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C.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 D.急需要建立统一战线2.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ModernTimes(现代)时,一般泛指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有时,西方学术界也特以latemodernTime(后现代)或ContemporaryTime(当代)来表征当代(当前)时期,需要指出的它从属于ModernTimes的长时段。()A.文明史观 B.近代化史观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3.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般妇女讲话非常漂亮,如‘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不接受’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这表明当时A.国民革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B.抗战动员提高了民众的觉悟C.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D.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不断扩大4.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A.孟子和王阳明 B.荀子和朱熹 C.董仲舒和顾炎武 D.董仲舒和朱熹5.约喻·L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A.美、苏两国对冷战的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B.冷战实际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C.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6.一名女子说:“我不知道我算是哪国人,我的祖父因为信奉新教,被教区神父处罚终身苦力;我的父亲被老爷打成跛子;我的丈夫从军去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帮谁打仗。”有人批评这名女子的丈夫及家人愚蠢,竟然为剥削他们的国王、贵族、教士作战。根据这段资料的内容,该女子最可能生活在A.15世纪初意大利的庄园 B.16世纪末日尔曼北部城市C.17世纪英国的港口农村 D.18世纪末法国中部的小镇7.201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并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此过程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B.为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准备C.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D.通过完善法律文件保障和推动对外开放8.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9.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写就的史学著作是A.《史记》 B.《汉书》C.《资治通鉴》 D.《四库全书》10.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认为,“正是那场在大西洋岛国最先迸发、然后蔓延到整个欧美世界的技术、经济变革,开启了人类新文明的大门。”这一“新文明”与中华文明首次发生激烈碰撞是在A.十八世纪上半期B.十八世纪下半期C.十九世纪上半期D.十九世纪下半期11.1939年,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办事机构。这些措施反映了美国A.政府机构改革适应经济发展需求B.国会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C.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紧缩政府开支D.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12.春秋时期,“工商食官”逐渐被冲破。一批新兴私营工商业主逐渐拥有庞大资产,“贵"的阶级外,又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这一变化促成社会结构由贵贱等级转向为A.城乡之间的国野之分 B.地主和农民的阶级鸿沟C.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 D.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13.1952年,刘少奇致信斯大林阐述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如表为信中关于各阶段工业生产总值(不包括手工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见,该设想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4.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A.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D.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15.历史上“上海曾作为苏州的‘卫星’城被称为‘小苏州’”,而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州反而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被称为‘小上海’”。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内河航运的衰败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C.上海是近代最早的商埠之一 D.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唯一因素16.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C.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17.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1953年

1979年

1995年

2009年

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8:1

8:1

4:1

1:1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13.26%

18.96%

29.04%

46.6%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18.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专制主义B.人文主义C.霸权主义D.理性主义19.有人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最终完成20.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这种状况引发的最终结果是A.爆发“光荣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制定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C.导致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D.推动宪章运动,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2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如果要进行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应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址——威海卫海军纪念馆——天津义和团遗址B.圆明园遗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国远征军纪念馆C.武昌起义纪念馆——上海“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延安“七大”会址22.“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颁布上述法令的俄国领导人是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戈尔巴乔夫23.伯里克利为了牵制邻邦斯巴达,要求郊区农民举家搬到雅典卫城居住。有剧作家将此事创作成喜剧,把伯里克利刻画成一个长了山羊角的妖怪进行嘲讽,但他并没有遭到报复。据此可知,当时A.直接民主制导致权力滥用 B.民主政治有利于文化发展C.喜剧创作服务于城邦政治 D.执政者素质决定社会生态24.20世纪20年代,汉口的对外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输入品主要限于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如煤油、用电设备等。那些中国能生产的且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品越来越多地拒之门外。这表明A.中国的轻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B.中国经济格局开始发生改变C.列强经济侵略受到一定抵制 D.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25.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26.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到了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和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27.历史发展的链条并非光滑平直,而是由一个个节点串连。1945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年,中国A.赴美参加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各党派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8.192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A.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B.民主革命的要求C.国共两党分歧日益消除 D.民族主义的趋向29.从当时的形势看,新的人民革命正在酝酿。而英国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阻碍,一旦出现新的人民革命,虽然可以解决詹姆士二世统治的问题,但将会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和动荡,危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材料意在说明A.宫廷政变方式的明智性 B.“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力来源C.“光荣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的利益30.苏格拉底认为选举是一项技能,不是随意的直觉,就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需要人们系统地学习,让没有学习过的人去选举,就像让他们在暴风雨中操纵航向萨摩斯岛的三层划桨战船一样不负责任。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否定公民大会的作用 B.意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C.支持实行代议制民主 D.反对精英政治和贵族政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根据雅尔塔协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韩国成立之后,美国和苏联相继撤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韩国长期合法驻军权。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韩关系总体趋向缓和,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故坚持在韩国驻军,并不断要求韩国增加驻军费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停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拒绝撤军。——摘编自李华《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韩国驻军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在韩国驻军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瘟疫爆发频繁,往往伤亡惨重。为了做好灾前预防,明王朝设有专用救灾的预备仓制度,疫灾发生后,可以起到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减轻灾民负担的作用。对各地出现的疫情,官员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灾区,认真勘察灾情并如实报告。在疫情较轻微的时候,官方只免费向民众施药。在疫情很严重的时候.往往饥荒相伴,官方常常施药和施粥相结合。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病死者众多,明朝还创建义家组织助葬,并且疏散大量聚集的工匠、夫役、军队等,降低其密度,减少聚集时间,改善卫生环境,以减少疫情。除此之外.明代在中央设太医院,地方设惠民药局,分工合作,各司所职。政府和医家还重视瘟疫研究.出现了如《痘疹心得》、《瘟疫论》等大量瘟疫防治的医书。明代的民间救助在应对瘟疫灾害时,也常表现得较为活跃。除却亲属社会关系之外.非亲属中的同年、同乡、邻里、朋友、同僚、主客等社会关系,以及各种慈善和救济组织在疫灾教助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政府对灾后重建也比较重视。采取安抚政策.抚恤灾民.包括量情减轻或减免地方赋税、徭役、军役负担、赎还被卖男女、制止疫区犯罪、移民到疫区、招抚流民复业等等。——据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等整理材料二1439—1640年间,英国伦敦是当时欧洲鼠疫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15世纪末期英国的防疫组织很不完备.措施也显得零乱分散.大多数是效仿其它国家的做法,防疫成效不大。16世纪以来,都铎政府的防疫立场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相关机构来组织防疫。1578年以前,防疫措施主要由各郡自行制定。为了便于集中管理、统一指挥防疫工作,英国议会通过了“关于被瘟疫感染人群的管理法案”。根据法令.郡治安法官全盘负责所在地区的防疫工作;各教区牧师、济贫理事会同看守人、检查人、监督人等定期(每周)向治安法官递交疫情报告;郡治安法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疫情和应对措施,并及时将疫情材料整理后汇报枢密院,以便中央及时掌握国家的疫情动向。在严酷的防疫斗争中,英国的防疫预警机制逐渐形成。英国政府还比较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乞丐流民问题。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将“普通税”作为济贫基金,对乞丐和流民进行救济,这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此外,英国政府还颁布了《济贫法》、《习艺所法》等一系列法案,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在英国政府和民众紧密配合之下,17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各地所发生的瘟疫明显减少。——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防疫"对策》(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应对疫灾措施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防疫对策的演变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33.材料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日益高涨,英国首相艾德礼不得不于1947年2月20日宣布,至迟将于1948年6月把政权交给印度人。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3月24日,蒙巴顿接替魏菲尔出任印度总督,6月3日发表了英国政府称之为“印度独立法”的新宣言,即“蒙巴顿方案”——摘编自《难灭的硝烟世界战争史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巴顿方案”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蒙巴顿方案”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漫画反映“苏维埃政府”要革除选举中的“贪污”行为和“官僚”做派,说明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故C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1933年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当时国共关系破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观的了解和运用。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材料中核心词语:近代、现代、当代,故此判断为B项近代化史观。3、D【解析】

材料中的“‘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特点,农村妇女也能在谈话中使用,说明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在农村不断扩大。故答案为D项。这一变化与国民革命无关,排除A项;“土豪劣绅”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用语,抗战时期为了巩固统一战线已不再使用,排除B项;C项“成为时代主流”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出现的变化,排除。4、D【解析】

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朱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因此D正确;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A排除;荀子强调的是礼法并治,B排除;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C排除。故选D。5、D【解析】

据材料“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可知斯大林的这种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D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斯大林的责任,而没有体现美国,A错误;据材料“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B片面;据材料“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可知,C说法与题意不符。6、D【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我的祖父因为信奉新教,被教区神父处罚终身苦力”可知这个时候新教已经出现,只是在题干这个女子所属的地区是旧教势力较强大的地区,所以才会受到旧教势力的迫害,故A项在时间上与题意不符;B、C所属的区域均是新教势力较强的地方,故不会出现题干材料中的现象。由材料“……竟然为剥削他们的国王、贵族、教士作战”可知,该地区属于阶级差别非常严格的社会,故D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近代政体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7、D【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故选D。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即已标志着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排除A;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准备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国在21世纪初即已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排除C。8、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D选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包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B、C选项错误。9、A【解析】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这一体例,选项A正确;《汉书》中没有世家,而且以志代书,选项B排除;选项C是编年体史书,排除;选项D是大型丛书,不是史学著作,排除。10、C【解析】

据材料“在大西洋岛国最先迸发、然后蔓延到整个欧美世界的技术、经济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体现了这一“新文明”与中华文明首次发生激烈碰撞,故C正确;十八世纪上半期、十八世纪下半期、十九世纪下半期都不是1840年的范围,故AB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在大西洋岛国最先迸发、然后蔓延到整个欧美世界的技术、经济变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鸦片战争的背景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美国措施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为了使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有其他措施,这些措施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可得出这些措施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到国会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改革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述的改革是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但材料没有涉及到紧缩政府开支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措施,没有涉及到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故D选项错误。12、C【解析】

据材料“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可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食官”逐渐衰落,促进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工商食官”的衰落,与城乡之分无关,A项错误;地主和农民阶级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而出现,B项错误;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早已存在,D项错误。13、C【解析】

国营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优势的情况下,195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C项正确;1952年时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A项错误;国营经济在工业中占主导的情况下,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力,不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超越,也不是在照搬苏联的建设模式,BD两项错误。14、D【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因此D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不是发展;B选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15、C【解析】试题分析:从小苏州到小上海,上海于20世纪20~30年代获得发展。因上海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并程度更深。故选C。内河航运的衰败影响最深的是长江沿岸的城市,而非上海;B项错误,在近代民族工业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很薄弱,不足以支撑一个城市的繁荣;D项明显错误,说法太绝对。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点评: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这也使得中国近代的城市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16、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不论是人民公社还是改革开放,都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D正确;人民公社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排除;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不是与时俱进,B排除;人民公社反而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排除。故选D。1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图中数据反映的是农村人大代表与城镇人大代表比例的变化,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无关,故D项不能说明,符合要求。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以及它们的人大代表数额的比例情况来看,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所以A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反映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所以B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到2009年城镇人口比例占据了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所以B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祖国统一·新时期的政治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的成就18、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根据所学知识答案应该是理性。A选项,专制主义是启蒙思想的对立面,故排除;B选项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故排除;C选项,与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相违背,故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19、D【解析】

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德国“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D正确;A是巨变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0、C【解析】

从材料中的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进入国家政权,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本家的政治权力,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正确;从材料“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可以看出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议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说明已经进入君主立宪时代,“光荣革命”时间是1688年,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不是说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排除D。21、D【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实地考察的路线应该是与中国共产党活动有关的。井冈山是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在革命紧急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5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都与中共建设有关,故答案为D;虎门销烟是1839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11年武昌起义都早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颁布该法令的俄国领导人是亚历山大二世,故B正确;彼得一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23、B【解析】

虽然遭到嘲讽,但伯利克里并没有进行报复,说明在当时的民主制下作家得到了宽松的创作环境,民主政治有利于文化发展,故选B;“权力滥用”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该剧作家创作的戏剧是嘲讽伯利克里,并不是服务于城邦政治,排除C;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和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24、C【解析】

20世纪20年代,对于中国能够生产其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货品越来越多的被拒之门外,说明中国开始有选择的进口外来商品,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故选C;中国的轻工产品物美价廉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材料内容不涉及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排除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是在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已经不是黄金时期,排除D。故选C。25、A【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26、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三类。平民既是才干优异,也不可能受封,故B符合题意;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这三者都会被封为诸侯,故ACD不符合题意。27、B【解析】

材料中时间是1945年,在这年留下历史进程中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抗战的胜利,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B正确;中国于1944年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A排除;各党派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是在1946年,C排除;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在1947年,D排除。故选B。28、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减租减息的规定对发动农民反对土豪劣绅,打倒军阀,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起到重要作用,体现了民主革命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国共两党的要求,“普遍”一词无法得出,A选项错误;两党分歧并未日益消除,C选项错误;这些规定与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主义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故选B。29、A【解析】

依据材料“一旦出现新的人民革命,虽然可以解决詹姆士二世统治的问题,但将会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和动荡,危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来看,材料表明了光荣革命对英国的保护,因此该方式是明智的。A正确;材料未体现国王权力来源的改变,B排除;材料主旨是表达光荣革命的积极之处,而不是不彻底性,C排除;材料信息表明光荣革命维护了资本主义的利益,D排除。故选A。30、B【解析】

依据材料“让没有学习过的人去选举,就像让他们在暴风雨中操纵航向萨摩斯岛的三层划桨战船一样不负责任”并结合雅典的民主政治来看,苏格拉底是对雅典这种将国家交给那些缺乏真知灼见的人,实行直接民主的选举方式是不赞同的。B正确;材料只是对选举这种方式的不赞同,不代表苏格拉底否定公民大会,A错误;材料只涉及反对直接民主的选举,未体现苏格拉底支持代议制民主,C错误;材料不涉及苏格拉底对精英政治和贵族政治的态度,D错误。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朝鲜半岛地理位置重要;两极格局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美韩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维护世界霸权。(2)不利于亚太地区和平;导致朝鲜半岛人民的反美情绪上升;增加韩国人民经济负担;不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美国推行亚太战略。【解析】

(1)据材料“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可知朝鲜半岛地理位置重要;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美苏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可知两极格局的影响。据材料“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共同防御条约》取得合法驻军权”、“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等信息可知美韩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维护世界霸权。(2)据材料“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