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精品试卷PAGEPAGE1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根据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轨道位置,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左图)。美国纽约(西五区)唐人街的小明一家全程观看“箭月同辉”的壮观现场直播。右图示意太阳和地月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安排()A.便于快速对接空间站 B.出于国防安全需要C.利于运载火箭的散热 D.利于全球现场直播2.下列诗句描述的月相与图所示月相最相似的是()A.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B.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C.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 D.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3.火箭发射时()A.美国纽约正值黎明 B.地球公转至远日点C.该日悉尼日出东北 D.月球公转至乙附近〖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析〗由于根据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轨道位置,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所以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此次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安排是根据我国空间站的轨道位置,所以是为了便于快速对接空间站,A正确。火箭发射时间与国防安全关系较小,B错误。火箭的散热主要取决于火箭的材料,与发射时间关系较小,C错误。此次火箭发射时间在晚上,不是很利于全球现场直播,D错误,故选A。〖2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时图所示月相为上弦月,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述的月相是农历初一,看不见月亮,A错误。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B正确。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描述的月相是满月,C错误。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描述的月相是下弦月,D错误,故选B。〖3题详析〗火箭发射时为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由于北京位于东八区,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美国纽约应该为上午十点左右,A错误。地球公转至远日点的时间为七月初,B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全球日出东南,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月球公转至乙甲处月相是初一,月球公转至乙乙处月相为上弦月,月球公转至乙丙处月相为满月,月球公转至乙丁处月相为下弦月,由于该日月相为上弦月,所以月球公转至乙附近,D正确,故选D。湖南省九嶷山“三分石”高出周围岩体近300米,三块岩板形似三根手指。它是巨大的花岗岩体在出露地表的过程中,受内外力作用逐渐形成的。左图示意“三分石”景观,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三分石”的岩石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5.推测“三分石”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为()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构造挤压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断裂下陷—风化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构造挤压—风化侵蚀6.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分石”将因()A.内力挤压,裂隙变小 B.流水侵蚀,裂隙增大C.碎屑堆积,裂隙变小 D.冰川冻融,裂隙增大〖答案〗4.A5.D6.B〖解析〗〖4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以判断,甲为侵入岩,乙为喷出岩,丙由沉积物指向,可判断其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三分石”属于花岗岩(侵入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测“三分石”形成的主要过程为,首先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花岗岩),然后经历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经过构造挤压和风化侵蚀作用之后,岩石逐渐破碎最终形成著名的“三分石”景观,D正确;AB错误,断裂下陷之后会发生沉积作用,而不是侵蚀作用,C错误;故选D。〖6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分石”出露地表之后,主要受外力作用,不会再受到内力挤压,A错误;该地位于湖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三分石”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裂隙增大,最终消失,B正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三分石”所处位置海拔较高,碎屑破碎之后会落在较低的地方,并不会堆积在“三分石”裂隙中,C错误;湖南省属于亚热带气候,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该地并没有冰川分布,D错误;故选B。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愈来愈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牛轭湖按不同演变阶段存在三种形态:Ω形、U形和月牙形。茹鲁阿河是亚马逊流域最蜿蜒的河流,流经区域地势低平,沿途留下众多牛轭湖。下图示意茹鲁阿河部分河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茹鲁阿河S形河道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①侧蚀②下蚀③溯源侵蚀④堆积⑤搬运A.①④ B.①⑤ C.③④ D.②⑤8.牛轭湖从发育到消亡,其形态的演化顺序为()A.月牙形—U形—Ω形 B.月牙形—Ω形—U形C.Ω形—U形—月牙形 D.Ω形—月牙形—U形9.图中Ω型牛轭湖形成后,甲处河段()A.流速减慢 B.流量增加 C.淤积加快 D.河床加深〖答案〗7.A8.C9.D〖解析〗〖7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S形河道形成需要侧蚀作用使侵蚀岸(凹岸)发生弯曲,同时也需要堆积作用在堆积岸(凸岸)逐渐淤积,最终使河道不断发生弯曲,最终形成S形河道,①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Ω形紧邻河道,可判断其为形成最初阶段,U形湖泊较细长,面积大,应该是形成中期阶段,月牙型湖泊短小,面积较小,判断为消亡阶段。因此牛轭湖从发育到消亡,其形态的演化顺序为Ω形—U形—月牙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S形河道形成之后,河流流速减缓,淤积作用显著,Ω形牛轭湖形成后,河流裁弯取直,流速加快,对河床侵蚀能力加强,河床加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02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引发此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 C.飓风 D.高压11.正在遭受沙尘暴影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12.当地时间10月22~23日遭受此次沙尘暴影响的地区()A.风向转为偏西风,气温降低 B.风向转为偏西风,气温升高C.风向转为偏东风,气温降低 D.风向转为偏东风,气温升高〖答案〗10.B11.C12.A〖解析〗〖10题详析〗据图可知,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丙地位于锋后,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因此该锋面为冷锋,故选B。〖11题详析〗据图可知,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C选项符合题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题详析〗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故选A。水蒸气属于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加剧,更多的水汽参与区域间水热输送。下图示意2021年8月某日全球大气中水汽含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大气中水汽含量()A.①处因受高空下沉气流控制,数值较大 B.②处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数值较小C.③处因地处季风山地迎风坡,数值较大 D.④处因深居内陆水循环较弱,数值较小14.戊处水汽输送带()A.受极地东风影响,自东南向西北输送 B.受东南信风影响,自东南向西北输送C.受东北季风影响,自西北向东南输送 D.受盛行西风影响,自西北向东南输送15.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则()A.甲处暴雪灾害强度加大 B.乙处飓风频次增加C.丙处夏夜闷热现象增加 D.丁处冰川面积增大〖答案〗13.C14.D15.C〖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①处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强,对流运动较强,所以水汽含量较大,A错误。图中②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所以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小,B错误。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较强,受高空下沉气流影响,所以数值较小,D错误。③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强,并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大气中水汽含量数值较大,C正确,故选C。〖14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戊地区位于南半球西风带,所以该地区的水汽输送受到盛行西风影响相对较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其水汽运输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从西北而来,所以其水汽自西北向东南输送,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析〗由于水蒸气属于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加剧,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则说明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丁处冰川面积减小,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地区纬度较低,不会有暴风雪,A错误。乙地区纬度较高,不会有飓风,B错误。丙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会导致丙地区降水增加,并且气温更高,所以丙处夏夜闷热现象增加,C正确,故选C。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太平洋海区发生了一次气候异常事件。下图示意该期间赤道太平洋(5°S~5°N)的海洋表面水温距平(℃)时间-经度剖面。海洋表面水温距平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正值表示海水温度升高,负值表示海水温度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强度达到鼎盛时期为()A.2014年05月—2014年07月 B.2014年10月—2014年12月C.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D.2016年05月—2016年07月17.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形成关系密切的环节是()A.东南信风减弱 B.赤道逆流减弱C.海底火山爆发 D.海洋污染加剧18.此类气候异常现象易造成()A.我国夏半年的南旱北涝灾害 B.秘鲁沿岸气候干旱加剧C.澳大利亚发生山火概率增加 D.秘鲁渔场渔业产量增加〖答案〗16.C17.A18.C〖解析〗〖16题详析〗由于海洋表面水温距平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其偏离值越大,说明该气候异常的强度就越大,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最大,所以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强度达到鼎盛时期为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为正值,并且较大,说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赤道太平洋(5°S~5°N)东部海区表层海水的水温异常升高,因此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而形成的,A正确。由于东南信风减弱,所以赤道逆流会增强,B错误。厄尔尼诺事件的本质是沃克环流的减弱,与海底火山爆发和海洋污染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18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为正值,并且较大,说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赤道太平洋(5°S~5°N)东部海区表层海水的水温异常升高,因此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下半年南涝北旱,A错误。由于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异常升高,会导致秘鲁地区沿岸气候变得更加暖湿,B错误。由于太平洋的西侧水温异常降低,所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对流运动减弱,受下沉气流影响增强,更容易发生山火,C正确。由于秘鲁渔场水温异常升高,会导致渔量减产,D错误,故选C。秦岭南北坡气候和植被垂直带差异明显。秦岭高山区的太白红杉为适应水热条件变化正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下表示意秦岭物候开始和结束的日序(从1月1日起算,在一年中的序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植被带北坡植被带南坡海拔范围(米)物候开始的日序(天)物候结束的日序(天)海拔范围(米)物候开始的日序(天)物候结束的日序(天)落叶阔叶林600-150099.8292.3常绿阔叶混交林600-1300104297针阔混交林1500-2400120.9286.6针阔混交林1300-2200114.9290.6针叶林2400-3100133.5277针叶林2200-3000131.9278.2高山灌丛草甸>3100135.7288.6高山灌丛草甸>3000139.2285.719.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季节通常始于()A.3月 B.4月 C.5月 D.6月20.秦岭海拔3000-3100米处,南北两侧呈现“南草北树”景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种内竞争 B.昼夜温差 C.年降水量 D.土壤湿度21.太白红杉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推测近年秦岭高山带气候趋于()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答案〗19.B20.D21.D〖解析〗〖19题详析〗由题可知,一年中的序数从1月1日起算,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物候开始的日序是99.8天,故生长季节通常始于4月份,B正确。故选B。〖20题详析〗秦岭“南草北树”说明其优势种南北分布为草地和林地,与种类竞争无关,A错误;草地和林地的分布和昼夜温差无关,B错误;秦岭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C错误;秦岭南坡为阳坡,蒸发较旺盛,北坡为阴坡,蒸发弱,故南坡土壤湿度低于北坡,D正确。故选D。〖21题详析〗太白红杉为针叶林,原本生长范围在海拔2200-3000米处,太白红杉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说明其向海拔较高处,水分条件原本较差处迁移,可推测秦岭高山带热量更充足,水分也更充足,故秦岭气候趋于暖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又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物候学上,蜜蜂的“始见”日期往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下图示意安徽省年内蜜蜂种群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蜜蜂“始见”日期的空间差异反映自然带()A.垂直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地方性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23.安徽省7-8月间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主要是因为()A.食物减少 B.天敌增多 C.植被减少 D.台风增多24.蜜蜂种群数量与农业的相互影响表现为()A.蜜蜂种群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增多 B.农业专门化经营,蜜蜂种群数量减少C.蜜蜂种群增多,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多,蜜蜂种群数量增多〖答案〗22.B23.A24.B〖解析〗〖22题详析〗由于蜜蜂的“始见”日期往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说明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春季到来的时间逐渐推迟,因此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区分异,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主要是海拔高度变化导致的,A错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是受水量变化的影响,D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指的是局地特殊的自然带,C错误,故选B。〖23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安徽省7-8月间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由于安徽地地处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会受到伏旱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植物花朵凋零,引起蜜蜂食物减少,导致蜜蜂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7-8月份与5月份和9月份相比,天敌数量和植被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天敌与植被不是影响蜜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BC错误。蜜蜂种群数量与台风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24题详析〗蜜蜂主要采食花蜜,所以蜜蜂种群数量减少不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增加,A错误。农业专门化经营会导致植物花期统一,可能会导致统一花期后蜜蜂食物来源减少,导致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蜜蜂种群数量与农产品的商业化率关系较小,C错误。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蜜蜂种群数量减少,D错误,故选B。〖『点石成金』〗从赤道向两极,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由多条低缓平行的褶皱山脉所组成,平均海拔1000-1500米。该山脉在4亿多年前开始隆升,地质历史时期其最高海拔可比肩目前较年轻的落基山脉(平均海拔2000-3000米)。左图示意北美洲主要山脉,右图示意阿巴拉契亚山脉某处地貌景观。(1)指出右图所示构造地貌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北美洲西部山脉高耸挺拔、东部山脉起伏和缓的原因。(3)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第四纪冰川地貌广布,西南部则多见河流地貌。请选择其中一种地貌,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向斜山;原来水平的岩层受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的部分形成向斜谷。向斜底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或被侵蚀速度较慢,最终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2)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洲西侧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处美洲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在流水、风力等外力长期作用下,高度不断降低,地势起伏越来越和缓。(3)〖答案〗一: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第四纪时冰川面积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在刨蚀作用下形成宽谷和尖峰。冰川所挟带的冰碛物,在冰川消退后堆积形成低丘,洼地积水成湖泊,形成冰碛地形。

〖答案〗二: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流水作用强烈。在山前因为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形成洪(冲)积扇地貌。〖解析〗〖小问1详析〗右图所示构造地貌名称为向斜山;在地壳运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原本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向上拱起的形成背斜山,向下弯曲的成为向斜谷。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或出露了软弱岩层,经长期侵蚀逐渐变低而成为谷地;向斜的底部岩石相对较硬,不易被侵蚀,或被侵蚀速度慢,最后会形成向斜山。〖小问2详析〗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美洲板块,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洲西侧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在这一区域内力作用的力量大于外力作用,西部山脉还可能继续升高;位于北美洲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处美洲板块的内部,远离板块边界,所以地壳运动相对较少,影响这一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的侵蚀下,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海拔高度不断降低,地势越来越和缓。〖小问3详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第四纪时冰川面积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在刨蚀作用下形成宽谷和尖峰。冰川所挟带的冰碛物,在冰川消退后堆积形成低丘,洼地积水成湖泊,形成错综起伏的冰碛地形。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形成大量地表径流,流水作用强烈。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地表径流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在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高度接近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该沙漠盛产硝石,研究发现硝石是由海鸟粪转化而成的。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及阿卡塔马沙漠位置,下表为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的自然要素比较。名称自然要素澳大利亚沙漠阿塔卡马沙漠地理位置15°S-35°S113°E-140°E18°S-28°S68°W-70°W平均海拔/m3502400平均气温/℃21.715.6(1)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2)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气温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3)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阿卡塔马沙漠硝石资源丰富的原因。〖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纬度低,温度高;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旱少雨,因此导致雪线偏高。(2)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气温低于澳大利亚沙漠。西澳大利亚寒流势力弱于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阿塔卡马沙漠降温减湿作用显著。(3)阿卡塔马沙漠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少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鸟粪的堆积;且由于该地巨大的昼夜温差,海陆风现象显著,海风盛行时该地雾气充足,利于鸟粪转化为硝石。〖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南纬20度~30度之间,纬度较低,温度高,雪线高;同时该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较少,不利于降雪的形成,雪线高。〖小问2详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阿塔卡马沙漠的平均气温低于澳大利亚沙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附近有世界较为强大的秘鲁寒流,而澳大利亚沙漠附近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寒流势力相对较弱,降温减湿作用弱,因此澳大利亚沙漠附近气温偏高。〖小问3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湿润的条件下,鸟粪更容易转化为硝石,该地属于沙漠气候,晴天多,海陆风现象显著,盛行海风时,该地空气中雾汽充足,利于鸟粪转化为硝石;同时该地又位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利于鸟粪的堆积转化。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对调节长江水位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都昌附近湖底有座明代古桥—千眼桥,20世纪50年代后该桥被湖水淹没,直到2012年鄱阳湖进入极枯水期,这座古桥才再次显露真容。近十几年,湖区长期呈现“汛期是湖、枯水期是河”景象。近几年,针对鄱阳湖湖口附近是否修建控湖水闸一直争议不断。左图示意鄱阳湖流域水系,右图示意千眼桥景观。(1)长江和鄱阳湖在汛期和枯水期存在相互补给关系,请在下图中的湖口处用图例标示其补给关系。(2)20世纪50年代到2012年期间,千眼桥长期被湖水淹没,推测其原因。(3)有专家认为修建控湖水闸将对湖口以下长江河段生态产生不利影响,请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加以说明。〖答案〗(1)(2)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升,导致水位升高,千眼桥被湖水淹没。(3)使得下游河道的正常生态用水大幅度减少,.引起水质恶化,修建控湖水闸可能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受阻,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小问1详析〗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主要看水位高低,在鄱阳湖汛期时,由于鄱阳湖的水量较大,长江的水量较小,所以鄱阳湖的水位高于长江的水位,所以在鄱阳湖的汛期鄱阳湖补给长江。在鄱阳湖的枯水期,鄱阳湖的水位低于长江水位,所以在鄱阳湖的枯水期,长江补给鄱阳湖,如图〖小问2详析〗由于20世纪50年代到2012年期间千眼桥长期被湖水淹没,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2012年期间湖水位比之前要高,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到2012年之间,该地区人类活动比较强,并且人类对植被破坏比较多,所以上游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泥沙搬运到下游沉积后,导致下游的河床抬升,所以引起水位升高,导致千眼桥被湖水淹没。〖小问3详析〗修建控湖水闸后,在枯水期拦河闸因自身所具备的蓄水和引水功能,使得下游河道的正常生态用水大幅度减少,由此容易导致水质发生富营养化,河道自身的纳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引起水质恶化。修建控湖水闸后会阻碍鱼群的洄游与迁移,从而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受阻,一些鱼类受控湖水闸的影响无法洄游,造成大量鱼类死亡,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潜流带位于河床下,是由沉积物、小砾石、小生物、微生物构成的一层松软区域,下渗的河水和上涌的地下水在此汇合,并向下游流动。1992年某地在城市建设中,采取裁穹取直、两岸修筑水泥堤坝等方式改造河道(左图),潜流带遭受破坏,引发水质变差等问题。2014年当地采取措施恢复潜流带;拆除水泥堤坝、恢复河曲、拓宽河道、铺筑泥沙层和砾石层、在河道中放置树干和大块岩石(右图)(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当地1992年的河道改造对潜流带产生破坏的原因。(2)说明潜流带被破坏后河流水质变差的原因。(3)填图说明在河道中放置树干和大块岩石对恢复潜流带生态功能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答案〗(1)地表径流流速加快,减少下渗与地下水上涌,破坏地下潜流。(2)河流流程变短,水体净化能力减弱,改造河道减弱了沉积物与小石粒等过滤作用与小生物的净化作用,导致水质变差。(3)河水流速被破坏的问题上涌的地下水下渗到〖解析〗〖小问1详析〗由于在城市建设中,采取裁穹取直、两岸修筑水泥堤坝等方式改造河道,截弯取直会导致河流的流程变短,引起地表径流的流速变快,由于两岸修筑水泥堤坝,会导致地表径流下渗量与上涌的地下水减少,所以当地1992年的河道改造对潜流带产生破坏。〖小问2详析〗由于在城市建设中,采取裁穹取直、两岸修筑水泥堤坝等方式改造河道,截弯取直会导致河流的流程变短,引起地表径流的流速变快,导致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由于两岸修筑水泥堤坝等方式改造河道,使由沉积物、小砾石、小生物、微生物构成的一层松软区域遭到破坏,沉积物与小粒石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而净化水体,小生物与微生物可以净化水质,所以改造河道减弱了沉积物与小石粒等过滤作用与小生物的净化作用,导致水质变差。〖小问3详析〗在河道中放置树干和大块岩石有利于阻拦河水流动,能够减缓河水流速,增加下渗水量,恢复潜流带,缓解潜流带被破坏的问题,同时放置树干与大块岩石可以滞留上涌的地下水,从而增加潜流带的厚度,由于大块岩石会阻碍河流,因此会形成小漩涡与小落差,能够加速河水下渗到潜流带,所以河道中放置树干和大块岩石能够恢复潜流带生态功能。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根据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轨道位置,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左图)。美国纽约(西五区)唐人街的小明一家全程观看“箭月同辉”的壮观现场直播。右图示意太阳和地月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安排()A.便于快速对接空间站 B.出于国防安全需要C.利于运载火箭的散热 D.利于全球现场直播2.下列诗句描述的月相与图所示月相最相似的是()A.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B.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C.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 D.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3.火箭发射时()A.美国纽约正值黎明 B.地球公转至远日点C.该日悉尼日出东北 D.月球公转至乙附近〖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析〗由于根据我国“天宫”号空间站的轨道位置,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所以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此次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安排是根据我国空间站的轨道位置,所以是为了便于快速对接空间站,A正确。火箭发射时间与国防安全关系较小,B错误。火箭的散热主要取决于火箭的材料,与发射时间关系较小,C错误。此次火箭发射时间在晚上,不是很利于全球现场直播,D错误,故选A。〖2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时图所示月相为上弦月,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描述的月相是农历初一,看不见月亮,A错误。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B正确。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描述的月相是满月,C错误。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描述的月相是下弦月,D错误,故选B。〖3题详析〗火箭发射时为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由于北京位于东八区,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美国纽约应该为上午十点左右,A错误。地球公转至远日点的时间为七月初,B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全球日出东南,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月球公转至乙甲处月相是初一,月球公转至乙乙处月相为上弦月,月球公转至乙丙处月相为满月,月球公转至乙丁处月相为下弦月,由于该日月相为上弦月,所以月球公转至乙附近,D正确,故选D。湖南省九嶷山“三分石”高出周围岩体近300米,三块岩板形似三根手指。它是巨大的花岗岩体在出露地表的过程中,受内外力作用逐渐形成的。左图示意“三分石”景观,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三分石”的岩石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5.推测“三分石”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为()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构造挤压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断裂下陷—风化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构造挤压—风化侵蚀6.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分石”将因()A.内力挤压,裂隙变小 B.流水侵蚀,裂隙增大C.碎屑堆积,裂隙变小 D.冰川冻融,裂隙增大〖答案〗4.A5.D6.B〖解析〗〖4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以判断,甲为侵入岩,乙为喷出岩,丙由沉积物指向,可判断其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三分石”属于花岗岩(侵入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测“三分石”形成的主要过程为,首先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花岗岩),然后经历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经过构造挤压和风化侵蚀作用之后,岩石逐渐破碎最终形成著名的“三分石”景观,D正确;AB错误,断裂下陷之后会发生沉积作用,而不是侵蚀作用,C错误;故选D。〖6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分石”出露地表之后,主要受外力作用,不会再受到内力挤压,A错误;该地位于湖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三分石”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裂隙增大,最终消失,B正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三分石”所处位置海拔较高,碎屑破碎之后会落在较低的地方,并不会堆积在“三分石”裂隙中,C错误;湖南省属于亚热带气候,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该地并没有冰川分布,D错误;故选B。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愈来愈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牛轭湖按不同演变阶段存在三种形态:Ω形、U形和月牙形。茹鲁阿河是亚马逊流域最蜿蜒的河流,流经区域地势低平,沿途留下众多牛轭湖。下图示意茹鲁阿河部分河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茹鲁阿河S形河道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①侧蚀②下蚀③溯源侵蚀④堆积⑤搬运A.①④ B.①⑤ C.③④ D.②⑤8.牛轭湖从发育到消亡,其形态的演化顺序为()A.月牙形—U形—Ω形 B.月牙形—Ω形—U形C.Ω形—U形—月牙形 D.Ω形—月牙形—U形9.图中Ω型牛轭湖形成后,甲处河段()A.流速减慢 B.流量增加 C.淤积加快 D.河床加深〖答案〗7.A8.C9.D〖解析〗〖7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S形河道形成需要侧蚀作用使侵蚀岸(凹岸)发生弯曲,同时也需要堆积作用在堆积岸(凸岸)逐渐淤积,最终使河道不断发生弯曲,最终形成S形河道,①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Ω形紧邻河道,可判断其为形成最初阶段,U形湖泊较细长,面积大,应该是形成中期阶段,月牙型湖泊短小,面积较小,判断为消亡阶段。因此牛轭湖从发育到消亡,其形态的演化顺序为Ω形—U形—月牙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S形河道形成之后,河流流速减缓,淤积作用显著,Ω形牛轭湖形成后,河流裁弯取直,流速加快,对河床侵蚀能力加强,河床加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02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引发此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 C.飓风 D.高压11.正在遭受沙尘暴影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12.当地时间10月22~23日遭受此次沙尘暴影响的地区()A.风向转为偏西风,气温降低 B.风向转为偏西风,气温升高C.风向转为偏东风,气温降低 D.风向转为偏东风,气温升高〖答案〗10.B11.C12.A〖解析〗〖10题详析〗据图可知,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丙地位于锋后,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因此该锋面为冷锋,故选B。〖11题详析〗据图可知,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C选项符合题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题详析〗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故选A。水蒸气属于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加剧,更多的水汽参与区域间水热输送。下图示意2021年8月某日全球大气中水汽含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大气中水汽含量()A.①处因受高空下沉气流控制,数值较大 B.②处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数值较小C.③处因地处季风山地迎风坡,数值较大 D.④处因深居内陆水循环较弱,数值较小14.戊处水汽输送带()A.受极地东风影响,自东南向西北输送 B.受东南信风影响,自东南向西北输送C.受东北季风影响,自西北向东南输送 D.受盛行西风影响,自西北向东南输送15.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则()A.甲处暴雪灾害强度加大 B.乙处飓风频次增加C.丙处夏夜闷热现象增加 D.丁处冰川面积增大〖答案〗13.C14.D15.C〖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①处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强,对流运动较强,所以水汽含量较大,A错误。图中②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所以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小,B错误。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较强,受高空下沉气流影响,所以数值较小,D错误。③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强,并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大气中水汽含量数值较大,C正确,故选C。〖14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戊地区位于南半球西风带,所以该地区的水汽输送受到盛行西风影响相对较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其水汽运输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从西北而来,所以其水汽自西北向东南输送,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析〗由于水蒸气属于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加剧,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则说明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丁处冰川面积减小,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地区纬度较低,不会有暴风雪,A错误。乙地区纬度较高,不会有飓风,B错误。丙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若全球大气水汽增加,会导致丙地区降水增加,并且气温更高,所以丙处夏夜闷热现象增加,C正确,故选C。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太平洋海区发生了一次气候异常事件。下图示意该期间赤道太平洋(5°S~5°N)的海洋表面水温距平(℃)时间-经度剖面。海洋表面水温距平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正值表示海水温度升高,负值表示海水温度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强度达到鼎盛时期为()A.2014年05月—2014年07月 B.2014年10月—2014年12月C.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D.2016年05月—2016年07月17.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形成关系密切的环节是()A.东南信风减弱 B.赤道逆流减弱C.海底火山爆发 D.海洋污染加剧18.此类气候异常现象易造成()A.我国夏半年的南旱北涝灾害 B.秘鲁沿岸气候干旱加剧C.澳大利亚发生山火概率增加 D.秘鲁渔场渔业产量增加〖答案〗16.C17.A18.C〖解析〗〖16题详析〗由于海洋表面水温距平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其偏离值越大,说明该气候异常的强度就越大,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最大,所以此次气候异常事件的强度达到鼎盛时期为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为正值,并且较大,说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赤道太平洋(5°S~5°N)东部海区表层海水的水温异常升高,因此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而形成的,A正确。由于东南信风减弱,所以赤道逆流会增强,B错误。厄尔尼诺事件的本质是沃克环流的减弱,与海底火山爆发和海洋污染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18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区的表面水温距平值为正值,并且较大,说明此次气候异常事件导致赤道太平洋(5°S~5°N)东部海区表层海水的水温异常升高,因此可以判断出此次气候异常事件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下半年南涝北旱,A错误。由于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异常升高,会导致秘鲁地区沿岸气候变得更加暖湿,B错误。由于太平洋的西侧水温异常降低,所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对流运动减弱,受下沉气流影响增强,更容易发生山火,C正确。由于秘鲁渔场水温异常升高,会导致渔量减产,D错误,故选C。秦岭南北坡气候和植被垂直带差异明显。秦岭高山区的太白红杉为适应水热条件变化正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下表示意秦岭物候开始和结束的日序(从1月1日起算,在一年中的序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植被带北坡植被带南坡海拔范围(米)物候开始的日序(天)物候结束的日序(天)海拔范围(米)物候开始的日序(天)物候结束的日序(天)落叶阔叶林600-150099.8292.3常绿阔叶混交林600-1300104297针阔混交林1500-2400120.9286.6针阔混交林1300-2200114.9290.6针叶林2400-3100133.5277针叶林2200-3000131.9278.2高山灌丛草甸>3100135.7288.6高山灌丛草甸>3000139.2285.719.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季节通常始于()A.3月 B.4月 C.5月 D.6月20.秦岭海拔3000-3100米处,南北两侧呈现“南草北树”景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种内竞争 B.昼夜温差 C.年降水量 D.土壤湿度21.太白红杉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推测近年秦岭高山带气候趋于()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答案〗19.B20.D21.D〖解析〗〖19题详析〗由题可知,一年中的序数从1月1日起算,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物候开始的日序是99.8天,故生长季节通常始于4月份,B正确。故选B。〖20题详析〗秦岭“南草北树”说明其优势种南北分布为草地和林地,与种类竞争无关,A错误;草地和林地的分布和昼夜温差无关,B错误;秦岭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C错误;秦岭南坡为阳坡,蒸发较旺盛,北坡为阴坡,蒸发弱,故南坡土壤湿度低于北坡,D正确。故选D。〖21题详析〗太白红杉为针叶林,原本生长范围在海拔2200-3000米处,太白红杉向高山灌丛、裸岩分布处迁移,说明其向海拔较高处,水分条件原本较差处迁移,可推测秦岭高山带热量更充足,水分也更充足,故秦岭气候趋于暖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又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物候学上,蜜蜂的“始见”日期往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下图示意安徽省年内蜜蜂种群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蜜蜂“始见”日期的空间差异反映自然带()A.垂直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地方性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23.安徽省7-8月间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主要是因为()A.食物减少 B.天敌增多 C.植被减少 D.台风增多24.蜜蜂种群数量与农业的相互影响表现为()A.蜜蜂种群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增多 B.农业专门化经营,蜜蜂种群数量减少C.蜜蜂种群增多,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多,蜜蜂种群数量增多〖答案〗22.B23.A24.B〖解析〗〖22题详析〗由于蜜蜂的“始见”日期往往是当地春季到来的标志。我国蜜蜂“始见”日期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说明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春季到来的时间逐渐推迟,因此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区分异,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主要是海拔高度变化导致的,A错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是受水量变化的影响,D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指的是局地特殊的自然带,C错误,故选B。〖23题详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安徽省7-8月间蜜蜂种群数量较5月和9月少,由于安徽地地处长江中下游,7-8月份会受到伏旱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植物花朵凋零,引起蜜蜂食物减少,导致蜜蜂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7-8月份与5月份和9月份相比,天敌数量和植被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天敌与植被不是影响蜜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BC错误。蜜蜂种群数量与台风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24题详析〗蜜蜂主要采食花蜜,所以蜜蜂种群数量减少不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增加,A错误。农业专门化经营会导致植物花期统一,可能会导致统一花期后蜜蜂食物来源减少,导致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蜜蜂种群数量与农产品的商业化率关系较小,C错误。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蜜蜂种群数量减少,D错误,故选B。〖『点石成金』〗从赤道向两极,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由多条低缓平行的褶皱山脉所组成,平均海拔1000-1500米。该山脉在4亿多年前开始隆升,地质历史时期其最高海拔可比肩目前较年轻的落基山脉(平均海拔2000-3000米)。左图示意北美洲主要山脉,右图示意阿巴拉契亚山脉某处地貌景观。(1)指出右图所示构造地貌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北美洲西部山脉高耸挺拔、东部山脉起伏和缓的原因。(3)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第四纪冰川地貌广布,西南部则多见河流地貌。请选择其中一种地貌,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向斜山;原来水平的岩层受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的部分形成向斜谷。向斜底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或被侵蚀速度较慢,最终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2)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洲西侧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处美洲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在流水、风力等外力长期作用下,高度不断降低,地势起伏越来越和缓。(3)〖答案〗一: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第四纪时冰川面积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在刨蚀作用下形成宽谷和尖峰。冰川所挟带的冰碛物,在冰川消退后堆积形成低丘,洼地积水成湖泊,形成冰碛地形。

〖答案〗二: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流水作用强烈。在山前因为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形成洪(冲)积扇地貌。〖解析〗〖小问1详析〗右图所示构造地貌名称为向斜山;在地壳运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原本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向上拱起的形成背斜山,向下弯曲的成为向斜谷。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或出露了软弱岩层,经长期侵蚀逐渐变低而成为谷地;向斜的底部岩石相对较硬,不易被侵蚀,或被侵蚀速度慢,最后会形成向斜山。〖小问2详析〗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美洲板块,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洲西侧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在这一区域内力作用的力量大于外力作用,西部山脉还可能继续升高;位于北美洲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处美洲板块的内部,远离板块边界,所以地壳运动相对较少,影响这一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的侵蚀下,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海拔高度不断降低,地势越来越和缓。〖小问3详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第四纪时冰川面积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在刨蚀作用下形成宽谷和尖峰。冰川所挟带的冰碛物,在冰川消退后堆积形成低丘,洼地积水成湖泊,形成错综起伏的冰碛地形。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形成大量地表径流,流水作用强烈。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地表径流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在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高度接近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该沙漠盛产硝石,研究发现硝石是由海鸟粪转化而成的。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及阿卡塔马沙漠位置,下表为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的自然要素比较。名称自然要素澳大利亚沙漠阿塔卡马沙漠地理位置15°S-35°S113°E-140°E18°S-28°S68°W-70°W平均海拔/m3502400平均气温/℃21.715.6(1)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2)阿塔卡马沙漠与澳大利亚沙漠气温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3)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阿卡塔马沙漠硝石资源丰富的原因。〖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纬度低,温度高;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旱少雨,因此导致雪线偏高。(2)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气温低于澳大利亚沙漠。西澳大利亚寒流势力弱于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阿塔卡马沙漠降温减湿作用显著。(3)阿卡塔马沙漠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少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鸟粪的堆积;且由于该地巨大的昼夜温差,海陆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