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E/33/wKhkGWW1QwaAGf-lAAJNCaw1w40359.jp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E/33/wKhkGWW1QwaAGf-lAAJNCaw1w403592.jp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E/33/wKhkGWW1QwaAGf-lAAJNCaw1w403593.jp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E/33/wKhkGWW1QwaAGf-lAAJNCaw1w403594.jp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E/33/wKhkGWW1QwaAGf-lAAJNCaw1w403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作业内容分层要求【阅读与鉴赏】课外类读(一)钱江看潮记(节选)丰子恺三点钟快到,楼上已无立锥之地。后来者无座位,不吃茶,亦不出钱。我们的背后挤了许多人。回头一看,只见观者如堵。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被抱着的孩子。有的坐在桌上,有的立在凳上,有的竟立在桌上。他们所看的,是照旧的一条钱塘江。久之,久之,眼睛看得酸了,腿站得痛了,潮水还是不来。大家倦起来,有的垂头,有的坐下。忽然人群中一个尖锐的呼声:“来了!来了!”大家立刻把脖子伸长,但钱塘江还是照旧。原来是一个母亲因为孩子挤得哭了,在那里哄他。江水真是太无情了。大家越是引颈等候,它的架子越是十足。这仿佛有的火车站里的卖票人,又仿佛有的邮政局收挂号信的,窗栏外许多人等候他,他只管悠然地吸烟。三点二十分光景,潮水真个来了!楼内的人万头攒动,像运动会中决胜点旁的观者。我也除去墨镜,向江口注视。但见一条同桌上的香烟一样粗细的白线,从江口慢慢向这方面延长来。延了好久,到达西兴方面,白线就模糊了。再过了好久,楼前的江水渐渐地涨起来,浸没了码头的脚。楼下的江岸上略起些波浪,有时打动了一块石头,有时淹没了一条沙堤。以后浪就平静起来,水也就渐渐退却。1.第1自然段中“无立锥之地”“观者如堵”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2.第4自然段写了潮水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过程。3.作者把刚来的潮水比作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4.“三点二十分光景,潮水真个来了!”这句话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类读(二)古人盛赞钱塘潮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去看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扑向岸边,去听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震撼天地,这实在是人生一乐。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壮观景象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江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都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湖,无论阴晴雷雨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未必恰巧能遇上最奇特、最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所以,无缘见到涨潮伟观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钱塘潮历来为人所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这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惊天动地、气魄雄伟。唐诗有云:“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清诗有云:“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失会稽(jī)。”清诗人施闰章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见钱塘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气吞山河、包含日月之势。1.是什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
)A.一年一度的钱塘潮 B.金鼓雷霆似的潮声C.一年四季都明媚的漓江 D.不乏动人之姿的美丽西湖2.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A.惊天动地、气魄雄伟 B.春雷齐鸣、万浪攒动C.明媚迷人、柔情蜜意 D.动人柔美、气象万千3.为什么真正能欣赏到钱塘潮的壮观景象的人不多?(
)A.因为钱塘江位置偏远,游人不一定能够前往欣赏。B.因为钱塘江气候特殊,游人由于天气不佳无法前往。C.因为普通游客欣赏钱塘潮后无法领略它的独特魅力。D.因为钱塘潮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有这样壮观的景象。4.古人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咏叹钱塘潮的名句?(
)A.古人觉得只有将钱塘潮描绘好了,才能吸引游客前来。B.古人觉得钱塘潮与名山胜水一样美丽,值得用诗赞美。C.古人虽见过颇多名山胜水,但觉得钱塘潮比其他的潮更加震撼人心。D.古人被钱塘潮的美景震撼得无法用话语来形容,只好写诗,用文字来形容。5.文章以“古人盛赞钱塘潮”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出自宋之问的《灵隐寺》,描写的是灵隐寺的门对着钱塘潮的画面。有人认为这两句诗并没有描绘出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气势,用在此处不合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做题【表达与交流】“天下奇观”指世界上雄奇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除了课文中介绍的钱唐江大潮之外,“珠穆朗玛峰傲视群峰”“长江三峡气势磅礴”“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这些都是天下奇观。你对哪个“天下奇观”最熟悉?请简要介绍一下,与小伙伴分享。选做题【梳理与探究】时间顺序是一种记叙顺序,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本描写大潮时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江面的风平浪静,再写潮来时江面由一条白线逐渐变成两丈多高的水墙,最后记述了潮头西去,江面逐渐恢复平静的景象。这种描写方法让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也让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如写下雨的情景时,我们可以按照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请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天气现象。选做题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参考答案:作业内容分层要求【阅读与鉴赏】课外类读(一)钱江看潮记(节选)丰子恺三点钟快到,楼上已无立锥之地。后来者无座位,不吃茶,亦不出钱。我们的背后挤了许多人。回头一看,只见观者如堵。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被抱着的孩子。有的坐在桌上,有的立在凳上,有的竟立在桌上。他们所看的,是照旧的一条钱塘江。久之,久之,眼睛看得酸了,腿站得痛了,潮水还是不来。大家倦起来,有的垂头,有的坐下。忽然人群中一个尖锐的呼声:“来了!来了!”大家立刻把脖子伸长,但钱塘江还是照旧。原来是一个母亲因为孩子挤得哭了,在那里哄他。江水真是太无情了。大家越是引颈等候,它的架子越是十足。这仿佛有的火车站里的卖票人,又仿佛有的邮政局收挂号信的,窗栏外许多人等候他,他只管悠然地吸烟。三点二十分光景,潮水真个来了!楼内的人万头攒动,像运动会中决胜点旁的观者。我也除去墨镜,向江口注视。但见一条同桌上的香烟一样粗细的白线,从江口慢慢向这方面延长来。延了好久,到达西兴方面,白线就模糊了。再过了好久,楼前的江水渐渐地涨起来,浸没了码头的脚。楼下的江岸上略起些波浪,有时打动了一块石头,有时淹没了一条沙堤。以后浪就平静起来,水也就渐渐退却。1.第1自然段中“无立锥之地”“观者如堵”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_观潮的人多。2.第4自然段写了潮水从__涨潮_到__退潮_的过程。3.作者把刚来的潮水比作_香烟一样粗细的白线_,形象地写出了__潮水的形态、颜色的特点_。4.“三点二十分光景,潮水真个来了!”这句话要读出___兴奋_、_激动_的语气。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答案:_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能想象到人们在等待潮来时,人头攒动翘首以盼的画面。从中可感受到江水涨潮的过程十分缓慢和人们无比期待的心情。___课外类读(二)古人盛赞钱塘潮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去看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扑向岸边,去听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震撼天地,这实在是人生一乐。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壮观景象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江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都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湖,无论阴晴雷雨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未必恰巧能遇上最奇特、最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所以,无缘见到涨潮伟观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钱塘潮历来为人所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这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惊天动地、气魄雄伟。唐诗有云:“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清诗有云:“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失会稽(jī)。”清诗人施闰章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见钱塘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气吞山河、包含日月之势。1.是什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
A
)A.一年一度的钱塘潮 B.金鼓雷霆似的潮声C.一年四季都明媚的漓江 D.不乏动人之姿的美丽西湖2.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A
)A.惊天动地、气魄雄伟 B.春雷齐鸣、万浪攒动C.明媚迷人、柔情蜜意 D.动人柔美、气象万千3.为什么真正能欣赏到钱塘潮的壮观景象的人不多?(
D
)A.因为钱塘江位置偏远,游人不一定能够前往欣赏。B.因为钱塘江气候特殊,游人由于天气不佳无法前往。C.因为普通游客欣赏钱塘潮后无法领略它的独特魅力。D.因为钱塘潮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有这样壮观的景象。4.古人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咏叹钱塘潮的名句?(
C
)A.古人觉得只有将钱塘潮描绘好了,才能吸引游客前来。B.古人觉得钱塘潮与名山胜水一样美丽,值得用诗赞美。C.古人虽见过颇多名山胜水,但觉得钱塘潮比其他的潮更加震撼人心。D.古人被钱塘潮的美景震撼得无法用话语来形容,只好写诗,用文字来形容。5.文章以“古人盛赞钱塘潮”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以“古人盛赞钱塘潮”为题,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以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钱塘潮的赞美之情。__6.“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出自宋之问的《灵隐寺》,描写的是灵隐寺的门对着钱塘潮的画面。有人认为这两句诗并没有描绘出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气势,用在此处不合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示例:不同意。因为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在灵隐寺可以看到沧海日出和钱塘潮的景象,将壮观的沧海日出与钱塘潮并列,从侧面表现出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所以用在此处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做题【表达与交流】“天下奇观”指世界上雄奇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除了课文中介绍的钱唐江大潮之外,“珠穆朗玛峰傲视群峰”“长江三峡气势磅礴”“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这些都是天下奇观。你对哪个“天下奇观”最熟悉?请简要介绍一下,与小伙伴分享。选做题【梳理与探究】时间顺序是一种记叙顺序,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显示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设施的户外温控管理与节能措施分析
- 工商银行金融租赁合同范本
- 市区个人商品房出租合同范本
- 短视频内容创作的趋势与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
- 网络音乐版权内容合同(2篇)
- 网络数据传输服务协议书(2篇)
- 网络故障处理协议书(2篇)
- 物流行业中的客户画像与信贷服务优化方案
- 渠道推广合作协议书范本
- 线路改造合同范本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第三讲:虹吸管及水泵的水力计算
- 网络系统集成(第二版) 课件第一章 网络系统集成绪论
- 口腔科院感知识培训针刺伤
- 土地管理学课件
-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 《认识人民币》完整版
- 工程施工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应对措施
-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 ptmeg生产工艺技术
- 新型显示行业Mini LED Micro LED Micro OLED多点开花产业链如何聚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