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概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概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概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概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1.质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事物的质是客观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又是多方面的。例如,一个人既有自然属性方面的质,也有社会属性方面的质,还有思维属性方面的质等等。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事物的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认识事物的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质的。在事物多种多样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本质属性的有无直接决定着事物的质,而非本质属性的消失,那么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根底,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2.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和速度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别离。理解事物量的规定性,要注意两点:第一,量的规定性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质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事物失去了自己的质,该事物就变成了他事物。量的规定性那么不同,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事物的质。第二,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内涵的量标志质的程度,如温度的上下、颜色的深浅、硬度的大小。外延的量标志质的规模,如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质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量那么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从量上区别开来,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根底、是前提,由质到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根底,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到达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那么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原那么。3.度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那么,不能主观随意地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二〕开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局部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量变表达了事物开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量变有两种形式: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成语都表达着数量变化和场所变更引起质变的情形。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事物的质变有两种根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所谓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如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原子弹爆炸等;社会生活中的暴力革命和战争等。所谓非爆发式飞跃,是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比方物种的演变;从猿到人的转化;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根本改变;通过开展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变不兴旺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等等,都属于非爆发式飞跃。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开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就构成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开展过程。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开展的质量互变规律。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的变化积累起来,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防止地引起质变。量变规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说,任何事物的量变都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实现了质变以后,在新的根底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这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质变同样也可以引起量变。质变把量变的成果稳固下来,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开展。所以,质变是事物开展的决定性环节。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局部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量变过程中的局部质变,又分为阶段性局部质变和局部性局部质变两种情形。所谓阶段性局部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开展呈现出阶段性。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而是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量上迅速扩张,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开展的最根本的状态,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质量互变原理揭示了事物开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那么。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须脚踏实地。另一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要反对急躁冒进、陷于空想。【典型真题】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存在和开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B使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C事物在与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质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答案】D【解析】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物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它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故正确答案应为D。四、否认之否认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揭示了事物开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根本规律的综合表达。〔一〕肯定和否认1.肯定和否认〔1〕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认两个方面。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所谓否认是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如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就是维持其物种不变的肯定方面,变异那么是促使物种变化的否认方面。〔2〕肯定和否认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趋势。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认方面的统一体。当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它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状态;当否认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实现旧质向新质的飞跃。〔3〕肯定和否认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既没有离开否认的肯定,也没有离开肯定的否认。肯定中包含着否认,否认中也包含着肯定:死亡是对生命的否认,但在生命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所谓不破不立,即在“破〞中就包含“立〞的因素。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认观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认观即辩证的否认是事物开展的环节和推动力量,是唯物辩证法批判的革命实质之所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认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认观的内容:〔1〕辩证的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否认不是来自外在的力量,而是根源于事物固有的内在矛盾。就是说,否认是事物内部包含的肯定方面和否认方面矛盾运动的结果,〔2〕辩证的否认是事物开展的环节。事物的开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质变,只有经过否认,新东西代替了旧东西,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开展。〔3〕辩证的否认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对旧事物根本性质的否认,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认其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存其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吸收并改造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所以,辩证的否认又表达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4〕辩证的否认其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认作为开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就是说,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又保存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因为有克服,旧事物才会开展成为新事物;因为有继承有发扬,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才有联系。〔二〕否认之否认1.否认之否认事物的辩证否认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开展经过两次否认和三个阶段,两次否认即对肯定的否认和对否认的否认;三个阶段即肯定、否认、否认之否认。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认方面两种因素。事物的肯定方面开始时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保持着事物的性质和存在,这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通过双方的斗争,否认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事物就实现了第一次否认,由肯定阶段开展到了否认阶段。在否认阶段,新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新事物中的肯定因素和否认因素又展开剧烈的斗争,其结果必然是否认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产生出更新的事物,事物就实现了第二次否认,即否认之否认,事物因此就由否认阶段进入到否认之否认的新阶段,即第三阶段。事物开展的这种形式显示了事物自我开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认〞,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到达原来的出发点〞的否认。2.否认之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开展和自我完善事物的开展由肯定到否认、再到否认之否认,在更高阶段上到达原来出发点的辩证过程,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开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通过两度否认,既保存他们各自的积极因素,又克服他们各自的片面性,真正到达肯定方面与否认方面的对立统一,使事物在自我运动过程中自身得到充分的开展。3.否认之否认是事物开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开展由肯定到否认、再到否认之否认,在更高阶段上到达原来出发点的辩证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否认之否认规律揭示了事物开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在开展中的每一次否认,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都是一次“扬弃〞,都舍弃了以前过时的和消极的东西,保存和发扬了其中积极的成果,并增加了新内容。其次,否认之否认规律又揭示了事物开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事物在其开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认,这种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无限开展。然而,这里的“回复〞,并不是真的回复,而仅是某些特点的回复,是在高级阶段上的回复。事物经过这种运动,就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开展。因此,事物的开展过程总体上看,总是表现为周期性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开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不完善的,相比之下,旧事物总是比较强大和比较完善的,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旧事物总是要竭力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和曲折的过程。第二,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的开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4.否认之否认规律的意义否认之否认规律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坚持辩证的否认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2〕辩证的否认观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那么。它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