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 专项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项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

(2021山东临沂一模)美国民航的航线设置由早期的“点对点模式”逐渐演变为现

代的“枢纽模式”,航线通常为“出发地一枢纽机场一目的地”。亚特兰大机场是著

名的枢纽机场,被称为世界最繁忙的机场,2018年客流量达到1.074亿人次。图1

示意航线模式,图2示意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纽约国际机场的位置及内部空间结

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点对点模式相比,枢纽模式()

A.航行时间短B.转机次数少

C.直达航线多D.航线效率高

2.与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相比,纽约国际机场跑道设置的优势是()

A.冰雪灾害影响小

B.对风向适应能力强

C.起降航班吨位大

D.可同时起降航班多

(2021吉林长春三模)江西省吴城镇是个1万多人的小镇,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

外面的唯一公路,途经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段的公路每年有一段时间会被水

淹没。下图为吴城镇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第1页共17页

3.永吴公路建设主要是为了()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缩短对外联系路线

C.方便吴城镇对外联系

D.维持地区繁荣稳定

4.永吴公路大湖池段没有选择“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A.桥对候鸟影响大B.湖面的风浪较大

C.小镇运输需求低D.建桥技术水平低

5.永吴公路大湖池段采用低路基的设计方案是为了()

A.降低公路的建设成本B.减轻对生态环境干扰

C.方便公路的施工建设D.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

(2020浙江7月选考)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

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6~7题。

城市

城镇

枢纽

地铁

铁路

6.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A.修建在地上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D.站点间距离小

7.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2021重庆二诊)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少路段的涎流冰常常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

带来很大困难,高寒地区每当进入冰冻期,地下水以及植物覆盖层下的不冻结水,

在其露头的地方,形成涎流水漫流于公路上,这种涎流水每流入公路一次,就结一

层冰。涎流水逐次流向公路,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堆,这种冰就叫作涎流冰。受结冰

第2页共17页

期的反复作用,涎流冰形成了一个露头结冰、停止融化、消退以及孕育的连续过

程。据此完成8~10题。

8.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期是()

A.2—3月B.4—5月

C.8—9月D.11—12月

9.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

A.路基易发生滑坡塌方B.涎流冰堵塞桥梁涵洞

C.公路线发生弯曲变形D.公路面的沥青层变硬

10.冬季,在路堤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

对此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

A.人工刨冰或爆破,清除涎流冰的积水

B.覆盖涎流冰的发源地,防止冬季封冻

C.在涎流冰路段挖坑,让地下水流出

D.在公路面上撒盐,清除路面上的冰堆

(2021江西南昌二模)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闽中屋脊”之称。种植业

和畜牧业是德化县农业系统的主要产业;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并且多为农户

型散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读图,完成11~13题。

德化县农田一畜禽生产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1L德化县山区农业环境负荷较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A.畜禽市场需求量大B.农业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偏少D.草场资源丰富

12.化肥是德化县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污染源,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禁止使用化肥,发展有机农业②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

③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④培植黑土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13.德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主要原因是()

A.畜禽生产规模大,废弃物排放多

B.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

D.丘陵、山地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

第3页共17页

(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读图,完成

14~15题。

rn।服装展示।

一服装

强砂叫设计

|b}棉布-d服装产品.

虚生架产废布料汽车

,______________,,_L—,内饰

-------------------1染料废水处理设施||毛毡加工i材料

14.图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

D.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15.该园区()

A.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B.应布局在棉花产区附近

C.生产过程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生产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金门海峡连接旧金山湾(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一)与太平洋,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

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建成于1937年,总长度约2780米,

用钢量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约3550万美元。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近代

桥梁工程的奇迹,是旧金山的象征,每月吸引上百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

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作。甲图为金门海峡位置示意

图,乙图为金门大桥景观图。

⑴简述旧金山湾为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一的水域条件。

⑵分析夏季金门海峡大雾天气日数多的成因。

⑶分析金门大桥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第4页共17页

(4)简述金门大桥定期刷漆维护的主要原因。

1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格库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是继兰新铁路、临哈铁路后,第三条出入新疆的

铁路,也是西部通往西亚、地中海等地区的陆路运输大通道,2020年12月9日全

线贯通运营。格库铁路沿线多荒漠、绿洲等景观,相对高度最高可达2500米,被

称为“西北天梯”。该铁路南端在格尔木连接青藏铁路,中部在若羌与建设中的和

田至若羌铁路交会,北端在库尔勒与南疆铁路相连。台特玛湖特大桥是格库铁路

新疆段的咽喉工程,跨越塔里木河和台特玛湖,全桥共设置750座桥墩,2座桥台。

下图为格库铁路线路分布及台特玛湖特大桥景观图。

A棉

A油

(1)简析格库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

(2)说明台特玛湖特大桥路段没有采用传统地面铁路铺装,而是采用“以桥代路”方

式的原因。

(3)简述格库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的意义。

18.(2021福建八省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下图)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

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被网友誉为“西北最美最神奇的铁路线”。开通首日,库尔勒

始发首趟列车满载货物开往格尔木方向。

(1)说明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不选择沿图中虚线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

第5页共17页

(2)说明在格库铁路AB路段架设多座高架桥梁的主要作用。

(3)分析格库铁路修建及全线贯通运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美的腹地大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从殖民时代开始就不断吸引着人们。然而,

北美的东西向交通一直以来都困扰着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直到1825年伊利运河

全线开通。伊利运河(下图)西起伊利湖畔的布法罗,东至哈得孙河岸的奥尔巴尼,

绵延约580千米。经该运河南下哈得孙河后,即可畅达纽约港。1800年,美国的

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到了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了

62%o此后,五大湖沿岸和中西部地区快速工业化,形成五大湖工业区和城市带。

伊利运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纽约成为美国经济和金融中心。此前北美第一大港

是新奥尔良港,在运河开通后她位下降。

90°

45°

@首都

4山脉

。一运河

A流

▲铁矿

o泊

30°■煤矿

(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探寻伊利运河建成前图示美国区域东西向交通不便的原因。

(2)简述伊利运河施工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伊利运河的建成对纽约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析伊利运河对美国工业分布、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2021山东临沂一模)美国民航的航线设置由早期的“点对点模式”逐渐演变为现

代的“枢纽模式”,航线通常为“出发地一枢纽机场一目的地”。亚特兰大机场是著

名的枢纽机场,被称为世界最繁忙的机场,2018年客流量达到1.074亿人次。图1

示意航线模式,图2示意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纽约国际机场的位置及内部空间结

构。据此完成1~2题o

第6页共17页

枢纽模式

1.与点对点模式相比,枢纽模式()

A.航行时间短B.转机次数少

C.直达航线多D.航线效率高

2.与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相比,纽约国际机场跑道设置的优势是()

A.冰雪灾害影响小

B.对风向适应能力强

C.起降航班吨位大

D.可同时起降航班多

答案:1.D2.B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与点对点模式相比,枢纽模式航线分布更为合理,减少了

不合理运输,航线效率更高,D正确。航行时间比点对点模式应该更长,A错误。转

机次数增多,直达航线较少,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图2可知,亚特兰大国

际机场跑道方向单一,主要为东西方向,纽约国际机场跑道方向较多样,飞机起飞

或者降落时,逆风较为安全,因此纽约国际机场跑道对风向的适应能力更强,B正

确。纽约国际机场纬度较高,冰雪灾害影响更大,A错误。起降航班吨位不能判

断,C错误。纽约国际机场跑道相互垂直,可同时起降航班较少,D错误。故选B。

(2021吉林长春三模)江西省吴城镇是个1万多人的小镇,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

外面的唯一公路,途经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段的公路每年有一段时间会被水

淹没。下图为吴城镇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

第7页共17页

3.永吴公路建设主要是为了()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缩短对外联系路线

C.方便吴城镇对外联系

D.维持地区繁荣稳定

4.永吴公路大湖池段没有选择“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A.桥对候鸟影响大B.湖面的风浪较大

C.小镇运输需求低D.建桥技术水平低

5.永吴公路大湖池段采用低路基的设计方案是为了()

A.降低公路的建设成本B.减轻对生态环境干扰

C.方便公路的施工建设D.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

答案:3.C4.C5.B

解析:第3题,永吴公路沿线人口分布相对较少,永吴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经济发展

的促进作用较小,故A错误;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外面的唯一公路,因此永吴公

路并没有缩短对外联系的路线,故B错误;由材料可知,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外

面的唯一公路,因此永吴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吴城镇对外联系,故C正确;

当地人口较少,经济并不繁荣,因此永吴公路的建设并不能维持地区繁荣稳定,故

D错误。第4题,永吴公路沿线人口较少,没有选择“以桥代路”主要考虑经济成本

问题,且该路段较短、较低,对候鸟的影响较小,故A错误;该地区受大风影响较小,

因此湖面的风浪并不大,故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吴城镇是一个人口只有1万多

人的小镇,城镇的规模小,运输需求低,因此并不需要浪费经济成本修桥,故C正确;

我国建桥技术水平较高,故D错误。第5题,永吴公路大湖池段采用低路基的设

计方案与正常公路方案的成本差异并不大,主要是为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故

A错误;该公路途经生态保护区,因此该路段建设路基较低,低路基可以减少对水

面连通的影响,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故B正确;低路基并不一定能方便公路

的施工建设,在被水淹没的时间段,道路施工并不方便,故C错误;低路基并不一定

能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故D错误。

(2020浙江7月选考)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

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6~7题。

第8页共17页

Q

O核心城市

O外围城镇

、一市郊铁路

■E市换内乘地枢铁纽

cK

6.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A.修建在地上B.H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D.站点间距离小

7.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6.A7.D

解析:第6题,为了避免干扰市内地面交通,减轻市内交通压力,市内地铁修建在地

下,而市郊铁路通常是修建在地上,A正确。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所以,

市内地铁日客运总量大,发车频次高,站点间距离小,B、C、D错误。第7题,市郊

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有利于分工合作,A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可以缩短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运输

时间,但不能缩短与外围城镇的空间距离,B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人口、产业扩散,C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

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D正

确。

(2021重庆二诊)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少路段的涎流冰常常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

带来很大困难,高寒地区每当进入冰冻期,地下水以及植物覆盖层下的不冻结水,

在其露头的地方,形成涎流水漫流于公路上,这种涎流水每流入公路一次,就结一

层冰。涎流水逐次流向公路,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堆,这种冰就叫作涎流冰。受结冰

期的反复作用,涎流冰形成了一个露头结冰、停止融化、消退以及孕育的连续过

程。据此完成8~10题。

8.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期是()

A.2—3月B.4—5月

C.8—9月D.11—12月

9.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

A.路基易发生滑坡塌方B.涎流冰堵塞桥梁涵洞

C.公路线发生弯曲变形D.公路面的沥青层变硬

10.冬季,在路堤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

对此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

第9页共17页

A.人工刨冰或爆破,清除涎流冰的积水

B.覆盖涎流冰的发源地,防止冬季封冻

C.在涎流冰路段挖坑,让地下水流出

D.在公路面上撒盐,清除路面上的冰堆

答案:8.B9.A10.A

解析:第8题,东北地区,涎流冰露头结冰期一般是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当每

年初冬进入结冰期时,地表温度下降,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但地下水和覆盖层下的

水由于有覆盖层的保护,温度仍在0℃以上,地下水通过潜水层不断地向地表封冻

层流动,地表在地下水压力的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缝,当压力增到一定数值时,地表

封冻层被破坏产生缺口,地下水便从缺口溢流到地表,地下水露出地表后温度迅速

下降,急速结冰,地表缺口随之被冰封住,这就完成了一次她下水的露头与结冰过

程。在东北的高寒地区,这个循环过程大约持续三四个月,直至次年1月末。当进

入2月份以后,气温下降到最低点,地表封冻层加厚,增强了抵抗能力,同时地下水

的水位降低,水温下降,水压减小,因而地表封冻层不再被破坏,地下水不再外溢,涎

流冰也就停止了发展。当进入4月份以后,气温回升,涎流冰开始融化,到5月末,

一般除桥涵内仍残留一些涎流冰外,其他地方的涎流冰全部融化而消失。东北高

寒地区的森林茂密,植物覆盖层厚,8、9月份雨量集中,空气潮湿,水分蒸发量小,地

表水大部分渗入地下,促使地下水位回升,多余的地下水又通过潜水层不断外流,

它除了造成涎流冰产生地点发生滑坡与塌方外,同时水流还冲刷了潜水层内的杂

物,疏通了潜水层的通道,这就又为下一个冬季产生涎流冰孕育了水源与通道条件。

所以,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期是4—5月。第9题,据第8题

解析可知,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路基易发生滑坡塌方。第10题,冬

季,在路堤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对此

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人工刨冰或爆破,清除涎流冰的积水。不可能实现覆

盖涎流冰的发源地,在公路面上撒盐也无法清除涎流冰,在涎流冰路段处挖坑,导

致地下水流出会加剧涎流冰现象。

(2021江西南昌二模)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闽中屋脊”之称。种植业

和畜牧业是德化县农业系统的主要产业;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并且多为农户

型散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读图,完成11~13题。

德化县农田一畜禽生产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11.德化县山区农业环境负荷较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第10页共17页

A.畜禽市场需求量大B.农业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偏少D.草场资源丰富

12.化肥是德化县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污染源,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禁止使用化肥,发展有机农业②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

③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④培植黑土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13德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主要原因是()

A.畜禽生产规模大,废弃物排放多

B.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

D.丘陵、山地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

答案:11.C12.A13.D

解析:第11题,畜禽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环境负荷较重无关,A、

B错误;读材料可知,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闽中屋脊’'之称,说明地势

较高,以丘陵、山地为主,可推测当地耕地面积偏少,C正确;草场资源丰富,不会导

致农业环境负荷重,D错误。第12题,德化县应对农业污染可少使用化肥,不能禁

止使用,①错误;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可以将畜禽粪便还田,促进农业废弃物

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还能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②③正确;

当地自然环境不适合形成黑土,④错误。第13题,读材料可知,畜禽养殖数量较多,

但生产规模小,A错误;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

降低均在材料中无体现,B、C错误;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闽中屋脊”

之称,说明地势较高,以丘陵、山地为主,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影响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

(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读图,完成

14~15题。

rn।服装展示।

一服装

设计

|b|―布•广d服装产品「

生产

废水废布料汽车

,_________________,,__内饰

--------------------1染料废水处理设施II毛毡加工i材料

14.图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

D.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15.该园区()

第11页共17页

A.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B.应布局在棉花产区附近

C.生产过程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生产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

答案:14.D15.C

解析:第14题,结合图中内容,联系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看,a来自生活

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b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的产品是服

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

故选D。第15题,图中所示是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高技术产业,不属

于高科技产业园,A错误。该生态工业园产品需靠近市场,B错误。图中体现工业、

生活污水均进行了深度处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C正确。生产过程实现了废弃

物的循环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D错误。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金门海峡连接旧金山湾(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一)与太平洋,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

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建成于1937年,总长度约2780米,

用钢量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约3550万美元。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近代

桥梁工程的奇迹,是旧金山的象征,每月吸引上百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

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作。甲图为金门海峡位置示意

图,乙图为金门大桥景观图。

(1)简述旧金山湾为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一的水域条件。

(2)分析夏季金门海峡大雾天气日数多的成因。

⑶分析金门大桥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4)简述金门大桥定期刷漆维护的主要原因。

答案:(1)港阔水深,停泊条件好;港湾西侧有陆地阻挡,风浪较小;与太平洋、河流相

通,交通便捷;旧金山湾水域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2)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充足;沿岸寒流降温,水汽遇冷凝结;受副热

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力弱,不利于雾的扩散。

第12页共17页

(3)大桥桥身长,跨度大,工程量大;两岸陡峻,航道水深,工程难度较大;多雨、雾天

气,施工条件差;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对技术水平

要求高;海水具有腐蚀性,对桥梁的建筑材料要求高。

(4)定期除锈、刷漆,减轻海雾等对大桥的锈蚀,维护大桥的安全;让大桥始终保持

光鲜亮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解析:第(1)题,考查港口的区位条件。港口的区位条件包括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

水域条件又包括停泊条件和进出港条件。“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一”即停泊条件:

一是港阔水深,二是风平浪静(根据等高线图,西侧有陆地阻挡),三是有无结冰期

(该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四是通往外地的交通(该地与太平洋、河流相

通,交通便捷)。第(2)题,考查雾的形成原因。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降温,三

是风小。此地位于美国西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多晴天,海水蒸发量大,水汽丰富;

西部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海雾;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流下沉,风

力作用小。第(3)题,考查影响工程建设成本的因素,主要考虑工程量、施工条件、

技术难度、建筑材料等。由材料“金门海峡连接旧金山湾(世界最佳天然港湾之

一)与太平洋,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

建成于1937年,总长度约2780米,用钢量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约3550万美

元”归纳:桥身长、跨度大,两岸陡峭,航道水深,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多雨、雾天

气,施工条件差;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海水具有腐

蚀性,对桥梁的建筑材料要求高。第(4)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定期刷漆是为了

防止大桥生锈,原因一是钢制大桥,海边多雾,潮湿天气易生锈;二是每月吸引上百

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

作。

1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格库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是继兰新铁路、临哈铁路后,第三条出入新疆的

铁路,也是西部通往西亚、地中海等地区的陆路运输大通道,2020年12月9日全

线贯通运营。格库铁路沿线多荒漠、绿洲等景观,相对高度最高可达2500米,被

称为“西北天梯”。该铁路南端在格尔木连接青藏铁路,中部在若羌与建设中的和

田至若羌铁路交会,北端在库尔勒与南疆铁路相连。台特玛湖特大桥是格库铁路

新疆段的咽喉工程,跨越塔里木河和台特玛湖,全桥共设置750座桥墩,2座桥台。

下图为格库铁路线路分布及台特玛湖特大桥景观图。

90°

省级

乡镇

@城市

铁路

A石棉

A石油

沙漠

第13页共17页

(1)简析格库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

(2)说明台特玛湖特大桥路段没有采用传统地面铁路铺装,而是采用“以桥代路”方

式的原因。

(3)简述格库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的意义。

答案:(1)当地气候干旱,线路经过沙漠地区,风沙危害严重;线路穿越盆地、高山,地

势起伏大;干旱、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防止线路被沙土掩埋;防止路基阻挡风沙,避免风沙在台特玛湖区堆积,覆盖湖

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野生动物活动预留通道。

(3)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海、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的铁路网,缩短通车时间;

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贸往来,推动青海、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加I

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安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解析:第⑴题,读图可知,格库铁路穿越的地区气候干旱,线路要经过沙漠地区,风沙

活动频繁,对铁路危害严重;线路经过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穿越高山,地势起伏

大;经过干旱、高寒地带,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第(2)题,台特玛湖特大桥

路段地势低洼,风沙堆积严重,“以桥代路”可以防止线路被沙土掩埋,同时又可以

防止路基阻挡风沙,避免风沙在台特玛湖区堆积,覆盖湖泊;“以桥代路”对自然环

境破坏较小,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野生动物活动影响较小,为野生动物

活动预留通道。第(3)题,格库铁路全线贯通,完善了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海、

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的铁路网,大大缩短了青海、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的通车时间;有

利于青海、新疆两省级行政区沿线地区对资源的开发,方便了青海、新疆两省级

行政区经贸往来,从而推动青海、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青海、新疆两省

级行政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格库铁路全线贯通能够加强民族团结并巩固国

防安全;该地区附近是丝绸之路通道,格库铁路全线贯通能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建设。

18.(2021福建八省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下图)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

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被网友誉为“西北最美最神奇的铁路线”。开通首日,库尔勒

始发首趟列车满载货物开往格尔木方向。

第14页共17页

(1)说明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不选择沿图中虚线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

(2)说明在格库铁路AB路段架设多座高架桥梁的主要作用。

(3)分析格库铁路修建及全线贯通运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地形起伏大,修建难度较大;线路经过的城镇、人口分布较少,带动沿线经

济发展的作用较小;无现有铁路可利用,建设成本较高。

(2)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尽可能维持自然风貌,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风沙掩

埋铁路路基。

(3)修建铁路需要大量材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出疆通道,完善铁路网,促进

经贸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

解析:第⑴题,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不选择沿图中虚线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是:该

线穿越地区地形起伏大,修建难度较大;线路经过的城镇、人口分布较少,带动沿

线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经济意义较小;无现有铁路可利用,建设成本较高。第(2)

题,在格库铁路AB路段架设多座高架桥梁的主要作用是: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