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物态变化温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温度计制成的原
理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划分方法;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通过测量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4.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1:举例引入
吉林雾淞(如图)仪态万方、独具风韵的奇观,让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每当雾淞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
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这一切奇观都与温度有关,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雾淞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
以形成?
方案2:观察讨论引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冬去春来、季节变换;冰霜云雾、热胀冷缩;物质的千姿百
态、农作物的孕育生长成熟;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播放完毕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
受。这一切都关系到一个主题一一温度。
推进新课
1.温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可以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
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并引导学生从衣、食、住等方面分析温度跟人类的密切关
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介绍一些与温度有关的环境问题。
2.温度的测量
学生小实验:凭感觉判断温度。
取冷、温、热三杯水,如图所示,为保证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杯水的温差
要合适。冷水与热水温差要大一些,冷水越冷越好,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
温水的温度应接近冷水。做实验时,学生先分别将左、右手食指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稍等
一会儿,然后分先后逐个把食指Q放入温水中。,并叙述自己Q的感觉。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仅靠感官的直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准确
的。要准确地判断温度应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一一温度计。
3.温度计及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种类
向学生展示各类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家庭常用温度计一一寒暑表、医用温度计
一体温计。
(2)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实验台上的温度计的构造,知道温度计由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和下
端的玻璃泡组成,玻璃泡和细管内有红色(或银白色)的液体。
学生实验:
让学生用手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玻璃泡内液体受热膨胀,玻璃管内液面高度
上升,说明此时温度值增加。把手松开,观察到液面高度下降,说明此时玻璃泡内液体
遇冷收缩,温度值降低。引导学生得出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玻璃泡内液体的热胀冷
缩。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类比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白使用温度计时不
仅要认清它的单位,更要认清它的三要素: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②测液体温度
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侧壁,也不能用温度计来搅动被测的液体;③待
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
线要与温度计的标尺垂直,如图所示;⑤使用时还应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
计的量程。
(4)体温计
体温计在结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上以及读数时都与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不同。体
温计的量程为35〜42C,分度值为0.1°C,在结构上与普通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在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使水银柱降到35℃以
下,让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中,在测量时水银膨胀,通过缩口上升,示数稳定后开始读
数,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水银不能
自动退回到玻璃泡中。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
4.热力学温度
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窗,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热力学温度以及它的单位、符号
及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本课小结
1.温度的测量。
2.温度计的使用及原理。
3.体温计。
板书设计
掇氏理物体的冷热程度
度规定
温度的测Q
测ht人的体温
实验室用
[体温计特殊缩「
温度计H
二、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6.结合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验探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2.晶体熔点的物理意义。
3.海波和蜂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操作。
4.利用图象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
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
属于热现象。
二、进行新课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哪些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最常见的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所表现的物态变化,例
如,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还有固
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
态的铸件。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
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海波、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
(1)讲述实验的做法
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
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把试管
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
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
察海波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
波受热均匀。
(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3.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海波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
温度rc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
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
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
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
在48℃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
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4.熔点
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
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
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一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o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
点低于48℃o
5.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⑴DE段。海波是一态,—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_。
(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态,____热,温度____。
(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_态,____热,温度____。
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
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6.学生练习
(1)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
释。
教师:鸨的熔点是3140°C。铝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140℃不变。(学生模
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2)学生回答
①温度是70°C的秦是____态。
②水在-5℃时是____态。
③铁、铜、铝在常温下是—态。
④水银在-30℃时是态。
⑤酒精在-100°C时是___态。
⑥锡在232℃时是____态。
⑦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
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C,在-52.3℃的情况
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C时,水银的固态
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8、学生实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教师: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蜂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我们现在利用
实验研究蜂蜡的熔化和凝固。
我们所用的实验装置还是刚才用过的装置,实验步骤也完全相同。(学生操作、实
验)
教师:请一个组把蜂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
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蜂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蜂蜡由硬变软,
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蜂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三、课堂小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
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
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
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
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
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
以化雪时更冷。
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
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
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
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四、布置作业
三、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的现象和特点。
2.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条件和特点。
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知道液化现象。
5.知道液化放热及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体验蒸发现象,了解其应用。
7.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实验的魅力,培
养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画图像、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可以由一种状态变
成另外一种状态,(出示课件“水的三态变化”)
师:老师这里有一杯冷水,过一段时间这杯水会怎样?请同学们思考后
回答。
(说明: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听课兴趣,学生会根据刚才看到的课件说
出水会变成气体,这杯水会减少等)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杯热水,这个烧杯中的水过一会儿也会变少吗?减
少的水哪去了?比较这两杯水发生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由液体变成
气体。)
(说明:归纳总结、使他们在参与中感悟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本节知识
提供良好的精神状态)
师: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汽化
现象。
二、汽化
师:比较刚才两杯都变少的过程及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抢
答)
学生会分析出:第一杯中比较平缓、比较慢、不剧烈、可以在任何温度
下进行。第二杯中比较剧烈、比较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有气泡、内部也有
气泡等。
教师:按照汽化的定义,这两杯水虽然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汽化的方
式不同,物理上把前一种汽化方式称为蒸发,第二种气化方式称为沸腾。
1.蒸发现象。
学生实验:在手背上涂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并体验涂酒精处手背的感
觉。
我们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一些酒精,看示数的变化。(实验激趣气氛
活跃)猜一猜,温度计的示数会怎样变化?实际做一做。
生:做实验并交流结论。
师: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那里吸收热量,也
就是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你能说一
说吗?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感到冷,如果被风吹了更冷的发颤。下雨后
的面上的积水逐渐变少。凉晒的湿衣服会变干。)
师:从同学们所列举的蒸发的例子,试着归纳总结蒸发的几个特点。
教师总结: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汽化进行得缓
慢,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师:那么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是什么?教师出示实验课件“蒸发的快
慢”
总结:液体温度、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积。(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
总结)
2.观察沸腾
师:老师刚才加热的这杯热水它是汽化的另外一种方式一一沸腾。因为
它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高,非常剧烈。说到沸腾同学们一定非
常熟悉吧。谁能说说你见过的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学生总结:有气泡、
有响声、水翻滚、不停地加热最后能把水烧干、冒“白气”、温度越来越
局。)
(1)提出问题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有关沸腾的那些问题?你能说出这里涉及到
的物质状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吸热情况吗?(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解释这几个问题或大胆的猜想一下答案?(液态变
为气态、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
师:那么是不是这样的,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需
要什么样的实验装置?(学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装置)
(3)设计实验
学生交流装置并简要叙述观察过程。全班共同讨论,并设计记录表格。
时间
25.・・
(mm)013467
温度
(C)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师:教师总结:
①必须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过程注意安全。
②注意观察加热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
气泡……)。
③当水温达到90C。左右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水沸腾后,再记
录5min温度情况,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两名同学分工合作,一人看表,一人读出温度值并填在表格中,读数
要迅速,同时都要注意观察现象。
⑤停止加热后,要注意继续观察。(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5)归纳总结分析评估
让学生描述实验结果,从温度变化、气泡大小、声音大小、吸热情况等
描述。
教师总结: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
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沸腾。我们把这个温度叫做沸
点。水的沸点在正常条件下是100C。。
指导学生观察熄灭酒精灯后,杯中的水不再沸腾,让学生思考原因,指
出:沸腾需要吸热。
师说明: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我们以后再进一步学习。根据液体沸点
表,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你所用的温度计是否是酒精温度计?
生:(思考后回答)不是,酒精的沸点是78C。。
三、液化
1s降低温度,气体液化
教师:小学自然和初中一年级的地理课本中都讲过,雨的形成是大气中
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日常生
活中液化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
演示实验:把热水装在烧瓶中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直角玻璃管插在
软木塞上然后塞住烧瓶口,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当瓶中的水沸腾
时,将铁板靠近烧瓶口,可见水从铁板上滴下。
引导学生观察:在直角玻璃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在玻璃管口一小段
段距离的位置才看见“白气”。很显然,从玻璃管喷出来的是“水蒸气”,
水蒸气无色看不见,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人们才看见,
所以“白气”是小水珠不是气。
总结:气体温度降低可以液化,大量实验表明,所以气体在温度降低到
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气体液化
问题: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用温度降低的方法虽然
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
从课本第15页沸点表中可以看到氢要液化,温度至少在-253C。以下,所以
人们就想寻找能在不太低的温度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演示: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酸,取下针
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
的液态乙醛消失,全部变为乙醛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醛蒸气体积,
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注:本实验若用投影仪投影观察效果较
明显)
实验结论: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强调;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温度降低到一定
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
四、课堂小结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的现象和沸点。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
缩体积。
五、布置作业
四、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
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
华过程要放热。
3.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
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前准备:少量的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枯树枝、玻璃片
教学设计图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弓I入新课
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既然物体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
由液体变成气体,那么物体可否不经过液化过程,而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也
就是除了我们学习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外,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学生思考后做
出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讨论引出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
二、新课学习
1.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杯内放人少量的蔡粉;然后加热,
再将一根凉的枯树枝放人烧瓶口内,经片刻轻轻拿出枯树枝,便可看到在树
枝上布满了“雪花状”的蔡。这是由于固态的蔡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蔡,气
态的蔡遇到冷的树枝又直接变成固态的蔡。
或者播放视频:升华
观察演示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
2.学生实验:碘升华和凝华
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以及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现
象,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注意: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控制温度:需要缓慢加热。强调观
察无液态碘的出现。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在学生分组做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巡回指导。可以询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没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
学生,可以做适当的操作、观察指导。指导学生体会凝华放热的现象可以在
玻璃盖片上滴几滴水,观察有碘蒸气遇到盖片时的现象,同时用手摸一摸盖
片感觉一下盖片的温度变化。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玻璃管内原来有一些固体物质,加热之后这些固体物
质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中间过程中物质有变成液态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
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
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盖片上
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
热。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3.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
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日光灯管为什么在两端也会发
里?
对于生活中常说的“下霜”,能不能理解为霜是白天降的?
根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
现象。通过教师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应用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实
际的联系。说明物质不一定先熔化再汽化才能变成气态,直接就可以从固态
变成气态。通过学生对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
升华和凝华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回忆实验,分析各个状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气态----
-----
(
J:态
------因龙-------
三、板书设计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重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总结、调
查等方式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
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
2.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
环规律.学会调查总结和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养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和
掌握新知识.在全新的情景中分析、解决从来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培养创新
精神.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根据学习提纲通过各种渠道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并汇
总资料按要求写成调查报告;
2.教学器材:视频资料、教学(学生调查的)幻灯片、计算机多媒体展
不台•
教学设计图示:
4-;中合;田本俯隹出的升敕工田品;田zte
课前小组交
:玄娃:牛一立R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在课前给出调查题目,并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不同渠道获
取相关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自己另外提出一些问题并调查回
答),并把调查资料按要求整理成调查报告:(教师可以事先按组分
工.如: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负责一个题目)
关于自然界水.的循环可以提出:
你知道蓝天里的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遇到的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知道雨、雪、霜、雹各从何而来的?
你知道地球上水资源面临危机吗?
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等问题.
对于电冰箱(空调器)可以提出:
电冰箱是如何致冷的?致冷物质如何循环的?
电冰箱的致冷物质氟利昂对环境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没有可以替代氟利昂
作致冷剂的环保电冰箱?
空调器是怎样工作的?
怎样安装空调器才能降低室内温度?等问题.
对于高压锅可以提出:
1.高压锅主要有几部分构成?
2.为什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被煮熟?
3.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
4.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等问题.
对于航天技术的物态变化可以提出:
1.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
2.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等问.题.
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图书、杂志、网络、光盘等资源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所
选题目中的问题,并按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注意:此调查作业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
课前小组内交流各组员的调查报告,组内讨论精选一部分交给教师,经
教师审阅后在班级范围内交流;
以上两个环节中,教师要在每组中指定1到2个小组负责人,由他们来
协助教师组织和督促调查的进展情况和组内交流的落实.
在课堂上交流各组的调查报告.交流会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评估;
此环节,教师要事先组织学生准备交流会的主持和评估工作.如:主持
人的选择和培训;主持台词的编写和演练;主持人和个小组负责人的配合练
习;学生自评和互评标准的设置及评估表的打印工作等.
为了提高调查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之初,教师可以对这次调查活动设立
几个最佳奖项,如:最佳成果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等,并在评估表
中反映出来,最后的评估结果最好能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有所体.现.这样,
既可以让学生记录课堂上自己积极参与认知过程的表现,可以培养学生的自
评自查意识,也方便教师以此来评价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参
与水平、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意识、交流意识与能力、合作
精神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工作和表现加以认可和鼓励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把评估结果及结果的宣布放
到课后和下节课进行.
教师总结学生的交流活动,根据交流情况对本节内容和要求作补充.
关于自然界水循环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补充水的三
态循环规律、水资源问题、水污染问题、节约用水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高压锅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用品,但对于它工作原理的思考同学们
未必能说清楚;有关沸点和压强的关系,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虽不必展开
讲,但学生要知道这个事实.
电冰箱的制冷技术中用到了汽化和液化知识,对于其它技术问题做适当
介绍,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对于它的工作原理可以要从物态变
化的吸放热导致温度变化的结果入手来介绍补充,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主要讲了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应用和熔化、汽
化过程吸热的应用,可以适当补充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辉煌成果,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课后反思:
教学点评:
此节内容要求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这一点也是组织
好实践活动课的关键..
在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资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公共信息资源
收集资料.如指导他们从图书馆的索引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目;从自己需要
收集资料内容来选择应查找刊物和.网址.让学生尝试用摘抄、复印、下载、
打印等方法收集资料.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调查研究.例如调查自己
家里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内
容:每天用水总量;每个月实际用水量;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预测
在,实施措施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如果完全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
水等.这样的安排和调研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问题意识的培
养.
关于节约用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写“日常生活中水的
再利用"和"家庭节水小窍门”.关于“日常生活中水的再利用“教师可以
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素材,如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做什么?洗衣后的水可以用来做
什么?洗澡后的水可以用来做什么?等.关于“家庭节水小窍门”可以让学生
从洗澡用水、厕所用水、清洗餐具用水、使用洗衣机用水等方面来思考节水
的窍门.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
长度。
2、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
误差的方法。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
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刻度尺使用时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
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长度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
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
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
3、通过长度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
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
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长度的测量
用错误尝试法使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厚木尺测量一下仪器盒
的长度,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出这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
说明原因。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
*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
*刻度尺的量程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法: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
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若零刻线模糊不清呢?)
看法: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
垂直。
读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
计值
记法: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
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注意以下几点:不估读;多估读;不带单位。
一人演示,全班观察,共同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得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方法
♦色5度米?
图IF
讨论
得到以下结论即可;
从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开始测量
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
提出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及细节
进行实验
提出实验内容:
1.测物理书的宽
2.测硬币直径
3.测圆柱体周长
4.测金属丝直径
5.《地理图册》P35页上成都到重庆的公路长
6.物理书上的一页纸的厚度
组织讨论:
如何测量更准确
如何记录数据
3、绘制表格,标出单位
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给予指导
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收集物理课本的宽并记录。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
果会不完全一样?
1.介绍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
测量工具不准确;
测量方法不完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尽量选择精确度高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体积的测量
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
体积用符号V表示,在国际制单位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
学会使用量筒量杯,知道它们的度数方式,会使用它们测量不规则物体的
体积。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
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课前准备:演示用托盘天平、跌码、托盘天平、跌码、烧杯、大头针
(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木椅、铁锤、铝锅等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物
体,木椅是由木头组成的,铁锤是由铁组成的,铝锅是由铝组成的,我们说
木头、铁、铝是组成木椅、铁锤、铝锅这些物体的物质,这里所讲的物质就
是组成物体的材料。显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一杯水和一碗水都
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吗?思考、比较物质与物体。体会物体所
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
二、新课学习
1.介绍质量的概念、探讨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自学单位换算、
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区分质量与重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
质量,符号是(/)。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物
质有无增加或减少?
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
一块冰熔化成水
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带到月球。
总结: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
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就像比较长度的大小一样,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
也要确定单位。自学书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质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
质量的常用单位及符号。
5kg=g=mg=t
0.3g=mg=Ug
举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
重量,但在物理学中都统一叫做质量。
2.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
伟大发明,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杆秤的发明及应用的资料,我们评比一下哪
个组的资料最详实、最丰富。
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图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
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阅读《托
盘天平使用说明书》(见扩展资料),对照天平,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
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不许用手,一定要用镜子拨动硅码和拿放硅码?我们吃的食盐、
刚从水中拿出的小铁块能否直接用天平测量,为什么?为什么要把游码放到
左侧的零位?观察你所用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如果横梁左臂偏
高,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动手做一下,总结天平调平衡的方法。
你破码盒中最小硅码的质量是多少,你所用天平的最小分度是多少?左盘放
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磋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
的?为什么?
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大家根据自己学
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回答:天平、台秤、电子秤、毁子、
杆秤、磅秤等。
课下收集资料
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对照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使
用,手上有汗泥,容易将祛码或游码弄湿、弄脏,质量发生改变,甚至生
锈,腐蚀。游码相当于小祛码,每向右移一个格,相当于在右盘加一个小跌
码。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这只是这种托盘天平的调节规则。估计被测物体
的质量,选择质量较大的硅码,逐渐向被测物的质量靠近。
三、小结:质量的概念、单位、单位换算、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
我们复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
L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2.测量(左物右码、镶子操作、先大后小、硅码+游码+单位)
我们本节课的实验是:
1.估计并实际测量物理书、笔、文具盒、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100毫升水的质量,称5克的食盐,将盐溶入水中,测盐水的质量并
与盐及水的质量进行比较。
3.称量塑料瓶的质量,然后用剪子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在形状
变化前后的质量。
下面请大家1.设计测量大头针的实验方案2.实验2的步骤和细节
请大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设计多个表格进行记录,记录的
内容要全面)。进行实验请大家注意实验操作规则,开始进行实验。
四、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m)
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
置的变化无关。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1)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2)测量(左物右码、镜子操作、先大后小、硅码+游码+单位)
三、学生实验:探究一一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目标与技能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方法与过程
1.在密度实验中,通过对具体感性材料的分析,体会到同种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
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密度是反映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对物质属
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物理意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概念建立的意义,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实验器材:天平、跌码、量筒、刻度尺、装有水的大烧杯、小烧杯、铁
块(圆柱体或长方体).
三组质量、体积不同的铜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创设探究引入:
情境激起
学生探究师:请同学们判断这个饰品是银的还是白金的?
欲望.
(展示一个抛光的银质的饰品.)
鼓励学生
观察思考
大胆猜想我们要区分是哪一种物质,就要找到物质不同的特
和假设.征,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探究物质的
一种特殊性质.
引导学生
设计实验展示探究的三个问题:
探究方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是否相同.
案.1.
2,水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怎样变化的.
学生猜想
3.铁块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怎样变化的.
1,可能是酒
师: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并将猜想写在探究
精质量大
报告上.
实验探究
2.可能是水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猜想与大家交流.
的质量大
既是学生
通过探究(交流猜想和假设)
3.水的体积
活动深入
教师将同学们的猜想写在黑板上.增大,质量也
认识、理增大
解、形成
师:请根据探究问题和猜想设计你的实验探究方案
密度概念(自己先思考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的过程,
也是突出教师给出探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
新的课程所用的器材、实验的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
理念实现据处理以及实验中注意问题.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
学生由接绍本组方案.
受式学习
向探究式教师结合学生交流作必要的指导.
学习根本
如:比较酒精和水体积和质量关系,可以做两组实验
转变的过
分别比较同体积的酒精的水的质量和同质量的酒精和
程,还是
水的体积.
学生学习
体验科学
数据记录表一:
探究完整
过程与方酒精和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较
法的重要
过程.物质质量g体积cm3
酒精100
水100
酒精200
学生实验探究
水200
每个小组分别
数据记录表二选取1至2种
物质去探究
水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质量g体积cm"
水100
这个环节水200
主要落实水300
的知识点
是物质的数据记录表三
一种特
性:不同铁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质量交流讨论
:i
相同,体物质质量g体积cm
积不同;铁(1块铁小组内交流完
体积相块)成探究结论,
同,质量铁(2块铁讨论其他发
不同;同块)现.
种物质质铁(3块铁
量与体积块)
成正比.
(学生实验过程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实验中的
问题)
分析与论证
师:通过实验是否验证了你的猜想?通过分析数据你
又有哪些收获?请小组代表将本组的探究结果与全班
交流.
以上的实验数据可总结如下:
表一: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不同;体积相同,质
量不同
学生演示例
表二:水的体积增加,质量也增加,体积是原来的几题,得出结
倍质量就是原来的几倍.论,并讨论密
度这一物理量
表三:可以得出与表二相同的结论.的单位.
师:你还发现了其他特点吗?学生对表中不
同物质密度进
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
一步的巩固
定值.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不同.
师:由以上的结论,同学们思考一下,质量/体积跟什
么有关呢?
生:物质的种类.
师:所以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有
的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怎样测定一种物质的密度呢?我们现在就来共同研究测量饰品的质
怎样测定一种固体物质的密度。(见课件:用天平和量和体积,计
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的)算密度值,与
密度表中的值
达到学以比较,确定是
致用的目否是白金的.
的
用天平和■筒利定固体的密度
I.
2.
3.”。*
4、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实验原理:
实洽原理是:P=B/V
要测出物体的宓度.需要制出它的质■和体积.质量
可以用天平渊出.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筒来渊
要选择适当的仪器、用品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一一密度
--探究问题:(见投影展示)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甲:学生乙:
三.探究实验方案:(器材、实验记录参考数据表格、实验结论)
四.分析论证
五.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
2.公式:P=V
3.课件展示例题:
4.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
5.P水=1.0X103千克/米3=1.0克/厘米3
六.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2.计算物质的质量;3.计算物质的体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对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的指导
教学难点:对学生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指导以及交.流过程的指导
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提出问题:提前两周向学生提供如下的调查研究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调查
报告.
问题如下:
1、纳米技术、
2、记忆合金、
3、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
4、铉铁硼材料.;液晶材料;
5、防弹衣、贫铀弹、不锈钢;
6、高温超导陶瓷、航天飞机、宇航服、合成材料、稀土材料;
7、交通标志和反光涂料、光导纤维、光缆
以下此表格可作为参考,但又不拘一格,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新材料
材料的名起源性质特点属性应用.发展方前景展望
称向
分工合作:
由于内容太多,对所有的同学来说,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以
上涉及的材料都查找清楚,为避免学生在自由组合过程中将一些比较内向的
同学遗漏,采取按教室里的座位分成6组可7组,由学生选出组长,每组认
领课题可以是上面的问题,也可以是与新材料有关的其李课题.指导学生利
用互联网、图书馆、音像、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收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资
料.选出全班总活动的主持人.
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同学汇报.可以借助幻灯片等软件的方式汇
报,可以用实物演示,可以演讲.每组成员汇报完毕,下面的同学可以提
问、.质疑-
评价的标准:评价可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可以设单项评
奖,也可综合评奖.或以学生选票的方式评出以下几种奖项.例如:材料最
详实的,讲解最深入浅出的(能让同学.听懂的),讲解最清楚的……
交流、学习
一学生做主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最后教师对整个活动
做简要概括.
资料的内容见媒体素材.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特设置以下表格,使学生更好
地完成任务.表格如下:
最佳组织最佳风采最佳制作最佳想象最佳深入最佳内容
组奖奖奖奖浅出奖丰富奖
1
2
3
4
5
6
7
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卷生物》课件
- 翼状胬肉护理措施
- 课件手机上可以做吗
- 红楼春趣课件张学伟
- 腹股沟嵌顿疝的护理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中英文课件)
- 医疗大设备销售技巧
- 蔬菜肥水一体化管理1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英文演讲提纲
- 梅城小学一日常规检查表-第-周
-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感觉器官
-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 教案 第15课 送货作业管理
- ISO软件开发全套文档质量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课件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
- 保护身体小秘密课件
- 安全教育水果蔬菜要洗净
-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