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绪年间担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曾说:“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吾兵部安得之。国家每遇战事,调派地方军队,一兵一卒一饷一粥,朝廷皆待之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A.绿营力量威胁国家安定 B.传统的军队体制已经瓦解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2.如表为1910年12月15日《申报》广告统计国家广告主题方式和内容英国汇通保险、制造汗衫的机器、自来火、润肺止咳药、粉蜜等招购保险、仪器、商品、药品等日本三井保险(水险、火险)招购保险其他国家补血圣药、卫生名酒、滋补树皮丸、保裕享茂洋行全面招购等招购产品、登门指导中国治痰止咳药招购药品材料主要表明了A.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B.民族企业对宣传重视不足C.中国企业的竞争形势严峻 D.西方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3.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鹫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种两人均认为A.政体亟须调整 B.西方技艺为末 C.纲常政教为本 D.不能仅学技术4.下面为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图(1300—1900年)。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加快意大利城市化发展B.长期的分裂和战乱阻碍法国城市化C.近代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殖民活动和工业化推动英国城市化5.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6.《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7.秦初并天下后,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宝座千世万世地传下去;汉王刘邦成为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A.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8.下图漫画的中间人物喻指美国政府,左侧人物是工人,右侧人物是雇主。NRA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英文缩写。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蓝鹰运动”有效地解决了美国的就业问题 B.NRA的出台标志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空前胜利C.国家通过直接干预调节企业关系与劳资关系 D.创作者对美国干预经济的模式持否定的态度9.读如图,对发生在图示①处的战役认识正确的是A.太平洋战争由此开始出现转折 B.美军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C.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D.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10.19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在华外资企业以“附股”的形式大量吸收华商资本。到90年代,“华商附股”累计总数已达4000万两以上,约占这些企业股本的一半。“华商附股”的大量出现A.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有利于新兴生产方式的引进C.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11.“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克服重重困难,在科技和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中国与美、日正式建交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12.下图是各种器物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过程,对照历史发展,图中(丁)最可能出现在A.夏代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3.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14.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15.《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旧俗16.西周统治者从殷周鼎革(改朝换代)中体验到“天命靡常”的历史哲理,进而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言论旨在A.消除天命神权对周代政治的影响 B.维护贵族集团内部的和谐C.强调周代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D.巩固仁政思想的主导地位17.19世纪60年代前期,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提出创办一个仿效西方的全国邮政系统,清政府没有接受。1896年,清政府正式开办了国立邮政——大清邮政,后设邮传部,接管全国邮政。这一变化反映出A.英国在侵华中占主体地位 B.近代化的趋势和时代要求C.中国近代通讯业开始起步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18.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的大事年表:与上述大事年表中序号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史实,正确的一组是A.宣政院、雍正帝、1860年 B.澎湖巡检司、康熙帝、1895年C.安西都护府、乾隆帝、1894年 D.行省、顺治、1901年19.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激起蔓延欧洲的宗教改革。如图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诉求(秤两段端分别为《圣经》和天主教皇)。其寓意为A.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和教皇的贪婪盘剥B.打破《圣经》对人性的精神禁锢和思想压制C.否定天主教会特权,通过个人信仰救赎灵魂D.阅读信仰《圣经》,但反对教会的繁琐仪式20.如表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 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 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21.下图为唐代主要诗人分布图,据图可知A.儒学复兴运动不断扩大 B.历史传统影响文化发展C.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D.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22.“从19世纪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23.1882年4月18日,达尔文病逝,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了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A.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深受牛顿经典力学的启发B.牛顿和达尔文分别在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赶走了神”C.达尔文是地位仅次于牛顿的英国科学家D.达尔文的科学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24.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针对的社会现实是A.百家争鸣,莫衷一是 B.春秋战国,长期战乱C.各国变法,律令混乱 D.经济发展,行业多元2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实现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C.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26.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A.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 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C.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 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27.下图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户农民的农地中,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从其得名的原因看,该青铜器属于()A.礼器 B.兵器 C.酒器 D.炊器28.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29.雅典妇女被允许参加宗教祭祀活动,有些妇女还担任了女祭司和女预言者的宗教职务。这一现象A.有助于缓和城邦内部矛盾 B.说明妇女参政地位得到改变C.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D.表明城邦统治基础得以扩大30.对下面时间轴呈现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③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⑤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③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材料一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疗卫生、妇婴卫生、卫生教育等,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大体而言,广义上的公共卫生行政事务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粪尿处理、道路清扫等环境卫生;医疗设施或对药品进行管理的保健卫生;还包括对卫生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教育的卫生教育以及对各种卫生数据进行统计的卫生统计等。狭义的公共卫生则指公共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及饮食品卫生等。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从英国开始,公共卫生立法开始成为欧美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材料二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由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局动荡的深层因素影响,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33.“中学”与“人学”材料一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娱;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严复《论世变之亟》1895年2月材料二非为天地人三学,则无以尽事理之悠久博大与蕃变也,而三学之中,则人学为尤急切。——严复《原强》1895年材料三曩者吾人以西人所知,但商业耳,火器耳,术艺耳,星历耳。自近人稍稍译著,乃恍然见西人之所以立国以致强盛者,实有其盛大之源。——严复《英文汉诂》1904年问题(1)材料一中“三纲”是指什么?(2)从材料一中概述西方是从哪些方面重视“人学”的?(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严复所言的西方“盛大之源”是什么?(4)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严复所持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除传统绿营之外,存在大量受地方控制的练军力量,反映晚清时期中央集权弱化,故C项符合题意;绿营力量是满清传统军事力量,并未威胁国家稳定,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传统的军队体制瓦解,排除B项;题干未明确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排除D项。故选C。2、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申报》外国产品广告数量远超中国产品,在方式和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形势严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B选项,排除;广告宣传不等于资本输出,D选项错误。故选C。3、B【解析】

根据材料,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伤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所以两者都认为西方的技艺为末,B项正确;材料中的两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员,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维护传统,A项错误;材料中两者的“纲常政教”是不同的,C项错误;D项是郭嵩焘的观点,错误。故选B。4、D【解析】

由图中所示可知,英国的城市化在15世纪中期超过法国,在17世纪中叶超过意大利并远远领先于欧洲大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由图示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意大利城市化在不断下降,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和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导致法国城市化缓慢,故B项不符合史实;由图示可知,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不断下降,故C项错误。5、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符合题意;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B不正确;C“普遍”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宋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这从实质上反映出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6、A【解析】

材料信息“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的餐饮业非常注重宣传,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故B错误;材料主旨是餐饮业通过宣传吸引食客,因此丰富市民生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突破时空限制,故D错误。7、D【解析】

材料中秦始皇的想法和刘邦的约定都是依照血缘关系维护君主对国家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并非治国思想,故B项不符合题意;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故C项不符合题意。8、C【解析】

美国政府用NRA即《全国工业复兴法》,把工人和雇主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该漫画意在宣传罗斯福新政通过直接干预经济,调节企业关系与劳资关系,C项正确;从这幅漫画中不能得出“蓝鹰运动”有效“解决了美国就业问题”的结论,A项错误;NRA只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措施,它的出台不是工人运动的胜利,B项错误;此漫画不能说明创作者对干预经济的模式持否定态度,D项错误。9、C【解析】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次战役后,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据材料关键信息“1942年、1943年”、“所罗门群岛”可以判断出是瓜岛战役,C正确;太平洋战争由此开始出现转折和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是在中途岛战役之后,AD排除;美军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联系是在1945年初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之后,B排除;10、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华商附股”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外资企业借助华商资本扩大对华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是华商借助人股外资企业投资新式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引进,故B项正确;列强短暂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排除C项;“华商附股”的形式,加剧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半殖民地化特征,不利于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排除D项。故选B。11、D【解析】

依据所学,文革期间我国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科技上,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外交上,1971年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④符合题意;①发生在1964年,此时还未开始文革,排除;③中美正式建交在1979年,文革已经结束,排除。D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2、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铁器开始使用,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这里的我备战区指的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从“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的信息可知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仍是片面抗战路线,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平型关大捷,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4、A【解析】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倡导求实精神,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先秦儒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没有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排除C项;经世致用思想与反对封建制度无关,排除D项。【点睛】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儒家思想在批判落后因素的同时,呈现出活跃的局面。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15、C【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在于释读材料,“《魏书•食货志》”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经济情况;“豪富”和“土地兼并者”不愿意这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实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十几倍。从经济情况、打击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这三条标准,综合判断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经济措施——推行均田制。故选C项。16、C【解析】

西周统治者以“天命靡常”来解释殷商的灭亡,以“惟德是辅”来说明周代统治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故选C项;西周统治依然是在利用“皇天”的影响,排除A项;宗法制以宗族血缘作为权力传承的依据,维护了贵族集团内部的相对和谐,排除B项;仁政思想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分析解答即可。17、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896年清政府创办了近代化的邮政系统,说明当时中国社会近代化趋势明显加强,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正确;A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早在1881年中国就已经引进了电话,C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D排除。故选B。18、B【解析】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84年康熙帝设立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占领,故答案为B项。元朝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今新疆等地,排除C项;1885年建省,是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19、C【解析】

从图片中可知,《圣经》重于天主教皇,表明否定天主教会特权,通过个人信仰救赎灵魂,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0、B【解析】

建国后,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到分歧再到不结盟,苏联解体后与俄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成为中苏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此后,分歧渐大,影响两国关系走向,进而影响两国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中苏分歧扩大后有对抗,但不是冷战,排除A;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体育一直高度重视,排除C;体育报道数量与实际发生情况不是一回事,排除D。21、B【解析】

图上反映出唐代诗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区,南方地区的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唐代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但中原地区长期以来都是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基础比南方要更为雄厚,可见历史传统影响文化发展,故B正确;儒学复兴扩大无法从材料推导出来,排除A;C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考查层次——识记;难度:难;考点:唐代文化。22、C【解析】略23、B【解析】

达尔文和牛顿在各自领域的成就都打击了宗教,因此选项B正确;两者之间并未有相互启发,排除A;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法拉第的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理论基础,选项D排除。24、B【解析】

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意思是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它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而言,故B符合题意;孟子的思想表达的是政治理想,而非针对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也不是针对律令混乱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C【解析】

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使英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其表现之一,但不属于最主要的,排除。26、D【解析】

依据材料“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增多,而邮政的创办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D正确;该做法对自然经济解体没有影响,A排除;大清邮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体制,B排除;收发中外信件不能推动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发展,C排除。故选D。27、A【解析】

据所学可知“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由此可知,这是一件祭祀用品,属于礼器,A正确。B、C、D错误。28、C【解析】当今国际局势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尚未建立。材料所述现象是“一超多强”格局下国际形势的表现,不是表明遭受巨大挑战。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有大国插手,反映了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局部战争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动荡;各类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出经济民主化的趋势。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29、A【解析】

雅典允许妇女参与祭祀活动及担任宗教职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邦在政治上排斥妇女引起的矛盾,A项正确;雅典妇女参与祭祀活动及担任宗教职务,并未改变其不能参政的地位,雅典的民主仍属于成年男性公民,排除B;雅典参政权属于男性公民,其不具有广泛性,排除C;允许妇女参与祭祀活动及担任宗教职务不代表妇女具有参政权,因此不能说明城邦统治基础扩大,排除D。30、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都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则,②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培根认为必须打破偶像,直接观察、研究自然界,并通过实验和科学归纳,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说明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④项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这些历史信息都没有体现上帝的地位和作用,①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科学给人类幸福的内容,《独立宣言》也不是科学成果,③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知识的作用;⑤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权利法案》传承: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创新: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或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核心要素君主立宪制,解释会在王上,主要侧重于政治制度的创新)(2)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合众国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或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或者民主共和制)。影响: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表现: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失败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专制传统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使得这种政体缺乏必要的条件;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解析】

(1)“法律文件”,由材料一信息“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理解”,根据材料一信息“(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角度理解传承;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角度理解创新。(2)“政治制度创新”,依据所学知识从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或民主共和制的角度概括。“积极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3)“具体表现”,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角度回答。“失败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社会性质、专制传统和封建思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以及不符合中国国情等角度分析。32、(1)特点:最早从英国开始;关注领域广泛,有广义、狭义之分;有立法保障等。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兴起;公共卫生问题突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工人阶级的斗争;近代科技的进步。(2)背景: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努力;治理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契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借鉴西方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等。意义:建立卫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卫生法律体系;培养了公共卫生相关人才;加速了近代社会转型等。【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可知,欧美公共卫生最早从英国开始;根据材料“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可知,关注领域广泛,有广义、狭义之分;根据材料“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可知,有立法保障等。原因:根据材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可知,欧美公共卫生兴起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开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共卫生与城市化兴起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共卫生之所以兴起,原因在于公共卫生问题突出;从政治制度角度看,公共卫生的兴起得益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和工人阶级的斗争;从技术角度分析,欧美公共卫生的兴起得益于近代科技的进步。(2)背景:根据材料“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可知,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之所以建立,得益于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努力;根据材料“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可知,治理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契机;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本身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从制度借鉴角度看,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对西方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的借鉴。意义:根据材料“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可知,建立卫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卫生法律体系;根据材料“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培养了公共卫生相关人才,加速了近代社会转型。33、(1)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社会政治、经济习俗、为学、自然与个人(对灾祸看法)(3)社会科学,或人学。(4)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多维度论述。能提炼出正确观点,并能对该观点产生的背景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和评价。(如:对观点本身的认识;对观点产生背景的认识;对观点影响的评价)示例:提出要革新图强,必须重视社会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