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祁东育英实验学校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曾经有人问梭伦,住在哪一个城邦最好?梭伦回答说:“就是那一种城邦,其中未曾受害的人也和受害人一样,都尽力惩罚罪犯。”在梭伦颁布的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会议” D.所有公民都可成为陪审员2.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文艺的清规戒律,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这类作品A.遵循了写实风格 B.抒发了浪漫情怀C.突出了理性思考 D.表达了幻灭反叛3.明中后期,河南地区棉农种植的棉花,除满足自身需要及供给本地棉纺织业外,还有大批被输往江南,供应松江、苏州等地的棉纺织业,因而钟化民认为“中州地区所产棉花虽然数量很大,却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A.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B.自然经济日趋瓦解C.长途贸易较为兴盛 D.经济分工更加细化4.“热情奔放、极具冲突感,场面混乱但乱中有序。视觉上会给人造成强烈不安的感觉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上述绘画风格的是()A.《镜中的少女》 B.《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6.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职工统一分配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大学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一直到复员退伍军人,都实行统一分配。这是我国当时A.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7.下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A.减少了政府收入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对外出口D.提高社会购买力减少了政府赤字8.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这表明当时A.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B.社会发展严重倒退C.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选官制度亟需改革9.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苏联长期存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要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国家要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国家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国家要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A.维护了分封制,有利于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了宗法制度C.避免分封制崩溃,维护统治秩序 D.加速了礼崩乐坏11.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出台政策吸引美国人去投资 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这一时期的美国工人大量失业12.如图体现了16世纪法国学者布埃勒对“真正的人”的理解,从中可见人生存的四种层次分别是懒惰、贪婪、奢侈和美德,与石头、植物、有感性的马和理性的人相对应。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新教思想广泛传播 B.人文主义得到发展C.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D.个人私欲日益膨胀13.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1956年,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5.15协定”A.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B.使中国坚定了“一边倒”政策C.帮助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D.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4.东汉后期以来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德才,尤其重德。然而世道颓废,名士们都“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身价"。这反映了东汉末期A.人才名与实相背离问题突出 B.道家思想受到大族重视C.儒家思想影响地方官员选拔 D.贵族阶层普遍崇尚技艺15.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B.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C.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16.宋代江南地区的民众因财产纠纷等上诉公堂的现象很常见,由此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当时规定:“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据此可知宋代A.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C.政府的有效管理促进维权意识觉醒D.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变17.“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18.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茶叶价值白银400万两,而销往中国的主要商品的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运出的茶叶总值。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英国A.开展工业革命,生产优质产品 B.深化圈地运动,增加羊毛产量C.扩大鸦片种植,偷运毒品来华 D.加紧对外掠夺,发动鸦片战争19.1985年9月,为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美日等国签订《广场协议》,宣称各国政府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贬值,在此后3个月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迅速下跌20%,此事表明A.美无彻底丧失了主导地位 B.美国实施了利益优先原则C.日本消除了对美国的依赖 D.世界贸易正式走向规范化20.从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材料出处“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次山文集·问进士》“是时(指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山东境内)斗才三钱。”《新唐书·食货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充实。”《杜少陵集》A.开元年间南方经济发展迅速B.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C.唐中期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D.安史之乱未对农业造成破坏2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国化”的准确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22.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截止2020年4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超160万,累计死亡达9万,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卷入。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应该①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共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④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3.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24.中英《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列强的哪一侵略要求?A.掠夺黄金 B.勒索赔款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25.对下表中历史现象发展起推进作用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的全球扩张26.“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27.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B.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C.豆制品是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 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28.如图是民国十几年上海永和实业“月里嫦娥”品牌化妆品商标注册证,它可以用来佐证A.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B.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C.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D.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9.20世纪30年代,在岭南山区的一些市镇上,烟民可以很容易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以致有报纸评论道:“村民也许不知道孙中山是谁,但是几乎没有地方是不知道美国的哈德门香烟。”材料反映出A.美国开始向岭南地区倾销商品 B.国民党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C.山区民众成为外烟的消费主体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30.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国家集中力量在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三线”地区进行工业基础建设,其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主要背景是A.建立合理工业布局 B.应对外来安全威胁C.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D.延续左倾冒进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以前的地方监察系统比较单一,大多数是中央朝廷派驻地方监察官员或者中央朝廷直接在地方设立单一的监察机构,很难对地方官员形成有效监督。宋朝立国以后,吸取了汉唐时期地方监察官权力过大而割据地方的历史教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统治方式,使地方“分而察之,相互牵制”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首先赵宋王朝上承袭汉代刺史和唐代道区制度,采取分权的方式,让路级监察权分别由转运使、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等四个机构掌领。其次通过法令与诏令规定,地方监察机构不仅要接受御史台、谏院、尚书省等中央监察机关的监督与指导,而且地方监察机构之间以及地方官员与监察官员之间也要互察。最后为了有效制约知州的权力,赵宋王朝创制了通判制度,任何事情都要通过知州与通判官批准,才可以实施,这样有效加强对州府官吏的监察。最终形成了路级与州级监察系统,这样紧密、完备、多层的地方监察体系,有效的维护了大宋王朝国家的统一与政局稳定。——张利兵《宋朝地方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地方监察制度的影响。32.东西方的“分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极为长期的观点提醒我们考虑怎样把东亚和西欧之间19世纪的分流放到全球历史的背景中。……然而,对19世纪和20世纪,大部分世界史学家告诉我们的历史是,一个单一的北大西洋核心成为变革的发动机,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反应”。……而沃勒斯坦学派认为:外围区域(北大西洋沿岸以外地区)一旦落后,就会陷入使它们永远也无法赶上来的不利境地。材料二东亚与欧洲的差距是一种巨大但暂时的分离……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或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西方人能够用一只比较自由的手留下印迹的地方的前西方殖民地,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以上均摘自《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彭慕兰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19世纪东亚与西欧之间的“分流”指什么?19世纪至20世纪以北大西洋为核心的“变革”指什么?以日本为例说明世界其余部分以不同方式作出怎样的“反应”?(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在关于东西方差异的认识上有哪些不同之处?33.材料胡适(1891年12月~1962年2月),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一方面介绍欧美的思想、文化,一方面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重估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并兼顾自己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在文史哲三个领城都著作颇丰。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同时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摘编自白吉庵《胡适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先生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适先生所作贡献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就是那一种城邦,其中未曾受害的人也和受害人一样,都尽力惩罚罪犯”体现的是雅典公民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其中所有公民都可成为陪审员的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说法,D正确;颁布“解负令”最大的影响就是稳固公民内部团体,A排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适应了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B排除;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无审判权,C排除。故选D。2、A【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伤痕文学”注重对人性的描写,因此这类作品遵循了写实风格,故A正确;“伤痕文学”不是浪漫主义文学,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理性思考和幻灭反叛,故CD错误。3、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中后期,棉花等农作物开始面向市场,说明的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A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排除;长途贸易兴盛的说法不符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C排除;材料与经济分工细化无关,D排除。故选A。4、C【解析】
由材料信息“热情奔放、极具冲突感,场面混乱但乱中有序。……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可知,这是浪漫主义绘画风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故C正确;《镜中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绘画,《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绘画,故ABD错误。5、D【解析】
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符合题意;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A错误;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错误。6、B【解析】
材料显示,1954年开始,国家扩大了职工统一分配范围,这与当时国家建设中逐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B项正确;对职工分配属于生产领域内容,排除A;1954年尚未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统一分配与生产关系无关,排除D。7、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会增加政府收入,以工代赈,社会保险与刺激出口无关,故A选项错误;胡佛减少政府开支的措施加剧了经济危机,罗斯福以工代赈,社会保险虽然缓解了经济危机,但扩大了政府赤字,故B选项正确;减少政府开支会增加政府收入,但不属于负面影响,故C选项错误;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也不会提高社会购买力,以工代赈也不会减少政府赤字,故D选项错误。故选B。8、C【解析】
从材料“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出身平民的进士所占比例比较高,这表明当时科举制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状况,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项排除。9、D【解析】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苏联采取的措施看,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可以看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化;与增加物资储备无联系;重心是发展工业而非农业,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据以上分析,排除ABC,故选D。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会盟专门强调嫡长子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制度,B项正确;诸侯会盟和“国际公法”对家庭小事的关注,与维护周王共主的分封制不符,A项错误;诸侯会盟体现了分封制的崩溃,C项错误;强化嫡长子的家庭地位,不会加速礼崩乐坏,D项错误。11、A【解析】
1928年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便开始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没有大量引进外国投资的现象,所以当时美国人到苏联去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因为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了找工作,A符合题意,答案为A;当时美国人主要是为了找工作,同时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使人们很容易就认识到,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故而对美国的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些怀疑,B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吸引了美国的失业工人,这也是他们出现向苏联移民潮流的重要原因,CD不符合题意,排除。12、B【解析】
布埃勒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理性和美德的,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正确;16世纪宗教改革刚刚兴起,尚未达到广泛传播程度,而且理性本身与新教思想相对,排除A;布埃勒对人的描述并不是按照生物进化过程描述的,排除C;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社会风气中是否个人私欲泛滥,排除D。13、D【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与中国签订“515”协定,制定并实施援华项目,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项正确;新中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A项错误;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坚持的前提和原则是独立自主,B项错误;中国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的技术援助不符,C项错误。14、A【解析】
本题以古代选官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东汉后期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但“重德”竟最终演绎成重视虚伪与无用的道德行为,这说明汉末名士们名与实相悖问题突出,A项正确;“道艺”并非是指道家思想,B项错误;材料中的选才并非限于地方官员的选拔,且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影响,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说法过于绝对。15、C【解析】
材料信息是,晚清时期,被视为“草寇”的郑成功被国人推崇为“排满驱荷”民族英雄。这一转变适应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是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故C正确;材料和国人信仰无关,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传统儒家思想式微,故B错误;D项错在“普遍认同”,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一一本质”。本题的现象是清末人们推崇“排满驱荷”的郑成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非常严重。16、A【解析】
据材料“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可知,宋代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且据材料“‘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可知,“书铺”是一个政府承认的合法职业,具有执业证书,这说明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有效管理”及“城市规模扩大”,C、D与材料无关。1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中可以看出,这种危机是滞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解决滞胀主要借助于高新技术。所以答案选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滞胀18、C【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故C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销往中国的主要商品的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运出的茶叶总值”,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解答。19、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为扩大出口,扭转贸易赤字,要求他国作出牺牲和让步,突出了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B项正确;“彻底丧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美国此举,恰恰证明美日之间经济联系密切,排除C项;世界贸易走向规范化的标志是1995年是世贸组织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B。20、B【解析】
依据材料中“开元天宝之中……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指天宝五年)海内富实”、“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充实”等信息可知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丰实,没有体现是南方还是北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品化趋势加强的信息;D选项错误,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材料并未体现安史之乱的影响,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1、C【解析】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知,毛泽东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因此“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C正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化’的一部分,A错误;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是全民族的革命,因此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化’的表现之一,B错误;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C。22、D【解析】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应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23、B【解析】
依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来看,侨人由不负担国家调役,转变为需要负担,此举可以加强对侨人的控制,并且增加赋役来源。B正确;材料反映土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赋役来源,抑止士族势力膨胀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侨人和正式居民之间的矛盾,C错误;材料信息与实现重心南移无关,D错误。故选B。24、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主要反映了列强扩大商品输出的要求,故C正确;掠夺黄金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赔款2100万银元反映了勒索赔款,故B正确;《马关条约》反映了资本输出的要求,故D错误。25、C【解析】
题干中“垄断”“资本输出”等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的,C正确;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确立了代议制,排除A;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工厂,而非垄断组织,排除B;资本全球扩张是二战后出现的,题干描述现象早于二战,排除D。2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D项正确;排除A、B、C项。27、B【解析】
汉墓出土的豆腐作坊石刻,证明了豆腐在汉代就已经被发明,这说明“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故B正确;但汉墓中没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证据,故A错误;出土的史料无法说明豆制品是否为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故C错误;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8、B【解析】
商标注册证的出现以及注册商标的法律依据说明当时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法制化,B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民国二十年,题干是民国十几年,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尚未兴起,排除A;民国初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题干时间是民国十几年,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已过,排除C;商标注册是实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不能直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D。29、D【解析】
从材料可知,美国香烟在中国相对偏僻的岭南山区市镇上都能买到,说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地域更广阔,反映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故D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无法说明美国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向岭南倾销商品;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30、B【解析】
三线建设地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结合建设时间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外来安全威胁,B正确;三线建设布点明显不是从工业布局合理角度考量,排除A;三线建设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不利于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C;这一战略决策基于国际形势判断,不属于冒进错误,与左倾无关,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构建了广泛、多层的监察网络;制度化与法制化;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2)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维护大宋政局的稳定;导致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中“最终形成了路级与州级监察系统,这样紧密、完备、多层的地方监察体系”、“首先赵宋王朝上承袭汉代刺史和唐代道区制度……其次通过法令与诏令规定……赵宋王朝创制了通判制度”、等信息从构建了广泛和多层的监察网络、制度化与法制化、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等方面概括宋朝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2)影响:依据材料中“使地方‘分而察之,相互牵制’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有效的维护了大宋王朝国家的统一与政局稳定。”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导致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分析其影响。32、(1)“东西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屋装修承揽合同(律师)
- 2025销售合同范本协议书
- 2025生猪、菜牛、菜羊、家禽购销合同家禽购销合同
- 2025油漆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公司干股分红与技术研发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对公司休闲娱乐场所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公路养护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公司借款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恋爱关系终止后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耕地承包与农业电商合作服务合同
- 《诗经》简介 完整版PPT
- 紫草科旋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2022-2023学年成都市高二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大学英语语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 高中英语高频词汇拓展延伸
- 2023年浙江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班主任名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6篇 名班主任工作室总结
- 巧克毕业论文(南昌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榕江县锑矿 矿业权出让收益计算结果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