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8-3《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8-3《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8-3《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理解诗歌内容。2.细节探讨,把握人物命运和心境。3.鉴赏音乐,掌握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细节探讨,把握人物命运和心境。2.鉴赏音乐,掌握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掌握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视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五人挑战游戏:选取一名学生A接受5位学生的挑战(提问),如果所问的问题,A生能答出,则奖品由A生获得;否则由提问学生获得。(提问内容:第二单元《芣苢》+第三单元《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中所学内容,可以是文学常识、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等。)二、文本探究(一)谁懂琵琶语文中三次写到琵琶女弹琵琶:一闻琵琶邀相见(略),再闻琵琶诉沦落(详)三闻琵琶青衫湿(略)。在序言中我们听到了琵琶女曾经师从穆、曹二善才,技艺高超,乐曲精妙,那诗人是如何来体现的呢?1.第一次演奏: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思考:短短一句话是如何体现出琵琶女的琴技高超?(生思考回答)明确:“主人忘归客不发”,从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琵琶曲的美以及弹奏琴技的高超。2.第二次演奏:段二(第二次详写)过渡:本段中不仅描写了精妙的琵琶曲,还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1)琵琶女出场师:哪一部分是描写琵琶女的出场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思考:诗人心情如何?何以见得?琵琶女出场有何特点,何以见得?(提示:找重点字、关键词)明确:“寻、问、移、近、邀、添、回、开、呼、唤”一些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始出来”半遮面”这几个词充分反映了这位当年名满京师,今日沦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迟疑、窘迫和羞涩。(内心痛苦、无心见人;看透世情,不愿见人;拘于礼法,不便见人)(2)琵琶女演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①思考:从哪些方面体现琵琶女的琴技高超?琴艺高超明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调弦的动作琴艺高超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弹奏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弹奏的指法②小组讨论:如此精妙的琵琶声到底有怎样的特点?(提示:结合相应注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提示:结合序言中琵琶女身世)作者怎么写的?补充说明:补充说明:1.前后四人为一组,可选取其中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选派代表分享,组员可补充。2.分享话术:我们小组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现将结论分享如下:……以上是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谢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明确: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畅)(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清脆尖利、戛然而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由急切愉快——婉转低沉——激越雄壮——清脆尖利、戛然而止。(听音乐,感受琵琶曲)③“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声中融注了琵琶女身世之感。透过音乐的变化,你听出了琵琶女怎样的遭际和身世?(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结合序言中琵琶女身世)明确:清脆圆润——沉浸在往昔回忆中的幸福与快乐沉吟冷涩——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窘迫与凄凉高亢激越——传达出女子内心的不平、怨恨小结:一曲琵琶看似乐曲的起伏变化,实际上是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④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作者怎么写的?)明确:(1)摹拟音响法。用叠字拟声词“嘈嘈”和“切切”来摹拟急促的大弦声和轻细的小弦声。(2)比喻:以声写声。用银瓶乍破声和刀枪轰鸣声比喻琵琶声的陡然兴起和激昂飞越。(3)通感——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各种感官互相沟通、交错。以形写声: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的写法。“幽咽泉流冰下难”用凝滞的流水来比喻五弦琵琶声掩抑凝滞。通感举例:这姑娘笑起来真甜!(4)侧面描写: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景物描写烘托了浓重苍凉的氛围。小结描写音乐的手法(1)正面描写:比喻(以形写声、以声写声);摹声拟声词(2)侧面烘托:听众反应;环境烘托3.第三次演奏:段五(第三次略写)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思考: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体现琵琶女琴技高超的?明确: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正面描写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众的反应,侧面描写正面侧面:摹声拟声词、叠词正面侧面:摹声拟声词、叠词比喻以声写声通感以形写声琵琶女音乐音乐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天涯沦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