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考点直击考点直击典例分析+变式训练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典例1】(2021秋•襄州区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答案】D。【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正确;、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故正确;、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故错误。故选:。【典例2】(2021•抚州一模)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若乒乓球从点摆动到最高点时,绳子突然断裂且乒乓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均消失,则乒乓球将处于状态。【答案】振动;静止。【解答】解: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当乒乓球从点摆动到最高点时,乒乓球的速度为0,若绳子突然断裂且乒乓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均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答案为:振动;静止。【变式训练1】(2021•南京二模)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答】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③用手按住正在发生的琴弦,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按住不同的孔时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此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②③;故选:。【变式训练2】(2021•日照一模)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空气、、。【答案】空气;马的声带;水。【解答】解:风在吼,“风吼”的声源是空气;马在叫,“马叫”的声源是马的声带;黄河在咆哮,“黄河咆哮”的声源是黄河水。故答案为:空气;马的声带;水。考点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典例3】(2021秋•兴山县期末)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之间距离太远 B.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空间站外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答案】B。【解答】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故选:。【典例4】(2021秋•集贤县期末)请根据你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回答:一名同学用手轻划桌面,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相同,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划桌子声,以此来证明桌子能否传声。(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答案】不能;能。【解答】解:要探究能否固体传声,应排除气体对传声的影响,所以应该先用手轻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相同,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划桌子声,以此来证明桌子能够传声。故答案为:不能;能。【变式训练1】(2021秋•百色期末)如图所示,两名同学用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了“土电话”,这表明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液体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答案】B。【解答】解: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土电话”利用连接两个小纸盒的铜线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将说话的同学发出的声音通过铜线振动传播到另一个同学的耳朵里,故错误,正确。故选:。【变式训练2】(2021秋•沛县期末)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机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手机声音的响度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空气全部抽出,还能不能听到手机的声音?。这个实验可以探究声音能否在中传播。【答案】变小;不能;真空。【解答】解:用抽气机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声音的传播介质不断减少,所以手机声音的响度会变小。如果瓶内空气全部被抽出,由于传声介质没了,就不能听到手机的声音了,所以这个实验可以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变小;不能;真空。考点3声速、回声及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2、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3、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4、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典例5】(2021秋•乾县期末)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次响声,他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答案】C。【解答】解: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由速度的变形公式可知,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故选:。【典例6】(2021秋•绵阳期末)一根长为的直钢管,当在其中一端敲击一下时,其同学在另外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用秒表测量出时间间隔为;第一次的响声是通过钢管(选填“空气”或“钢管”传递过来的,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则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表达式(用题目中的字符表达)。【答案】钢管;。【解答】解: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所以先听到的那次响声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由可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时间为:,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较慢,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较长,则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解之可得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故答案为:钢管;。【典例7】(2021秋•扶风县期末)我们可用下述方法测定钢里的声速: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钢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若管长,两次响声间隔,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求:(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2)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解答】解:(1)由得,敲击声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2)敲击声通过钢传播的时间:△,由得,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答:(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是;(2)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变式训练1】(2022•滨海县校级模拟)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答案】C。【解答】解: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这个现象说明了:①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②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只有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变式训练2】(2021秋•保定期末)超声波和人讲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则(选填“”、“”或“”。次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答案】;0。【解答】解:超声、可听声、次声都属于声音,它们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则超声波和人讲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0。【变式训练3】(2021秋•庐江县期末)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转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列举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空气331冰3230空气340铜3750煤油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在长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个声音相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此时气温为【解答】解:(1)分析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2)由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答:(1)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变式训练4】(2021秋•密山市校级期末)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尽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解答】解: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而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快,所以士兵能尽早听到敌军马蹄的声音。考点4骨传导以及双耳效应1、骨传导原理:固体能传声,且效果更好;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声也叫作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只限于传导障碍,即鼓膜、听小骨损坏,也就是非神经性耳聋者)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2、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声音的传导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内耳
声音传到两耳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
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典例8】(2021秋•柳州期末)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答案】A。【解答】解:使用骨传导耳机,能说明固体能传声。故正确,其它选项要更多其事例才能解释。故选:。【典例9】(2021秋•拜泉县校级期中)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传播,的传声效果好。【答案】空气;骨骼;固体。【解答】解:别人嚼脆饼干时,我们是通过空气听到声音的,而当我们自己嚼脆饼干时,是通过骨头传播到我们的听觉神经,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强,效果好。故答案为:空气;骨骼;固体。【典例10】(2021秋•连山区校级期中)蛇是一种可怕的动物,经常将头帖在地面上,对外界声音的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它利用骨传导方式来“倾听”敌人的声音。【答案】骨传导。【解答】解:蛇没有耳朵,它只能通过骨头,作为固体来传播声音,听到外界的信息,这就是“骨传导”。故答案为:骨传导。【变式训练1】(2021秋•六盘水期末)手拿正在发声的音叉与牙齿轻轻接触,就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变强了 B.利用牙齿的骨传导 C.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利用空气进行传播【答案】B。【解答】解: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可以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利用固体传声(骨传声)的原理,故正确。故选:。【变式训练2】(2019秋•宁远县期中)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它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对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助听器就应用了这一原理制成。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答案】介质;固体传声。【解答】解: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琴弦的振动引起木棒的振动,然后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过来的,说明了固体可以传声。故答案为:介质;固体传声。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2021秋•平顶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答案】D。【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2.(2021秋•香坊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A.能听出声音是鼓声 B.暖气管能把声音传遍楼内各处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答案】B。【解答】解:、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是通过音色能辨别声音,不能说明固体传声,不合题意;、敲击暖气管道,声音能传到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符合题意;、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波能在水中传播的特性,说明液体能够传声,不合题意;、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不能说明固体传声,不合题意。故选:。3.(2022•长沙模拟)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答案】C。【解答】解:、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故错误;、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故错误;、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故正确;故选:。4.(2021•工业园区一模)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强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答案】A。【解答】解:双耳效应是指利用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的响度、时间差等的不同判断发声体位置的方法。由图可知,、两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而介质种类、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则左、右耳听到的左右两侧音响发出的声音的时间差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不是根据声速进行判断的,故选项错误。两只扬声器的作用是放大舞台上表演人员的声音,所以两只扬声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音色相同,所以我们也无法根据音调、音色作出判断,故选项、错误。音响的响度大,音响的响度小,所以大脑会更容易根据音响发出的声音作出反馈,这就会使我们产生声源在、之间的错觉,故选项正确。故选:。二、填空题。5.(2022春•南岗区校级期中)疫情期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线上音乐会,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优质演出。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答案】振动;声波。【解答】解: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故答案为:振动;声波。6.(2021秋•泰山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固体(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答案】固体。【解答】解: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所以耳机发出的声音就可以以骨骼为介质将声音传递到听觉神经。故答案为:固体。7.(2022•吉林模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变(填“快”或“慢”。【答案】振动;快。【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在振动,引起介质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变快。故答案为:振动;快。三、实验探究题。8.(2021秋•澄城县期末)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安防线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春季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学期目标计划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参与增强计划
- 2025-2030中国女式棉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三年级班主任阅读推广计划
- 2025-2030中国塑料婴儿奶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地板下电热电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原蔗糖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单氟磷酸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医师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DB-T29-247-2017天津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4-1-1 土石料料场规划与开采讲解
- 2022开关电源电子元器件降额技术规范
-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集热效率、太阳能保证率执行标准
- 试验检验资料管理措施
- 加油站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培训
- 机械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 连接员题库(全)题库(855道)
- 精神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