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题(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题(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题(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题(解析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练习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故A

错误;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温度再低也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

错误: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

D.物体内部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故选D.

2.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铜的比热容小于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

A.从铜传给铝B.从铝传给铜C.不发生热传递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加放出相等热量后,因为铜的比热容小于铝,所以铜温度降低多,故由热量从铝传给铜,选B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解答: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因此炽热的铁水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B.一切物

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故B正确;C.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

和状态.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同A一样的道理,水结冰后

也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①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③内能

与机械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砂轮磨刀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沸腾后,壶盖不停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盖的动能D.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用砂轮磨刀,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壶中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蒸汽推动壶盖跳

动,是水的内能能转化为壶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打气时克服筒壁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是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故选D.

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根据

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nvmb、Ca、cb

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现有以下判断:

(1)若ma=mb,则Ca>Cb(2)若ma=mb,则CaVCb

(3)若Ca=Cb,则ma>mb(4)若Ca=Cb,则mavnib

其中正确的是()

A.(1)(3)B.(1)(4)C.(2)(3)D.(2)(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⑵.若ma=mb,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c=X-知,a的比热容较小,b

mt

的比热容较大.(1)选项错误,(2)选项正确;(3)(4).若ca=d,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

大,由m=旦知,a的质量较小,b的质量较大.(3)选项错误,(4)选项正确.故选D.

ct

【点睛】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由题意知,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

热量相同,由图象可以得到升高的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利用Q-cmAt变形公式对比热容和质量大小作出判

断.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也不变

C.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解答: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该选项说法不

正确;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物体吸收热

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还有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一个物体温度

升高,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1)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可以说放出或吸收多少热量,但不能说含

有多少热量.(2)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

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4)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二

者是等效的.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

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答案】B

【解析】

解答:A.为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A说法正确.B.升温

快慢与初温高低无关,故B说法错误.C.为了便于比较水与煤油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

和煤油,C说法正确.D.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物质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

体现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

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

8.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m»、c.、Q,表

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m“=mb,则ca>Cb

B.若ma=mb,则c„<ch

C.若Ca=c”则1noemb

D.若Ca=c”则m“>mh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由题意知,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

热量相同,由图象可以得到升高的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利用变形公式对比热容和质量大小作出判

断.若,%=劭>,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加=卫-知,a的比热容较小,b的比热容较大.A

cAr

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若仁=0,吸收相同的热量,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知,a的质量较小,

cbt

b的质量较大.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BC.

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

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

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C.温度变化小,

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

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10.将温度是20℃、质量是100g的铜球放到100℃的沸水中继续加热足够长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向铜球传递的温度是80℃B.水放出的热量小于3.12X1()3J

C.铜球放出的热量是3.12X1()3JD.铜球的温度一定升高了80℃

【答案】D

【解析】

将温度是20℃、质量是100g的铜球放到100℃的沸水中继续加热足够长时间,铜球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是相

同的.铜球的温度一定上升了80℃,选项D说法是正确的.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的知识.

II.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答案】D

【解析】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也具有内能.

B、同上,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内能增大.

D、同A一样的道理,水结冰后也具有内能.

故选D.

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

温度和状态.③内能与机械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概念的了解和掌握.

12.用两个相同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

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根

据公式Q=CmAt可知,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和液体的温度变化成反比.由图像可知

甲的温度变化大,所以甲的比热容小.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不合题意;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符合题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不合题意;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不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的知识.

点评: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公式。=。11盘可知,比热容和液体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二、填空题

13.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道路开

始融化,图中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一(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

通过—方式(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答案】⑴・增大(2).热传递

【解析】

【分析】

【详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路面材料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太阳的

热量被路面吸收,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14.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两种方式.在______过程中,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其

单位也是一

【答案】(1).热传递(2).做功(3).热传递(4).传递(5).焦耳

【解析】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也是焦耳.

15.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中“飞流直下”的

水在下落过程中若没有热量损失,则落下的水温度会.,内能会—,原因是.

【答案】(1).升高(2).增大(3).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

【分析】

【详解】瀑布是由大量的水组成,质量很大.当水从高处下落时,速度很快,所以具有动能.

同时由于水的高度较大,所以水具有重力势能.综上所述,瀑布具有很大的机械能,下落过程中水克服空

气阻力做功,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点睛】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根

据瀑布的运动情况,对其能量进行分析.

16.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的,此过程中是通过___方式

使水的内能增加.

【答案】(1).比热容大(2).热传递

【解析】

【分析】

(1)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

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

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的转移.

【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所以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2)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热量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给低温的水,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

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7.我省生产的奇瑞A3汽车油箱的容量为55L.已知汽油的热值q=4.2X107J/L,则一箱汽油完全燃烧能释

放的热量为_______J,这些热量能使质量为kg的水从20℃加热至750c.

【答案】(1).2.31*10"(2).10000

【解析】

79

55L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sl!=Vq=55LX4.2X10J/kg=2.31X10J;

Q2.31xlO9J

由Q=cmAt可得,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00^

c\t4.2Xio3J/(kg-℃)X(75℃-20℃)

考查了燃烧热的计算,比热容的计算.

18.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利用的方式,后者是利用的方式(填

“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做功、热传递

【解析】

试题分析:火柴可以擦燃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火柴可以擦燃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考点定位】改变内能的方式

19.若将灭火器放在烈日下,这样会通过的方法使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答案】热传递

【解析】

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灭火器在烈日下曝晒,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

20.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

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热传递,做功

【解析】

【分析】

【详解】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

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外壳很快就会发热,这应该是打气筒里的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一

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再通过_______的方式气体把热量传递给筒壁.

【答案】⑴.做功(2).热传递

【解析】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二是热传递.

【详解】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空气温度升高;

再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气体把热量传递给筒壁,使打气筒外壳很快发热.

22.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快,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大.

【答案】(1).甲(2).乙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图像可以看出第15分钟时,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而两者的初温相同故甲液体的温度升高得

快,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用到控制变量法,即相同

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等,升温慢的比热容较大,故可得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三、实验探究题

2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图甲_______(A/B)

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

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

一个即可)

【答案】(1).A(2).确保使用外焰加热(3).升高的温度(4).秒表(5).该方案避免两次

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1)口][2]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

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2)[3][4]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

结论。实验中需要测量水与煤油的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

(3)⑶由图乙所示实验可知,实验用同一烧杯用“水浴法”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原方案两次加热,酒精灯

火焰不易控制到完全相同,现方案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或用水浴法加热,受热均匀,不需搅拌;

或(两次实验同时进行,便于同时比较水和煤油升温的快慢)

【点睛】(1)组装实验仪器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最优化的角度去考虑,避免重复调整。(2)实验需

要测量水与煤油的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越高,液体的吸热能力越

弱。(3)从能否让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来分析图示实验,得出结论。

24.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I.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p4(>p^).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②根据图乙可判

断出________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4.若质量为200g初温为20℃的水吸热75600J,则水的温度改变了(在标准大气压下).

【答案】(1)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

(2)①水;②a;

(3)控制变量;

(4)80℃.

【解析】

解:

(1)因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在两

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

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2)①图甲中可知:Va<Vb,

因为P>K>P蜘”

所以根据V=Y■可知:质量相同时,V水VV煤油,

P

所以可判断出a物质是水.

②根据图乙可知:在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长,说明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物质吸收

的热量多;所以物质a的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基本思路是先找出相同(保持不变)的实验条件,然后再找出不同的实验条件,最后观察实验

结果跟变化的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所以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根据Q吸=514t可知,

OB

水升高的温度At=QY咚--------3T/7C5600mJ7cE=9(rc

cm4.2X103J/(kg'DX0.2kg

t=At+to=9O℃+2(TC=l10℃,

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io(rc,

所以水的温度升高到1009将不再上升,故水的温度改变了80℃.

故答案为(1)质量;吸收相同热量;(2)①水;②a;(3)控制变量;(4)8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及能够利用控制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