锄、耙耢使用镇压器镇压粉碎秸秆,在播种小麦后再次进行镇压,确保播种深度与土壤墒情相同,以免出现板结情况。4、种子处理在小麦种植中通常选用龙麦26、龙麦29、龙麦30、龙辐麦9号等,具有高产潜力。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便于管理增产。通常选用符合标准的原种,采取药剂拌种的方式实现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预防,此时药剂选用3%浓度敌委丹,为种子用量0.4%,2.5%浓度适当时,为种子用量0.2%以此防治病害。对于害虫,如地老虎等防治,则采取40%甲基异卵磷,为种子用量0.2%进行药剂拌种。5、种子播种在种子播种中先选定合理播种时间,3至4月播种,遵循培育健壮个体的原则,计划种植密度、实际质量、出苗率等,可控制密度为90kg/h㎡,部分自然环境较差可提升至150kg/h㎡,采取宽幅播种方式,幅宽8cm,行距26cm,畦宽3.9cm,深播4cm,实现全苗播种。三、小麦施肥技术1、统筹施肥根据小麦种植品种特点、黑龙江土壤肥力、土壤墒情及施肥种类等合理施肥,遵循基肥与追肥互配、有机与无机结合原则,进行配方施肥法,以此促进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在秸秆还田下,需施用更多基肥氮肥,以此为分解秸秆氮需求提供支持,且结合小麦情况适当追肥。2、精准施肥在小麦种植施肥中,单位面积肥量为配方肥1200kg/h㎡、生物有机肥30t/h㎡、硫酸钾360kg/h㎡、磷酸二铵360kg/h㎡、硼砂14kg/h㎡、硫酸锌14kg/h㎡、尿素142kg/h㎡。3、科学施肥①小麦底肥。在秸秆还田工作后,应当进行深耕操作,此时需施用底肥,根据小麦品种生长特点,应用氮肥后移技术,以锌肥、硼肥、配方肥及有机肥为低分,将其均匀洒在地面,与秸秆同时翻耕,将肥料利用率提高。②小麦追肥。在小麦拔节阶段,根据其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追肥,多施用磷酸二铵,在360kg/h㎡以内,配合尿素142kg/h㎡与硫酸钾360kg/h㎡施用。综上所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