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题目解说+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陆
游(1125—1210)
,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
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
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
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
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
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作品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
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
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
《放翁词》
《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走近作者陆游生活在金兵人侵、中原沦陷的时
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
所以一再
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此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62岁,这
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
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想那山河破
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
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
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写作背景“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书”了哪些事?早
岁
那
知世
事
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
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
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
郁愤?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
年。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什么手法?有
何作用?·选取了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意象。·
列锦·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良时
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
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戎马腔您:oróng
mǎkǒng
zǒng,
形容军务繁忙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①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②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在写景上运用白描(列锦)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c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③由
此可以想见作者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将诗人的恢复国土之志具体化。局部鉴赏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赏析颔联书愤考试如何考?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
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
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
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战船、战马、酷
烈的战争坏境(夜雪、秋风)、险要的军事据点
(瓜州渡、大散关),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
场面,有力地烘托了作者早年“气如山”的豪情壮
志。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
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
分析。参考: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
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
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
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同时,诗句选取“楼船”
“铁马”
“秋风”几个意
象排列,
勾勒出战斗场面,意境雄奇阔大,不愧为“豪丽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从追叙转入现实,抒发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的
感概。意思是说:年轻时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到头来都
化为泡影,无法实现,只有虚度年华,空自叹息。陆游以檀道济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
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
空,
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
皓首皤皤!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
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
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
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
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
人以此自勉的精神。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这里问谁能与
诸葛亮比肩并称,其实是感叹无人主持北伐。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1.对诸葛亮受重用,
名垂后世的赞叹与仰慕
2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
.
同时
自己抒发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3以典故收束全篇,
言简义丰,韵味无穷。考试如何考?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化常识: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
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
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
父、叔兴父等。引古事来比今事以抒发情怀的手法,通常称为用典。从典故内容上分:借用历史故事、化用前人诗句、借
用神话传说。作
用:1.增加诗歌意蕴。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
富的、
多层次的内容。言简义丰2、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
借古讽今4、
抒情EF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愤
”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
阻挠北伐。“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愤”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无人领军。“愤”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愤”壮志难酬、请缨无路。“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诗人“书”了哪些愤?“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4.①对比显“愤”。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
壮志雄心与当下报国无门、衰鬓先斑的现
实处境形成对比,几多郁愤。·②
叙事言“愤”。颔联追忆昔日辉煌战斗
生活,感慨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
之心如泣血。·③
用典明“愤”。颈联用典,悲愤自己大
志落空,奋斗落空,
一切落空;尾联用典,
追慕先贤业绩,表明自己渴望效,法诸葛
亮,施展抱负。·2.①《书愤》陆游通过诸葛亮坚持北伐的
典故,赞美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
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
展抱负,挥师北伐,收复中原。·②《蜀相》杜甫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
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惋惜考试如何考?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试指出“空”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空”,徒,白白。2.表明自己空有一腔报国
豪情,但没有机会,壮志未酬。3.抒发失落愤懑
之情。4.照应上文“那知世事艰”。试指出“空”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蜀相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
“空”,徒劳地,白白地。2、碧草春色,黄鹂婉转,自然界春意盎然,
“空好音”“自春色”则写出了庙宇的寂寞,也写了哀情,抒发诗人
怅惘失落之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怀以及
对国事的担忧。4.①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会生愁情;②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少,会生愁情;③夕
阳西下,听到凄凉的角声,会生愁情;④朋友将
别,客中送客,会让作者更生愁情。劳燕分飞:古乐府《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后世用“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
(多用于夫妻)。云谲波诡:汉代扬雄《甘泉赋》:
“于是大厦
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
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
幻莫测。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
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形容“想法与感触”接连不断涌现,应用
“源源不断”。不知不觉: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顺理成章:
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顺理成章”与后面的“竟”矛盾,应用“不知
不觉”。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
能力。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
读书求仕,
‘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
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
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
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
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故选C。2.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
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
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
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
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
这是让儿
孙不能停止不前,这是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
呕心沥血,
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心
怀国家。▲甘F一
个
八-》
|)
十+N
)|,’TL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
68岁的陆其二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
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一说
69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
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
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拓展阅读70岁的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与认证考核试卷
- 疫苗冷链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冷冻饮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搪瓷表面装饰工艺与设备考核试卷
- 生物制药用仪器仪表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的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儿童游乐设备教育意义探讨考核试卷
- 矿石提取与回收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及案例分析
- 《将军胡同》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常德市汉寿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家长会完美版资料
- 福建土楼介绍
-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
- 中华茶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指导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 VBOXTools软件操作手册
-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