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美工活动:赛龙舟设计意图:今年6月14日、15日(农历5月初1、初2),“首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赛”在淅川举办,班上有很多孩子的父亲还亲身参加赛龙船比赛,孩子们见到了真正的龙舟,看到了真正的赛龙舟比赛。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谈开了。对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聚焦点在于龙舟外形的大(长)和船身漂亮的花纹上。看着孩子们激烈的讨论,我们不由斟酌:借此机会我们想与孩子们共同熟悉龙船,激起幼儿爱故乡的情感。活动目标:1、知道今年在淅川老灌河举行了“首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赛”,萌生幼儿爱故乡的情感。2、对民间活动有兴趣,知道龙舟赛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3、尝试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龙舟的细节特征。活动准备:1、“赛龙船”视频、PPT。2、龙头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长条形饼干盒、牙膏盒等。3、废旧挂历纸、皱纸、报纸、彩纸、剪刀、固体胶、浆糊、胶带。4、老灌河背景图一张。活动过程:一、视频回忆导入(意图:观察龙舟的特征,知道赛龙舟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1、龙舟是什么样子的?哪里是船头?哪里是船尾?龙舟的船身与普通船的船身有什么不同?2、小结:龙舟的样子像龙,有着抬着头很神气的龙头,细细长长的身体,船身上面有鳞片装扮,龙的尾巴向上翘。二、教师演示(意图:重点学习剪贴“龙头”图像的方法。)1、我们也来玩玩赛龙舟的游戏。2、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做龙舟。三、幼儿创作(意图:有序的使用工具材料表现龙舟的特征。)1、龙舟我们自己做。(1)选择盒子做龙舟身子。(2)用小剪刀剪下图片上的龙头,用固体胶固定在盒子上龙头的位置。(3)用彩纸剪、画龙舟尾巴,固定在龙舟尾部,提醒幼儿要让尾巴向上翘。(4)用废旧挂历纸、皱纸、报纸、彩纸等做成鳞片装饰船身。2、幼儿创作。(1)提醒幼儿按步骤剪纸、添画,完成龙舟。(2)提醒幼儿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制作出更大的龙舟。(3)邀请谁坐在你的龙舟上和你一起划龙舟。四、分享交流(意图: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喜爱民间活动的兴趣。)(播放音乐“龙舟夺锦”渲染气氛)1、用倒数计时,表示赛龙舟游戏开始。2、幼儿分组把自己制作的龙舟布置在老师提前绘制的老灌河背景图上。3、看一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艘龙舟,为什么。活动反思:该活动目标明确,统筹了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做,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教师既重视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同时提供充分材料,使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全程投进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往。通过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的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ng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全面积压劳动合同范本
- 农村祠堂修建合同样本
- 构建灵活的公司财务规划体系的方案计划
- 农药产品供货合同样本
- 企业员工内部生产合同样本
- 减肥合同范例写
- 代理投资咨询合同样本
- 第12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亲子鉴定合同样本
- 肥胖症治疗季度临床路径分析
- 《习作:心愿》课件(两套)
- 针灸笔记课件
- 《蜀相》76816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 期中句型转换练习专项过关卷(试题)-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汽车钣金喷涂技术》 课件 任务26.2 中涂底漆喷涂
-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 《对联的基本常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