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3/39/wKhkGWWz3RiAYnSBAAKE6PtEXjk259.jpg)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3/39/wKhkGWWz3RiAYnSBAAKE6PtEXjk2592.jpg)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3/39/wKhkGWWz3RiAYnSBAAKE6PtEXjk2593.jpg)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3/39/wKhkGWWz3RiAYnSBAAKE6PtEXjk2594.jpg)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3/39/wKhkGWWz3RiAYnSBAAKE6PtEXjk2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聚龙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退色张皇望洋兴叹争妍斗艳B.翡翠朦胧相题并论造谣生事C.灰烬顷倒稍纵即逝痛心疾首D.彷徨疑虑震耳欲聋比比皆是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此次防暴演练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教职员工的防暴意识与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B.儿童在面对新的环境时,作为父母,要尽快地让孩子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C.经过激烈的角逐,小学语文队在这次比赛活动中表现出极强的团队精神,最终夺得第一名。D.90分钟后,一篇篇构思新颖、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便跃然纸上。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辩论是“智商”的交锋,也是“情商”的考验。站在辩论场上进行唇枪舌战时,既要耳聪目明、能言善辩,也要保持良好的仪态风度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文中的纪年历法,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就是俗称的“阳历”。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七岁的陈元方回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针锋相对的应对典型。D.“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4.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______A.你越要告诉自己真棒B.你越要告诉自己啥也不行C.你越要告诉自己要自信D.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5.默写填空。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春花烂漫春草青,美好的春色常见于诗人笔下。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这样写花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这样写春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从以两组名著题中任选一组进行答题。题组一:对于一匹来自远方的陌生慧马,它们也视之若自己的邻居,使它每到一处,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慧马保持着最高级的礼仪和文明,但并不拘泥于形式。它们并不溺爱自己的小马,却口传身授关于小马的理性教育。我注意到,我的主人灰马对邻居的小马也跟对自己的小马一样。它们之所以如此,是遵循大自然要它们热爱全体族类的教导,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有所区别,因为人群中自有德高望重的超人。(1)本文段选自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_(人名)。(2)本部作品还刻画了一种长相像人的动物,它们具有人类的____________性格特征。题组二:(1)《围城》的作者是______(人名)。(2)下列关于《围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主人公方鸿渐出生于破落的绅士家庭,他到欧洲留学,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辗转几地,获得了博士文凭。B.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来到三闾大学教书,并陷入了复杂的人人际纠纷当中。C.《围城》塑造了柔顺之下深藏机心的孙柔嘉,漂亮而有些矫情的苏文纨等女子形象,也讽刺了高松年、李梅亭等一群阴险、丑陋的人物。D.《围城》善于运用贴切生动而又形象精辟的比喻,语言警策幽默、新奇犀利,作品艺术感染力很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二、阅读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①临郡。引为功曹②,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各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③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④,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椽。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⑤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众人止之,翊曰:“视没⑥不救,非志士也。”遂倶饿死。①种拂:字颖伯,东汉大臣。②功曹,古代官职,官名。下文的明府、孝廉、上计椽,都是古代官名。③佞倖:以谄媚而得到宠幸。④申甫:拂之子。⑤困馁:困乏饥饿。⑥没:通“殁”,死。1.九(1)班学生学了这篇短文后,针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讨论的内容。小蔓:“季礼意其子相也”中的“意”字怎么翻译?小祎:这个字我一开始也不清楚,后来我查看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面有五个义项:A.心意,意图。B.怀疑。C.意料,猜测。D.同“抑”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E.yī(依)。通“噫”。叹词。我觉得应该选(1)________,因为(2)________。小蔓: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能帮我翻译一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这个句子吗?小祎:好的,我认为这个句子应该这样翻译:(3)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3.文章结尾说“视没不救,非志士也。”“志士”指的是有坚定意志和节操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塑造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翊的“志士”品格。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二)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①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②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③;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④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⑤取乎?”(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注)①兼金:好金,上等金。②镒:单位名称。③赆:临别时赠送的礼物。④未有处:指没有理由接受礼物。⑤货:动词,贿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此之谓失其本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C.舍生而取义者也引喻失义D.故患有所不辟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启之不受/非也了B.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C.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D.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4.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语言风格的认识。5.对待金钱问题,你从孟子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请结合语段(一)(二)简要谈谈。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面B.斗折蛇行斗:北斗星C.卷石底以出卷:弯曲D.凄神寒骨凄:凄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渔人甚异之B.潭西南而望太守归而宾客从C.不可知其源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D.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全文寂寥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心,实则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B.文中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近看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C.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D.文中小石潭景物的幽清与作者心境的清雅相映衬,抒发了作者对小石潭深深的喜爱之情。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今年4月10日,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终于让人们一睹黑洞的“芳容”。②黑洞是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它源自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推论,揭示了物理学中的极限。当恒星的核燃料耗尽,也就是恒星到达生命的尽头时,它们会膨胀,失去质量,然后冷却形成白矮星。但是炽热的天体中较大的,比如9到2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会随着一场大爆炸——超新星爆发而坍缩成中子星。本来恒星可以通过自身的核聚变产生持续向外的推力,以平衡恒星自身质量向内的引力。爆发后恒星的残骸不会再提供推力,但自身巨大的引力还在,就只能向内坍缩。当它持续坍缩,半径收缩到史瓦西半径时,黑洞就诞生了。③黑洞无法直接观测,科学家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它往往被其他明亮的物质包围,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到黑洞本身。看不见,并不完全因为它是“黑”的。在此之前,我们实际上能够观察到的黑洞,是视界以外的部分。天文学家通常不会尝试直接观测,他们要寻找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④以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命名的望远镜,专门观测不同天体发出的X射线。对于黑洞存在的最好证据就来自这里。在黑洞的引力下,吸积盘内物质落入黑洞的速度极快,物质之间的摩擦使它被加热至数十亿度的高温,从而发出辐射,这些辐射就包括有X射线。来自哈勃望远镜和甚大射电望远镜数据合成的图片,显示了来自20亿光年外,有银河系质量1000倍大小的武仙座A黑洞爆发出的喷流。人们认为喷流正从半人马座A中心的黑洞喷发出来。这些喷流供给了大量的辐射气体,而这些气体远远超出了可见星系的范围。这些喷流比星系本身还要长。天文学家记录了黑洞周围恒星20年来,围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运动的恒星数据。那些恒星在围绕一处“空白”以每小时1800万千米的速度运行。⑤虽然黑洞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天文学家仍想出了办法观测到它。传统的光学望远镜使用越来越大的光学镜面来观察宇宙中物体,但观测不到黑洞,于是天文学家用虚拟的方法把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变大,制成视界望远镜,搜集黑洞发射出的射电波。科学家得到的是黑洞发出的射电波数据,要把它们还原成一个可视化的图片非常困难。观测10天,分析两年,最终得到了这张黑洞照片。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睹黑洞的‘芳容’”,表现了人们想看到黑洞真实形象的急切心情。B.包围黑洞周围的明亮物质产生强大的引力使得我们很难看到黑洞本身。C.首张黑洞照片问世之前,人类看不见黑洞,能看到的是视界以外的部分。D.科学家通过视界望远镜获得射电波数据还原成图片,让人类终“见”黑洞。2.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要说明。3.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疫苗①十八世纪末,免疫学之父、英国医学博士爱德华·琴纳证实,接种牛痘疫苗能够让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能力。这为免疫学的开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者毒素、酶、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生物制品,通过人体接种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vaccine)一词就来源于当时最大规模的用牛制备的疫菌——牛痘苗(vaccine)vacca是指牛的意思,vaccine成了人类为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的贡献而创立的术语。③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菌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④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疫苗是将微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备而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其工作原理是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没有伤害力的病源微生物(或代谢产物)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微生物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伤害。⑤疫苗使人类健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人类抓住了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除了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之外,在预防传染病和降低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没有任何其他手段能够同疫苗接种相媲美。疫苗成就了人类医学历史的传奇。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⑥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率不断上升,从而大大抑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展。通过接种疫苗,我国消灭了天花,并且自1995年以来没有了本土脊灰病例,麻疹、甲肝等传染病降到历史最低水平。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疫苗的研发也被大力推进。疫苗,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人类抗击疾病的重要武器,在未来人类健康事业中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1.本文围绕“疫苗”这一说明对象,依次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工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这段文字如果要放在上文中,你认为放在那钱中比较合适?请说说理由。近年来,我国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五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892年的9.67%降至14年的0.32%,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万人。三、应用12.班级要开展“英雄英雄”专题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解读英雄《现代汉语词典》里“英雄”一词有这样几个义项: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请仿照示例,写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解读以下任一英雄,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性格。A.《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示例:英雄花木兰突厥入侵,家无适龄男性应征,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身披铠甲,征战疆场,英勇隐忍,战功赫赫;她凯旋归来,不问功名,不求利禄,选择了回家做一个普通女子,既勇敢坚韧为家为国有担当,也柔软妩媚淡泊名利真性情,她就是英雄花木兰。活动二:致敬英雄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4月1日,30名扑火人员被确认不幸牺牲;4月2日,遇难的30人名单公布。某网站发起了“向扑火英雄致敬”的悼念活动。请你用一两句话向凉山森林火灾遇难的英雄们表达你的悼念和敬意。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夏天款款而来,我们接触到盛夏的气息;电影频频热播,我们接触到了电影的魅力;风雨姗姗而至,我们接触到了自然的恩赐。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的人和事,在这些人和事中,总会有我们亲密接触的,你最亲密的接触又是什么呢?请以“我与的亲密接触”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字形。A:退色——褪色。B:相题并论——相提并论。C:顷倒——倾倒。故选D。2、D【解题分析】
A.缺主语,去掉“通过”;B.词语顺序颠倒,改为:在儿童面对新的环境时;C.搭配不当,将“表现”改为“发扬”。3、B【解题分析】
B项错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文中的纪年历法,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是帝王年号纪年法。4、D【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选用的能力。要分析好“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一句,说的是是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做法。由此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所以当“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整个句子说的是要有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自卑,也不骄傲。故选D。5、(1)非宁静无以致远(2)黑云压城城欲摧(3)无言谁会凭阑意(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致”“摧”“阑”“酥”等字词的书写。6、题组一:(1)《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斯威夫特)(2)贪婪、嫉妒题组二:(1)钱钟书(2)A【解题分析】
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格列佛游记》《围城》有关的文学常识。题组一:(1)文章内容选自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2)格列佛在慧骃国见到一种长相像人,名叫“耶胡”的动物。“耶胡”有类人的外表,但面目可憎,行为举止反映了自身最野蛮和原始的欲望,不懂得克制,性格贪婪、嫉妒。题组二:(1)《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2)A关于《围城》的说法,不正确。“终获得博士文凭”错,方鸿渐是买了个假博士文凭回国。二、阅读7、1.(1)C(2)因为上文讲到刘翊和张季礼是在途中偶然相遇,原先并不认识;刘翊把自己的车让给张季礼后,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就离开了。所以张季礼对刘翊的身份是猜测,解释为“猜想”更合理。(3)(种拂)于是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2.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3.(1)淡泊名利。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把车让给因寒冻而车坏被滞留的张季礼,却不告知姓名策马离开;(2)不畏权贵。不肯屈从朝廷的任命;(3)志向坚定。帮种拂解决有关生死祸福的事后,因耻于利用这事来获取功名而推辞了种拂的举荐;(4)乐善好施。调任陈留太守,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5)扶危济困。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将死者收殓;(6)舍生取义。途中不忍抛下窘困饥饿的故交,杀自己所驾的牛給他充饥,致使自己一起饿死。【解题分析】1.(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意”,意料,猜测。(2)然后结合上文“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分析原因即可。(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乃”,于是;“举”,举荐,推举;“不就”,没有接受。2.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这时贼寇非常猖獗,交通阻隔,很难通过。故可断句为: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结合“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得出:淡泊名利;结合“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得出:不畏权贵;结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得出:乐善好施;结合“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得出:扶危济困;结合“‘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倶饿死”得出:舍生取义。然后综述即可。【题目点拨】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刘翊,字子相,是颍川颖阴人。家中世代产业丰足,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刘翊有一次在汝南旅行,陈国有位叫张季扎的人要到远方赶赴老师的丧礼,不料遇上寒冰,车子坏了,所以停留在道路上。刘翊见到后说:“你千万要去参加丧礼,马上启程尽早到达。”立即下车,将自己的车子给了张季托,而且没有说自己的名字,骑上马便走了。张季扎猜想他可能就是传闻中重徳重义的刘翊,事后他特意到颍阴,想要将车子还给刘翊。刘翊知道后关上门,让人说自己出去了,不同张季扎相见。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的任命。河南种拂到颍阴任职,举荐(他)做功曹,刘翊认为种拂是名公的儿子,接受了举荐。种拂清楚刘翊择时而出仕,非常敬重他。阳翟黄纲倚仗程夫人的势力,想要把山泽占为己有。种拂召见刘翊,向他询问:“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在皇帝的身边,不顺从(他们)就恐怕被怨恨,给了他们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刘翊说:“不把名山大泽作为封地,就是为了百姓。郡守听从了他的要求,您就遭遇成为谄媚的人。如果因此而遭受灾祸,你的儿子申甫,将会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种拂听从了刘翊的建议,于是没有给他。接着,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举荐。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同乡及宗族人中贫穷的人家,死了就替他们筹备殡葬事宜,孀居或丧妻的就帮他们操办再嫁或再娶。汉献帝(刘协)迁都西京后,刘翊被举荐为计掾。这时贼寇非常猖獗,交通阻隔,很难通过。刘翊就晚上出发,白天休息,才到达长安。皇帝下诏表彰他的忠诚、勤勉,特任命他做议郎,调任陈留太守。刘翊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了。出了函谷关几百里地后,刘翊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刘翊于是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将死者收敛了。走了一段路,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大家都曾劝阻他,刘翊说:“见死不救,这可不是有志之士啊!”后来,刘翊同那些人竟然都饥饿而死。8、1.D2.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3.C4.①选取“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层层分析,逐步深化;②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节奏感强,富于气势,词锋犀利;③善用比喻(类比),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喻“生”与“义”,生动形象,含义丰富,富有文学趣味。④“一箪食,一豆羹”三字短语起始,节奏加快,情绪高昂,在对比说理之后,转为铺排,最后推演出汪洋恣肆的议论,排山倒海的质疑,气势充沛,议论犀利。⑤善用反问,增强气势。5.示例:文段(一)告诉我们,要反对不顾礼义而贪求金钱的做法。文段二告诉我们,不能接受不正当的馈赠,君子不能被金钱收买(或:对待别人的馈赠要有原则,既不贪图钱财,也不故作清高,才是真正的君子风范)。【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加”分别为“好处”和“虚报夸大”;B.选项中的“谓”的意思分别为“是”和“认为”;C.选项中的“义”分别是“正义”和“公正合宜的道理”;D.选项中的“患”分别是“祸患,灾难”和“祸患,灾难”的意思。故选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乡(通‘向’,从前)、而(却)、穷乏者(穷人)、得(通‘德’,感激)、为(做)”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的意思是: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故答案为C。4.试题分析:考查对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鱼,我所欲也》这篇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首先,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这句话本来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既引出了本文的论点,又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再者,文章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进行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让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成理即可。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得到的启发。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对待金钱的态度——接受要有原则。从这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启发。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一)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二)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家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9、1.C2.B3.C【解题分析】
甲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年代: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往西。B:像北斗星一样。D:使……感到凄凉。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B项,意思分别是:表修饰/表承接。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均为代词,代指某事物。C:均可译为“他(它)的”。D:意思都是“因为”。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项形似写景,实则写心。B项“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D项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文内容,而且要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0、1.B2.(1)较大恒星随着超新星爆发而坍缩成中子星;(2)爆发后恒星残骸失去推力,因自身引力而向内坍缩;(3)持续坍缩到史瓦西半径时,形成黑洞。3.(1)吸积盘内物质落入黑洞产生了X射线;(2)黑洞爆发的喷流比星系本身还长;(3)恒星围绕“空白”处高速运行。【解题分析】1.B项“包围黑洞周围的明亮物质”错误。第③段原文: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它往往被其他明亮的物质包围,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到黑洞本身。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的梳理。阅读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第②段中“9到2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会随着一场大爆炸——超新星爆发而坍缩成中子星。爆发后恒星的残骸不会再提供推力,但自身巨大的引力还在,就只能向内坍缩。当它持续坍缩,半径收缩到史瓦西半径时,黑洞就诞生了。”来作答。3.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本题可由第④段中重点语句“在黑洞的引力下,吸积盘内物质落入黑洞的速度极快,物质之间的摩擦使它被加热至数十亿度的高温,从而发出辐射,这些辐射就包括有X射线。”“这些喷流供给了大量的辐射气体,而这些气体远远超出了可见星系的范围。这些喷流比星系本身还要长。”“那些恒星在围绕一处“空白”以每小时1800万千米的速度运行。”概括作答。11、1.疫苗的概念与名字的由来;疫苗的起源与发展;疫苗的制备和原理;疫苗的意义和作用。2.举例子。列举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过预防接种疫苗使传染病死亡率降低,具体说明了疫苗使人类健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人类抓住了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3.放在第⑥段中合适。这段文字主要列举了我国近年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后所取得的成就,与第⑥段所说明的“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率不断上升,从而大大抑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展”相一致。【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文章围绕说明对象“疫苗”,依次介绍了:②段写了疫苗的概念,③④段写了疫苗的起源和发展,⑤段写了疫苗的原理,⑦段写了疫苗的意义。据此理解作答。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壁挂红外探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教学大纲
- 2025至2031年中国UV光白内闪镀膜镜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KA培训课程》课件
-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商务英语教学课件cha
-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课件
- 《达乐堂公司介绍》课件
- 《卡普里岛》课件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清洗消毒保养及注意事项解读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及收费标准
- 堤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PIM BSCM__v3_0_VC(课堂PPT)
- 常用的螺纹底孔及公差规定
- 会议审批表模板
- 空调线路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