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例题分析一
一、填空
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
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19世纪占欧洲语言学统治地位的(),标志着语言学成为
独立学科。
3、符号具有物质性与(),表意性与()。
4、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与()。
5、人类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器官、()器官
和咽腔、()、()等共鸣器。
6、人类语言中的元音,绝大多数都是()元音。
二、判别正误
()1、对语言发展某一个时间平面的研究,称为状态研究,也称
历时研究。
()2、标志着语言学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的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
兴起。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所有思维活动都有语言参与。
()4、对个人来说,学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
维发展的过程。
()5、拼音文字用字母表音,都是按照“一个音对应一个字母,
一个字母对应一个音”的原则。
()6、元音和辅音的最大区别是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三、单项选择
1、下列各种情况,()不是符号。
A、红灯表示禁止通行
B、烽烟表示有敌来犯
C、桂花开放表示金秋季节来临
D、打“X”表示内容错误
2、关于语言的基础研究,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历史的研究领先于状态的研究
B、口语领先于书面语
C、规范应当服从于约定俗成
四、名词解释
1、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2、聚合关系
五、分析操作
1、按题意填写国际音标: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舌尖前清不送气塞擦音()
2、根据提供音标写出其成音条件
[A]()
[d]()
六、问答
1、怎样理解语言是一个层级装置?
2、什么叫音素?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参考答案
、
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历史比较语言学
3、表意性理据性
4、层次性
5、呼吸发音口腔鼻腔
6、舌面
二、
1、错,应为共时研究。
2、错,应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3、错,有些思维活动不一定有语言符号参与。
4、对。
5、错,只有国际音标才能严格做到这一点。
6、错,应为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三、
1、C
2、A
四、
1、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其形式就是物质性,存在
形式;其内容就是表意性,代表了什么样的他事物。符号的形式和内
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是靠使用这种符号的社团约定俗
成的。但是,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约定俗成?
为什么约定俗成的结果正好是这样,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这里面是
有理由可以寻找的。这种理由或依据,也就是符号的理据性。
2、组合关系使语言成分组成线性序列。在这序列中,每个成分都
可以被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其他成分替换。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就
称为聚合关系。
五、
1、[e][ts]
2、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后浊塞音
六、
1、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这个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这个层级装置保证了语言能够通过有限的
单位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如图:音位一音节一音节的组合=>语素一词f句子
此图表明,语言首先分为两层:左边是底层,右边是上层。“=>”
表示转换中发生了质变。底层是语音层,又分为三个级:最小的语音
单位是音位,各种语言中的音位数目都很有限,通常在40个左右。
“一”表示组合。音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众多音节,音节还
能构成更多的音节组合。这些音节组合为符号准备好了物质外壳。上
层都是音义结合体,也分为三个级。最小的是语素,通常数目是几千
个。语素构成词,通常是几万个至几十万个。词构成句子,句子的数
目无限。
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
从几十个音位,连跳数级,扩大到无穷。新句子是现成材料的组合,
而新组合又有一定规律可循。使得表达不受限制,而新句子又似曾相
识。
2、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这个定
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对音素的划分适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语音,不受
何种语种的限制。二是只要音质不同,就是不同的音素,哪怕听觉有
时很难辨别出来。
音素分为两大类一一辅音和元音,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发元
音时,气流在口腔内不受任何阻碍,而发辅音时,气流一定在口腔内
受到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相对地弱些,也较均匀。发
辅音时,气流为冲破阻碍而很强。第三,发元音时,口腔等发音器官
处于均衡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口腔内形成阻碍的发音部位肌肉特别
紧张。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区别中,第一项是基本的,第二、第三是由
第一项派生出来的。
返回
例题分析二
一、填空
1、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中,能通过语素或词来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叫()。
2、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叫()。
3、语素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
4、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
则叫()。
6、后缀可以分为两类:()和()。英语“speaker”中的“er”
是();“books”中的“s”是()。汉语中“石头”、“墙头”
中的“头”是()。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没有()后缀。
二、判别正误
()1、元音[。]和[u]的区别在于舌位前后的不同。
()2、非音质音位中的重位,决定因素是音高。
()3、汉语中的“重叠”是种形态变化。
()4、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5、从语法的特点看,英语属于孤立语。
()6、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
的格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
1、关于非音质音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通话和英语中都有时位
B、普通话和英语都有重位
C、普通话有调位,而英语没有
2、关于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通话中“不送气/送气对立”很重要
B、英语中“清/浊对立”很重要
C、吴方言中上述两种对立都不重要
四、名词解释
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2、语法范畴
五、分析操作
1、判别下列各例中体现出的音位类型:
1)英语中big(大)和pig(猪)()
2)英语中content(内容)和content(满足)()
3)广州话中州a:m](三)和[sam](心)()
4)普通话中lizi(梨子)和lizi(李子)()
2、用变换分析的方法区别下列结构各自不同的结构意义。
在墙上贴标语在北京上
大学
六、问答
1、试论述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2、普通话中有无性、数、格、时、人称这些语法范畴?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音位
2、音节
3、音义结合
4、组合规则聚合规则
5、句法词法
6、构词后缀构形后缀(词尾)构词后缀
构形后缀构词后缀构形后缀
-*、
1、错,应为舌位高低不同。
2、错,应为音强
3、对
4、错,应为语法形式反应语法意义。
5、错,应为屈折语。
6、错,应为数的变化。
三、
1、C
2、C
四、
1、一个音位,是把某种语言中可以合伊在一起的音素合伊到了一
起,所以一个音位内部通常包含着几个音素,这些音素就是这个音位
的成员,称为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有两类:
(1)自由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可以在相同的条件
(语境)下出现,但是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2)条件变体: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如果有互补关系,这些变体
便是条件变体。例如普通话的[P]和[b]同属/P/音位,它们之间有互
补关系,所以是/P/音位的条件变体。
2、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
的类别,叫语法范畴。
广义的语法范畴,有词类范畴、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但一般所
说的语法范畴是指狭义的语法范畴一一词法范畴。即通过词形变化这
种语法手段所表示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五、
1、
(1)音质音位(辅音音位)
(2)重位
(3)时位
(4)调位
2、
(1)可以变换为:把标语贴在墙上。
(2)不能变换为:把大学上在北京,但可以变换为:在北京上着
大学。
表明(1)的处所是名词所在的位置,(2)的处所是动作发生的
位置。
六、
1、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从汉语来看,
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每个音节都呈现出封闭性。一个音节,不管是单念,还是和其
他音节相组合的连念,它的前后界限都是非常清楚的,没有前后音节
连念的现象。这种封闭性的形成取决于两点:第一,一个音节一个声
调,使同一音节中的各个音素具有一种向心力,内聚为一个整体。第
二,零声母音节开头有辅音性成分,开口呼前面有轻微的喉塞音[],
齐齿、合口、撮口前面有相应的半元音。
②二分的层次性,使音节结构非常整齐:
音节
/\
声调音段(音素的组合)
/\
声母韵母
/\
韵头韵(脚)
入
韵腹韵尾
③第三个重要特点,就是韵头(介音)和韵尾的位置上能出现哪
些音素是有严格的限制的,这就使韵母的结构呈现出简单而有条理的
规律性。可以出现在韵头位置上的音素有i,u,y三个,再加上一个没
有韵头而又不是以i,u,y为韵腹的韵,这样就形成四种类型的韵母:
开、齐、合、撮口四呼。如果着眼于韵尾,我们也可以发现能在这个
位置上出现的音素不仅有限,而且很有规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
鼻音[m,n,N];2.辅音[p,t,k]或喉塞音[/];3.以高元音[i,u,y]收尾
或无韵尾。根据韵尾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汉语的韵母进行另外一种标准
的分类:以鼻音为韵尾的叫阳声韵,以塞音为韵尾的叫入声韵,以元
音为韵尾或无韵尾的叫阴声韵。
2、这些语法范畴,都是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而有个前提,
这些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词形变化这种语法手段表示出来。汉语基本上
没有形态,或者说,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因而,也就没有上述语法
范畴。
“性”,汉语中“公、母、男、女”表示的是生物的生理属性,
不是语法意义上的“性”。“数”,汉语中可以用数量词表示数的多
少,“一本书一一两本书”,但这是词汇手段。有人说“们”是表示
复数,这不对。因为复数也可以不用“们”。“工人做工,农民种地”
都是复数,可以不用“们”。“们”这个助词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群
体”。“格”,汉语中名词或代词在任何一个语法位置上,语音形
式都不变:我打一一打我一一用我一一关于我一一我(的)书,“我”
都是一个读音。“人称”,汉语中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
人称的区别,但这不是“人称”这个范畴的含义。“人称”是动词的
变化,而汉语“我读,你读,他读”中,“读”的读音不随“我,你,
他”而变化。“体”,汉语中区分未完成和完成意义是用词汇手段:
这本书我还没读完一一这本书已经读完。“时,汉语中表示类似的
意义用的也是词汇手段:“曾经去过一一正在去一一将要去”。
总之,汉语没有英欧语中上述的那些语法范畴。
返回
例题分析三
一、填空
1、()、()、()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2、()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特点。
3、()和()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4、语言融合过程中,有()和()两种情况。
5、较为成功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创造的()。
6、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规则和()规则的演变。
二、判别正误
()1、词义的糊模性使得交际时信息传递受到影响。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3、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4、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条件主要是由
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5、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6、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
三、单项选择
1、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
A、音位系统的演变B、音素的增加
C、浊音清化D、词的
读音变化
2、以下各种现象,不属于语法演变的是()。
A、从古到今词序有了变化
B、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了优势
C、产生了量词这个词类
D、产生了“着、了、过”这些虚词
四、分析操作
用连线方法指出下列歧义句歧义产生的原因
例句原
他连我都追不上词形同而词性不同
年老的男人和女人词形同而词义不同
赶张三可不那么容易词跟短语同形
她的毛衣打得好层次可作多种切分
我要炒鸡蛋施受同形
来了一个烫发的领属、非领属同形
五、名词解释
1、社会方言
2、亲属语言和谱系分类
六、问答
试以中古汉语演变到普通话的过程中,清浊合并问题为例,说明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
1、一般性模模糊性全民性
2、渐变性不不平衡性
3、英欧语系汉藏语系
4、自愿融合被迫融合
5、柴门霍夫世界语
6、组合聚合
--、
1、错,词义的模糊性只会使语言成为有弹性的工具,不会影响信
息传递。因为一般并不要求信息传递十分精确。
2、错,语言内部各个要素发展是不平衡的。
3、错,划分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使用方言的人
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和各方言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
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
4、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原因都可以使某一个方言取得一
种特殊的地位而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但要使这一方言取代其
他方言而实现语言的统一,必须有经济的基础。
5、错,语言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
的共同交际工具。
6、对。
1、A
2、B
四例句原因
他连我都追不上词形同而词性不同
年老的男人和女词形同而词义不同
赶张:可不那么容易词跟短语同形
她的毛衣打得好工次可作多种切分
我要炒剁蛋施受同形
来了一个烫发页属、非领属同形
五、
1、各种言语社团的特征交错作用于语言,就产生了语言的变异,
这种变异称为社会方言。
2、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我们称它为亲属语言。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
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六、语音演变有严格的规律。某种语言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有规
则的演变现象可以概括成一些语音规律。中古汉语塞音、塞擦音、擦
音声母有清一浊对立。但在今天北方话中,这些浊音全部消失了,分
别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了。这一演化的规律可表述为:
1、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2、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又依声调的平仄分
为:
A、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音合并;
B、仄声的浊塞音、浊塞察音和相应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总之,语音的变化有很强的规律性。这种演变的规律性有几个明
显的特点。第一,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浊塞音和浊塞擦音清化时
按声调的平仄而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凡符合条件的一律都变,没
有例外。如果出现例外,那也可以找出产生这种例外的原因。第二个
特点:时间性。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过了这一时期,
即使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遵循原来的规律发生语音变化。现代宁
波方言还有/ki〃k'i/这样的音位组合是在尖团合并以后产生的语
音现象,所以不受这一规律的支配。第三个特点是地区性,音变只在
一定的地域中进行。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作用
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则仍保留原来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
象。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及其所具有的特点,为我们研究语音发展的历
史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返回
课程作业一
一、判别是非
()1、传统语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不关心口语。
()2、历史比较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3、点燃狼烟,表示有敌来犯。这里,狼烟是符号。
()4、当事物一旦成为他事物的符号,其本身价值就不复存在。
()5、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6、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7、音素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8、音素可以分为声母、韵母两大类。
()9、辅音发音时声带必定不振动。
()10、英国人不容易发好汉语普通话的“zhi,chi,shi",是
由他们发音器官的特点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
1、研究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的学科是()。
A、地理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人类语言学
2、创立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语言学家是()。
A、索绪尔
B、乔姆斯基
C、布龙菲尔德
3、以下各组符号,都是视觉符号的是()。
A、盲文、旗语
B、信号灯、文字
C、语言、斑马线
4、任何一种语言中的音位数目,一般为()o
A、几个
B、几百个
C、几十个
D、100个左右
5、以下各例,属于聚合关系的是()。
A、普通话中的声母j、q、x
B、“考试结束”中“考试”和“结束”
C、“汽车”中“汽”和“车”
6、关于语言的思维功能,以下表述比较确切的是()。
A、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B、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C、思维活动往往可以不依靠语言
7、我车古代把“公婆”称为“舅姑”,反映出()。
A、两个父系氏族互相通婚
B、两个母系氏族互相通婚
C、“舅姑”的本来意义就是“公婆”
8、元音和辅音的最大区别是()。
A、声带是否振动
B、气流强还是弱
C、气流是否受阻
9、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在于()。
A、前者清晰,后者混浊
B、前者声带不振动,后者声带振动
C、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10、都是属于舌面前元音的一组是()。
A、[i]、[Q]、[a]
B、[a]>[o]>[i]
C、[y]、[a]、[A]
11、都是全浊辅音的一组是()。
A^[g]>[d]>[1]
B、[b][dz]>[g]
C、[m]、[v]>[d]
12、按发音部位,从前到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m]、[n]、[N]
B、[tp]>[tz]、[tii]
C、[p]>[k]、[t]
13、都是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A]、[u]
B、[y]、[o]、[?]
C、[o]>[u]>[A]
14、含有非舌面元音的一组是()。
A、㈤、⑹、[i]
B、[eB[y]>[o]
C、[A]、⑷、[A]
15、按舌位高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i]、[E]、[e]
B、[y]、[a]、[Q]
C、[e]、[E]、[Q]
参考答案
、
1、对2、错3、对4、对
5、对6、对7、错8、错
9、错10、错
二、
1、A2、B3、B4、C
5、A6、B7、A8、C
9、B10、A11、B12、A
13、B14、A15、C
返回
课程作业二
一、判别是非
()1、音素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2、[a]、[A]、[A]是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3、英语中[p]和[p']属于同一音位。
()4、非音质音位同样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5、音位反映了语音的社会属性。
()6、汉语中确定语素较容易,确定词就较困难。
()7、英语中词的判定比较容易,从词中分析出语素较困难。
()8、从词组到句子,汉语中是组成关系,英语中是实现关系。
()9、汉语中绝大多数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10、印欧语系诸语言的构词法以复合构词法为主。
()11、英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12、通常所说的“性、数、格”等这些语法范畴,是指由词
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13、普通话中“血”是一个语素,它有两个读音:xue.xie,
这是语素“血”的两个语音自由变体。
()14、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以词序和虚词作为
主要语法手段。
()15、汉语和英语都是SV0型语言。
二、单项选择。
1、普通话中辅音音位/p/的区别特征是()。
A、双唇、塞、不送气
B、双唇、清、塞、不送气
C、双唇、清、塞
2、英语中辅音音位/p/的区别特征是()。
A、双唇、塞、不送气
B、双唇、清、塞、不送气
C、双唇、清、塞
3、英语中shieep[Si:p]----ship[Sip]意义的区别靠的是()。
A、元音音位
B、时位
C、重位
4、普通话中音位/k/一般发[k],在轻声音节中发[g],如“三个
[ge]”,[k][g]是/k/的()。
A、条件变体
B、自由变体
C、特殊变体
5、有些地方中,“牛”的声母既可以发[n],也可以发[1],表明
该方言中[n]、[1]是()。
A、属于同一音位,是两个条件变体
B、属于同一音位,是两个自由变体
C、不属于同一音位
6、英语中goose[gu:s](鹅,单数)一geese[gis](复数),不
同语法意义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异根
B、附加词尾
C、内部屈折
7、下列语法范畴,英语名词中具有的是()。
A、性
B、人称
C、数
8、下列语言中属于屈折语的是()。
A、俄语
B、壮语
C、日语
9、普通话“一”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读“yi、yi、yi”,这是()。
A、音位/i/的条件变体
B、语素“一”的语音条件变体
C、语素“一”的语音自由变体
10、普通话中“siwVi”这个词,书面上可以写成“思维”或“思
惟”,这们之间的是()关系。
A、对立关系
B、互补关系
C、互混关系
参考答案
1、错2、错3、对4、对
5、对6、对7、对8、错
9、错10、错11、对12、对
13、错14、对15、对
—•、
1、A2、C3、B4、A
5、A6、C7、C8、A
9、B10、C
返回
课程作业三
一、判别正误
()1、“买一两龙井”,“龙井”这里指“龙井茶”,这个意义
属于言语意义。
()2、同一个句子,在各种不同语境中,其具体含义必然是相同
的。
()3、我们经常说“人这个概念”,可见词义等同于概念。
()4、“轿车”和“卡车”的上义词是“交通工具”。
()5、社会方言的存在证明语言不具有全民性。
()6、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
()7、语言融合中,胜利的语言必定是政治上占优势地位的民族
的语言。
()8、洋泾浜的发展前途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
()9、研究方言或亲属语言是探索语音发展的重要途径。
()10、古代汉字的形声字,是研究汉语语音变化的重要资料。
二、单项选择
1、普通中“吃”的对象限于固体,吴方言中却可以是固体、液体、
气体。这表明它们各自的()不同。
A、指称意义
B、系统意义
C、附加意义
2、对“伯伯、叔叔、舅舅”三个词作义素分析,需要的义素是()。
A、[男、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B、[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C、[男、父方、长辈、旁系亲属]
3、”在瀑布里划船”词义不能组合,其原因可以解释为()。
A、瀑布里不能划船
B、瀑布水流太急
C、“划”这个动词要求与之相配的处所名词必须有“接近水平”
这个义素
4、下列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A、雷达足球芭蕾舞
B、卡车电话哈巴狗
C、纳粹吉他比萨饼
5、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皮钦语就是克里奥耳语
B、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来词
C、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
6、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p[t[k现在
已经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A、清音浊化规律
B、浊音清化规律
C、浊音送气化规律
7、由于语音变化,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增加,解决的办法是()。
A、改变词的读音
B、用双音节词的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
C、增加新的声调调类
8、南北朝时期鲜卑语被汉语融合,属于()。
A、自愿融合
B、相互融合
C、被迫融合
9、“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报怨”,这是词义的()。
A、扩大
B、缩小
C、转移
10、古代说“古之人不予欺”,今天说“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这是反映了()。
A、词义的演变
B、聚合规则的变化
C、词序的改变
参考答案
1、对2、错3、错4、错5、错
6、错7、错8、错9、对10、对
1、B2、A3、C4、C5、C
6、B7、B8、A9、B10、C
返回
单元练习
一、填空
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
三大发源地。
2、19世纪占欧洲语言学统治地位的(),标志着语言学成为独
立学科。
3、符号具有物质性与(),约定性与()。
4、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与()。
5、语言的构造可以概括为以语音为形式,以()为内容,由()
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6、语言这种层级装置,运转靠边的是()关系和()关系。
7、人类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器官、()器官和咽
腔、()、()等共鸣器。
8、人类语言中的元音,绝大多数都是()元音。
二、判别正误
()1、对语言发展某一个时间平面的研究,称为状态研究,也称
历时研究。
()2、个人来说,学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
发展的过程。
()3、拼音文字用字母表音,都是按照“一个音对应一个字母,
一个字母对应一个音”的原则。
()4、元音和辅音的最大区别是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5、历史比较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6、当事物一旦成为他事物的符号,其本身价值就不复存在。
()7、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8、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9、音素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10、音素可以分为声母、韵母两大类。
()11>辅音发音时声带必定不振动。
()12、英国人不容易发好汉语普通话的“zhi,chi,shi",是
由他们发音器官的特点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
1、下列各种情况,()不是符号。
A、红灯表示禁止通行
B、烽烟表示有敌来犯
C、桂花开放表示金秋季节来临
D、打“X”表示内容错误
2、关于语言的基础研究,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历史的研究领先于状态的研究
B、口语领先于书面语
C、规范应当服从于约定俗成
3、研究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的学科是()。
A、地理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人类语言学
4、创立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语言学家是()。
A、索绪尔
B、乔姆斯基
C、布龙菲尔德
5、任何一种语言中的音位数目,一般为()。
A、几个
B、几百个
C、几十个
D、100个左右
6、以下各例,属于聚合关系的是()。
A、普通话中的声母j、q、x
B、“考试结束”中“考试”和“结束”
C、“汽车”中“汽”和“车”
7、元音和辅音的最大区别是()。
A、声带是否振动
B、气流强还是弱
C、气流是否受阻
8、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在于()。
A、前者清晰,后者混浊
B、前者声带不振动,后者声带振动
C、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9、都是属于舌面前元音的一组是()。
A、[i]、[Q]、[a]
B、[a]、[o]>[i]
C、[y]、[a]、[A]
10、都是全浊辅音的一组是()。
A^[g]、[d]>[1]
B、[b]、[dz]、[g]
C、[m]、[v]>[d]
11、按发音部位,从前到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m]、[n]、[N]
B、[tp]>[tz]、[tii]
C、[p]>[k]、[t]
12、都是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A]、[u]
B、[y]、[o]、[?]
C、[o]、[u]>[A]
四、名词解释
1、音素及音素的分类
2、聚合关系
五、分析操作
舌舌S小
尖
发3方唇Ui间中Fi'叶舌
不送气S10
雁清
送气
浊19
送气5
清64
送气6
浊3
捽
百浊7
00浊
浊
I'JN浊
•%;浊
■-i浊
根据上图,用国际音标把图中数字代表的辅音表示如下:
1、()2、()3、()4、()
5、()6、()7、()8、()
9、()10、()
六、问答
1、怎样理解语言是一个层级装置?
2、简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参考答案
、
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历史比较语言学
3、表意性理据性
4、层次性
5、语义词汇
6、组合聚合
7、呼吸发音口腔鼻腔
8、舌面
二、
1、错2、对3、错4、错
5、错6、对7、对8、对
9、错10、错11、错12、错
三、
1、C2、A3、A4、B
5、C6、A7、C8、B
9、A10、B11、A12、B
四、
1、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这个定
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对音素的划分适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语音,不受
何种语种的限制。二是只要音质不同,就是不同的音素,哪怕听觉有
时很难辨别出来。
音素分为两大类一一辅音和元音,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发元音时,气流在口腔内不受任何阻碍,而发辅音时,气
流一定在口腔内受到阻碍。元音的发音体是声带,因此元音都是乐音。
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但无论如何气流必须在
口腔内受到阻碍。振动声带的辅音兼有乐音和噪音两种成分。不振动
声带的辅音是噪音。
第二,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相对地弱些,也较均匀。发辅音时一,
气流为冲破阻碍而很强。
第三,发元音时,口腔等发音器官处于均衡紧张状态。发辅音时,
口腔内形成阻碍的发音部位肌肉特别紧张。
2、组合关系使语言成分组成线性序列。在这序列中,每个成分都
可以被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其他成分替换。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就
称为聚合关系。
五、
1、[b]2、[v]3、[dz]4、[t§]
5、[tS]6、[tpA]7、[ii]8、[k]
9、[g]10、[/]
六、
1、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这个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这个层级装置保证了语言能够通过有限的
单位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如图:音位f音节一音节的组合=》语素一词f句子
此图表明,语言首先分为两层:左边是底层,右边是上层。“=>”
表示转换中发生了质变。底层是语音层,又分为三个级:最小的语音
单位是音位,各种语言中的音位数目都很有限,通常在40个左右。
“一”表示组合。音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众多音节,音节还
能构成更多的音节组合。这些音节组合为符号准备好了物质外壳。上
层都是音义结合体,也分为三个级。最小的是语素,通常数目是几千
个。语素构成词,通常是几万个至几十万个。词构成句子,句子的数
目无限。
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
从几十个音位,连跳数级,扩大到无穷。新句子是现成材料的组合,
而新组合又有一定规律可循。使得表达不受限制,而新句子又似曾相
识。
2、想象、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心理活动统称为思维。思维活动必须
建立在一定的材料上。根据思维活动使用的不同材料,思维分成形象
思维和符号思维两种基本形态。
形象思维指思维时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就表现在新形式的表象和表象的
组合之中。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往往有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情况。
符号思维指在思维中脱离具体事物的形象,借助于代表这些事物
的符号进行判断和推理,常常又叫做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在日常生
活中,语言最常用来作为符号的工具。虽然不一定说出声音,但确实
是在使用语言进行思维。特别是在进行抽象问题的思考时,更离不开
语言。
总之,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却是重要的思维工具。
返回
单元练习二
一、填空
1、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中,能通过语素或词来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叫()。
2、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叫()。
3、超音质音位包括()、()、()。
4、语素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
5、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
则叫()。
7、后缀可以分为两类:()和()。英语“speaker”中的“er”
是();“books”中的“s”是()。汉语中“石头”、“墙头”
中的“头”是()。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没有()后缀。
二、判别正误
()1、非音质音位中的重位,决定因素是音高。
()2、汉语中的“重叠”是种形态变化。
()3、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4、从语法的特点看,英语属于孤立语。
()5、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
的格的变化。
()6、[a]、[A]、[A]是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7、英语中[p]和[p']属于同一音位。
()8、非音质音位同样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9、音位反映了语音的社会属性。
()10、英语中词的判定比较容易,从词中分析出语素较困难。
()11、从词组到句子,汉语中是组成关系,英语中是实现关系。
()12、普通话中“血”是一个语素,它有两个读音:xue.xie,
这是语素“血”的两个语音自由变体。
三、单项选择
1、关于非音质音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通话和英语中都有时位
B、普通话和英语都有重位
C、普通话有调位,而英语没有
2、关于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通话中“不送气/送气对立”很重要
B、英语中“清/浊对立”很重要
C、吴方言中上述两种对立都不重要
3、普通话中辅音音位/p/的区别特征是()。
A、双唇、塞、不送气
B、双唇、清、塞、不送气
C、双唇、清、塞
4、英语中辅音音位/p/的区别特征是()。
A、双唇、塞、不送气
B、双唇、清、塞、不送气
C、双唇、清、塞
5、英语中shieep[Si:p]---ship[S英]意义的区别靠的是()。
A、元音音位
B、时位
C、重位
6、普通话中音位/k/一般发[k],在轻声音节中发[g],如“三个
[ge]”,[k][g]是/k/的()o
A、条件变体
B、自由变体
C、特殊变体
7、有些地方中,“牛”的声母既可以发[n],也可以发[1],表明
该方言中[n]、[1]是()。
A、属于同一音位,是两个条件变体
B、属于同一音位,是两个自由变体
C、不属于同一音位
8、英语中goose[gu:s](鹅,单数)一geese[gis](复数),不
同语法意义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异根
B、附加词尾
C、内部屈折
9、下列语法范畴,英语名词中具有的是()。
A、性
B、人称
C、数
10、下列语言中属于屈折语的是()。
A、俄语
B、壮语
C^日语
11、普通话“一”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读“"、yi、yi",这是
()0
A、音位/i/的条件变体
B、语素“一”的语音条件变体
C、语素“一”的语音自由变体
12、普通话中“siw言i”这个词,书面上可以写成“思维”或“思
惟”,这们之间的是()关系。
A、对立关系
B、互补关系
C、互混关系
四、名词解释
1、对立和互补
2、语法手段
五、分析操作
1、判别下列各例中体现出的音位类型:
1)英语中big(大)和pig(猪)()
2)英语中content(内容)和content(满足)()
3)广州话中州a:m](三)和[sam](心)()
4)普通话中lizi(梨子)和lizi(李子)()
2、指出下列各例中,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分别使用了什么语法
手段。
1)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
2)英语good(好,原级)beeter(好,比较级)best(好,最高级)
()
3)汉语“孩子聪明”和“聪明孩子”()
4)英语“hand”(手,单数)“hands”(手,复数)()
3、用变换分析的方法区别下列结构各自不同的结构意义。
在墙上贴标语在北京上大学
六、问答
1、试论述形态变化的繁或简与构词法特点之间的关系。
2、普通话中有无性、数、格、时、人称这些语法范畴?为什么?
参考答案
、
1、音位
2、音节
3、重位时位调位
4、音义结合
5、组合规则聚合规则
6、句法词法
7、构词后缀词尾构词后缀词尾构词后缀词尾
二、
1、对2、对3、错4、错
5、错6、错7、对8、对
9、对10、对11、错12、错
三、
1、C2、C3、A4、C
5、B6、A7、A8、C
9、C10、A11、B12、C
四、
1、在不同的语言中,音素和音素之间的差别有两种情况:
对立:这些音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时,彼此之间依靠这种
差别能够区别意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如普通话中
的[甘和[tA]都能出现在[i]的前面,声调都是阴平,但所表示的语素
意义不同:低一梯。因此我们说普通中[t]和[tA]之间是对立的。
互补:某些音素,不能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中,也就是说,甲
能出现的环境,乙不能出现;乙能出现的环境,甲不能出现。如此类
推。那么,这些音素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的关系。例如:英语中有[p]
和[pA]这两个音,而[p]只出现在[s]的后面,如sport;而[pA]只出
现在词的开头和其他位置,如part。它们之间就是互补的关系。
2、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
语法结构中的各种语法形式,可以归纳成若干类别。语法形式的归类,
称为语法手段。
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选词、词序、虚词、重叠、词
形变化。
五、
1、
(1)音质音位(辅音音位)
(2)重位
(3)时位
(4)调位
2、
(1)内部屈折
(2)异根
(3)词序
(4)附加词尾
3、
(1)可以变换为:把标语贴在墙上。
(2)不能变换为:把大学上在北京,但可以变换为:在北京上着
大学。
表明(1)的处所是名词所在的位置,(2)的处所是动作发生的
位置。
六、
1、一种语言中构词法以什么为主,跟形态变化的繁与简有直接的
联系。
(1)形态变化越复杂,语言中派生构词法的比重就越大,而复合
构词法的比重就越小;在句法上的反映就是词类的界限清楚,与句法
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也很明确。俄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语言。
(2)形态变化如果趋向简化,派生构词法的比重就会相应地降低,
而复合构词法的比重增加,在句法上的反映就是词类的界限开始出现
模糊,词类与句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灵活状态,
英语是一种代表性语言。
(3)一种语言如果没有形态变化,基本上也就没有派生构词法,
类似复合构词法那样的方法在语言中占绝对支配的地位;它给句法结
构带来的影响是:词类的界限以及它们与句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都
不清楚。汉语就是这种语言的代表。
2、这些语法范畴,都是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而有个前提,
这些语法意义都是通过词形变化这种语法手段表示出来。汉语基本上
没有形态,或者说,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因而,也就没有上述语法
范畴。
“性”,汉语中“公、母、男、女”表示的是生物的生理属性,
不是语法意义上的“性”。“数”,汉语中可以用数量词表示数的多
少,“一本书一一两本书”,但这是词汇手段。有人说“们”是表示
复数,这不对。因为复数也可以不用“们”。“工人做工,农民种地”
都是复数,可以不用“们”。“们”这个助词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群
体”。“格”,汉语中名词或代词在任何一个语法位置上,语音形
式都不变:我打一一打我一一用我一一关于我一一我(的)书,“我”
都是一个读音。“人称”,汉语中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
人称的区别,但这不是“人称”这个范畴的含义。“人称”是动词的
变化,而汉语“我读,你读,他读”中,“读”的读音不随“我,你,
他”而变化。“体”,汉语中区分未完成和完成意义是用词汇手段:
这本书我还没读完一一这本书已经读完。“时”,汉语中表示类似的
意义用的也是词汇手段:“曾经去过一一正在去一一将要去”。
总之,汉语没有英欧语中上述的那些语法范畴。
返回
单元练习三
一、填空
1、()、()、()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2、()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特点。
3、()和()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4、语言融合过程中,有()和()两种情况。
5、较为成功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创造的()。
6、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规则和()规则的演变。
二、判别正误
()1、“买一两龙井”,“龙井”这里指“龙井茶”,这个意义
属于言语意义。
()2、同一个句子,在各种不同语境中,其具体含义必然是相同
的。
()3、我们经常说“人这个概念”,可见词义等同于概念。
()4、“轿车”和“卡车”的上义词是“交通工具”。
()5、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6、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7、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条件主要是由
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8、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9、社会方言的存在证明语言不具有全民性。
()10、语言融合中,胜利的语言必定是政治上占优势地位的民
族的语言。
()11、洋泾浜的发展前途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
()12、研究方言或亲属语言是探索语音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
1、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
A、音位系统的演变
B、音素的增加
C、浊音清化
D、词的读音变化
2、以下各种现象,不属于语法演变的是()。
A、从古到今词序有了变化
B、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了优势
C、产生了量词这个词类
D、产生了“着、了、过”这些虚词
3、普通中“吃”的对象限于固体,吴方言中却可以是固体、液体、
气体。这表明它们各自的()不同。
A、指称意义
B、系统意义
C、附加意义
4、对“伯伯、叔叔、舅舅”三个词作义素分析,需要的义素是()。
A、[男、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B、[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C、[男、父方、长辈、旁系亲属]
5、“在瀑布里划船”词义不能组合,其原因可以解释为()。
A、瀑布里不能划船
B、瀑布水流太急
C、“划”这个动词要求与之相配的处所名词必须有“接近水平”
这个义素
6、下列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A、雷达足球芭蕾舞
B、卡车电话哈巴狗
C、纳粹吉他比萨饼
7、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皮钦语就是克里奥耳语
B、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来词
C、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
8、古汉语声母中有[b中有[g][p][t][k][p[t[k现在
已经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A、清音浊化规律
B、浊音清化规律
C、浊音送气化规律
9、由于语音变化,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增加,解决的办法是()。
A、改变词的读音
B、用双音节词的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
C、增加新的声调调类
10、南北朝时期鲜卑语被汉语融合,属于()。
A、自愿融合
B、相互融合
C、被迫融合
11、“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报怨”,这是词义的()。
A、扩大
B、缩小
C、转移
12、古代说“古之人不予欺”,今天说“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这是反映了()。
A、词义的演变
B、聚合规则的变化
C、词序的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药材种植基地智能化节水灌溉解决方案实施合同
- 2025年环保节能型房产中介服务买卖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综合型农业养殖基地劳动力派遣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绿色建筑专利转让与实施合同范本
- 2025专业育儿嫂服务合同:婴幼儿照护与早期教育合作协议
- 2025义乌新能源产业园区设备租赁及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债权与股权转让结合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通信工程G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2025义乌市公共照明设施节能改造工程合同
- 2025艺术品佣金代理合作协议涵盖古董与书画交易
- 2025年巷道掘砌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 主仆契约协议书范本
- 高校辅导员考试全面解析试题及答案
- 概要写作(满分范文)专练-上海新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解析版)
- 选修一人教版单词表
- (完整版)高中历史世界史大事年表
- DeepSeek介绍及其典型使用案例
- 《民用建筑设计》课件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重氮化工艺操作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区块链原理与实践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