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_第1页
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_第2页
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_第3页
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_第4页
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众在中国的品牌策略分析内容摘要:大众汽车(VOLKSWAGEN)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曾长期占据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及大众汽车公司自身的一些问题,大众在华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其在中国的品牌策略调整。关键词:大众汽车品牌品牌布局汽车市场1937年,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德国的狼堡,大众汽车公司的德文VolksWagenwerk意为大众的汽车,旗下拥有10个产品线品牌:大众,奥迪,保时捷,斯柯达,大众商用车,西亚特,本特利,兰博基尼,布加迪。大众汽车可以说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商,八十年代的时候大众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即上海大众,时隔几年后,一汽大众也相继成立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由来已久。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汽车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生产能力更不必说汽车工业。中国开始有乘用车大概是从六、七十年代开始,但当时的乘用车,比如红旗轿车,还是少数中央领导或者政府官员的交通工具,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交通工具,所以离普通大众非常遥远。中国的老百姓第一次接触到属于老百姓的乘用车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口一些日本的轿车作为出租车。这时,普通老百姓第一次可以接触到汽车,坐上汽车。但当时也认为出租车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消费形式,所以出租车司机也成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高收入职业。在品牌发展战略中大众也经历了几个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是大众汽车品牌快速增长的阶段,因为当时的市场竞争相对缓和,所以大众汽车的两个合资企业成立以后,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份额上占有率很高。九十年代到2005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国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的"先动者"的优势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90年代后期一直到2005年,大众汽车本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挑战,比如新产品的推出速度相对较慢、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等。因此这段时间可以称作是大众汽车品牌发展的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己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但是,中国车市在连续几年出现大幅增长之后,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消费贷款政策抬高门槛,使得贷款购车的比例从过去的40%左右降为20%甚至更低。因此,大众公司对此进行了在中国的品牌策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