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或“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因此,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要注意三个考查角度,即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鉴赏诗歌形象
-------景物形象知识回顾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一、人物形象二、景物形象三、事物形象
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其他人物。(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偏重咏物的诗歌)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何为“景物形象”?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的二大题型:一是画面描述二是意境赏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画面描述高考对画面的考查角度:
1、概括画面内容;
2、体会画面氛围;
3、把握画面表达的情感;
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赏析画面应注意: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类型术语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壮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景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1._______________
比喻的作用为更形象生动;比拟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的形式美。2.___________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各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3.___________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回忆的、梦中的、设想未来的情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想的感伤。
5._________________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6.___________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绘。虚实结合色彩渲染(绘色绘声绘形或多种感官相结合)观察角度的变化白描工笔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高考示例
此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共同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3.用一句话总体概括画面(一般采取“何时何地怎样的景象(画面)”的格式)4.联系上下句、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答题步骤】①抓景物、展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点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表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19一般表达式
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象/事件)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相关诗句内容),营造了(2个双音节词)氛围,表达了诗人/抒情主人公因(何事/何景)产生的(何种)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至少包括两项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意境赏析弄清概念: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形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诗人与意象合而为一)
意象=物象+情意意象类别:1、植物类: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2、动物类:杜鹃、乌鸦、大雁、青鸟、蟋蟀、蝉、猿、燕……3、乐器类:笛、羌笛、琵琶……4、自然类:白云、明月、水……5、场所类:西楼、长亭第一,不同的意象表达同一类思想感情
一、忧愁类意象
“忧愁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的客观物象,或睹物愁生,或寄愁于物,或借物抒愁。细雨、烟雾梧桐杜鹃寒蝉水芭蕉羌笛、胡茄丁香猿啼乌鸦
二、思念类意象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月亮
柳鹧鸪鸿雁南浦、长亭芳草
浮云
三、爱情类意象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莲
鸳鸯
燕
鱼
四、节操类意象所谓节操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现高尚品质的物象,或赞美,或自况。菊花梅花松蝉第二、同一意象表达不同思想感情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郭绍兰《寄夫》)“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怀金陵》)“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一、燕子(1)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2)“鸿足传书”的传说承担了“信使”的使命。(3)集体迁徙,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二、鸿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三、登高(登楼,登台)(1)登楼远望,漂泊异地的文人免不了愁从中来。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2)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四、日暮(夕阳)(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5.蒙太奇般的意象组合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再如,杜鹃、猿鸣常传达凄凉之境都是与他们的声音有关。3.联系全篇,宏观把握。4.掌握一些营造意象的方法。2.以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知识积累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象——境——情意境=意象+氛围类型术语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奇伟诡谲,含蓄深幽,空灵高远。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肃杀凄凉。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邈远。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意境特点常用术语】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趣谈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备考策略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选取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备考策略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选取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备考策略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主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备考策略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备考策略
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例3: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答: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1)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2)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例4: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2)乐景衬哀情例5:谢亭送别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分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总结:备考策略(意境类)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3)分析景物,体会情感三个环节:绘景——析境——悟情注意景和情的关系:乐景—乐情乐景—哀情答题思路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本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衣物柔顺剂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荠蓝油市场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锆行业前景趋势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矿物棉市场营运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波兰数学奥林匹克(第二轮)试题
- 2025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字文化与创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美术学院《中小学教学名师论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办公技能训练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 螺纹牙强度校核计算
- 技术规范书柴油发电机组
- 青岛科技大学成人大专《工商企业管理实训报告》
- 低钾血症最新版本最新课件
- 兽医外科手术学与兽医外科学章节测试及答案
- 2023年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92-2021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
- GB/T 39235-2020猪营养需要量
- GB/T 30799-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
- 染厂公司简介(4个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